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朝之前的朝代都很长,六七百年的都有,秦之后的朝代最长也不过三百年?

息伴风行


我看了很多问题都说到原因是中央集权和分封制,我认为是片面的。历史老师总说: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算分几种灭亡的情况:都是只有一种答案,就是没有钱花了

比如说秦隋灭亡得比较早,那是乱花钱造成的,搞的最后没钱花,于是灭亡了。

至于晋、宋被外族所灭,那是花钱花错了造成的,都花钱来享受了,搞军备没钱,于是灭亡了。

汉唐明等王朝,那是由于土地兼并导致收不到税,没钱花,于是也灭亡了。

抛去特殊的朝代,封建王朝最长不过三百年的最主要原因: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导致处于被剥削的农民阶级失去生产资料——土地,只能依附地主做佃户。当然能做佃户还是好的,毕竟有口饭吃;随着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大部分只能去做流民。而政府的税收来源也是农民,而对于剥削阶级的地主,却收极少的税或免税。那么封建王朝不超过300年主要原因还是300年的时间整个中原的土地兼并差不多了。

那为啥秦以前朝代那么长呢?那是因为秦以前的社会制度主要是奴隶制,奴隶主的财富主要是人而不是土地。而人与土地最大的差别是人会逝去而土地不会。因此奴隶主的奴隶无法通过购买兼并到威胁国家统治的地步,但土地会随着兼并越来越多却不会减少。

至于日本也是一样的,一两百年由于土地兼并的问题要换一次幕府,跟中国换朝代差不多意思,主要是名称不一样,闹事的主体不一样。

欧洲由于不统一,国家分散,因此土地兼并的范围不大。就算有农民闹事范围也很小,闹不出封建主的五指山。


铯媒体


夏商周三代,被称作“先秦时代”。这三个朝代的国祚都比较长,然而自秦朝建立封建大一统王朝之后,历朝历代的统治,最长也就三百年左右。

先秦时代,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都比较低,人口不多,统治结构也没有后世那么完整复杂,整个社会的阶级矛盾也没有那么的强烈。因而可以存在比较长的时间。


跨入封建时代之后,人口增加,统治范围也越来越大,整个社会经济与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让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加速加深,最终难以控制而崩溃。

其实先秦时代的夏商周,国祚绵长也并非与后世相同,比如周代,分为西周东周,西周时代后期周天子已经衰落,东周时代更是名存实亡,所以“东周”的存在感非常低。

后世的朝代,比如赵匡胤,比如杨坚等,若是肯做一个大权在握的臣子,却依旧保留着皇帝的尊荣,普通日本的幕府,那可能中国有不少王朝也能延续相当长时间。


澹奕


秦之前的几朝,是真正的封建社会,例如周朝,封土建邦,周王为天下共主,也就是名义上的,周王对诸侯的要求也不高,按时纳贡和随周王出征,前面一个一般就是几年一朝见,后面的其实也很少很少会有,从周王到诸侯,行政体系的统治成本极低,平时大家各过各的,渐渐地,周王势力衰微,差不多人畜无害,一些强国也懒得搭理周王,周王势得以续命800年。再加上那时人少地多,不存在土地兼并的严重问题,改朝换代的事情不大可能发生。

而秦以后,就是纯粹的帝制社会了。为了有效的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每一个帝国都需要建立一个完善发达的网络,从中央到地方直至管控到每一个农民,以郡县制为依托,以发达的驿道和文书网络为媒介载体,从秦开始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国也是从公元前2世纪以来,世界上唯一能由中央政府直接向每个农民征税的国家。

这个强大网络的建立随之而来的就是强大的统治力,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保证帝国的稳定税收,可以确保国家的战争动员能力以及大型工程的资源调动能力,当然,这个不能过度开发,否则就像秦和隋,过于透支民力,最终朝廷只有十几年的寿命。

而在太平盛世,不管汉唐,还是宋明,朝代刚建立,由于百废待兴,人口稀少,土地很多,开国皇帝会重新建立一套体系,基本上农民也都是自耕农,佃农很少,但随着时间推移,一般开国100多年达到繁荣顶峰,也是衰弱的开始。此时人口激增,而土地兼并不断恶化,国家最根本的土地资源不断向少部分人集中,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要么流亡要么成为佃农,不管变成什么,这意味着朝廷能收到的税、征到的兵、动用的劳役就不断少下去。

而地方豪强则不断崛起壮大,扩充势力,而中央政府开始势力衰微,对地方的控制力下降,中央政府的赈灾和抵抗外敌的能力也不断下降,这又给中央政府造成新的威胁。

如果出现一个中兴皇帝,想要重新分配国家土地、清查人口、夺取对基层的控制权,可行吗?那王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死说明这个办法压根行不通,在既得利益严重受威胁的时候,这反而会加速促使群雄四起,王朝会垮的更快。

这就是一个走不通的死循环,要么王朝不作为任由走到死胡同,最后来个天灾人祸什么的搞得狼烟四起,天下大乱,一方面群雄逐鹿,一方面流民四起,农民暴乱,经过一番重新洗牌,在新王朝均田安民的感召下,又一个新王朝诞生了。

自秦以后,历朝历代无时无刻不在上演中央皇权与地方豪强争夺土地和人口的争斗,是皇帝需要的小农经济与地方豪强的庄园经济的激烈碰撞,只可惜,一般最后都是双输,皇帝死了,王朝没了,豪强99%以上也死了或一无所有,要么有时运气好的出一个豪强代表做新王朝的皇帝。


云中史记


古语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通过研究发现,自秦朝统一天下以来,就没有一个大统一的王朝持续时间超过三百年,两宋也是合起来才超过400年,就连最强大的唐朝,也仅仅享国289年,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要来讲讲中国王朝的覆灭模式:

第一种:

制度奔溃,就是在体制内的人叛乱或者互相争斗导致国家灭亡。比较典型的有:秦朝、两汉、两晋、隋朝、唐朝。

第二种:

寿终正寝,王朝延续到一定的时期,民乱四起,军队四处镇压,尽管国家制度没有大的问题,但是长此以往,国家消耗严重,最终覆亡。这种模式的主要作乱者是体制外的人员,比如明朝,要不是明朝被内部消耗太严重,估计满清没什么希望入主中原。

第三种:

外敌入侵,这样的属于时运不济,被人灭掉,比如北宋和南宋。

元朝有点第一种和第二种的综合因素在内,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制度太差,清朝的灭亡原因有点特殊,暂不讨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中国朝代灭亡的主要原因,制度奔溃占据绝大多数,体制内的人员追求自身利益,谋权篡位或者武力冲突导致国力衰微,最终灭亡了。

各朝代是怎样灭亡的呢?

秦朝主要由于胡亥、赵高乱政,才让王朝早夭;西汉,皇帝声色犬马,不理朝政,被外戚把持,灭亡。

东汉,被宦官和外戚把持政权,最后被军头篡权,军阀割据,相互大战,东汉灭亡。西晋,八王之乱,国家灭亡,东晋,桓玄/刘裕篡位,国灭。

隋炀帝自大膨胀,翻下很多政策错误,导致内部反叛,国灭。唐朝节度使权利太大,国家最后失控。

最后来总结下各朝代灭亡的原因:

第一种,是皇帝自己瞎搞,导致国家完蛋;第二种是权力制衡失败,各方争斗,国家奔溃;第三种是军力制衡失败,掌握军队的将领叛乱,国家灭亡。

实际上,每个朝代都会在前一朝的基础进行改良,比如两汉以后,选拔官员由察举制改为九品中正制,到了后来又改为科举制。最高权力中心,也由三公九卿演化为后来的三省六部制。

宋朝开始,文官的地位大大超过武官,在此后的明朝和清朝都没有出现体制内将领带兵反叛的问题。

还有就是对皇帝权力的制约,不断的在进步。在西汉,皇帝要是不理朝政,那就可以导致天下大乱。到了明朝,文官们已经不欢迎皇帝来处理朝政了,就算皇帝自己玩一辈子,朝政也没有太大的影响。此时皇帝的意志,已经越来越难对抗文官政府的意志,可以说这是逐步的向“虚君共和制”的方向在发展。

综合来看,古代中国的政治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在前人的基础上,寻求解决政治制度问题的方案。

因此,两汉都是200年就灭亡,两晋和隋处在激变之中,几十年就完蛋了。唐朝持续了将近300年才灭亡,宋朝是被外敌入侵灭掉的,在中国历史上的统一王朝中,非常罕见。

尽管每个朝代灭亡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是总的来说,由于制度的进步,朝代的生命力都在不断增长。中间也由于一些客观的原因或者外部难以把控的因素,导致灭亡,因而也不能一概而论。


回忆还是要忘记


秦朝之前的夏商周享国都很长是因为当时经济水平低,各个部落差不多是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所谓皇权不出京城,各地的诸侯拥有很大的权力,有自己的军队、司法、行政,犯不着和天子叫板,天子也没有多大的权力,所以天子和诸侯关系很疏远,大家相安无事。

秦朝以后都是大一统,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皇帝的权力空前扩张,人人都盯着这块肥肉,但凡皇帝昏庸,天下豪强

莫不揭竿而起,所以改朝换代势在必行。朝代最长也就不过三百年。


浩荡扬子江


造成此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与演变。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节点,秦朝之前,包括夏商周三代,中国的社会体制为奴隶制社会,秦朝之后,一直到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则是封建社会。而伴随着这一条主线的,则是中央集权制度从开始形成到逐渐强化,最后达到顶峰,之后崩溃的过程。

周王朝

中央集权政府的确立以秦国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作为标志。秦朝之前,不论是商王,还是周天子,他们实际上只是天下的一个共主,也就是说商王周王对各地区或者各诸侯国的统治是十分薄弱并且十分有限的,商朝时周国便可以自行掌握封国内所有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到周朝时,周天子所分封的诸侯也是一样,也就是说,他们基本上只要在礼节上遵从天子的统治,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封国的主人。此时的统治阶级是天子以及天子之下的各级诸侯(也可以成为大奴隶主),最为重要的是各级诸侯的统治地位在周朝宗法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的固定下,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世袭的。有权力,而且权力又可以世袭,这就大大减少诸侯与天子之间的利益纠纷,也可以说,天子通过牺牲部分权力与利益,来换取比较长时间的名义上的统治(当然,这可能是他们能够想到的最好的政治制度了)。

周朝统治金字塔

而秦朝以后,中央集权的政府制度逐渐确立和完善。此时的统治主体变成了皇帝以及皇帝任命的官僚。中央政府的权力日益膨胀,相对的,地方政府则只能完全听命于中央,作为地方的实际的统治者,也就是各级官僚,他们和之前的诸侯相比,不仅权力遭到了很大的削弱,更重要的是,他们手中剩余的权力不能通过世袭的方式留给自己的后代,而皇帝随时可以收回官僚手中的权力。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强化,实际上大大增加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历朝历代,苛政暴虐,农民起义只是朝代终结的导火索,王朝崩溃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王朝内部,也就是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纠纷,造成了统治阶级本身的瓦解。外在的表现便是地方官员要么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支持农民起义,要么干脆直接领头,反抗之前的皇帝。封建王朝成立初期,皇帝以及中央政府比较强势,这一部分矛盾暂时被压制下来,但一旦皇帝没法有效控制中央政府,地方势力便会开始蠢蠢欲动,形成割据事实,此时如果局势较为均衡,则中央政府或者说王朝名号还会名义上持续下去,甚至比之前王朝没有割据势力时存在更长的时间(比如唐朝)。

秦帝国

当然,中央集权制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资源的利用效率,极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中央集权的事实,以及对地方的压制,确实缩短了各封建王朝的寿命。

(全文完)


小文章大视野


这是因为秦以前的朝代跟秦乃至以后的朝代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不过一谈这个问题我这火气就上升,我就感觉我们这一代人是被骗大的。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到了清末也还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扯淡!

秦以前的朝代商、周叫封建制,到了秦朝实行中央集权,设立郡县制,中国的这个封建时代就已经结束了。

封建的意思就是:封土建国,或者叫封诸侯建同姓。我们中国人跟西方人的行政划分上有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在国家的概念上,我们还有一个概念叫天下。商周时期,中国的最高行政首长叫天子,掌管着天下。天下再分成各个诸侯国,天子自己也有一国。

所以现在人也都是张嘴就说错,国家兴亡,下一句是啥?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天下兴亡才是匹夫有责。

商周时期的这种把天下分成各个诸侯国的形式就是封建制度。在封建制度下,各个诸侯国属于比较松散的联盟,各过各的小日子。而天子作为总盟主,维护诸侯国之间的平衡。哪个诸侯国有不轨行为,比如说欺负邻居,那么,天子就可以纠集其他的诸侯去修理他。所以,那时候的战争主要也是以说服教育为主,远远没有后来的战争血腥。而这样的政治制度,就是儒家最为推崇的。

秦始皇统一天下,废除了封建制度,设立郡县,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的帝国。

商周时期的封建制也可以称为邦国,秦以后的中央集权制也可以称为帝国。

大家到这里发现邦国与帝国的主要区别没有:权利!

邦国制是分权的,而帝国制是集权的。

邦国制是天子掌握一部分权利,但也把一部分权利下放到诸侯国,这样,权利之间就得到了制衡。简单的说谁都别做的太过分,做过分了,别人合伙收拾你。

而帝国制,权利完全掌握在皇帝的个人手里,这个权利太大,就算有宰相,分掉一部分,也没什么本质区别。所以,在帝国制下,皇帝掌握着绝对权利,很容易胡作非为,任性行事。几代皇帝的胡闹足以摧毁一个朝代。遇到隋炀帝那样的,一个就够了。

老百姓都是愿意过太平日子的,而邦国制,天子和诸侯的权利不大,彼此之间相互制约,野心也就得到了遏制,这样的制度自然会长久。

在佛家有这样的说法,为什么朝代都不长久,因为这些朝代都是在统治者的私欲下建立起来的。根据这个逻辑,帝国制的统治者私欲肯定是更重,所以朝代短命。邦国制的统治者私欲会轻很多,维持的时间也就更长了。


锐视觉何老师


夏朝统治时间:470年,传16帝;
商朝统治时间:554年,传31帝;


周朝统治时间:786年,传38帝;
而秦朝及以后的王朝统治时间确实没有超过300年的,具体原因后人评说不一,也各有说辞。

不过也有人说,秦朝以后的大一统王朝没有超过300年的根本原因是:

夏商周是:连锁加盟股份企业;

秦朝以后:家族直营独资企业;


求图55


秦大一统之前本质上不叫朝代,而应该叫部落(诸侯)联盟时期(相对于外族统称华夏),夏商都是分封部落(诸侯)联盟,各部落(诸侯)各自为政,听调不听宣,中央权力并不大但有威慑力相当于族长,谁不听族长的,大家群起而攻之,各邦国之间势力独立发展形成平衡,商纣王时国力非常大中央开疆拓土有点像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样子,也有点要破除分封统一集权的样子,动了太多诸侯的奶酪,但是纣王常年在外征战耗费了国力,后来国内空虚被周钻了空子,周(当时是一方诸侯)和其他诸侯关系好,所以周得到了很多诸侯的支持,把中央(商纣王)干掉了,周得了天下,为了得到更广范的支持继续分封诸侯(和汉朝初期分封目的是一样的),周朝之所以时间长也是因为分封的诸侯数量太多,而且诸侯势力也不大,各诸侯也暗地扩充自己的地盘(势力由小到大发展几百年直至能挑战中央),西周亡于犬戎(周奸申侯里应外合有点像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所以烽火戏诸侯实际是假的而是中央被外来侵略差点亡国,有点靖康耻的味道,西周才200多年结束了生命)这样周中央势力得到毁灭性打击(秦开始抓住机会得到分封,秦一统天下的种子在被犬戎占领的周都附近扎根),中央没有了威慑力!继而东周开始就是诸侯攻伐的戏了,形成了春秋五霸(挟天子以令诸侯300年),周中央就是傀儡一样!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更是周中央无能威信扫地,开始了战国(250多年),之后秦国逐渐壮大,虽然只统一15年,但秦从获分封到一统天下用了600多年,秦灭周开始就是秦为天下共主了,所以秦时间并不短,秦朝是第一次大一统开启新纪元,时间定为15年是说中央统治全国的时间(和平统一的中央集权),后世朝代以此为标准,单要说秦600多年,时间不短,400年的汉朝也是战乱不断,只算中央全统时期也就从汉武帝开始时间也不长,之后王莽改制也15年,加上三国前的动乱,但为了好划分统一称为汉朝时期(包括西汉东汉),而夏商周统称为先秦时期,所以后世王朝是因政权更迭而划分显的短,但仔细看,王朝更迭除了元清,都是前王朝的权臣(可以看做诸侯)窃国,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一样,政权更迭频繁,800年的周朝是笼统的说显的实际长(不然说大齐也800年姜子牙时算,大楚800年,大秦700年也是可以的),细分的话周没统一集权都不能算朝代


秦始皇帝秦王政


中国的大王朝为什么没有想西欧的英国或日本的王朝一样续存到现代呢?特别是先秦以后没没有超过三百年的。

先看看数据,先秦的周朝,包括东周西周,(约前11世纪到前256年)800余年。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约600余年。夏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约400余年。 以后的唐(618——907)共计290年;明(1368——1644)共计276年;清(1636——1911)共计275年;西汉(前202——8)共计210年;辽(916——1125)共计209年;东汉(25——220)共计195年;北宋(960——1126)共计167年;金(1115——1234)共计120年;元(1271——1368)共计98年。没有超过三百年的。

小时候看演义,评书。总是为西宫娘娘和八千岁的故事着急上火,急于皇帝的愚钝,重用小人导致江山丢了。后来吧,就是把皇帝当成最大的坏人,总是要迫害我们好人,但为什么要个坏皇帝的?。但看史书吧,依然充满诸葛亮进君子远小人的这种论诉方式,好像江山丢了,都是皇帝奢靡之风,近小人导致江山丢了。那为什么天天每个朝代都是这个问题呢。历史会是这么脸谱化的吗?怎么能找到历史背后的故事呢?

其实,历史也简单。怎么说呢!就是平衡。夏开始家天下,商开始有甲骨文,多少史料记载少,就以周开始。周朝呢,仔细想想,怎么管天下。没啥好办法,只有分封制,也就是大地主,家大业大,兄弟多,咋办只能分家过呗,就是这么简单。这一点和日本西欧差不多,也是分层次的管理,周天子,诸侯,士大夫,士几层关系。规定好义务和权利,以及效忠关系等。日本的是天皇,大将军,大名,武士几层。欧洲是国王,贵族,骑士等。分封制是个比较自然而然形成的一个制度,就是将权利和义务划分一下,分层管理。这种制度,日本现在的大公司里依然有其影子。 这种制度的弊病就是纷争不断,时间久了,封臣之间利益冲突会有纷繁的战争。如果规模不大,会形成几个大的封臣之间的平衡;君主就是是诸侯平衡的产物。

但这个规律对中国不适合,为什么?因为中国太大了。比如中国东周任何一个诸侯都是西欧一个大国的体量。任何一个诸侯都有席卷天下的实力,并且中国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统一是历史大势,无论从治理黄河还是抵抗北方草原入侵讲,这是必须的。从一开始在黄河中下游地形上,是一片平原, 耕种是好地方 ,打战不好,无险可守。就这样打来打去,出了春秋五霸。毕竟各个诸侯国是堂兄弟们,要点脸面,打仗还多少有些顾忌。但从三家分晋开始,大夫夺诸侯权开始后,就撕破脸了。这就是战国七雄的兼并战,说白了,就是抢你家的地。

秦有地理原因的优势,然后严刑峻法的变法,秦国变虎狼之师,随吞并天下。 秦有天下,发现麻烦也来了。有周的分封制的教训。经验教训就在眼前呢?知道不能分封了,那就郡县制吧。可是问题也来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管理的有效距离也就马一天跑的距离,管不过来。秦始皇再精力旺盛,每天也就看十几斤的书简吧,再加上一味依靠吞并六国的成功的方法,严刑峻法,秦有二世而亡。其实和暴政关系不大,主要是才刚有天下,管不过来。社会已经不是西周初期的混沌状态。一味靠严刑峻法,不顾及地方情况千变万化,各地有不同的问题,简单靠秦始皇有吞并六国之威,还能压得住。为了吸取秦始皇的严刑峻法的教训,汉朝开国只好用黄老之术的无为而治。这才有文景之治。但这种方式治国,造成了地方豪强势力的壮大,随着时间推移,也就所谓门阀士族的兴起。

门阀士族的兴起,看似简单的一件事。但直接影响了中国千年的历史进程,直到盛唐士族的势力才消失在历史长河。从西汉到盛唐,历史人物虽说风起云涌。但基本呢,得士族有天下,但也受制于士族。士族的兴起,造成王朝的统治被士族把持,东汉是士族完全壮大时期,多少有名义上共主,东汉后就是分分合合几百年。看似混乱,其实背后都是士族势力的争斗。无论是南阳的豪强,山东的大族,还是关陇的军事贵族,本质上就是世袭的士族。就是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的地方豪强势力。

士族势力的兴起,显示出我们大帝国的困境。无论如何国家太大了,皇权必须有人依靠才行。其实主要的问题就是,统一这么大的国家,皇权不可能直接管理,必须依靠一定的层次去间接管理。但在这一过程中要防止中间层次的失去控制。

汉朝和唐朝就是在国家强大的过程中失去了对中间层次的控制。汉其实亡于门阀士族,唐亡于藩镇割据。本质上就是管不了。 从宋到明清等王朝,开始采用加强文官,重用科举,提防武将等措施,保障了王朝的对地方的控制。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口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多。王朝早期的一些办法就不好用了,必须得变化了,这就是每个王朝都有变法的原因。但往往变法要针对中间层次,也就是官僚体系进行改革,会使他们利益受损。在这一背景下,使得问题没解决反而又产生问题,使得更加失去控制,使得王朝崩溃。这背后就是原因就是管不过来的问题,早期人少地多,有问题了多少处理有余地。到王朝后期中间层次膨胀到王朝无法平衡的地步,也就是回旋余地不多。地方事物不管更是不行,有士族、藩镇的教训,不管迟早会出现更大的麻烦。这就是王朝的宿命,不管不行,管又管不过来。宋以后的问题就是王朝管不过的问题。这就王朝的三百年的命运,这些人失去控制的时间上限就是三百年。

宋朝外患最重,内政被忽视了。其实宋朝防武将,防外戚,防宦官,但王朝最后受制于宰相。政令均出宰相,南宋的临安投降书没有宰相签章居然是不合法的。

元是一个不想统治的胡乱闹的外来政权,兴于弓马,败于弓马。

明朝有宋宰相之祸,罢相。但发现依然没法,皇帝毕竟管不过来。只有依靠文管体系,不得已有了内阁,不是宰相的宰相机构,皇权不得已只好依然靠有控制的宦官制衡文官。

明朝宦官再厉害也是对文官的制衡,皇权对此有绝对控制力,不是汉唐时的宦官当权。但依旧是最后管不过来,官僚失去控制。要不崇祯不会说文官个个可杀,最后陪崇祯依旧是个老太监。

清虽然用外国人的影响,但主要原因还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清政府失去对中层汉族人的控制。虽未亡于曾国藩,但还是亡于北洋的袁世凯。其实也是王朝最后管不过来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