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清整池塘的時候了,一文教您如何高效清整魚塘!

又到清整池塘的時候了,一文教您如何高效清整魚塘!

漁中愉-水產專家

池塘是魚類生活棲息的場所,也是魚類病原體的滋生地。因此,預防魚病必須從控制和消滅病原入手,徹底清塘是預防魚病、改善池塘環境的重要措施。

經過一年的養殖,地底萬物積聚,淤泥增厚,汙染加重(養殖中每經過一個食物鏈環節都會產生大量未被利用的物質,以及大量使用魚藥造成漁業環境的自身汙染)。

長期養殖又不進行池塘清整,會使水質變壞,產生以下不良影響:亞硝酸鹽和硫化氫等毒性物質含最超標,嚴重影響著魚、蝦、蟹健康養殖與生長;

池塘底部擁有大量寄生蟲、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極易引起魚類發病;池塘底部積聚著大量殘餌、糞便和死亡藻類等有機物。

這些有機物腐敗分解,會大量消耗水體中的溶氧量,低溶氧會造成養殖的魚、蝦、蟹缺氧浮頭,甚至死亡。

池底淤泥是由生物屍體、殘剩餌料、 糞便、各種有機碎屑以及各種有機物和泥土沉積物組成的。

它們通過細菌的分解和離子交換作用,源源不斷地在水中溶解和釋放,為餌料生物的繁殖提供了養分。

但如果淤泥過多,會產生大量的硫化氫、甲烷、有機酸、低級胺類和硫醇等,這些物質在水中積累,會影響魚的健康和生長。

造成池坡坍塌,淤泥增厚,池塘變淺,載水量下降,魚類活動空間縮小,產量降低。因此,清整池塘十分重要。

在養殖動物並塘或養成動物捕捉後應及時清整池塘,當魚種或成魚出池後,排乾池水,挖去池底過多淤泥(用泥漿泵吸去淤泥)。

清除的底泥用以修整堤埂灘腳或作為農田肥料,平整池底,並讓池底自然冰凍、陽光暴曬。

養殖池周圍的淤泥,經1~ 2天風乾後挖出,敷貼於池壁,經2~3天,敲打結實,消除其裂縫。

經陽光暴曬,可以加速土壤中有機物質轉化和消滅病蟲害,同時也便於清除池邊灘腳的雜草,破壞寄生蟲和水生昆蟲的產卵場所。

清整池塘的重要性還在於,清除過多的淤泥可以減少底泥的耗氧,有利於改善池塘環境,提高產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