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历史上最后一位进士消亡史,身居高位,下场很惨

我家有一位清末时候的族人,是科举制终结,洛阳地区的最后一位进士。他担任过兰考知县,后担任过兵部主事,官至正六品,是河洛地区的学问泰斗级人物,但根据记载,他却遭小人陷害,女儿惨死,自己也被逼死。他就是郭铭鼎。


河洛历史上最后一位进士消亡史,身居高位,下场很惨

河南贡院遗址 | 郭铭鼎曾在此参加科举考试


郭旭峰 | 文

家境贫寒刻苦学习

郭铭鼎考中进士

二零一六年腊月十九,我去登封搜续100多年前的家谱,听宗亲提起,清末偃师双塔长门有一个族人叫郭铭鼎,光绪年间进士,是革新派,因为拥护光绪帝,最后归宿杳无音讯……

好奇心驱使我翻阅很多资料来探寻先人足迹,不曾想竟发现郭铭鼎是洛阳地区科举史上最后一位进士,网上甚至还有他的书画拍卖。

1904年7月4日,我国施行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随着此次殿试的结束,而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郭铭鼎就变成洛阳地区的最后一名进士。

河南偃师府官庄村杨氏宗谱《诰封武德骑尉松峰府君墓志铭》中有记载:“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邑廪生愚再晚郭铭鼎书”,文中的廪生,是一等秀才的称谓。

“郭铭鼎,字勋臣,偃师人,举人,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十一月任(训导),后中癸卯(公元1903年)进士,官兵部主事,品学优长,士民称慕”,《考城县志》中则记载了其考中进士的具体时间。

现存于北京孔庙和国子监的进士题名碑,上面就有郭铭鼎的名字。


河洛历史上最后一位进士消亡史,身居高位,下场很惨

现存于北京孔庙和国子监的进士题名碑,郭铭鼎名列其中

中进士后,郭铭鼎晋职北京入进士馆学习,直到1906年毕业。1907年,郭铭鼎被授于陆军部主事,留京任职。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丁未。二月。引见进士馆毕业学员。得旨。考试优等之主事顾准曾……郭铭鼎、徐冕……均著准其留部、以原官尽先补用”。

郭铭鼎虽然生养在河南,然而,家谱记载,郭铭鼎的先祖,当然,也是我的先祖其实并非是河南人,而是明初从山西大移民到河南的,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据郭铭鼎的族孙女郭芸芝说,郭铭鼎兄弟三个,与她爷爷是亲兄弟。


河洛历史上最后一位进士消亡史,身居高位,下场很惨

这个是郭芸芝老人,郭铭鼎的族孙女,今年88岁

郭铭鼎是长门后裔,世代居住在洛阳偃师双塔,二门在许昌禹州白沙,她们是三门后裔,居住在登封小金店。然而,郭铭鼎娶了三个老婆,但并没有传下后人,所以,她的父亲过继给了郭铭鼎,一子顶二门“兼祧”。

年幼时,郭铭鼎家里特别穷,但郭铭鼎特别争气,学习非常好。

每日到学堂,先生问他吃饭没有,他都说已经吃过了。但先生知道他没吃饭,总是拿馒头给他吃。他吃完馒头,喝点水也就打发了肚子。

如此多次,郭铭鼎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于是每次去学堂,就往嘴唇上抹一点油,先生看到了就说自己已经吃过饭了。

后来去赶考,没有盘缠,族人商议卖掉了族里的10亩地,给他凑出了路费。因而,郭铭鼎特别感激族人乡亲。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他参加光绪癸卯科殿试,登进士二甲第39名。同年闰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不折不扣的进士出身,曾担任过兰考知县,后担任过兵部主事(正六品)。


河洛历史上最后一位进士消亡史,身居高位,下场很惨


当年癸卯补行辛丑壬寅恩正并科殿试金榜

考中做官后,每次回家,轿子必停在村外两里,步行回村。

但就是这一位正直的人,结局却不怎地好。

孟老七逼死父女俩

王天纵揭开匪乱序幕

据《河南省文史资料》第十五辑张钫遗稿《中州大侠王天纵》文中记述:

郭铭鼎在伊川县鸣皋镇讲学,镇上有一个叫孟老七的官宦浪荡公子,此人不择良否,上至官员,下至乞丐,广为结交。

当时还有一个叫王天纵的年轻人也在镇上生活,王天纵喜欢舞枪弄棒,精于射击,有“神炮”之称,为孟老七赏识,常延请于家,以友待之。

郭铭鼎鄙视孟老七有武无文,对其浪荡行为尤为痛恶。传说郭铭鼎有一独女曾被孟老七看上,孟老七向郭铭鼎提亲,被郭坚决拒绝。

如此种种,双方结下了很多罅隙。

于是孟老七就在镇上造谣,说郭进士搞假道学,纵容女儿与人通奸且有身孕。


河洛历史上最后一位进士消亡史,身居高位,下场很惨

相关文学作品

一个饱读诗书恪守礼法的六品京官,怎会受得了这僻野之地德行低下的粗俗之辈的侮辱?于是郭铭鼎控之于县,郭铭鼎女儿为证清白,也当堂剖腹惨死,郭铭鼎气恨交加亦撒手人圜。

郭铭鼎是河洛一带的文山泰斗,曾讲学多年,弟子门人甚多,惊闻如此变故,学生们慌忙于各地赶赴鸣皋镇为老师奔丧。

殡葬之日,白花花的挽幛纸扎遍布道路,一片凄惨!孟老七此时却派底细潜入灵堂,故意失火,烧了灵堂。

逼死郭铭鼎父女,已让人悲愤不已,如今又一把火焚了人家灵堂,郭铭鼎的门人弟子再也忍无可忍,于是约豫西十余县秀才开蓝袍会(秀才穿蓝衫),向府、省各衙门控诉孟老七的恶行,要求予以惩治!

河南府知府奉命查办此案,派人捉拿孟老七,而此时王天纵却仗其“神炮”之技掩护孟老七逃脱了追捕......

自此,王天纵也卷入这场人命官司,落草为寇,揭开了近代豫西匪患动乱的时代,造就了后来颇有争议的土匪军队——镇嵩军。


河洛历史上最后一位进士消亡史,身居高位,下场很惨


当然,这些故事均是文史记载所言,但据郭芸芝说,郭铭鼎在京做官没多久就生病了,后来好像又被人排挤诬陷,但究竟是怎么死的,她也说不清楚。

偃师双塔的族人关于郭铭鼎的记忆也很少,只知道村里老人健在时讲去洛阳迎接过郭铭鼎的棺材回双塔村。

当然,也有些资料说郭铭鼎他是病逝,得霍乱而终。

凭心而言,我其实更希望是后者,生老病死人生常事,如此,也算是善终。


河洛历史上最后一位进士消亡史,身居高位,下场很惨

郭铭鼎书法,图片来源于山西晋德拍卖有限公司

网络上如今有很多先人郭铭鼎的字画,我虽不懂书法,但观其字,筋骨方方正正,笔墨线条圆润优美,也甚觉舒服可爱!

郭铭鼎的族孙女郭芸芝还家曾保存有郭铭鼎留下的书籍字画,但也在解放之后流失殆尽,好像还有一份圣旨后来也不知所终,就连郭铭鼎的墓穴、墓碑、墓前的石刻,都在“破四旧”时都被毁掉……

随着时光的流逝,世间知晓先人生平的人越来越少,可能再过些年,便再也不会有人提起。但愿我今日的只言片语,能为后人提供一片瞻仰之地。

郭旭峰,80后,喜文好武,郏县人,现在信阳工作。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