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特色鎮 川西林盤 簽約10個項目 金額146億元

2018年10月24日,以“天府小鎮 投資熱土”為主題的成都特色鎮和川西林盤投資招商全國推介會(北京站)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成都力邀天下客商赴蓉投資興業。會上籤約10個項目,總金額約146億元;此外還推出了131個成都特色鎮和川西林盤項目,計劃引資5125億元。推介會上,都江堰市、邛崍市、蒲江縣、溫江區、新津縣輪番登場,“自帶流量”,收穫頗豐。市委常委左正出席會議並致辭。

據瞭解,本次推介會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成都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成都市投資促進委員會承辦,旨在大力宣傳推介成都特色鎮建設和川西林盤打造項目,搭建政企合作平臺,鼓勵社會資本有效參與到成都特色小鎮建設和川西林盤打造中來。來自北京、天津、大連、南京等地的投資方代表,相關領域知名企業及商會負責人以及多家媒體記者共計200餘人出席了會議。

成都魅力

現場簽約146億元,天府小鎮成投資熱土

此次成都特色鎮和川西林盤投資招商全國推介會(北京站)現場簽約項目共10個,簽約總金額約146億元。記者在現場瞭解到,成都市新都區人民政府與震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約的震泰天府花香小鎮項目,是此次現場簽約金額最大的項目,投資金額約50億元。該項目總面積4100畝,計劃用三年的時間打造一個以農業+康養、文化、旅遊為核心的川西林盤特色項目,年度遊客接待量300萬人次。

此外,青白江區人民政府與帝凡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英國凱格瑞集團公司;都江堰市人民政府與鄉伴文旅集團;龍泉驛區黃土鎮人民政府與四川財信小鎮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成都義和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溫江區生態旅遊區管委會與中農藍田成都有限公司;溫江區永寧鎮人民政府與北京銳視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郫都區人民政府與五礦地產有限公司;蒲江縣成佳鎮人民政府與中信正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分別簽署了合作協議。

與溫江區生態旅遊區管委會簽約的中農藍田成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松告訴記者,“我們此次簽約的項目是打造溫江北林芳洲,計劃投資25億元,以農業康養+合作社為產業運營模式,打造一個美麗鄉村。”朱松說,“成都作為西部中心城市,川西生態資源豐富,政務服務優質,這些都是吸引我們在成都投資的原因。”

成都努力

打造林盤1000個,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推介會上“特色小鎮、川西林盤”熱的背後,是各區(市)縣鉚足勁頭,振興鄉村、優化產業佈局、統籌城鄉發展的節奏。穿梭在會場,邛崍市推介人楊敏總是主動和各家企業交換名片。“邛崍境內山川秀美、旅遊資源豐富,是北接四川旅遊西環線、南接大香格里拉、西接攀西陽光旅遊區的門戶熱點。這次我重點推介了郭山村林盤、謝家大院林盤等4個項目。不少參會企業都表達了濃厚的興趣。”如今她更有信心了,“推介會僅是一個開始,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企業選中邛崍。”

川西林盤是天府文化、成都平原農耕文明和川西民居建築風格的重要載體,具有豐富的美學價值、文化價值和生態價值。本次推介會共有61個林盤項目參與招商,計劃總投資168億元,其中郫都區唐昌鎮天府詩意林盤聚落項目計劃引資30億元,投資金額在61個林盤項目中居於榜首。

相對於特色鎮項目,林盤項目更呈現出“小而美”的特點,其項目形態因地制宜微觀具體,或提升村寨聚落,或打造池塘別院,項目體量及資金需求也更小,其中不乏投資額僅百萬級的項目。作為成都平原獨有的景觀、文化、生態和川西民居建築形態,更彰顯了“宜居、宜遊、宜業”的詩意田園生活,川西林盤項目受到了與會投資商的廣泛關注。

據成都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實施川西林盤保護修復工程,將堅持以綠色田園為本底、以自然山水為映襯、以天府文化為內核,系統規劃打造一批形態優美、特色鮮明、魅力獨具的川西林盤,形成林在田中、院在林中的新型林盤聚落體系。到2022年,成都將全面完成1000個川西林盤整治任務,川西林盤猶如散落在成都平原上一顆顆秀美風情的璀璨明珠,必將成為成都旅遊的又一張靚麗名片。

總面積約1275平方公里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被稱為成都的“城市綠心”,也吸引了不少北京參會企業的關注。“我們上週到成都參觀了城市規劃館,考察了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項目,感到十分佩服。未來我們希望能參與到項目的建設中來,發揮我們公司在文旅產業方面的專長。”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北方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濟師許世猛在會前就對成都有了深入的瞭解。談及未來與成都的合作,他信心滿滿,“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項目不僅對提升城市環境非常有好處,另一方面也把它的生態價值發揮到了最大。而這樣的自然資源更是全國其他城市少有。”

為了搭上成都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的勢頭,許世猛在第一次考察後就確定了投資意向。他的信心還來源於成都明晰的城市規劃。“在規劃館我們看到了未來成都城市佈局,將由原來的‘兩山夾一城’轉變為‘一山連兩翼’,龍泉山也將由原來的生態屏障轉變為城市綠心,城市空間得到充分拓展。”對於成都的城市規劃,許世猛已是十分熟悉,“特別是天府國際機場的建設將為成都打造國家西向開放前沿,建設國際門戶城市提供了新機遇。”

大咖訪談

他們為什麼選擇投資成都?

昨日,震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新都區人民政府現場簽約,計劃投資50億元打造震泰天府花香小鎮。在談到投資該項目的原因時,震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程猛表示:“成都歷史悠久,文化繁榮,自古以來就是天府之國,令人嚮往。同時,成都還擁有秀麗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與自然風光完美融合。而特色鎮和川西林盤都是非常優質的旅遊資源,只要經過合理地開發,將為企業帶來巨大的效益。”吸引震泰投資成都的還有成都市良好的產業基礎及可持續供應的人才優勢,健全的旅遊配套設施。程猛表示,2017年,成都確立了新時代“三步走”戰略目標,提出了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天府,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的遠景發展目標。“對於企業來說,這將帶來非常好的發展機遇。此外在推動天府花香小鎮項目落地的過程中,新都區人民政府的相關工作人員與我們進行了多次溝通洽談,給予了我們很大的支持。”

鄉伴文旅集團將牽手都江堰市人民政府,計劃投資15億元打造天馬理想村項目。“這將是我們公司跨出華東區域的第一個項目,希望能打造出鄉村振興下川西林盤發展的新模式。”鄉伴文旅集團副總裁李曉露告訴記者,都江堰的文化旅遊基礎非常好,政府支持的力度也很大,最終促成了該項目簽約。“天馬理想村項目2800畝,初步規劃55個林盤,包含鮮花、美食等5個主題的理想村,我們會用一列田園裡穿出的小火車來聯動整個項目,以觀光+居住、旅遊、生活體驗、親子活動為核心,第一期項目最快明年年底就能和大家見面。”

在過去的8年中,大鼎在蓉投資了大鼎世紀廣場、成都大鼎戴斯大酒店、都江堰青城山寶瓶文旅綜合體等項目。談及未來在成都的發展,孫江榕表示:“常有人會問我還會持續投資成都嗎?我的答案是,投資成都,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希望大家也能看到成都的發展潛力。”而他的信心則來源於成都的經濟發展與良好務實的投資環境。“成都是西部的經濟龍頭,地處‘一帶一路’倡議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的聯結點,是中國向西向南開放的門戶樞紐,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他分析道,此外,成都的政府部門在項目的推進過程中安排進度科學、時間節點細化,從而提高了服務效率、提升了服務水平。

記者觀察

特色鎮“特”在哪裡?

在昨日的推介會上,成都共推出了70個特色鎮招商投資項目,計劃總投資額達4957億元,投資額上百億的項目共有14個。記者梳理發現,這些特色鎮招商投資項目各有不同。

就“特色鎮+林盤+農業園區”而言,以郫都區唐昌鎮的天府田園小鎮為例,其特色在於山水田園風光。天府田園小鎮堅持以“田園生態”為本底、“田園文化”為靈魂、“田園產業”為核心,從天府田園的山、水、田、林、溼地、城郭、院子及人等全要素髮力,打造天府田園新經濟,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永續發展的良好格局。該項目規劃用地面積49平方公里,投資金額200億元。

就“特色鎮+林盤+景區”而言,以崇州市懷遠鎮的藤藝古鎮為例,其特色在於古鎮旅遊資源。藤藝古鎮開發項目依託現有的古鎮基礎,優化空間佈局,按照以保護利用為主的古鎮“四門”“四大街”街區格局,以有機更新為主的場鎮老區,以現代建設為主的南部新區,以藤藝文化為主的東部景區建設理念,恢復“分州古城”,傳承藤編文化,挖掘三國文化,打造“山、水、藤、文”四位一體的康養旅遊目的地。該項目規劃用地規模包括現有的1平方公里古鎮核心區及2200畝可開發區域,投資金額為50億元。

就“特色鎮+林盤+產業園”而言,以白酒為特色的邛崍市臥龍鎮為例,其特色在於白酒產業文化。邛崍中國創意白酒小鎮項目依託邛崍“中國最大的白酒原酒基地”品牌和鎮域內“中國名酒工業園”的發展,以酒文化為特色、白酒產業為支撐、商貿文旅為補充,突出“白酒特色小鎮”的發展定位,把臥龍鎮打造成為集酒生產基地、酒物流、酒包裝設計、遊客制酒體驗、酒文化體驗等功能於一體的文化旅遊特色小鎮。該項目規劃面積約3000畝,可建設用地約230畝,投資金額8億元。

今年3月印發的《成都市特色鎮(街區)建設實施方案》提出,要按照“特色鎮+林盤+農業園區”“特色鎮+林盤+景區”“特色鎮+林盤+產業園”三種類型,分類推進特色小城鎮建設,以產城融合的思路統籌推進農業園區、景區、產業園和特色鎮規劃建設,做到同步規劃、同步實施。結合產業空間佈局優化和產城融合,發展“市郊鎮”“市中鎮”“園中鎮”“鎮中鎮”等不同類型特色小鎮。

根據方案,全市100個特色鎮(街區)的建設工作將於5年內逐步完成,到2022年,全市將有100個規模在3平方公里至5平方公里的特色鎮(街區),形成產業集聚、功能複合、連城帶村、能級凸顯的特色鎮(街區)發展新格局。年內將啟動10個特色鎮試點示範建設、49個特色鎮培育創建和100個川西林盤保護利用項目。

錦城視角

天府文化

是成都鄉村振興的精神內核

東經103o,北緯31o——即是成都,這是一座擁有4500年文明史、2300年城建史的城市。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成都在自然與人文、封閉與開放、農耕文明與城市文明的碰撞中,凝練出“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時代價值和現實表達。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在地理學上,城市由鄉村發展而來,城市文化同樣濫觴於鄉村。而在城市文明高度發達的時代,不僅要以城市經濟反哺鄉村發展,更要把城市文化融入到鄉村建設中。具體到成都而言,就是要把“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時代價值和現實表達作為鄉村振興的精神內核。

而事實上,這已經成為成都的實踐。延續成都創新創造的文化基因,去年7月,成都在全市推廣應用了“農貸通”平臺系統,通過“互聯網+金融”的方式找到了金融下鄉支農的新路子;延續成都優雅時尚的文化基因,陶藝、草木染、設計等文創產業的勃興,讓蒲江縣甘溪鎮明月村的村民把日子過成了詩;延續成都樂觀包容的文化氣度,崇州市道明鎮竹藝村熱情擁抱“新村民”,目前已引進了100餘名創意設計人才,“新村民”張永超甚至還當上了“名譽村長”;延續成都友善公益的文化表達,青白江區清泉鎮五桂村村民集體參與制定了村規民約,把“愛黨、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寫在了《五桂村村規民約》的第一條,同時還建立了“村規民約誠信制度”。(成都日報記者 程怡欣 劉金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