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王坦克與59式坦克對打誰能贏?情況或許一邊倒:德國戰車沒機會

大家都知道,虎王式坦克是二戰末期德國威力最大的一種重型坦克,而59式坦克則是50年代研發的一型坦克,是俄製T54系列的仿製產品,代表了戰後第一代坦克,或者最初的主戰坦克的水平。兩種坦克沒有在戰場上碰到過,但卻在虛擬世界中交手多次,所處地位也差不多。我們不妨做一番設想,如果兩種坦克真的對戰,誰能戰勝誰呢?

虎王坦克與59式坦克對打誰能贏?情況或許一邊倒:德國戰車沒機會

59式

無論從任何角度看,59式\T54系列代表的戰後第一代坦克,也全面超過了虎王代表的二戰後期坦克,如果真打起來,恐怕德國坦克要慘敗,結局會是一邊倒的。有朋友說,這肯定的啊,戰後坦克的各項技術都取得了進步,這種設想毫無意義。但其實戰後第一代坦克的各項硬件指標:如裝甲鋼、火炮、彈藥、發動機,都是取自二戰,沒有技術上的飛躍。

虎王坦克與59式坦克對打誰能贏?情況或許一邊倒:德國戰車沒機會

虎王

比如59或者T54系列的主炮,是D10式主炮在二戰後期就被SU100坦克殲擊車使用,往上追溯則是30年代末的艦炮技術。當時的坦克鋼板沒有邁入複合裝甲時代,仍是最為傳統的軋製鋼板和鑄造鋼鐵。發動機也不是啥高科技,就是用T34的V2發動機修改的。那究竟是什麼讓59和T54系列坦克以35噸的戰鬥全重,戰鬥力遠遠凌駕於重量接近70噸的對手之上呢?答案是優化設計。大家或許知道一個道理,哪怕是相同的要素,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組合,就會達成不同的效果。

虎王坦克與59式坦克對打誰能贏?情況或許一邊倒:德國戰車沒機會

虎王

虎王式坦克的每一個硬件要素都達到了二戰末期的最高水平:150毫米厚度的整塊車體正面鋼板(當時俄國甚至都不具備軋製如此厚度坦克鋼板的能力,要達到這個厚度只能鑄造),高穿深高精度的長管88毫米炮和一流的觀瞄設備。但其設計上卻是原始的:除了傾斜裝甲,虎王的設計觀念還是30年代的延續——製造一種龐大的陸地怪物,追求面面俱到。龐大的體格造成其機動能力低下,受彈面積巨大。

虎王坦克與59式坦克對打誰能贏?情況或許一邊倒:德國戰車沒機會

T54系列的主炮沿用自二戰的SU100

而總結了二戰經驗教訓的T54系列坦克(59的原型)則在設計上進行了全面改進。使用特殊的大傾角箱型車體結構,在側後防護保持一般水平的情況下果斷加強正面防護,100毫米厚度大傾角鋼板具備了等效於150-170毫米垂直鋼板的能力,一舉具備了重型坦克的防護水平。

虎王坦克與59式坦克對打誰能贏?情況或許一邊倒:德國戰車沒機會

T54和59系列比起T34的水平是飛躍的,但兩者重量卻沒差幾噸

其炮塔採用特殊的半圓形鑄造結構,竟然做到了正面200毫米厚度,側面超過100毫米厚度的防護水平。通過這樣的外形優化,T54(59)系列坦克在35噸的重量上,具備了重型坦克的火力和正面防護能力,而因為輕巧,機動性還是中型坦克的高水平,這就是所謂的全能坦克或是主戰坦克的開端。一旦兩者在戰場上遭遇,在防護和火力上並不佔優的虎王,在機動性和可靠性上卻被對手全面壓倒,只有失敗一途。

虎王坦克與59式坦克對打誰能贏?情況或許一邊倒:德國戰車沒機會

五對輪系列產量巨大

實際上,T54系列坦克基本奠定了戰後東方陣營坦克發展的基礎,說俄國後來的坦克都有著T54血統也不為過。59式坦克對我國坦克工業的發展和設計的影響也是極其深遠和巨大的。T54\55坦克和其各國仿製品總共生產了11餘萬輛之多,是到目前為止生產最多的坦克。59和T54目前都仍在許多國家的軍隊中服役。解放軍對59式坦克也進行了多次改進,對其可靠的性能愛不釋手目前仍裝備了不少。從T54最早的原型車在40年代末出現,到今天,已經過去了70年。這真是一款長壽的經典戰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