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轰五!中国水上大飞机的起点

本月20日上午,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成功实施首次水上试飞任务。AG600是我国首次按照中国民航适航规章要求自主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飞机,也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这标志着我国在大飞机领域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突破。

我们在看到AG600项目稳步推进的同时,也不应忘记那些做出实践探索的“前辈”机型。回溯中国自制水上飞机的历史历程,中国航空业研制出这一型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走完了“引进、组装、自研、自制”的全过程。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被称之为“中国水上大飞机的起点”——“水轰-5”水上飞机。通过介绍这型水上飞机可以管中窥豹整个中国航空工业对于水上飞机发展的尝试与努力。

水轰五!中国水上大飞机的起点

图:中国海军装备的水轰-5(图源《简氏防务年鉴》)


水轰-5(英文:Harbin SH-5 Maritime Bomber),是中国自行研制的一型水上反潜轰炸机,该机由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605所)设计、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制造(现全归属于中航工业集团),水轰-5最初计划用于中近海域海上侦察、巡逻警戒、搜索反潜等任务,也可监视和攻击水面舰艇。但因实际雷达等硬件设备迟迟不到位导致了水轰-5相对鸡肋的服役历程,这在下文会再介绍。


苏联的“馈赠”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全面学习苏联的大背景下,人民海军提出了“飞、潜、快”的建设思路,相应的是中国从苏联引进了一批别-6/青-6水上反潜机(6架), 并在青岛团岛基地以这批水上飞机为基干组建了水上飞机独立第一大队(后扩编为海军航空兵独立第3团),别-6/青-6飞机加入中国海军战斗序列后先后完成了重大演习、海上巡逻等任务,并参加了新中国第一次海上阅兵式。也让人民海军第一次体会到了大型水上飞机的独特优势。

水轰五!中国水上大飞机的起点

图:航空博物馆展出的别-6/青-6水上反潜机(图源:中国航空博物馆资料图)


但随着时间的流失,海航逐渐发觉到别/青-6水上飞机性能上的局限性,包括速度偏慢、缺乏专业搜、探潜设备和武器,因此需要新的飞机来满足水上飞机部队装备升级的要求,但当时中苏关系已经分裂,我国已经无法从苏联引进新一代水上飞机,只有自己研制,为了填补装备缺口。中国在1968年筹建水上飞机研究所(605所,后改名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与哈尔滨飞机制造厂(122厂)联合研制新型水上飞机,即后来的水轰-5。而水轰-5型总设计师便是有中国水上飞机之父之称的王洪章。

水轰五!中国水上大飞机的起点

图:水轰-5型总设计师王洪章(中航工业资料图)


水轰五!中国水上大飞机的起点

图:日本海上自卫队装备的PS-1反潜水上飞机(图源《世界舰船》)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水轰-5这个项目非常紧迫,1968年605所还在组建过程中就已经开始了飞机设计。当年7月份开始方案论证以后,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上报中央。有观点认为这与同时期1967年日本研制的PS-1反潜水上飞机首飞有关,在当时浮躁的社会气氛下,潜在对手的刺激对项目的决策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水轰五!中国水上大飞机的起点

图:中国海军装备的水轰-5(图源《中国海军》)


1970年哈尔滨飞机厂开始试制首批3架水轰-5,后来根据国家三线建设的需要,我国在湖北荆门建立了新的水上飞机制造厂,1976年由荆门飞机厂组装的水轰-5型飞机02架在荆门漳河水库试飞成功(也就是此次AG-600水上试飞的地点)。

水轰五!中国水上大飞机的起点

图:水轰-5试飞试验(中航工业资料图)


但在随后的试飞过程中,水轰-5出现了飞行颤振问题,影响了飞机定型投产,在这种情况下,海航开始寻找其他的替代型号,在国产运-8的基础上能过加装搜索雷达、惯导、声呐浮标、侦察设备,研制成了运-8X型海上巡逻/反潜机,这样就使得部队对水轰-5的需要性就大为降低,以至于有关部门曾经考虑过放弃这个项目,但后来海军和航空工业部门从发展水上飞行器的延续性出发,仍旧决定将水轰-5进行下去,1986年水轰-5最终通过设计定型,交付部队,根据有关资料先后有4架飞机装备海航独立第3团,完成了海航水上飞机部队装备升级。


尴尬的装备地位


虽然我们为水轰-5专门组建了一个水上飞行团。但是实际制造和服役的水轰-5飞机并不多。这主要是长期未开发出适宜于水上飞机的军事用途。一般来说,水上飞机主要用于远程反潜巡逻,不但航程长,对陆地机场的依赖小,可以靠水上舰艇补给燃油。

但是中国的反潜设备长期落后,因而水轰-5可以说自服役以来一直无用武之地,因而制造量很小,也导致水上飞机研究所和水上飞行团长期以来都处于非常尴尬、备受冷落的局面。其最初与海军潜艇部队和快艇部队的配合也大多存在于官媒的新闻宣传照片之中,实际使用局限很大。

水轰五!中国水上大飞机的起点

图:海军水轰-5与033级潜艇配合训练(图源《当代海军》)


再加上相当一段时期中国也没有研制空中预警雷达,水轰-5的实际用途只剩下海上目视巡逻,再就是救援和捜索。其训练也一直停留在为飞而飞,仅仅是为了维持飞行人员、延续飞行经验。简单说,就是以人民海军现行的装备体系之中,水轰-5的地位可以说就是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永远的“先驱”


虽然,水轰-5存在于我人民海军现行的装备体系之中,未免有“鸡肋”之意,但这客观上讲是由于研制该机型所处的时代,我国航空工业的技术基础和工业水平所导致的。该机型的机载设备、反潜和反舰装备性能落后使其作战能力不如预期,甚至在很长时间内只能充当目视巡逻机使用。但其作为中国水上飞机发展史的起点的重要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不可否认的是,水轰-5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上飞机之一,其确实具有大航程、超低空、全天候、大载荷等特点。该机型也为后续的AG600的腾飞做出了属于它的“基石”贡献。可以这样讲:AG600腾飞的背后便是老一代水轰-5的默默铺垫。它们永远是中国水上大飞机的“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