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该怎么给宝宝穿衣?别等娃病了才后悔没做好

入秋后该怎么给宝宝穿衣?别等娃病了才后悔没做好

不知不觉就从夏天跳到了秋天,许多宝宝因适应不了气温变化而生病,但是千万别因为天凉就给宝宝里三层外三层包太厚。

穿多怕捂热出疹,穿少又怕宝宝生病着凉,入秋后该怎么给宝宝穿衣盖被?注意这些技巧就行~

小儿穿衣要适量,宜少不宜多

俗话说:“欲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

孩子的汗腺分泌十分旺盛,而又多喜欢活动。衣服穿的少一些,适合于他们好动及代谢旺盛的特点。不仅不会冻着,还能得到耐寒的锻炼,也会少患感冒。

入秋后该怎么给宝宝穿衣?别等娃病了才后悔没做好

(日本儿童耐寒锻炼)

相反,如果穿的过多,平时稍一活动就感到热的难受,大大限制了孩子的活动。此外,衣服穿的过多,孩子出汗多,这不仅丧失体液,而且也会使“毛孔”经常处于“开放状态”,易受风寒侵袭,极易受凉感冒。

小肚子需要小肚兜的保护

夏末秋初,宝宝很容易腹泻,要特别注意腹部的保暖。

给宝宝养成穿肚兜的习惯,护好小肚子,这样无论穿多穿少,肚子都不会露出来而着凉。

另外,还可以用大浴巾或者薄被按长形对折几层,盖在宝宝的腹部,把他的手脚露在外面,当宝宝睡着或者翻身时,不容易把浴巾或者薄被踢掉。

入秋后该怎么给宝宝穿衣?别等娃病了才后悔没做好

如果宝宝盖的是小棉被,就不应该太厚,也不能捂得太紧,否则宝宝更会踢掉棉被而受凉,妈妈们还可以给宝宝穿连体睡衣或者睡袋。

出门要注意多带一件,随时调节宝宝穿着

“一场秋雨一场寒”,入秋后的温度总是难以预料,昼夜的温差更是变化莫测。一会很冷一会很热,有时候妈妈们还没来得及感受宝宝温度,还没来得及给宝宝添衣,宝宝已经冻着了。

特别是出门在外,尤其需要多带一件衣服,以防天气突然转冷。

秋天的天气常常是外面闷热而室内凉爽,而宝宝适应温差能力还比较弱,还不能很快的适应室内的温度,这样就很容易着凉,导致感冒。

入秋后该怎么给宝宝穿衣?别等娃病了才后悔没做好

帮宝宝准备一顶帽子,一双小袜子

但帽子不能太厚,不能完全包住宝宝头部。帽子的选择只需满足不让头顶着风就好。厚薄的选择上,妈妈们自己根据气温和宝宝的体质选择。另外再加一双小袜子,秋季足部够暖和。

相信我们到了冬天都有这样的体验:身体上除了暴露在空气中的手部和面部,足部是最容易感到冷的也是体温最低的部位。对于宝宝来说,从秋季就要注意足部保暖了。

在夏天,不少宝宝都是光着脚走路。腿部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因此秋季别让宝宝再光着脚了。婴儿脚部幼小,可以穿脚套;年龄大一点的宝宝,可以根据脚长选择袜子。

宝宝到底冷不冷?

至于宝宝到底是不是真的冷,该穿多少件衣服的这个问题,其实还能从这个办法来判断:

“摸手”判断法不准确

判断宝宝冷不冷,该不该添加衣物,许多家长的习惯是摸手。其实,这种判断方法并不完全准确!

婴幼儿的手脚末端的血液循环系统发育不完善,而且孩子的心脏力量相对较弱,每次泵血后到达四肢末端的血量很少。所以有时候衣服虽然穿了很多,身体都冒汗了,但手脚却是冰凉的。

正确方法:摸颈背部

将手深入宝宝的后衣领,摸一摸后颈和上背心处,左右横扫一下。

一般会有以下三种情况:皮肤温暖,那么表示穿衣合适;皮肤发烫且有温润感,那么表示穿多了;皮肤发凉,那么表示要加衣了。

入秋后该怎么给宝宝穿衣?别等娃病了才后悔没做好

还不会走路的宝宝,活动量大,代谢低,体温相对来说会低一点,可以比妈妈多穿一件;已经学步的儿童又或者是学龄儿童,穿衣的标准可以和妈妈一样。

但要注意,并不是完全按照这个标准就OK,人体对冷暖的判断有个体区别,再加上孩子容易受天气影响,出现感冒发烧等异常情况时,如何穿衣还得视具体情况而定。

让孩子的体温保持正常,不冷不热且穿得舒适是家长们的共同目标。给孩子穿衣,最后还是得靠经验+科学。

入秋后该怎么给宝宝穿衣?别等娃病了才后悔没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