走進太極系之十二:最愛學習的「藥店人」

記者 沈靜 雷蕾

1908 年,重慶巴縣商人許建安在重慶魚市口開辦「桐君閣熟藥房」。

2018 年,太極集團重慶桐君閣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下簡稱:桐君閣大藥房)旗下擁有藥房 10050 家,門店數量多年位居全國第一,成為國內零售市場的領跑先驅。

從「桐君閣熟藥房」到國內數一數二的大型醫藥連鎖公司,「中華老字號」桐君閣大藥房歷經 110 年風雨磨礪、時間淬鍊,成為醫藥零售業的一塊「金字招牌」。

日前,記者採訪了桐君閣大藥房總經理畢靜及其管理團隊,循著歷史的印記、發展的足跡,我們試圖展開桐君閣大藥房 110 年發展歷史的「輝煌圖卷」,我們試圖解鎖這家「中華老字號」企業在 21 世紀的「新銳變革」。

走進太極系之十二:最愛學習的「藥店人」

桐君閣大藥房位於重慶解放碑的百年老店——桐君閣參茸匯,聚天下中藥貴細精品。

以誠立信,110 年「初心不改」

據 1400 多年前南朝梁陶弘景所著《本草序》記載:「桐君,黃帝時臣。黃帝命桐君與巫彭同處方緝,嘗採藥求道,出於桐廬縣東山,結廬桐樹下。識草木金石性味,定三品藥物,以為君、臣、佐、使」。「桐君」被後人奉為中醫藥鼻祖。桐君閣大藥房總經理畢靜介紹,1908 年(清光緒三十四年),重慶巴縣商人許建安因感念藥祖「桐君」濟世救人的精神,前門開店,後門辦廠,創辦「桐君閣熟藥房」,此即桐君閣大藥房的前身。藥房取名「桐君閣」,意在傳承桐君懸壺濟世的精神。

許建安的藥房選址在巴縣衙門附近的魚市口(今重慶市渝中區解放西路 270 號),當時重慶最熱鬧的地方。許建安投入白銀一萬餘兩,修建起三層樓宇,大門上懸掛「桐君閣熟藥房」燙金大匾,門柱上刻對聯一副:「修合雖無人見,誠心自有天知」。這 16 個字從鐫刻那天起,就刻進了每一個桐君閣人的心裡。誠信,成為桐君閣大藥房 110 年始終堅持的經營理念。

在清末和民國時期,由於時代動盪,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桐君閣大藥房也面臨著嚴峻考驗,一時幾乎要倒閉,但是桐君閣大藥房恪守祖訓,依然保持著「做好藥」的那份執著,寧可關門,也不砸了牌子。

誠信,讓桐君閣大藥房在民間及行業內贏得了諸多讚譽。多年來,桐君閣大藥房曾獲得重慶「藥品零售第一品牌」、「商務誠信創建示範企業」、「百姓最滿意的五星級藥房」等榮譽稱號。

1996 年,「桐君閣」被授予「中華老字號」稱號,2006~2017 年,桐君閣大藥房多次榮獲「中國商業名牌企業」、「中國醫藥連鎖藥店十強」、「中國連鎖藥店直營力百強企業」、「中國藥店價值排行榜前五名」等,桐君閣大藥房門店總數連續 10 年居全國第一,列居「中國藥品流通行業零售企業銷售總額前二十位」。

走進太極系之十二:最愛學習的「藥店人」

太極集團重慶桐君閣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畢靜

買放心藥,到桐君閣

桐君閣大藥房的跨越式發展,與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醫藥市場的變革息息相關。

1951 年初,桐君閣、光華、國新、勝利、亞西五傢俬營藥房合併成立「重慶桐君閣藥廠」。1987 年,重慶桐君閣藥廠成為全國首批股份制試點企業,與重慶中藥材站等 13 家企業聯合成立重慶中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重慶中藥」)。1997 年「重慶中藥」與太極集團實現了資產重組。1998 年重慶中藥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重慶桐君閣股份有限公司。

依託太極集團強大的醫藥工商業一體化網絡,以及享譽行業的中醫藥資源優勢,1998 年,重慶桐君閣股份有限公司經批准成立了「重慶桐君閣大藥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2000 年 5 月,桐君閣大藥房成為首批通過 GSP 認證的醫藥零售企業。桐君閣大藥房成為太極集團佈局醫藥零售市場的一大「王牌」。

以小小的「桐君閣熟藥房」為起點,桐君閣大藥房今天已經成為醫藥零售市場當之無愧的「王者」。2017 年,桐君閣大藥房零售總額 78 億元,現有門店數量 10050 家。

重慶的著名商圈、大街小巷、鄉鎮村落,都可以看到桐君閣大藥房的門店,它們猶如百姓健康的「守護衛士」,已經和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畢靜說:「桐君閣大藥房創立之初是私人藥房,後來經過公私合營,最終成為國有大藥房。很多老重慶人對桐君閣大藥房有著很深的信賴。」在醫藥界,在百姓中,也廣為流傳著「北有同仁堂、南有桐君閣」、「買放心藥、到桐君閣」的美譽。

高品質的藥品是桐君閣大藥房贏得美譽的「終極法寶」。在藥品的採購、配送、倉儲、銷售環節,桐君閣大藥房始終恪守著「品貴不減物,制繁不省工」的質量原則,精益求精,層層把關,環環監控,只為給百姓提供放心藥品、優質藥品。

醫藥零售市場,「價格戰」是很多藥房採取的「吸客」策略。畢靜面帶憂慮地告訴記者:「一些藥品的零售價甚至高於我們的採購價格,深思背後原因,會讓人害怕,這樣的藥是否有效?能吃嗎?敢吃嗎?安不安全?」

在「價格戰」中,桐君閣大藥房經受了不少「傷痛」,甚至損失了不少客源,但其始終堅持自己的品質發展之路,為百姓提供品質最好的產品,以品質贏得信賴。同時,為了應對「價格戰」的衝擊,桐君閣大藥房也一直在調整自己的產品線,保證同類產品裡高、中、低零售價格的產品有合理比例,滿足各個消費層級需求的消費者,同時打造桐君閣大藥房的特色服務、專業服務。

走進太極系之十二:最愛學習的「藥店人」

1908 年,巴縣商人許建安創建「桐君閣熟藥房」,此即桐君閣大藥房的前身。

專業服務,打造中醫藥核心競爭力

2017 年桐君閣大藥房中藥銷售佔總銷售的 20%,遠遠領先行業平均水平。「中醫藥是桐君閣大藥房的一大核心競爭力。」畢靜告訴記者。

起源於中藥,發展於中藥,興盛於中藥。從創立之初,桐君閣大藥房就把中醫藥專業服務作為一大特色。

桐君閣大藥房現有 100 餘名老中醫坐堂,1000 餘名執業藥師掌店,3000 餘名專業藥師服務,為顧客提供專業的用藥指導和服務。

桐君閣大藥房新山城店的中藥師金紹華是中藥櫃的「鎮店之寶」,也是桐君閣大藥房最早的中藥調劑員之一。矇住雙眼,僅靠嗅覺和手摸,即可將藥材識別出來;抓藥迅速、精準,一副幾十味藥材的藥方,人在藥櫃前輾轉騰挪,三五分鐘即可齊備……在公司舉辦的中藥調劑競賽中,金紹華的這些「抓藥絕技」讓人大開眼界。

為了給顧客提供放心的中藥服務,桐君閣大藥房培養了一大批和金紹華一樣技藝精湛的認藥大師、抓藥大師、藥材養護大師、中藥炮製大師、中藥調劑師等,並定期舉辦中藥認藥、抓藥、調劑競賽,不斷磨練檢驗中藥師的專業技能。他們有的精通藥品儲藏之道,有的擁有臨方炮製的絕招,有的專門研究中藥古法炮製技巧。110 年來,這些絕技代代相傳,不斷精研創新,使得桐君閣大藥房的精品藥學服務得到最有力的保障。

2018 年初,桐君閣大藥房的又一個創新舉措在醫藥圈掀起不小的轟動。公司先後組織 4012 人參加「中藥技能」認藥考核。此次的考核人員,包括一線員工 3745 人,後勤員工 267 人,最多考核 1000 味中藥,通過率達到 85%。「這是從根本上為顧客用藥安全保駕護航。」畢靜說。

走進太極系之十二:最愛學習的「藥店人」

桐君閣大藥房現有 100 餘名老中醫為市民坐堂問診。圖為國醫大師段亞亭(右一)正在為患者詳細診斷。

「買放心藥,到桐君閣。」放心,不僅是指藥品質量放心可靠,桐君閣大藥房專業的藥材加工工藝也讓百姓能安心購買一些需要特殊處理的珍稀藥材。

桐君閣大藥房旗下的重慶西部醫藥商城,擁有重慶配方品種最齊全的中藥房,這裡可銷售一般藥房無法配方的炮製毒性中藥,如制馬錢子、制川草烏等,店內還開設有全國首個「名老中醫資深專家工作室」。重慶西部醫藥商城儲奇門店店長潘鳳介紹:「中醫藥是儲奇門店的一大特色。名醫工作室現有 17 個名醫坐診,其中包括國醫大師段亞亭等,這些專家都是重慶市乃至全國的名老中醫。很多專家對儲奇門店有深厚的情感,願意在這裡坐診,一大原因是對我們的中醫藥服務非常認可。」

桐君閣大藥房中藥貴細櫃具備品種和等級最全的貴細藥材,也銷售全國極其少量且珍貴的藥材,如天然牛黃、猴棗、馬寶、魚腦石、龍涎香、玳瑁、沉香等。

選購中藥材,桐君閣一直遵循「精選方能精製,精製方能高效」原則,構建精品中藥採購體系,並在西藏、甘肅、內蒙古、四川等地打造 6 大道地中藥材生產基地,從源頭上確保中藥貨真價實,讓顧客放心安心。

開方,配藥,熬湯藥,個體化制丸、中藥打粉、熬膠……桐君閣大藥房可提供一站式藥學服務,甚至提供預約和送藥上門服務。

至今,桐君閣大藥房連續開展了 12 屆的「中藥養生文化節」,向重慶市民傳遞健康養生的理念,傳承和弘揚中醫藥知識,深受大家歡迎。桐君閣大藥房運營部副部長郝琴向記者透露:「今年,恰逢桐君閣大藥房誕生 110 週年,本屆中藥養生文化節會更盛大。」

走進太極系之十二:最愛學習的「藥店人」

桐君閣大藥房慶餘堂店內,中藥師正在抓藥。

順時而變,破而後立

作為一家擁有 110 年曆史的連鎖藥房,桐君閣大藥房的管理工作任務繁重。

據記者瞭解,桐君閣大藥房公司總部下設 1~5 分公司、重慶西部醫藥商城、重慶太極大藥房,終端零售門店遍佈全國各地。講到管理,畢靜為記者簡要描述了桐君閣大藥房的「三次歷史性大轉折。」

2000 年以前,桐君閣大藥房各個片區「各自為政」,從管理、運營到採購都無法形成規模優勢。「尤其是在和各個廠家進行採購談判時,由於各個區域分散採購,量少,就缺少議價優勢。」畢靜說:「後來,公司總部開始將權限統一向上收攏,這導致了各片區和門店的自主權限萎縮,逐漸形成了『強總部弱分部』的管理格局。」

2009 年前後,桐君閣大藥房啟動了轟動業界的「千家萬店」計劃,隨後迎來了持續數年的「大發展」時期,「遍地開花」的發展方式使得門店數量達到了空前高度。這更凸顯了「強總部弱分部」管理格局的弊端。

由於各個片區、各個門店的情況存在差異,總部統一制定的很多活動策劃等在執行中開始出現「水土不服」。於是,2017 年 7 月,為使流程更簡捷、工作更方便、效率更高超,公司開始進行管理上的「三權下放」。

畢靜向記者介紹說:「『三權』主要是指財務管理權、經營決策權和人事分配權,『三權』下放後能夠幫助門店更靈活地應對市場競爭,同時減少對門店的束縛,門店自己做主,自己負責,管理和銷售的積極性顯著提高。相應的,公司總部的工作重心轉移,主要負責統籌管理和大型活動的組織策劃。」

順時而變,讓桐君閣大藥房的管理更加高效。而對商品線的梳理,則顯示了桐君閣大藥房在管理上「大刀闊斧」去除管理積弊的決心。

畢靜神情凝重地回憶說:「2015 年之前,桐君閣大藥房的商品 SKU 數量(單品數量)動輒達到萬種以上,其中滯銷甚至零銷的產品多達數千種。這樣的商品配置使桐君閣大藥房支付了許多無謂的成本。於是,公司痛定思痛決心對商品進行全方位梳理。在梳理期間,按照『只出不進』的原則基本停掉所有商品的採購。」

畢靜親歷了商品線梳理的全過程,她說:「與供應商談判交接的空檔期,桐君閣大藥房遭遇了劇烈的陣痛——缺貨,當時因為庫存不足,門店反映最多的問題就是缺貨。為此,我們也損失了一些客源。」

但積弊不除,則行無以致遠。一時的經營利潤損失,帶來的確是藥房商品線的合理化配置、動銷率的顯著提高。經歷短暫的商品調整「術後反應」,公司經營數據,同比和環比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走進太極系之十二:最愛學習的「藥店人」

如今,「買放心藥,到桐君閣」這句話幾乎家喻戶曉。

「智能化」敢為人先

1999 年,從重慶大學畢業後,畢靜就加入了太極集團,一直從事管理工作。

從門店營業員,到分公司總經理,再到成為桐君閣大藥房總經理。桐君閣大藥房近 20 年的改革變遷,她都是親歷者、參與者,甚至是主導者。

醫藥市場競爭激烈、風雲突變,機遇稍縱即逝。在記者問到,桐君閣大藥房如何應對醫藥市場的劇烈變革?

畢靜非常自信地說:「現在一切都變化太快,我們不能一直被動接受變化、應對變化,要主動準確預判醫藥零售未來的市場趨勢,走在別人的前面。」

畢靜向記者介紹了幾項桐君閣大藥房正在同時推進的智能化、數字化管理項目。

畢靜介紹,很多年以前,桐君閣大藥房就上線了自己的數據庫系統,公司總部可以及時收到各個門店、分公司的各類銷售數據。

「但是,大量的數據蒐集回來了,但具體到哪個品類為什麼銷得好?為什麼銷得不好?為什麼之前好,現在忽然下降了?從數據中,我們需要耗費大量分析工作,才能找到原因。數據無法轉化為經營價值。」畢靜指出,而藉助桐君閣大藥房上線的瑞商數據分析系統,對於客流量、客單價、客品次、坪效、人效、負毛利銷售品種數、動銷品種數等這些分類數據,我們可以簡單明瞭知道任何一個門店、某一時間點的分類銷售數據,同時可以針對門店的優劣勢進行產品管理調整和活動策劃調整,及時診斷,快速反應。

此外,通過「太極藥店管家」,桐君閣連鎖總部的管理人員可以在辦公室隨機點選,看到藥房門店即時的現場視頻畫面,店裡發生的一切都一目瞭然。

走進太極系之十二:最愛學習的「藥店人」

桐君閣大藥房位於較場口的百年老店——慶餘堂,已經成為重慶的「活地標」。

參與活動策劃的產品有沒有按照規定陳列?店內海報是否已更換為最新的?店員接客、送客、收銀等流程是否符合規範?通過各種智能系統,管理人員都可以進行遠程督導。

畢靜指出:「傳統零售藥房的管理可以說是『人力密集型』,各個環節的督導管理,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和時間。以巡店為例,以前,我從早到晚,巡店的家數也不超過10家,發現問題,督導執行到位,需要好幾天的時間。現在通過『太極藥店管家』,通過系統發現問題,可以跟店長、店員實現遠程對話溝通,1~2 個小時就可以把發現的很多問題及時解決,並整改到位。店裡的情況也可以及時彙報給我。」

桐君閣大藥房建立的「瑞商」、「瑞學」、「瑞佳」數字平臺,成為旗下管理人員、店長、店員學習的最好幫手。在「瑞商」平臺,公司員工可以及時上傳分析各類產品數據,及時調整活動和產品銷售策略;通過「瑞學」系統,每個公司員工都可以隨時隨地學習最新的藥學服務知識,並隨時互動交流經驗;而「瑞佳」系統,為公司、門店營運管理、品類管理、活動策劃提供最優化的決策建議。

重慶市藥店藥師遠程審方系統試點,桐君閣大藥房先動先行,在試點門店,公司積極配合行政管理部門安裝系統,並反饋試點運行建議。

據悉,桐君閣大藥房針對會員的慢性病管理項目「存健康」正在積極醞釀中。「會員是我們最忠誠的消費者,『存健康』項目我們未來的設想是,打造會員慢病管理的一站式服務,讓會員享受到最全面、最貼心的慢病管理服務。」畢靜說。

對於智能化管理的落實和未來,全公司上下非常有信心。桐君閣大藥房辦公室主任向泳蓉告訴記者:「公司特地成立了智能化管理小組,推動智能化建設和精細化管理,相信未來桐君閣大藥房將進一步邁上智慧化管理之路。」

走進太極系之十二:最愛學習的「藥店人」

桐君閣大藥房旗下的重慶西部醫藥商城擁有重慶配方品種最齊全的中藥房,中藥飲片區品種豐富,深受百姓歡迎。

學無止境,走在變化的前面

畢靜說話語速很快,採訪後她馬上要主持召開一個會議。時間緊迫,但她想表達的東西很多。她不斷加快語速,試圖用最準確、最詳細的話語,述說桐君閣的管理之變、發展之變、未來願景。

「作為醫藥專業的『門外漢』,我初入桐君閣大藥房時對醫藥可謂一竅不通。」畢靜謙虛地說。但她的身上有 70 後的銳意進取,有重慶妹子的果敢幹練:「不會,那就下狠勁學!」

怎麼學?畢靜告訴記者她最開始用的是最笨的辦法,讀藥品說明書。在剛畢業進入桐君閣大藥房的時候,她的第一個崗位就是在重慶大學臨近的一個門店做營業員。對藥一竅不通的她,硬是用三個多月的時間,基本掌握了當時所在門店幾乎所有藥品的說明書。

作為醫藥零售業內的先驅,2000 年 5 月,桐君閣股份有限公司零售、批發雙雙通過國家 GSP 認證,這在當時是零售市場一個劃時代的大事。當時,在桐君閣股份有限公司質管部的畢靜曾是 GSP 認證小組的成員。那時 GSP 認證剛剛起步,沒有先例,都不知道怎麼辦?「當時我們小組成員就到處翻查資料,不懂就學,遇到難題一點一點想辦法解決,最終把 GSP 證書給辦下來了。」畢靜笑著說。

桐君閣大藥房總經理助理葉靜玲評價畢靜是一個「很愛學習的人」。她說:「書本對畢總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跟她一起出差的時候,不管是在路上還是賓館,她都手不釋卷。她的這個愛好也使她具有捕捉和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比如智能化、大數據等,這些新鮮的思想和技術也讓公司變得更鮮活。」

獨行快,眾行遠。「愛學習」的畢靜用自己學習的衝勁和幹勁感染著周圍的人,並且還在整個桐君閣大藥房營造學習新知識、新事物的全員學習氛圍。智能化培訓,她總是帶頭學習,畢靜笑著說:「智能化培訓我估計是公司參加會議最多、參會時間最長、出勤率最高的。我必須先學,然後帶動大家一起學。」

這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讓員工快速成長。向泳蓉告訴記者:「近年來的認藥比賽等一系列活動的開展,為員工提供了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平臺,使員工的個人價值和專業能力得以快速提升。」

越來越快速的變化成為 21 世紀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基調。畢靜說:「不學習新鮮事物,不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我們就要落後,落後就要捱打、要吃虧。」

面對智能化、數字化醫藥零售的新時代,畢靜認為,桐君閣大藥房會繼續堅守「修合雖無人見,誠心自有天知」經營理念,堅守對產品品質的精益求精,中醫藥的核心競爭力會進一步得到強化,中醫藥服務能力會得到更大提升。同時,桐君閣大藥房的零售網點正在逐步由川渝向外擴張,不斷向江西、安徽、湖南、浙江、河北、黑龍江、內蒙古等地延伸。

畢靜非常自信地說:「我堅信,在公司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桐君閣大藥房的前景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走進太極系之十二:最愛學習的「藥店人」

桐君閣大藥房中藥養生文化節已連續舉辦了12屆,弘揚中醫藥文化,向市民傳播中醫藥科普知識,影響深遠。

普魯斯特問卷

1. 你認為最完美的快樂是怎樣的?

畢靜:做自己想做的事,沒有顧慮。

2. 你最希望擁有哪種才華?

畢靜:想象力。

3.你目前的心境怎樣?

畢靜:急迫,時不我待。

4.你自己的哪個特點讓你最覺得痛恨?

畢靜:過於較真。

5.你最喜歡的旅行是哪一次?

畢靜:之前一次澳洲的旅行,美食美景,令人難忘。

6.你最痛恨別人的什麼特點?

畢靜:誇誇其談。

7.你最珍惜的財產是什麼?

畢靜:時間。

8.你最奢侈的是什麼?

畢靜:雙親健康,家庭和睦。

9.你最喜歡的職業是什麼?

畢靜:圖書管理員。

10.你最喜歡男性身上的什麼品質?

畢靜:負責任。

11.你使用過的最多的單詞或者詞語是什麼?

畢靜:對。

12.你最喜歡女性身上的什麼品質?

畢靜:柔韌。

13.你最看重朋友的什麼特點?

畢靜:誠實。

14.你這一生中最愛的人或東西是什麼?

畢靜:女兒、父母、老公。

15.何時何地讓你感覺到最快樂?

畢靜:看書。

16.你的座右銘是什麼?

畢靜:活到老,學到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