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國盲目跟風造核航母,一趴窩就是一年,還是中國的選擇更明智

最近航母成了國際上的熱門話題,在中國新航母海試,伊麗莎白開赴美國與F35展開協同訓練之後,又一個航母大國坐不住了,忍不住搞了個大新聞。

這國盲目跟風造核航母,一趴窩就是一年,還是中國的選擇更明智


法國海軍官方推特賬號10日透露,法蘭西斯坦……啊不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海軍旗艦——航母“戴高樂”號於7日結束了在地中海的海試,向土倫港返航。海試期間,“戴高樂”號航母試驗了各項系統,並進行了戰鬥機與預警機的起降訓練。這意味著自2016年12月底開始中期維修以來,“戴高樂”航母在趴窩21個月以後終於重回法蘭西海軍序列了。本次試航是從9月14號開始的,戴高樂號從土倫港出發,隨後前往地中海,進行了一系列的訓練和測試。

這國盲目跟風造核航母,一趴窩就是一年,還是中國的選擇更明智


維修是航母的必修課,最近正在大連船舶重工進行維護升級的遼寧艦也是這樣。美國航母在海軍官兵手中經歷一個18個月長的使用週期,其中6個月是部署狀態,隨後回到船廠做一個為期幾個月的基地級維修,這個維修的時間視航母所處不同的使用期而不同,從三個月到兩年不等。而同為核動力的戴高樂也差不多,此次期延壽與改裝除了例行的維護與修復以外,還對航母進行了一系列軟硬件上的改造,重新設計作戰系統,安裝SMART-S有源相控陣對空搜索雷達。專門為“陣風M”戰鬥機的起降升級航空系統,從而提高作業效率。中期延壽結束後,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將服役到2040年。

也不知道是太長時間沒有航母刷存在感了,還是要在面子上壓過老對頭HMS的伊麗莎白號網紅,以報特拉法加和米爾斯克比爾之仇,高傲的高盧雞對此次戴高樂的重返格外重視。法國媒體認為“戴高樂”號對於法國外交政策有著重要影響。《巴黎人報》援引前法國海軍上校米歇爾·戈雅(Michel Goya)說:“當我們擁有一艘航空母艦時,所有人都能看見她。她能向對手們傳遞信號。”

這國盲目跟風造核航母,一趴窩就是一年,還是中國的選擇更明智


美國總統在聽到危機時總會說“我們的航空母艦在哪裡?”其實每個國家都不例外,外交官的口水仗永遠不如一支航母編隊在敵國領海外待命來的實在。航母戰鬥群可以對敵國的無論是陸上還是海上目標施加巨大的壓力。“戴高樂”號航母作為擁有蒸汽彈射器的核動力航母,雖然排水量只有42000噸,但戰鬥力不容小覷。它能搭載40多架航空器,正常編制包括24架法國”陣風M”戰鬥機(必要時可增至30架以上)、4架E-2C空中預警機與5-6架的艦載反潛、救援直升機,設計作戰出動能力75架次/日。以戴高樂號2011年參加利比亞戰爭為例,航母艦載機群在146天的參戰中共計完成大約1590個任務架次,共計發射15枚歐洲的SCALP-EG暴風陰影巡航導彈,225枚法國的AASM‘阿斯姆’空對地導彈,還有美製GBU-12“寶石路”Ⅱ和GBU-22“寶石路”Ⅲ激光制導炸彈,以及大量的無制導空對地武器,甚至包括水泥訓練彈。從4月7日到14日摧毀包括15輛軍用車輛,5門火炮包括一個多管火箭發射器在內的20多個目標。從5月26日到6月2日,摧毀的目標數量增加了一倍。從6月23日到7月1日,摧毀了大約100個目標,包括60輛坦克和裝甲運兵車在內的軍用車輛,還有10個炮兵陣地。從8月3日到11日,航空部隊摧毀的目標多達150個,其中100個是軍用車輛,還有20門火炮。這次高效而又大規模的打擊行動使原來佔盡了優勢的利比亞政府軍戰況急轉直下,為反動派武裝反攻直到推翻卡扎菲政府奠定了基礎,深刻地改變了國際形式。

但是在戴高樂維修的兩年多時間裡,由於沒有航母,一直在敘利亞問題上保持強硬態度的法國人不得不保持低調。雖然今年4月,在所謂的“化武襲擊”事件後,法國仍然參與了美國的空襲行動,不過受制於投送能力有限,法軍發射的“風暴陰影”巡航導彈數量很少。三艘FREMM歐洲多任務護衛艦“阿基坦”號、“普羅旺斯”號和“朗格多克”號向敘利亞的軍事目標發射12枚SCALP海軍遠程巡航導彈(美軍稱發射了3枚),僅在聯軍投送的彈藥比例中佔據了一小部分。這次打擊更多的是象徵意義,並沒有對一路高歌猛進的敘利亞政府軍有什麼影響。離開了戴高樂號,法國很難在重現當年打擊利比亞的打擊力度,這也難以使法國像當年一樣改變地區局勢。同樣,這也影響了法國對全球局勢的影響。隔壁的攪屎棍不還想讓伊麗莎白號來南海執行“航行自由”政策刷存在感嗎,作為全球第二個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怎麼能嚥下這口氣?


這國盲目跟風造核航母,一趴窩就是一年,還是中國的選擇更明智


由此可見,在戴高樂號中期維修滿血復活之後,飽受無航母可用之苦的高盧雞自然不會讓它閒著。在敘利亞戰爭即將迎來最後決戰的情況下,新升級的戴高樂號將會在北約及美國可能的再一次武裝干涉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扮演法國這個逐漸沒落的老牌帝國的全球救火隊員四處出擊。但是戴高樂號因為先天的心臟病及體量的不足真的能夠老當益壯嗎,真的能應對越來越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變化嗎?在中國等後起之秀的追趕下,戴高樂號這個全球第三種服役的核動力航母就算是為了法國的國家利益鞠躬盡瘁,恐怕也不得不在國際舞臺上漸漸退居二線,再無當年以一己之力改寫歷史的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