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王」張作霖和日本的恩怨情仇

“東北王”張作霖和日本的恩怨情仇

張作霖

1928年6月4日,日本昭和軍閥集團的關東軍策劃皇姑屯爆炸事件,炸死了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張作霖時任中華民國海陸軍大元帥,同時也是奉系軍閥的首領。皇姑屯事件的爆發,使得中國東北三省的歷史走向發生了重大變化,也對中日戰局產生重大影響。

其實,張作霖和日本的恩怨由來已久。

早在1904年,日俄戰爭在中國東北三省開打期間,當時作為馬賊的張作霖,被日軍以俄國間諜的罪名捕獲,日本人本來是打算槍斃張作霖的,但是正巧當時的日本軍隊中有一個叫井戶川辰三的軍官,極力向處置張作霖的日本陸軍中佐田中義一說情,說張作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田中義一又向司令官福島安正報告,這才保住了張作霖的腦袋。

“東北王”張作霖和日本的恩怨情仇

田中義一自此認為自己有恩於張作霖,張作霖以後會聽從自己的擺佈,但是他低估了張作霖作為中國人的骨氣和民族氣節。張作霖對他只是表面做戲,嘴裡雖然感激田中義一的不殺之恩,兩人自此還結為“生死之交”,田中義一甚至說過“張作霖如我弟弟”這樣的話,但是實際上,張作霖對日本人侵略中國恨之入骨。

在張作霖被捕釋放20多年後,田中義一成為了日本首相,而張作霖則成為了“東北王”。

從日本槍口下逃生的張作霖,深知自己這個“東北王”是避免不了要和日本人打交道的,但是他想充分的利用日本人,增強自己的勢力,達到統一中國的目的。因此,在兩次直奉戰爭中,張作霖都是執行日本人制定的作戰計劃,趕走了直系軍隊,成為東北至北京的實際統治者。

“東北王”張作霖和日本的恩怨情仇

日本人當時不殺害張作霖,當然是想利用他的意思。日本人早就想佔領東北三省,但是對於奪取中國東北三省的方式,在日本國內存在很大爭議。軍部少壯派主張靠關東軍的武力解決,而田中義一為代表的政治派則認為,武力解決會引起英美國家的干涉,想通過扶植張作霖這個傀儡,來控制中國東北三省。

田中義一的如意算盤是這樣的:將中國分為關內和關外,關外由蔣介石控制,關內由張作霖控制,在東北三省架設五條鐵路,鐵路的沿線權益都歸日本所有,這樣可以實現滿蒙分離,日軍就無需武力大動干戈了。

“東北王”張作霖和日本的恩怨情仇

於是,田中義一向張作霖提出了在東北三省架設鐵路的設想,他認為憑藉他們二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張作霖一定會答應的。雖然張作霖從內心深處對日本佔領中國的行為深惡痛絕,但是迫於日本的勢力,經過內心強烈的掙扎,還是被迫答應了田中義一的要求。

正當田中義一想將計劃進一步推進的時候,沒想到事情卻突然發生了變化。

當時作為日本軍部少壯派的主要代表——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和田中義一的想法卻不一樣,他認為,日本要想佔領滿洲東北三省,就必須使用武力的方式,因為張作霖是絕對不會讓出東北三省給日本的,也不會甘做日本的傀儡。

“東北王”張作霖和日本的恩怨情仇

河本大作這樣說也是有其根據的,根據在20世紀80年代發現的他的口述筆記,在皇姑屯事件爆發之前,每當日本和張作霖談判時,一旦日本提出的要求和條件對中國和東北三省不利,張作霖都會藉口牙痛而溜掉。在他看來,包括張作霖在內的東北人的抵抗精神,遠超於華北五省,因此,必須使用武力才能佔領東北,而要佔領東北,就必須先除掉張作霖這個“東北王”,使東北陷入混亂之中,這樣日本關東軍就可以收拾混亂局面為由,一舉佔領東北全境。

“東北王”張作霖和日本的恩怨情仇

於是,河本大作就獨立策劃了皇姑屯爆炸事件,炸死了張作霖。具體的操作過程是這樣的:

1、選定地點:滿鐵線和京奉線交叉點;

2、準備炸藥:200公斤烈性炸藥;

3、選定時間:1928年6月4日。

於是,在1928年6月4日晚,隨著瀋陽皇姑屯的一聲巨響,張作霖這個“東北王”一命嗚呼。

張作霖死後,他的兒子張學良隨即上臺。年輕氣盛的張學良和他老子張作霖不同,對日本的國仇家恨,使他完全不聽從日本的擺佈,乾脆於1928年底,通電全國服從國民政府,實行“東北易幟”。

皇姑屯事件對日本的政治走向也有重大影響。日本軍部少壯派通過皇姑屯事件,開始左右日本政治,是日本開始走向法西斯道路的重要標誌。皇姑屯事件也預示了三年後的另一個重大事件——九一八事變。通過發動九一八事變,日本人終於佔領了中國整個東北三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