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王朝一個最恐怖的組織,無論做多大官,一旦被盯上無一倖免

康熙61年11月,雍正正式登基稱帝,在他掌權期間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加強了對西南地區的管轄,大力整頓國家財政,對於貪汙受賄的行為絕不姑息。

清朝末年,民間思想開始衝破了枷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談論宮廷秘事,不管是小道消息還是公告都是人們熱衷的話題,在這種情況之下,許多小說誕生,尤其是記載皇家歷史的通俗小說,對於文化不高的老百姓來說最合適不過了。

伴隨著小說的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知曉皇家故事,當時民間盛傳,在滿清的諸位皇帝當中,雍正生性殘暴,大興文字獄,無論何處都有他的耳目,讓人聞風喪膽,被描述成了一個昏庸無道的殘暴君主,與現在的形象一點都不一樣。

流言終究不可信,那麼為什麼百姓們會如此抹黑呢?這些話又是從何處興起的呢?那些清代小說在編寫的時候為了製造話題性,幾乎都存在造假行為,相比於正經歷史,百姓們更喜歡這種刺激的話題。

這個王朝一個最恐怖的組織,無論做多大官,一旦被盯上無一倖免

當時還流傳出了一種武器,“血滴子”,相血滴子以革為囊,裡面插著數把尖刀,乘人不備罩在頭上,按下開關就能割下頭顱,有關血滴子的來歷並不清楚,不過它從出現開始就和雍正聯繫在一起。

血滴子意味著詭異、冷血、恐怖,人人聞之色變,這些都和人們心中雍正的統治及其相似,很多時候血滴子就是指的雍正的特務組織。

史書記載,一日夜裡,雍正還在處理奏摺,據說這天雍正突然得病,第二天就暴斃,駕崩的消息昭告天下之後,民間非常錯愕。

他們從告示中得知,雍正的死非常蹊蹺,其中肯定有不為人知的事情存在,當時民間猜想不斷,流言四起,最為知名的一個版本就是呂四娘報仇殺雍正。

這個王朝一個最恐怖的組織,無論做多大官,一旦被盯上無一倖免

據說雍正統治之下,民間很多人充滿反抗情緒,當時就有這樣一個秀才名叫曾靜,他看不慣雍正的作風,就像靠著一己之力推翻王朝,不過這就是痴人說夢罷了,一個窮酸小人物拿什麼來和皇家作對。

曾靜剛想謀反的時候就被發現了,為了殺一儆百,雍正下令嚴酷制裁,經過一番審訊之後,清廷開始大力搜捕相關人員,包括他的家人、朋友,一步步挖出了很多人,其中就有浙江文士呂留良。

曾靜被滿門抄斬,呂留良因為被搜出存有詆譭清王朝的文字,同樣被視為謀反,慶幸的是呂留良還有一個孫女呂四娘活了下來,因為不在家中躲過了這次危機,當時呂四娘僅僅只有13歲,這次突變改變了她的人生。

她劃破手指,寫下“不殺雍正,死不瞑目”血書,在這幾個大字背後,是十幾條人命,同樣表明了呂四孃的復仇之心。

一切準備好之後,呂四娘獨自前往京城,空有一身熱血但是卻沒有技藝在身,加上沒人協助,效果並不好,為了增加復仇的把握,呂四娘開始尋求高人幫助,學成歸來之後再取雍正的命。

這個王朝一個最恐怖的組織,無論做多大官,一旦被盯上無一倖免

說來也巧,在她前往京城的時候,遇到了甘鳳池,呂四娘感覺自己遇到貴人幫助,於是就拜他為師,交給了呂四娘許多技藝,其中就有血滴子這種武器。

在她學成之後,自己潛入皇宮當中,趁著雍正沒有防備的時候,把血滴子拿出來,套在了雍正頭上,最後提著雍正的人頭逃走了,一代帝王就此殞命,這件事傳出去之後,眾人非常驚奇,由於缺少頭顱,清朝只能用金頭代替,當然現在證明這已是一個趣聞而已。

有關血滴子的記載都存在清代小說當中,在很多文人的筆下,雍正不是一個勤儉的皇帝,而是一個陰謀家,在他統治期間,豢養了一批武藝高強的人,這些人都成為了雍正的“殺人機器”,手中都拿著一個名為“血滴子”的恐怖武器。

經過很多人的誇張之後,“血滴子”成為了一個邪惡組織的代名詞,凡是上了他們黑名單的人,幾乎沒人能逃走,民間傳說康熙年間的皇子爭鬥,“血滴子”組織為雍正除掉了很多政敵。

這個王朝一個最恐怖的組織,無論做多大官,一旦被盯上無一倖免

熟悉兵法的人都知道,軍事實力強大沒有先進的情報來源也沒有作為,很容易就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很多秘密機構就是專門為皇帝蒐集情報的,比如東廠等特務機構,清朝時就曾設立“粘杆處”雖然名字非常隨意,聽起來不像是重要部門,正是如此才體現出了這個機構的隱秘之處。

“粘杆處”乍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專門排蒼蠅的地方,可以清晰地表達出這個組織的特點,皇位爭奪時,雍正並沒有表現出過多的想法,迷惑了眾人。

不過這只是一種手段而已,雍正私下招募了大量能人異士,幫助自己掃除障礙。

古代臣子向皇帝打報告有許多說法,其中就有奏本和題本兩種方式,題本是常規報告,手續非常繁瑣,需要一層一層上報,保密性卻非常差,奏本卻非常簡單,通常只有皇帝本人才能拆封,保密性非常強。

一般有權利上密摺的都是權臣,其中的內容涵蓋繁多,除了國家大事之外,身邊的瑣碎小事也包含其中,當然也能又來舉薦賢才或者打小報告,這種方式不知不覺中加強了官員之間的互相監督,使得人人自危。

這個王朝一個最恐怖的組織,無論做多大官,一旦被盯上無一倖免

自古以來上級考核下級是一件常規的事情,這樣相互監察已經超出了正常範圍。

因此在雍正駕崩之後,原來的御史謝世濟帶頭建議取消密奏體制,他們聲淚俱下地控訴道:“小人多妄言,很多正直的大臣都因此被陷害,長此以往官員或自薦相互猜忌會危及到國家社稷啊。”

關於這種進言,皇帝自然不會採納,在他看來這是約束群臣的一種手段,不過後來的繼任者們覺得特務組織實在太過陰暗,無形當中慢慢廢棄了這種制度。

這個王朝一個最恐怖的組織,無論做多大官,一旦被盯上無一倖免

所以,自雍正朝開始的特務情報部門開始逐漸衰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