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龍的武藝比不上關羽,但他有2個過人之處,卻遠遠勝過關羽

人人皆知,劉備手下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在一般人印象裡,彷彿這五個人並駕齊驅,彼此本領都差不多,地位官職也很相似。可惜這是《三國演義》的誤導。正史《三國志》中,關張馬黃四人的官階地位是一個水平,而趙雲趙子龍的功勞、地位和官職,都要遠遠低於其他四人。

在真實歷史中,趙雲彷彿是劉備手下最不受重視的一個武將,不僅很少獨當一面統軍出戰,而且劉備每次犒賞三軍、封賞功臣,幾乎都沒有他的分。劉備稱漢中王時,關張馬黃封為前後左右四將軍,魏延被封為漢中太守,而趙雲則僅僅獲封翊軍將軍,屬於武將中的雜號將軍。劉備稱帝時,關黃已死,馬超為驃騎將軍,張飛為車騎將軍,魏延為鎮北將軍,趙雲獲封徵南將軍,此時才勉強與魏延平級。須知趙雲可是劉備的患難之交,資歷比後來歸降的魏延要好得多。

趙子龍的武藝比不上關羽,但他有2個過人之處,卻遠遠勝過關羽

其實,趙雲之才能,在蜀漢武將中,完全是一流水準,比起其他人毫不遜色。五虎將中,關羽當屬代表人物,無論官階地位和劉備的重視程度,都無人可以比肩。不僅在蜀國屬於最為出眾者,即使在三國之中,關羽都被視為武將中的上乘之選。但關羽如果和趙雲相比,也是毫無優勢可言。除了一個方面勝過趙雲,其他兩方面完敗。因此趙雲才是當之無愧的五虎上將之首。

趙子龍的武藝比不上關羽,但他有2個過人之處,卻遠遠勝過關羽

第一項是武藝方面,關羽唯一勝過趙雲的,就是他的武藝。拋開《三國演義》中誇張渲染的內容不談,在正史中,關羽的勇武剽悍也是十分驚人。古代形容武將勇猛,常說"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三國時代千百武將中,只有關羽一人做到了這一點,在白馬之戰中,他單人獨騎"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創造了一段戰場傳奇,並被載入正史。因此趙雲這一點確實不如關羽。

趙子龍的武藝比不上關羽,但他有2個過人之處,卻遠遠勝過關羽

第二項是謀略方面,關羽完敗。古人說"將在謀而不在勇",為將者當以運籌帷幄為決勝之秘,一勇之夫註定難成大事。關羽的武勇過人,但謀略明顯是短板。整個征戰生涯,只見他在樊城之戰中,利用暴雨洪水淹沒曹軍,即所謂的"水淹七軍",其他則都是簡單的衝鋒陷陣,死打硬拼。就連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的既定方針,他都未能做到位,導致荊州失守。

趙子龍的武藝比不上關羽,但他有2個過人之處,卻遠遠勝過關羽

而趙雲在謀略方面表現非常出彩。《三國演義》中盡人皆知的諸葛亮用空城計嚇退司馬懿,其實完全是移花接木,三國時只有趙雲成功運用過空城計。在漢中之戰中,趙雲帶領弱勢兵力防守大營,遭遇曹操親率大軍突襲。趙雲臨危不亂,命令四門大開,偃旗息鼓。曹操反而逡巡不前,懷疑有詐,最後竟然嚇跑了。趙雲立即乘勝追擊,還打了個勝仗。把必敗之危局轉變為勝局,非有大才不能為之。

趙子龍的武藝比不上關羽,但他有2個過人之處,卻遠遠勝過關羽

在劉備準備出征東吳之前,趙雲苦苦勸諫,向劉備申明,當前最大威脅是曹魏,絕不應該置曹魏於不顧,與東吳自相殘殺。並且非常委婉地警示劉備:"兵勢一交,不得卒解。"向他提示盲目發動伐吳之戰會有極大風險,堪稱高明之見。結果劉備死活不聽,非要與東吳決一死戰,最後被趙雲料中,損兵折將大敗虧輸,蜀國從此元氣大傷。

第三項是品德方面,關羽比起趙雲更是天差地遠。關羽剛愎自用,盲目自大,為了自己的所謂榮譽身份甚至不惜破壞大局。馬超投降劉備後,因他是東漢世家大族之後,又是一方割據諸侯,因此劉備給予厚待,加官進爵。關羽聽說後居然大為嫉妒,還是諸葛亮知道他的毛病,連忙來信安撫,吹捧他"逸群絕倫",關羽拿著此信"遍示賓客",淺薄之態令人無語。

趙子龍的武藝比不上關羽,但他有2個過人之處,卻遠遠勝過關羽

關羽聽說黃忠被封為後將軍,從此與自己這個前將軍並列,大為不滿,居然明目張膽拒絕接受劉備的封號,還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幸虧被人百般勸阻才作罷。鎮守荊州期間,孫權派人向他提親。因為有孫劉聯盟的背景,關羽即使不願意,也完全可以婉轉拒絕,以免影響兩家關係。但他卻"罵辱其使",使得孫權顏面無存,心生怨恨,直接導致孫劉聯盟破裂。

趙雲比起他就是道德模範。劉備得到益州後,準備把成都的田地房舍恩賞眾將,趙雲進諫說:益州百姓,剛遭遇戰火,應該把田地房舍歸還他們,讓他們安居樂業。如此才能收服人心。劉備十分佩服。街亭之敗後,趙雲是惟一全軍而退的將領,諸葛亮準備賞賜他,他說:"此次出征打了敗仗,不應賞賜。可把財物存放庫中,來年出征再用。"諸葛亮也感佩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