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專治寶貝各種不服

寶寶餓了想喝奶要延遲滿足,孩子想買喜歡的玩具需要延遲滿足,孩子想吃零食也要延遲滿足,孩子提出任何家長覺得不合理的要求統統延遲滿足,延遲滿足專治寶貝各種撒潑打滾、任性不服!

各位在育兒場上身經百戰的爸爸媽媽們肯定都知道著名的棉花糖實驗——能夠為獲得更多的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從實驗結果來看,延遲滿足能力的強弱簡直決定了孩子未來成功與否啊,專家也紛紛表示,孩子延遲滿足能力越強,越容易取得成功啊,一時間各類育兒教育書籍、講座、視頻滿天飛。What?作為父母你居然不懂延遲滿足?火星來的吧?太out太沒“逼格兒”了···

但是,延遲滿足真的是解決孩子要求的萬能鑰匙嗎?

小藝是個6歲的小女孩,特別喜歡洋娃娃,每次跟著父母去商場都會在玩偶店停留很久,如果不給她買娃娃回家,她就會又哭又鬧,直到父母妥協為止。一次偶然的機會,小藝的爸爸在網上看到育兒專家講述的關於訓練孩子延遲滿足能力的視頻,感覺深受啟發,便和妻子商量訓練小藝的延遲滿足能力。只要小藝哭鬧著想要洋娃娃,夫妻倆不再去哄女兒,等不哭之後,便哄著女兒去旁邊書店買故事書看,並允諾女兒只要看完一本故事書就給她買一個洋娃娃,如果再哭鬧的話以後再也不買洋娃娃了,前期進展的挺順利,但是幾個月後,父母覺得買的洋娃娃還是太多了,每次小藝看完一本小故事書父母就開始找理由哄著小藝下次買,去商場逛就許諾小藝累計次數一起買,時間長了小藝明白父母不講誠信,就變本加厲地哭鬧,還不好好吃飯,亂扔東西發脾氣……

延遲滿足能力在對於兒童的教育和學業方面有確實著重要影響,能幫助孩子進行有效率地學習,而且有研究表明,肥胖兒童與正常兒童在對食物的自我控制力上是存在明顯差異的。但是,延遲滿足在很多時候都被錯誤解讀,許多皮毛理論很容易把父母帶入歧途。在孩子小時候每次大哭,家人都會去餵奶或者抱抱,在看了一些延遲滿足的書之後,寶寶再哭就會放任不管,認為“只要我不回應寶寶,他就會知道哭鬧沒用,以後就不會利用哭鬧來達成自己的目的了。”

那麼在訓練孩子延遲滿足能力的時候,家長應該注意什麼呢?

1、安全感是延遲滿足的基礎。一個沒有充分體驗過及時滿足的孩子,如何培養延遲滿足?最起碼在兩歲以前給予蓋子充分的滿足和情感上的回應。

2、不是所有事情都適合延遲滿足。對於孩子進行延遲滿足訓練不意味著孩子正常、合理的物質要求可以被故意“延遲”,玩具、零食、看電視等非基本生活需求類型的事物特別適合進行訓練。

3、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比如出門前和孩子約定今天只能買一樣玩具,如果到了商場孩子想買更多,就要和他進行商量,是否下次再買。但是,你要記得你只是推遲孩子滿足的時間,並沒有取消,更不能哄騙孩子。如果有一天孩子突然意識到父母的承諾無法兌現,那以後的延遲滿足訓練恐怕都會徹底失效。

正確的延遲滿足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反之只會帶來傷害。對孩子進行延遲滿足訓練,與其說是鍛鍊孩子,倒不如說是在提升父母,讓父母學會更有耐心、更講信用。

Tips:其實棉花糖實驗進行了兩次,兩次得出來的結果相去甚遠,有興趣的家長可以上網查閱一下。

延遲滿足:所謂延遲滿足,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忍耐"。為了追求更大的目標,獲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剋制自己的慾望,放棄眼前的誘惑。"延遲滿足"不是單純地讓孩子學會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壓制他們的慾望,更不是讓孩子"只經歷風雨而不見彩虹",說到底,它是一種克服當前的困難情境而力求獲得長遠利益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