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我很焦虑

大学生的思想国

20岁,我很焦虑

编 辑丨范妍君

焦虑是什么时候开始抓住我们的?

大概是出生于98年的我一个人过20岁生日时;

可能是在寝室一觉醒来发现只剩黑暗和自己时;

亦或是和朋友聊天的话题突然全都围绕着要不要考研、什么时候着手复习时。

也好像是大学一点点地走完,大三的我却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可以称之为技能的东西。

总之很奇怪,我刚踏入20岁的年纪,生活却充满了焦虑和恐慌。

20岁,我很焦虑

刚上大学那阵,记得有一股子“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的热情在心中乱窜,头脑里满是对未来、生活、爱情甚至是梦想的向往,好像所有东西我只要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踮一踮脚尖伸手就可以抓到。

后来所有事情的发展渐渐脱离了自己的掌控,他们变得虚无缥缈,变成了用尽全力都触及不到的假象,我甚至想问自己:

你的梦想到底是什么?

好像所有答案都变成了“我不知道”。

伴随而来的是焦虑却比之前更盛了,二字开头的年纪好像与十几岁有着本质的区别。

有时候自己都想不明白,我明明才20岁,怎么却这么焦虑?

20岁,我很焦虑

小学作文常喜欢写:“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写的是:“当一名画家,考中央美院。”

当大家还要纠结考清华还是北大的时候,我便深深爱上了那个彩色世界的学府。

就如同神笔马良一样,在我意识到自己手中的笔可以画出自己想象的世界时,有多么的欣喜和骄傲。

可后来高中紧张的理科学习,让我不得不放弃这个梦想,把所谓的“梦想”变成一个爱好。

紧接着在情窦初开的高中时期,一头扎进了饶雪漫、郭敬明的“青春文学”。

就如同电影放映一样,在那个时候读完一本书好像就可以设身处地地成为书中的男女主角,便期待起了“小时代版”的大学生活。

我开始很想成为一个文字作家。

当我终于熬完高中的苦日子,准备着手作家之路时,我却被低的出奇的“高考成绩单”拉回了现实。

我又去读了工科。

一开始想得很美好,可一旦碰上挫折,就立马原路返回,低头认输。

或许你会说我这是懦弱,可是大人们会说这是“知难而退”。

如果你现在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

好像所有的答案还是:“我不知道。”

看见什么好就做什么,随波逐流,可隐约又觉得哪里不好。

20岁,我很焦虑

大学里开设了一节叫《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任课老师会在第一节课让你为未来的大学四年甚至更长远做一个规划。

提笔的时候你或许会写:大一过了四级,大二为考研准备,大三社会实践为未来做准备,大四专心考研。

可现实是,大三你四级还没有过,你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也不知道考研要考什么。

你好像从来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20岁,我很焦虑

小时候,邻居家的小孩都在学钢琴,没人有空陪你玩,你跑回去求着妈妈说:“我也想学钢琴”。

可是,你并不是真正喜欢钢琴。

小学时,全班同学都在积小浣熊“英雄卡”,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个话题,你也开始加入积卡大队买干脆面。

可是,你觉得这并没有趣味。

初中时,女孩子们都留起了厚厚的刘海,从小头发稀少的你也在理发店折腾了半天,最后剪了刘海。

可是,你一点都不适合这个造型。

高中时,民谣开始流行,同学们都开始谈起了吉他在诉说心中的不如意,你身材娇小就买了个尤克里里。

可是,你至今都没学会。

大学时,所有人都开始考取各类证书,于是你加入了考证大队,告诉自己:“多条出路总是好的”。

可是,这证对你好像并没有什么用。

你期待过20岁的生日,你觉得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大人。

可是,等你过了20岁,你反而找不到意义是什么。

20岁,我很焦虑

好像就算得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实现了以前没能实现的目标,

你也没有多快乐。

渐渐的,很难再给自己设定新的目标。

你再也没有当初因为完成一件事情的欣喜若狂,更没有因为划掉计划本上的内容时的快感。

一方面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东西值得拼命去实现,另一方面觉得,即使实现不了也没什么所谓。

20岁,我很焦虑

《奇葩说》第七期的辩题“高薪不喜欢的工作和低薪喜欢的工作,你选择哪一个?”

高薪不喜欢战胜了低薪很喜欢,说起来,有一点点无奈,好像现实战胜了理想的感觉。

或许你会疑惑这和我们学生有什么关系?其实说到本质他是在讨论“你是坚持梦想还是屈服现实。”

蔡康永老师说,你不一定要选你最喜欢的工作,但你一定要选一份能让你成长的工作。

20岁,我很焦虑20岁,我很焦虑

换句话来说,你不能停滞不前碌碌无为,至少要实实在在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内心的踏实和成就感往往最能激发出你对未来的野心,甚至会激发出你潜藏在内心的“梦想”。

比如说,每天学习2个小时英语,练习30分钟字,读几页书或是看看新闻,这些看似简单不足为常的小事或许在潜移默化中为你的未来即将寻找到的“梦想”奠定了很踏实的基础。

至少在梦想出现的时候,你不会因为措手不及而更加焦虑。

喜欢与不喜欢不是一瞬间或是几个字就能说清楚的,是会出现在你奋力后的水到渠成。

没有人是一开始就有梦想的。

所谓梦想都是每个人在后天努力中慢慢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亦或是因为一句赞美而对一件事情就此沉沦。

梦想的实体是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只是有的人喜欢用跑的,而有的人还没开始走。

去交会让你开心的朋友

去爱不会让你流泪的人

去向自己想去的方向

去完成不论大小的梦想

生活应该是美好而又温柔的

你也是

——网易云热评《慢慢的走》

“事物总会在合适的时候呈现出自己应有的清晰模样,在这之前,你只需要一步一步的走,做好眼前的事情,准备好迎接那一片崭新而充满希望的新领域。”

当然,梦想也不例外。

20岁,我很焦虑

20岁,是最不怕迷茫的年纪

因为你拥有青春,拥有精力,拥有义无反顾的勇气和可以去支配的时间,拥有失败了还可以再拼搏一次的毅力,最不济我们还有承担人生无意义的勇气 。

20岁有梦想的你,是幸运的,是上天拟旨不让你放弃的机会。

20岁梦想还没来的你,是充满希望的,只是要不停歇的努力,给即将到来的梦想一个漂亮的迎接仪式。

向前跑吧,没什么可怕的,毕竟你还年轻,你才20岁。

-【End】-

20岁,我很焦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