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打仗總缺錢,爲何大清鎮壓太平天國時從不缺錢?

7狐狸


堂堂大清對付太平天國,捻軍等農民起義先是掏幹了褲兜,最後也是缺錢恨不得當了褲子。咸豐病急亂投醫,下詔各省各地自辦“團練”以“保家衛國”,至於軍餉費用麼,皇帝倆手一攤各位“自籌”吧。等於軍隊的經營執照都給了你們,軍費麼在皇帝層面上是解決不了的,你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自行解決。

提到鎮壓太平天國,就不得不講代表人物曾國藩和他的湘軍。曾剃頭苦心經營一世,有一半的精力都在為軍餉奔波,沒辦法那是他的私人武裝,他兵敗潦倒可以投水自盡,為了籌集軍餉也差不多急得能上吊了。


工作要你幹,骨頭要你啃,但你還是二等公民不受待見,督撫實權都掌握在滿官手裡,圍困天京的江南,江北大營更是滿族權貴統帥的嫡系部隊,朝廷只希望漢族地主武裝在外圍打擊太平軍,至於攻克天京的大功當然最好讓江南,江北大營來奪得。

曾國藩在地方辦事也艱難,都說他是自請出徵,未奉明詔,沒有欽差的頭銜,對不起一切費用自理。官紳不合作,只要太平軍一天不打到那些官老爺和富紳家門口,他們就是鐵公雞一毛不拔,所有一切拿曾國藩的話來說只能“好漢打脫牙,和血吞”。


為了錢餉湘軍集團也變成了官油子,曾國藩的左膀右臂胡林翼甚至想方設法討好湖廣總督滿人官文的小老婆,讓自己的母親認其為“義女”,目的就是能捋順湘軍和官文的關係,籌措軍餉,擴編湘軍,將湖北打造成曾國藩經營湘軍的重要基地。

為了錢餉,曾國藩同樣靠賣官鬻爵來籌錢,還有各省“協餉”實際就是硬敲竹槓來維持湘軍的開支。而隨著戰事的擴大,兵源滾滾而來,那軍餉自然也得滾滾而來,否則誰為你賣命,只有另闢財路,在曾剃頭看來最有長遠利益的,最值得一搏的就是厘金制度。

曾國藩在此時已經是總督兩江,節制四省的封疆大吏,他大力推廣厘金制度。四省水陸通衢關卡林立,一切貨物按百抽一收稅,行商抽通過稅,坐商抽交易稅,就連小鄉村都設有釐卡,當然這是一種病商害民的制度,除此之外還整頓兩淮鹽務,加大徵收鹽課,這又是一筆豐厚的油水。這些個制度性安排,抽乾的是老百姓的脂血,相當於飲鴆止渴,不過能使湘軍有了生命之源,曾國藩打此之後就再用不著為了軍餉四處求爺爺告奶奶。


哪個王朝的末期不是財政崩潰,哪個多事又無能的帝王不是窮於應付,明末和清末一樣,農民起義爆發中央政府捉襟見肘疲於奔命,只不過清末出了個曾國藩和他的湘軍,讓滿清王朝硬生生再續命五十年罷了。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看遍山川


明朝崇禎帝打仗,為何老缺錢?這是因為崇禎帝從不相信前方打仗的將士,他總以為前線的將士們不是真正為他崇禎打仗,而是假借打仗之名在騙軍餉。崇禎帝如此不相任將士們,他怎麼會捨得把錢投到前線去呢?因此,崇禎帝一直哭窮說缺錢。但是,崇禎帝卻總在做一件出爾反爾的事,那就是組織一支由太監拼湊起來的監軍,讓他們去前線監視打仗的將士。而承領皇上聖旨的太監監軍,前線去都沒去,就到崇禎那裡謊報軍情,表功領獎,朝廷的錢就這樣流進了太監的腰包。可見,崇禎缺的不是錢,而是信任。那麼,大清鎮壓太平天國時為何從不缺錢?因為大清咸豐皇帝重用漢人曾國藩等將領,君臣心往一處使,錢也往一處用,所以打仗不缺錢。再說,清軍與太平天國交戰時惡戰不多,花錢自然也不多。



王榮聯1


這是體制,還有很多制度設計上的問題,舉一個點,來說明問題。終明一朝,兩淮的鹽稅,沒有過千萬,太祖,成祖,在800萬,到了萬曆,天啟,連200萬都很困難。但無論是之前的宋,之後的清,還是蒙古人的元,兩淮鹽稅都是1000萬兩以上。我覺得拿小冰河說事情是很難說的通的,因為小冰河並不是只針對明朝,也針對流寇和後金,所有人都遇到了問題。我個人認為,朱元璋在開國的設計是比較正確的,將國都定在南京,要比定在北京好,而且朱元璋設計的只有一套行政系統,比所有臺上一套,臺下一套要好的多。這個問題很複雜,但,終上所述,我覺得是制度上和設計上的問題,無論是太監繫統,還是遷都北京,都使明朝造成了,財政始終不能充盈


老龍亭拉麵店


先說是不是,再說為什麼?自古以來打仗就沒有不缺錢的。大清鎮壓太平天國照樣很缺錢,所以才將財政權下放,由地方督撫籌款,後遺症也很嚴重。

1、咸豐努力籌錢

在太平天國剛興起時,團練主要是守備鄉里,屬於半官方性質的行為,團丁就是臨時工了。打仗主要是靠國家經制部隊,八旗、綠營。到了江南、江北大營的主力也是國家正規軍,自然需要國家掏錢。

咸豐時期國庫存銀本來就不多,為求速勝,直接將內庫、部庫銀子發到前線。到了太平軍佔了南京了,中央庫存已經空了。所以只能召開財政會議,討論解決措施。後來甚至發行大錢,當十、當百,其實就是超發貨幣;再就是賣官;還有就是把宮裡的金銀器融了做軍餉。

(江南江北大營)

在這都難以為繼的情況下,只能用新辦法,也是君王最不願意的辦法。

2、權力下放

1853年夏季之後,中央開始下放權力,統兵大臣可以和省裡直接籌餉,也可以開闢新財源,協餉地方權重越來越大。

江北大營創制出厘金,並向各地推廣,這種設卡收稅的措施確實是個大財源。再者地方政府也公司化,比如王柏齡就是一位這樣的官員,他用胡雪巖通過運營公庫來解決財政開支問題。

(厘金票據)

當然還有一條不能說的原因就是劫掠,湘軍通過劫掠保持士兵的作戰慾望。

3、後果

飲鴆止渴是政策施行的常態,在危機下就沒有長遠,所有的長遠都是道學家文本的想象。但毒藥喝下去的代價肯定得承擔。南明通過放權解決財政就是軍閥化,晚晴其實也接近,好處就是士大夫掌權會相對溫和,且再平定太平後,有較長的和平期,朝廷可以慢慢的去對沖財政權力下放的危害。

(一手有軍隊,一手有錢的地方督撫)

處理的好就是左宗棠入位中樞,處理的不好就是刺馬案。

參考文獻:

劉增合. 太平天國運動初期清廷的軍費籌濟[J]. 歷史研究。

劉增合. 咸豐朝中後期聯省合籌軍餉研究[J]. 近代史研究。

劉增合. 紓困與破局:清末財政監理制度研究[J]. 歷史研究。

劉增合. 由脫序到整合:清末外省財政機構的變動[J]. 近代史研究。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打太平天國的時候缺錢啊,怎麼不缺錢,李星沅四個月120萬,賽尚阿11個月550萬,徐永縉2個月210萬,這是中央撥款。地方自籌的防堵費用那就沒數了。

中央1年就撥了880萬出去,加上地方截留的稅收,那真是驚人的數字。到了太平軍下武昌之後,中央沒錢了,當時翁同和看戶部的幾個銀庫,外銀庫還有百多萬(其中有60萬才發的內孥),內銀庫是乾乾的了,把木桶底銀渣搜出20來兩。

最後沒辦法,得分權地方,增加地方的權力,讓地方自籌軍餉,自練軍隊。後果就是從此清朝的軍隊兵為將有,中央沒法直接指揮了。而且不得不大量提拔漢人督撫,曾國藩等人不是清廷希望提拔上去,而是手握重兵不得不委以重任。


不沉的經遠


為什麼明朝崇禎皇帝打仗總缺錢,清朝鎮壓太平天國時不缺錢?

一、明帝國崇禎皇帝時,明帝國滅亡,主要是有天災因素,明末處於“小冰河”期,因而造成北方農業生產連年欠收,災荒四伏,國家財力嚴重不足,籌集軍費相當困難,以致最後出現崇禎皇帝向群臣借款,籌措軍費的情況,國疲民窮。

由是,飢餓難耐的災民流民四起,財力困難,裁撤驛站,導致身為驛卒的李自成失業而造反,“闖王”李自成打得明帝國人力、財力、軍力,消耗殆盡,大明帝國與李自成“鷸蚌相爭”,李自成殺進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明帝國滅亡,後金、既滿清而坐收“漁人之利”,撿了一個天下!

所以說,明帝國並非亡於後金,而是亡於天災人禍,直接亡於明帝國自己的驛卒---今日的郵遞員出身的“闖王”李自成!


二、清朝前、中期強盛,置下不少家底,大力開疆拓土,廣進財源,財力物力充實,一直木有遭遇明末“小冰河”那麼大的天災,對付太平天國的人禍,就木有崇皇帝財力不濟的問題了;加之,動員地方,李鴻章的淮軍、曾國藩的湘軍助剿太平軍。因而,得以剿滅太平天國!


z山海


崇禎打仗缺錢,主要是國家沒錢,是朝廷沒錢。各地災荒自然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江南東林黨勢力獨立之勢已成,沒有了嚴嵩,朝廷派個礦監稅使下去,立刻引發民變。在中央,朝廷大臣們都富得流油,但卻不肯為國家慷慨解囊。以至於李自成進北京的時候,從大臣家裡抄出了七千萬兩,而國庫才十萬兩。如果這些大臣肯毀家紓難,十個打清朝的軍費都出來了。

湘軍鎮壓太平天國的時候,朝廷也拿不出錢來。後來沒有辦法,只能採取江北大營的做法,設哨卡收取厘金。這導致湘軍有了相對獨立的財權。打仗的錢,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跟朝廷關係不大。而且曾國藩號稱“曾剃頭”,太平天國從各地搜刮的財富剛好落入其手中,崇禎則不同,高迎祥、李自成都是窮鬼,不可能達到以戰養戰的效果。


青年史學家


悟空問答,寅哥解惑。這個問題本身就值得商榷:崇禎不是缺錢,是他收不上來錢!清朝不是有錢,主要是以戰養戰!下面我就談談具體的回答:

明末經過了小冰河氣候的多年肆虐,北方經濟已經崩潰了!流民遍地,餓殍遍野。相反的官員,地主,皇族這些特權階級卻依然過著酒池肉林的奢靡生活!明末是典型的“國窮權富”的局面!所謂的“三餉”也因為官員的貪慾和北方的荒涼而杯水車薪。沒有任何一個特權階級肯拿出哪怕一點錢來拯救明朝!這些特權階級還不斷的啃噬明朝的根基,崇禎不敢觸動這些蛀蟲,自然就缺錢啦!

清朝則是從乾隆後期就陷入了經濟危機,乾隆的好大喜功使得國庫空虛,一個白蓮教起義就把清朝的家底掏空了。再加上鴉片在嘉慶,道光年間的大量流入,白銀大量外流加劇了清朝的財政危機!《南京條約》的簽訂更成了清朝催命符!太平天國運動能夠發展的如此壯大就是經濟危機的最大體現!

但清朝財政體系沒有垮臺!民間的構成沒有散亂!而且清朝鼓勵地主階層訓練鄉勇來對抗太平天國,但費用是自籌。清朝只給予名譽和旗幟等“空頭機票”!這是很聰明的辦法,靠著漢族知識分子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的自家軍隊,完成了剿滅太平天國的大業。沒有耗費清朝的錢糧,這就是清朝顯得“有錢”的原因!

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有錢的王朝都不會有大面積,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這是鐵律,更是不變的真理!我是寅哥解惑,感謝您的閱讀。




寅哥解惑


誰說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不缺錢?事實上那時候清政府出現的財政危機可不比明末小啊!


自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向中國大量輸入鴉片,由此清政府和西方國家的貿易開始出現逆差,說白了就是白銀大量外流,而兩次鴉片戰爭的軍費支出和賠款加起來超過了一億兩!再加上越來越嚴重的貿易逆差和太平天國運動以及國內其他起義的爆發,清政府的財政盈餘結構被打破了,財政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面對財政危機,清政府做出了以下財政措施:

1,增加賦稅。這是歷代封建王朝遺留下來的習慣,自古最受罪的永遠都是老百姓,統治階級遇到財政危機首先想到的永遠都是增加賦稅,而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主要表現在“抽釐濟餉”,大體就是每一石米多交一定數目的稅,具體數字視各地情況的不同而不同,對此清政府沒有做出具體規定,這就造成了各地區尤其是戰區抽釐的混亂,最後也一定會導致各種名目繁多的徵稅種類,總之老百姓活著真不容易!

2,借債。清政府還向國內外大量借債,對內是借那些大地主大富豪的錢,清政府借他們的錢,並給他們一張類似欠條性質的“印票”,定好歸還日期,然後根據借的錢數給予他們一定的獎勵,當然這些獎勵都是口頭上的稱讚或者一些虛名,不過不出意外的是,大多數的“借”最後都變成了“捐”,沒辦法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個人是永遠鬥不過朝廷的。



除了對內外,清政府還借外債,對象就是各國商會,主要就是英,美兩國,尤其是自1860年《北京條約》後,清政府舉借外債的次數和借款額快速增加,那麼西方列強為什麼會借錢給清政府?首先這筆錢是用來打擊與他們有仇的太平天國,其次清政府借他們錢也是以海關稅收作為擔保的!如此一來借錢給清政府,既能消除仇敵又能進一步把控中國經濟命脈,他們穩賺不賠,何樂而不為!

3,捐官

。其實我覺得“捐官”這個詞不合適,“賣官鬻爵”這個詞應該更貼近實際吧!歷來賣官鬻爵無不是朝廷腐敗的表現,而清政府在這一方面也確實沒讓我們失望,1851年清政府頒發了《籌餉事例條款》,裡面規定了捐納各類級別官職以及對應的價位,之後開設了“捐銅局”,不僅可以捐銀,還可以捐銅,最後竟然發展到了敲詐勒索,清政府把“捐官”真是發展到了極致!

4,發行官票等流通紙幣。1853年在咸豐皇帝的准許下,清政府開始大量發行官票,官票銀一兩抵錢兩千,可是問題來了,清政府沒錢啊,發行這麼多官票流入市場,肯定會造成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等嚴重後果吧?我不懂經濟,但是清政府的這一招是否跟如今非洲津巴布韋等國一般,錢不值錢,出門買雞蛋都要抗著一麻袋錢去買?


所以由此看來,清政府面對內憂外患,那也是很缺錢的,只不過清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在短期內緩解了自身的財政危機,當然這些緩解財政危機的措施都是以出賣老百姓和國家利益為前提的!


鹹魚閒聊


清朝鎮壓太平天國的軍費主要來源又不是皇帝出的,是曾國藩等大員自籌的。


對付太平軍的鉅額的軍費開支,清朝中央是承擔不起的, 咸豐帝變通舊制 , 放權於前線統兵將帥與地方督撫,則 令他們" 就地籌款"。 此外命令曾國藩等在籍大員 , 辦理本省團練 , 協助八旗 、 綠營戰守 , 彌補經兵力 之不足。


自古以來,帝國內部出現大規模叛亂,一邊要打仗一邊又收不上稅了,這種情況下有個飲鳩止渴的辦法,就是把徵稅權下放給地方官員,讓他們自己徵收稅收,自己建立“民兵”來應對叛亂。


比如黃巾之亂,安史之亂,都是如此。


但副作用是什麼呢?讀過點歷史的人都明白:這樣會養出一個比造訪者更可怕的皇權競爭者,擁有了收稅和徵兵大權的地方勢力最終會威脅皇權。


所以東漢滅亡於地方軍閥,唐朝滅亡於藩鎮,清朝嚴格來說也是如此,最後被袁世凱的北洋勢力傾覆。


所以這個方法是飲鳩止渴。用了會死,不用死得更快。


明朝在崇禎朝時無法實施這個辦法,但實際在崇禎死後,也用了這個辦法,比如南明政權的“江北四鎮”,就是給各個軍頭各自劃了一個區域自行其是,只可惜到這時已經天下大定,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明朝已經是無法復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