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打仗总缺钱,为何大清镇压太平天国时从不缺钱?

7狐狸


堂堂大清对付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先是掏干了裤兜,最后也是缺钱恨不得当了裤子。咸丰病急乱投医,下诏各省各地自办“团练”以“保家卫国”,至于军饷费用么,皇帝俩手一摊各位“自筹”吧。等于军队的经营执照都给了你们,军费么在皇帝层面上是解决不了的,你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行解决。

提到镇压太平天国,就不得不讲代表人物曾国藩和他的湘军。曾剃头苦心经营一世,有一半的精力都在为军饷奔波,没办法那是他的私人武装,他兵败潦倒可以投水自尽,为了筹集军饷也差不多急得能上吊了。


工作要你干,骨头要你啃,但你还是二等公民不受待见,督抚实权都掌握在满官手里,围困天京的江南,江北大营更是满族权贵统帅的嫡系部队,朝廷只希望汉族地主武装在外围打击太平军,至于攻克天京的大功当然最好让江南,江北大营来夺得。

曾国藩在地方办事也艰难,都说他是自请出征,未奉明诏,没有钦差的头衔,对不起一切费用自理。官绅不合作,只要太平军一天不打到那些官老爷和富绅家门口,他们就是铁公鸡一毛不拔,所有一切拿曾国藩的话来说只能“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为了钱饷湘军集团也变成了官油子,曾国藩的左膀右臂胡林翼甚至想方设法讨好湖广总督满人官文的小老婆,让自己的母亲认其为“义女”,目的就是能捋顺湘军和官文的关系,筹措军饷,扩编湘军,将湖北打造成曾国藩经营湘军的重要基地。

为了钱饷,曾国藩同样靠卖官鬻爵来筹钱,还有各省“协饷”实际就是硬敲竹杠来维持湘军的开支。而随着战事的扩大,兵源滚滚而来,那军饷自然也得滚滚而来,否则谁为你卖命,只有另辟财路,在曾剃头看来最有长远利益的,最值得一搏的就是厘金制度。

曾国藩在此时已经是总督两江,节制四省的封疆大吏,他大力推广厘金制度。四省水陆通衢关卡林立,一切货物按百抽一收税,行商抽通过税,坐商抽交易税,就连小乡村都设有厘卡,当然这是一种病商害民的制度,除此之外还整顿两淮盐务,加大征收盐课,这又是一笔丰厚的油水。这些个制度性安排,抽干的是老百姓的脂血,相当于饮鸩止渴,不过能使湘军有了生命之源,曾国藩打此之后就再用不着为了军饷四处求爷爷告奶奶。


哪个王朝的末期不是财政崩溃,哪个多事又无能的帝王不是穷于应付,明末和清末一样,农民起义爆发中央政府捉襟见肘疲于奔命,只不过清末出了个曾国藩和他的湘军,让满清王朝硬生生再续命五十年罢了。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看遍山川


明朝崇祯帝打仗,为何老缺钱?这是因为崇祯帝从不相信前方打仗的将士,他总以为前线的将士们不是真正为他崇祯打仗,而是假借打仗之名在骗军饷。崇祯帝如此不相任将士们,他怎么会舍得把钱投到前线去呢?因此,崇祯帝一直哭穷说缺钱。但是,崇祯帝却总在做一件出尔反尔的事,那就是组织一支由太监拼凑起来的监军,让他们去前线监视打仗的将士。而承领皇上圣旨的太监监军,前线去都没去,就到崇祯那里谎报军情,表功领奖,朝廷的钱就这样流进了太监的腰包。可见,崇祯缺的不是钱,而是信任。那么,大清镇压太平天国时为何从不缺钱?因为大清咸丰皇帝重用汉人曾国藩等将领,君臣心往一处使,钱也往一处用,所以打仗不缺钱。再说,清军与太平天国交战时恶战不多,花钱自然也不多。



王荣联1


这是体制,还有很多制度设计上的问题,举一个点,来说明问题。终明一朝,两淮的盐税,没有过千万,太祖,成祖,在800万,到了万历,天启,连200万都很困难。但无论是之前的宋,之后的清,还是蒙古人的元,两淮盐税都是1000万两以上。我觉得拿小冰河说事情是很难说的通的,因为小冰河并不是只针对明朝,也针对流寇和后金,所有人都遇到了问题。我个人认为,朱元璋在开国的设计是比较正确的,将国都定在南京,要比定在北京好,而且朱元璋设计的只有一套行政系统,比所有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要好的多。这个问题很复杂,但,终上所述,我觉得是制度上和设计上的问题,无论是太监系统,还是迁都北京,都使明朝造成了,财政始终不能充盈


老龍亭拉面店


先说是不是,再说为什么?自古以来打仗就没有不缺钱的。大清镇压太平天国照样很缺钱,所以才将财政权下放,由地方督抚筹款,后遗症也很严重。

1、咸丰努力筹钱

在太平天国刚兴起时,团练主要是守备乡里,属于半官方性质的行为,团丁就是临时工了。打仗主要是靠国家经制部队,八旗、绿营。到了江南、江北大营的主力也是国家正规军,自然需要国家掏钱。

咸丰时期国库存银本来就不多,为求速胜,直接将内库、部库银子发到前线。到了太平军占了南京了,中央库存已经空了。所以只能召开财政会议,讨论解决措施。后来甚至发行大钱,当十、当百,其实就是超发货币;再就是卖官;还有就是把宫里的金银器融了做军饷。

(江南江北大营)

在这都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只能用新办法,也是君王最不愿意的办法。

2、权力下放

1853年夏季之后,中央开始下放权力,统兵大臣可以和省里直接筹饷,也可以开辟新财源,协饷地方权重越来越大。

江北大营创制出厘金,并向各地推广,这种设卡收税的措施确实是个大财源。再者地方政府也公司化,比如王柏龄就是一位这样的官员,他用胡雪岩通过运营公库来解决财政开支问题。

(厘金票据)

当然还有一条不能说的原因就是劫掠,湘军通过劫掠保持士兵的作战欲望。

3、后果

饮鸩止渴是政策施行的常态,在危机下就没有长远,所有的长远都是道学家文本的想象。但毒药喝下去的代价肯定得承担。南明通过放权解决财政就是军阀化,晚晴其实也接近,好处就是士大夫掌权会相对温和,且再平定太平后,有较长的和平期,朝廷可以慢慢的去对冲财政权力下放的危害。

(一手有军队,一手有钱的地方督抚)

处理的好就是左宗棠入位中枢,处理的不好就是刺马案。

参考文献:

刘增合.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清廷的军费筹济[J]. 历史研究。

刘增合. 咸丰朝中后期联省合筹军饷研究[J]. 近代史研究。

刘增合. 纾困与破局:清末财政监理制度研究[J]. 历史研究。

刘增合. 由脱序到整合:清末外省财政机构的变动[J]. 近代史研究。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打太平天国的时候缺钱啊,怎么不缺钱,李星沅四个月120万,赛尚阿11个月550万,徐永缙2个月210万,这是中央拨款。地方自筹的防堵费用那就没数了。

中央1年就拨了880万出去,加上地方截留的税收,那真是惊人的数字。到了太平军下武昌之后,中央没钱了,当时翁同和看户部的几个银库,外银库还有百多万(其中有60万才发的内孥),内银库是干干的了,把木桶底银渣搜出20来两。

最后没办法,得分权地方,增加地方的权力,让地方自筹军饷,自练军队。后果就是从此清朝的军队兵为将有,中央没法直接指挥了。而且不得不大量提拔汉人督抚,曾国藩等人不是清廷希望提拔上去,而是手握重兵不得不委以重任。


不沉的经远


为什么明朝崇祯皇帝打仗总缺钱,清朝镇压太平天国时不缺钱?

一、明帝国崇祯皇帝时,明帝国灭亡,主要是有天灾因素,明末处于“小冰河”期,因而造成北方农业生产连年欠收,灾荒四伏,国家财力严重不足,筹集军费相当困难,以致最后出现崇祯皇帝向群臣借款,筹措军费的情况,国疲民穷。

由是,饥饿难耐的灾民流民四起,财力困难,裁撤驿站,导致身为驿卒的李自成失业而造反,“闯王”李自成打得明帝国人力、财力、军力,消耗殆尽,大明帝国与李自成“鹬蚌相争”,李自成杀进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明帝国灭亡,后金、既满清而坐收“渔人之利”,捡了一个天下!

所以说,明帝国并非亡于后金,而是亡于天灾人祸,直接亡于明帝国自己的驿卒---今日的邮递员出身的“闯王”李自成!


二、清朝前、中期强盛,置下不少家底,大力开疆拓土,广进财源,财力物力充实,一直木有遭遇明末“小冰河”那么大的天灾,对付太平天国的人祸,就木有崇皇帝财力不济的问题了;加之,动员地方,李鸿章的淮军、曾国藩的湘军助剿太平军。因而,得以剿灭太平天国!


z山海


崇祯打仗缺钱,主要是国家没钱,是朝廷没钱。各地灾荒自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江南东林党势力独立之势已成,没有了严嵩,朝廷派个矿监税使下去,立刻引发民变。在中央,朝廷大臣们都富得流油,但却不肯为国家慷慨解囊。以至于李自成进北京的时候,从大臣家里抄出了七千万两,而国库才十万两。如果这些大臣肯毁家纾难,十个打清朝的军费都出来了。

湘军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朝廷也拿不出钱来。后来没有办法,只能采取江北大营的做法,设哨卡收取厘金。这导致湘军有了相对独立的财权。打仗的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跟朝廷关系不大。而且曾国藩号称“曾剃头”,太平天国从各地搜刮的财富刚好落入其手中,崇祯则不同,高迎祥、李自成都是穷鬼,不可能达到以战养战的效果。


青年史学家


悟空问答,寅哥解惑。这个问题本身就值得商榷:崇祯不是缺钱,是他收不上来钱!清朝不是有钱,主要是以战养战!下面我就谈谈具体的回答:

明末经过了小冰河气候的多年肆虐,北方经济已经崩溃了!流民遍地,饿殍遍野。相反的官员,地主,皇族这些特权阶级却依然过着酒池肉林的奢靡生活!明末是典型的“国穷权富”的局面!所谓的“三饷”也因为官员的贪欲和北方的荒凉而杯水车薪。没有任何一个特权阶级肯拿出哪怕一点钱来拯救明朝!这些特权阶级还不断的啃噬明朝的根基,崇祯不敢触动这些蛀虫,自然就缺钱啦!

清朝则是从乾隆后期就陷入了经济危机,乾隆的好大喜功使得国库空虚,一个白莲教起义就把清朝的家底掏空了。再加上鸦片在嘉庆,道光年间的大量流入,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清朝的财政危机!《南京条约》的签订更成了清朝催命符!太平天国运动能够发展的如此壮大就是经济危机的最大体现!

但清朝财政体系没有垮台!民间的构成没有散乱!而且清朝鼓励地主阶层训练乡勇来对抗太平天国,但费用是自筹。清朝只给予名誉和旗帜等“空头机票”!这是很聪明的办法,靠着汉族知识分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自家军队,完成了剿灭太平天国的大业。没有耗费清朝的钱粮,这就是清朝显得“有钱”的原因!

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有钱的王朝都不会有大面积,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是铁律,更是不变的真理!我是寅哥解惑,感谢您的阅读。




寅哥解惑


谁说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不缺钱?事实上那时候清政府出现的财政危机可不比明末小啊!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由此清政府和西方国家的贸易开始出现逆差,说白了就是白银大量外流,而两次鸦片战争的军费支出和赔款加起来超过了一亿两!再加上越来越严重的贸易逆差和太平天国运动以及国内其他起义的爆发,清政府的财政盈余结构被打破了,财政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面对财政危机,清政府做出了以下财政措施:

1,增加赋税。这是历代封建王朝遗留下来的习惯,自古最受罪的永远都是老百姓,统治阶级遇到财政危机首先想到的永远都是增加赋税,而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主要表现在“抽厘济饷”,大体就是每一石米多交一定数目的税,具体数字视各地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对此清政府没有做出具体规定,这就造成了各地区尤其是战区抽厘的混乱,最后也一定会导致各种名目繁多的征税种类,总之老百姓活着真不容易!

2,借债。清政府还向国内外大量借债,对内是借那些大地主大富豪的钱,清政府借他们的钱,并给他们一张类似欠条性质的“印票”,定好归还日期,然后根据借的钱数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当然这些奖励都是口头上的称赞或者一些虚名,不过不出意外的是,大多数的“借”最后都变成了“捐”,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个人是永远斗不过朝廷的。



除了对内外,清政府还借外债,对象就是各国商会,主要就是英,美两国,尤其是自1860年《北京条约》后,清政府举借外债的次数和借款额快速增加,那么西方列强为什么会借钱给清政府?首先这笔钱是用来打击与他们有仇的太平天国,其次清政府借他们钱也是以海关税收作为担保的!如此一来借钱给清政府,既能消除仇敌又能进一步把控中国经济命脉,他们稳赚不赔,何乐而不为!

3,捐官

。其实我觉得“捐官”这个词不合适,“卖官鬻爵”这个词应该更贴近实际吧!历来卖官鬻爵无不是朝廷腐败的表现,而清政府在这一方面也确实没让我们失望,1851年清政府颁发了《筹饷事例条款》,里面规定了捐纳各类级别官职以及对应的价位,之后开设了“捐铜局”,不仅可以捐银,还可以捐铜,最后竟然发展到了敲诈勒索,清政府把“捐官”真是发展到了极致!

4,发行官票等流通纸币。1853年在咸丰皇帝的准许下,清政府开始大量发行官票,官票银一两抵钱两千,可是问题来了,清政府没钱啊,发行这么多官票流入市场,肯定会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等严重后果吧?我不懂经济,但是清政府的这一招是否跟如今非洲津巴布韦等国一般,钱不值钱,出门买鸡蛋都要抗着一麻袋钱去买?


所以由此看来,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那也是很缺钱的,只不过清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在短期内缓解了自身的财政危机,当然这些缓解财政危机的措施都是以出卖老百姓和国家利益为前提的!


咸鱼闲聊


清朝镇压太平天国的军费主要来源又不是皇帝出的,是曾国藩等大员自筹的。


对付太平军的巨额的军费开支,清朝中央是承担不起的, 咸丰帝变通旧制 , 放权于前线统兵将帅与地方督抚,则 令他们" 就地筹款"。 此外命令曾国藩等在籍大员 , 办理本省团练 , 协助八旗 、 绿营战守 , 弥补经兵力 之不足。


自古以来,帝国内部出现大规模叛乱,一边要打仗一边又收不上税了,这种情况下有个饮鸠止渴的办法,就是把征税权下放给地方官员,让他们自己征收税收,自己建立“民兵”来应对叛乱。


比如黄巾之乱,安史之乱,都是如此。


但副作用是什么呢?读过点历史的人都明白:这样会养出一个比造访者更可怕的皇权竞争者,拥有了收税和征兵大权的地方势力最终会威胁皇权。


所以东汉灭亡于地方军阀,唐朝灭亡于藩镇,清朝严格来说也是如此,最后被袁世凯的北洋势力倾覆。


所以这个方法是饮鸠止渴。用了会死,不用死得更快。


明朝在崇祯朝时无法实施这个办法,但实际在崇祯死后,也用了这个办法,比如南明政权的“江北四镇”,就是给各个军头各自划了一个区域自行其是,只可惜到这时已经天下大定,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明朝已经是无法复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