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怎么了,“流动性紧缺”加“流动性陷阱”

经济怎么了,“流动性紧缺”加“流动性陷阱”

当一场酝酿已久由钱生钱不断积累裂变而造成的“流动性紧缺”与“流动性陷阱”这一几乎不可能同时出现的经济现象同时产生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怀疑,经济寒冬正在一步步地向我们袭来,而距离上一次危机爆发的时间,正好十年。

经济怎么了,“流动性紧缺”加“流动性陷阱”

如果我们稍事思考,会发现经由凯恩斯主义重度影响而形成的现代政府经济思维不知不觉地已将凯恩斯主义过分倚重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演绎到了极致,而货币作为几乎最重要的抓手,在帮助政府渡过危机以便寻求经济重建的过程中不断变得愈发重要。货币效应从一开始在推动经济起底回升的过程中发挥的巨大正向作用,让亟须摆脱经济低迷状态的政府看到了治理曙光,随着大量货币投入市场,货币本身天然的逐利属性会自发流向那些利润丰厚的产业部门,在监管不严导致资金去向缺乏约束,叠加急于摆脱困境的经济环境下,资金基于逐利效应而对产业的选择性流入与对社会效应的漠视所形成的短期行为与长期影响将很难得到平衡、兼顾,尤其是,对于刚刚走出经济泥潭基础尚不稳固,而仍须货币力量进一步助推,形成对货币的发展依赖,而此时又不能做到一边发展经济,一边着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热点,从而实现经济“软着陆”的同时,又不失时机地改造、优化了经济布局,最终通过新兴经济发展与新的经济结构带动,逐步建立实施前期货币的退出机制,实现多余货币回笼,保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便只能在形成货币依赖的更大货币需求上,继续加大货币投放,形成“滚雪球”效应,一方面堆高了货币投放风险,造成经济过热,尤其是货币集中流向产业价格泡沫,另一方面又基于产业的广泛关联性,带动原材料与相关商品、产业价格失控,引发通货膨胀,当这一切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发蔓延,而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时候,便是一轮经济危机。

回头来看,2008年当美国的“次贷危机”在全球蔓延,造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由于世界几乎所有重要的经济体均同时遭遇这一经济危机而面临多年未有的寒冬,因此集中救市几乎没有遇到阻挠而成为全球共识,很快美国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获得两院通过,英国财政部公布200亿英镑的一揽子财政刺激计划,日本麻生内阁采取总额75万亿日元的财政、金融刺激措施,法国宣布总额为26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德国前后两次共投入82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国政府也于2008年11月9日宣布对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公开投放4万亿元,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经济怎么了,“流动性紧缺”加“流动性陷阱”

4万亿直接开启了后来房地产暴涨,并在调控松紧搭配下,资金持续流入,形成楼市连番暴涨,加速房地产形成资金归集的“蓄水池”效应。而在多年加杠杆的促使下,海量资金在房地产的集聚,已经发展到濒临爆破的临界点,通过限售这一非常手段,对房地产市场交易进行锁死,恰恰是对房地产这一当前最大的风险点的印证,问题是,关虎容易放虎难,关闭房地产市场容易,一道行政命令足可令行禁止,然而如果不及早着手安排、建立关于房地产行政干预的退出机制,做到合理有序释放风险,未来我们将更为被动!

2018不是2008,全球可以联合起来,拧成一股绳,同心协力,共谋救市,我们也不再是当年那个可以借助大规模的货币投放,通过大水漫灌,挽救经济于危难之中,在逆全球化气氛渐浓、中美贸易摩擦可能持续深入背景下,无论从哪个角度,都给我们的施策空间带来巨大挑战,我们既缺乏美国那样大规模减税的魄力壮举,又面临即将到来的迄今为止可能最大波及的经济寒潮,在举国疲敝,内外交困之际,最好的办法便是破立并举,放水养鱼,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在最坏的背景下有废有立,除旧布新,有所作为,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随着改革破立带来的边际调整形成新的发展源泉,一个新的更好的经济周期必然可以而且能够徐徐走来。

经济怎么了,“流动性紧缺”加“流动性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