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大跌會導致金融危機嗎?

房價微跌,川普功不可沒,高房價影響實體經濟發展,在遭遇貿易紛爭時方能看出實體經濟的可貴。當放水不再持續,房價則失去助推的動力。當前房價已經遠遠超出居民承受能力,具備大跌的基礎。

房價大跌會導致金融危機嗎?

那麼,何為大跌?

僅以2017年為例,多地房價漲幅超過50%,部分城市甚至接近於100%。如果以十年為週期來看,一線城市房價甚至上漲超過10倍,小縣城上漲三五倍也是平常。那麼,大幅翻著跟頭上漲多年,下跌30%算大跌嗎?顯然不算。

房價如果不腰斬,只能說是有所回調,距離大跌還有那麼一點點距離。

小編認為,高房價不僅僅嚴重影響居民消費,導致消費型社會難以形成,還嚴重影響企業國際競爭力,全面推高企業成本。

房價大跌會導致金融危機嗎?

經濟要發展,房價大跌必不可少,既是去泡沫,又是重新輕裝上路的必要條件。一個人負重前行,必然在國際馬拉松經濟競賽中被淘汰。

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經濟避實就虛非常明顯,沒有像新加坡一樣繼續發展製造業。而香港的房價幾番漲跌,下跌時製造過超過十萬負資產家庭。在香港房價暴跌後,為了維護房價,推出了減少供地,降低利率,鼓勵炒房,鼓勵外來人口炒房等重要措施,使得香港房價一路飛漲,打造出手持萬套房產的宇宙級房東,也讓香港經濟發展乏力。

十次危機,九次地產。房產拉動經濟見效快,見好就收影響不大,持續依賴後患無窮。

房價大跌會導致金融危機嗎?

即便是全國房價均出現腰斬,金融風險依然可控,棄房斷供會大幅增加,但是銀行壞賬比例依然很低,畢竟貸款買房者5%以上的年利息,每兩年都能收回10%的房貸,加上首付,限售拖的越久銀行越安全。當然了,如果降幅普遍達到60%,那麼銀行壞賬就會大幅增加。

所以房價出現60%以上降幅時,危機可能性加大。

但是作為獨特的市場,防範金融風險的方法很多,也許直接來個全國房產十年限售就可以了。也就是買了房十年內不準再賣,鎖定房產流動性,讓炒房者承受房價下降的損失。

當然了,也可以通過取消預售,減少供地,降低利率,鼓勵買多套房,鼓勵外國人買房,鼓勵外國公司買房等香港模式,以犧牲未來經濟發展為代價維持房價,避免危機。

一國經濟,製造業才是真正產生價值的領域,金融做的再花團錦簇各種創新,也是海市蜃樓,鏡中花,水中月。

唯有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的製造業,打造民族品牌,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形成消費型社會,讓老百姓敢於消費,捨得消費,國民經濟才能充滿活力,不斷向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