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兵故事:铁10师49团二三事

女兵故事:铁10师49团二三事

内容摘要当年铁49团宣传股的田干事补充:5、13事件发生后,震动特别大,军内外,造反派,整个西昌城都乱了,甚至惊动了成都和北京!西昌城内外到处贴有悬赏千元捉拿肖继海、张景禧(团政委)的标语。当时的形势气氛相当紧张!师首长指示,坚决执行中央指示,部队各自坚守,各自为战。我们的团领导和随行人员临时组队绕经彝族山区去往西昌城内的师部。为保密首长们都编了号:肖团长301,张政委302,……

铁十师四十九团二三事

2018年八一建军节,战友淑芬领着我去和49团63年北京五位老兵聚会。

我真没有想到,1963年,北京征了那么多铁道兵,仅仅现在的朝阳区,49团的两个连队,就在这里征了200多个新兵!

这批北京新兵,第一年就在北京施工。就在五棵松和大灰厂,北京人民很熟悉的地方。

当时任务比较简单,就是协助军工研究单位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1964年,他们坐上黑乎乎的闷罐车稀里糊涂的进到四川大凉山区,那时候修建成昆铁路还是一项保密工程。

女兵故事:铁10师49团二三事

老兵马志喜专门带来了许多照片,这张照片是1964年七月五日,铁道兵在山东泰安大比武,铁十师有39人参加比赛,49团就有18人,这是49团的荣耀。马志喜攀登36米比赛,荣获个人一等奖,这是他一生的荣耀!

女兵故事:铁10师49团二三事

这就是马志喜老兵。为了这次聚会,他特意穿上了军装,惹得酒店的经理,服务员都要和他合影,老兵乐坏了!

他退伍后那年年末,我才当兵。和他相比,我就是个新兵。

女兵故事:铁10师49团二三事

四川冕宁至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专用线是铁十师49团修建的。马志春1969年退伍时和战友们在那里合影留念。

女兵故事:铁10师49团二三事

这是当年铁十师48团团长姜培敏,深受战士们崇敬的老团长。

鹰厦线的时候,姜培敏任师计划科的参谋,也许是那几年和工程师们的朝夕相处,姜培敏和工程技术人员相处得很好。后来历任团长、作战处长、副师长、师长、指挥长。指挥过许多硬仗,比如成昆线的金口河隧道,青藏线的关角隧道。他都很注意尊重科学,尊重老工程技术人员。后来被调到北京担任铁道兵最后的指挥长,说明当年的领导还是看对了人。

女兵故事:铁10师49团二三事

这是时任铁十师49团团长肖继海。也是深受战士们崇敬的老团长。

女兵故事:铁10师49团二三事

这是当年的成昆线的百家岭隧道。这些63年入伍的老兵,都打过百家岭隧道。百家岭隧道在乐山境内,该隧道进口由49团五营施工,出口是三营施工。

姜培敏团长的48团在峨边境内打的是金口河隧道。

百家岭隧道和金口河隧道,两个隧道都是硬骨头。

那一年,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栏目要拍反映成昆线建设的纪录片《过山车》,战友海燕推荐他们去采访我的老父亲。那时候我的老父亲已经90多岁了,正在住院,身体很弱,讲话最多能讲十几分钟。很难抓到他能回答问题的机会,我就代替中央电视台采访他。因为他是师里的总工程师,且成昆线完工后,国家准备成立一个成昆铁路总结小组,让他任组长,当时他考虑到铁道兵保留的技术资料不如地方的设计院,铁路局多,于是婉拒了。但也说明他对成昆线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我问他:你觉得成昆线最难打的隧道是哪个?他说:百家岭隧道,那是肖团长指挥的。金口河也难打,那是姜团长指挥的。

百家岭隧道到底怎么难打?我电话采访了在西安离休的肖团长,还有成都铁路局,昆明铁路局的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综合写了一个材料,交给中央电视台的同志。在《过山车》里,大约有一万五千字的解说词采用了我写的材料。

回忆那天,当肖叔叔从电话里听到我的声音,他的声音都梗咽了,问我:民立呀,你还好吗?

我说:我挺好的,肖叔叔你还好吗?

肖叔叔说:我的眼睛已经看不清了,好想你呀!你什么时候来看我呀?

我答应他:好的,有时间我一定去看您!可惜,没等到我去看他,就听说他去世了!我非常非常后悔,感到很对不起他!

写这段,我已经泪流满面!老首长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对不起,肖叔叔,我没有去看您,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女兵故事:铁10师49团二三事

要说四十九团的前世今生,不得不说说肖继海团长。

以下为杜老兵回忆:据我所知,肖团长大约1939年被国民党军抓了壮丁,1942年又被解放军解放了,成了“解放战士”,淮海战役时已是连长。抗美援朝时候,肖团长是副团长,很年轻,将将二十八岁,单身。他的文书是个女兵,1951年入伍, 贵州人。回国后复员,成了肖团长的夫人。

肖团长的爱人李阿姨,确实是朝鲜战场下来的女兵,贵州人。我们小时候家住柳州,她回贵州探亲总要到我们家。李阿姨非常漂亮,长得像明星张瑜,那种温婉的气质,张瑜可就没有了。

49团的老同志中有不少都是当年的“解放兵”。杜老兵补充说:49团政治处孔主任,孔繁贵 河南人。后任46团政委。孔主任也是解放战士,1946年参加解放军。抗美援朝时候是连队指导员,他的文书也是女兵,胶东人。回国后也复员了,成了他的夫人。这是战争中真正的爱情佳话。我当通信员,孔主任和夫人,还有肖团长,对我都很好。

这些解放兵一旦调转枪口就十分英勇,肖团长就是当年淮海战役战场上一个尖刀连的连长。

说他作战英勇的是当年铁西指的政委苏超,那就要说起肖团长的一件糗事:修青藏铁路一期工程的时候,肖团长已经是铁十师的副参谋长了,那时肖副参谋长老革命要学习新技术,突然想要学开汽车。可是按照当时的规定为了保护领导干部安全,未经批准是不允许学习开车的。肖副参谋长就偷偷地学开车,呵呵,我听说后觉得这位大叔很可爱!结果翻车了,于是就受到了很严厉的批评,要处分他!据说这时候苏超政委就出来替他说话了:肖继海,淮海战役作战很勇敢呢,他是尖刀连的连长。老英雄还是受了个处分。如果是今天的领导干部们会因为学开车翻车了,这样的“小事”受处分吗?可见当年部队的管理之严格,老革命也照样会被处分的。

这支起义队伍参加解放军以后,随着全国解放,抗美援朝战争又开始了, 他们又开赴朝鲜战场,直到1958年志愿军最后一批从朝鲜撤军他们才回到了国内。

回到国内,他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了新中国的建设,他们被编入了铁道兵。

原先铁十师有一个49团,这时候整编去了其它部队,肖副团长他们这个团就组成了新的49团。

新49团的团长是一位更老的老革命罗团长,名叫罗景生。杜老兵补充说: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次他们班负责阻击,他当时是副班长。一场恶仗下来,仅剩他一人,还受了伤。在五棵松澡堂洗澡,我们看见罗团长屁股等处的枪伤眼是很深的。

新四十九团是从朝鲜战场上下来的野战部队,对于铁路工程一窍不通。怎么把这支野战部队改变成一支铁路施工部队呢?师领导就找我父亲谈话,要他去49团任总工程师。

我的父亲在鹰厦线时是铁十师计划科科长。计划科是干什么的呢?那得说说铁道兵里的一个特殊群体——工程师们了。

抗美援朝的时候,铁道兵团成立。铁道兵团也是野战军改编过来的,也不懂铁路施工技术,于是副司令员郭维城到锦州铁路局和衡阳铁路局,当年中国铁路技术人员最集中的路局给工程技术人员们开会动员入朝参战。一下子从铁路局动员了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铁道兵团,为抗美援朝建成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回国之后又相继投入了黎湛铁路,鹰厦铁路等军事工程的铁路建设,这些工程技术人员也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随着工程技术人员的增加,铁道兵部队在怎样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上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决定在师里成立一个计划科,把工程师们组织起来。有一个科就得有一个科长,谁来当科长呢?领导征求工程师们的意见。那时候的知识分子对共产党不是很了解,共产党对知识分子也不是很了解,彼此在试探中。这些工程师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表态,谁都不愿意冒这个尖。于是领导就让我父亲当这个计划科长的科长,其作用大约相当于地方铁路局的总工程师室。姜培敏时任计划科参谋,和我父亲也是多年的老战友了。

一个师里的科长,行政级别大约相当于一个正团职干部,团里总工程师大约相当于一个副团职干部。父亲如果答应去49团当总工程师,其实是降级了。不过那个时候的干部都是不为名不为利的,只要工作需要干什么都成。于是我的父亲就去了新四十九团,和罗团长肖副团长一起,并肩战斗。他们成了很好的战友!

我的父亲回忆起罗团长和肖副团长是充满了知遇之情的。罗团长和肖副团长虽然不懂施工,但是他们非常尊重工程技术干部,他们对父亲非常信任。工程上的事我的父亲说了算,组织指挥部队施工是罗团长和肖副团长说了算,组织作战那是他们的的长项。他们和父亲在工作上相互配合十分默契,父亲说这个工程应该怎么搞,罗团长和肖副团长就努力的组织部队进行施工。49团是技术干部和工农干部互相信任密切配合的典型,所以新四十九团从它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打了许多硬仗,胜仗!

他们打的第一场硬仗就是开进甘肃的祁连山下,修建从甘肃清水至绿园的铁路专用线,当时是保密的,就是后来的酒泉卫星基地的专用线,为酒泉基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勤保障,这条线路穿越沙漠戈壁,一直沿用至今,是至今仍然由部队管理的唯一铁路。

清绿铁路是一九五九年开始建设的,那时候正值中国的经济困难时期,施工部队要施工,体力消耗大,吃的也多,可是偏偏粮食不够吃!于是部队就打野生的沙枣充饥。当地的老百姓他们也吃不饱饭,也要靠打沙枣充饥!当部队和百姓都吃不饱饭的时候,铁道兵部队下达了命令,沿线所有部队全部停止打沙枣,不能与民争利!

据说有一次,一个地方的小孩肚子饿了就爬到部队炊事班的帐篷偷东西吃,被发现抓到了,一位团长把这个小孩揍了一顿。这件事反映到地方政府,影响很不好,破坏了军民关系。于是这位团长被发配到东北农场劳动改造。说是劳动改造,其实是要他带队组建一个农场,解决部队的粮食供给困难问题。这位团长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几年后参加了成昆铁路建设,升任副师长。当年的部队,有奖有罚,值得称赞。

修清绿线的时候,49团团部驻扎在祁连山半腰的一个村庄,就叫做半坡村。

半坡村有很厚的土寨墙,寨墙上可以跑马,还有拱形的城门。拱形门口有一个灶,是专门烧开水的老虎灶。村里的女孩子背着弟弟妹妹,去到寨子外面种的青稞地里,摘一把基本成熟的青稞麦穗或者在田埂上撸一把黄豆,在老虎灶上烤熟了当点心吃。男孩子们就在土寨墙上追打,扔土坷垃。

部队就住在老乡家里。老乡家很穷,屋子里除了土炕,啥都没有,真正的家徒四壁!老太太裹着小脚。小姑娘耳朵钻个眼儿,用根青草穿过去,绕个环儿,就是耳环。晚上她们睡觉不脱衣服不脱鞋,因为没有被子。村里没有厕所,所谓的厕所,就是用土坯墙围起来,没有坑,随地大小便,屎尿横流。将近六十年过去了,不知道半坡村如今成了什么样?

有一次,肖副团长和我父亲一块去看线路,一辆吉普车,一个司机拉着他俩。开着开着,突然狂风大作,沙尘暴来了,昏天黑地,啥都看不见了!他们迷路了,吉普车只能停下来,等待沙尘暴过去。等了一晚上,把他们三个人冻的够呛,差点儿冻死!好不容易等到第二天早上,沙尘暴过去了,仔细一看,喔哟,原来昨天他们迷路了,来到蒙古边界了!好危险,差点儿越界了。

1962年,49团进北京,为两个军工研究项目做辅助性工作。

团部先驻扎在房山县沙窝村的一个地主家的房子。上下相对的两进房子,中间有一个比较大的砌砖坪地,把两栋房子隔得比较远,彼此可以见到。那时候听说那是地主,觉得好稀奇,不过彼此则秋毫无犯。

这个村庄很整洁漂亮,一色的青石板屋顶,别有一番风味。部队还是住在老乡家里,帮助老乡家打扫卫生,院子里干干净净。每家院子里有厕所,也是青石板,把青石板盖在粪坑上,青石板上有个不大的孔,上厕所得对准了,不容易。不过青石板好冲洗,所以这儿家家户户的厕所总是干干净净的,和甘肃祁连山下的半坡村相比,真是文明多了。

据说这个村是原来的国民党时期的模范村,村里许多妇女是国民党军官的家属,国民党军退守台湾后,这些妇女坚持不再嫁,所以也受到共军的尊重。

但是这里的民风比较彪悍,可不像半坡村老乡那么老实。夏天天热,结了婚的妇女不穿上衣,裸露出两个大篮球,滴里嘟噜的直晃悠。女孩子也不穿上衣,但是穿一件肚兜算是遮住了隐私。如果两家妇女起了矛盾,两个妇女就都提着两把大菜刀,一个大木墩子,上到了平屋顶,两把菜刀使劲儿剁,两个妇女使劲儿对骂。看官,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屋顶上两个妇女嘟噜着两个大奶头,一晃一晃的,两只手上下挥舞使劲儿剁墩板,发出咚咚的声音,两个妇女对骂,也听不出在骂啥。咚咚声,对骂声传遍全村大街小巷,那是什么韵味?居然没有任何人出来劝架,可见大伙儿已经司空见惯,懒得搭理了。这儿的妇女可真彪悍!

现在的大灰厂一带,全都是高楼大厦,已经没有一个村庄,沙窝村怎样了呢?

1963年团机关就在五棵松,部队给一个正在修建的研究院做一些辅助性工作,这些63年的北京籍老兵就住在五棵松。

在五棵松,部队自己盖了房子,不再住老乡家了。有一次,父亲去开会,团里没车了,正好院子里停了一辆吉普车,父亲和一个同事就跟司机说要搭车,然后上了车。上车后和车上的人一聊,哇噻,原来是鼎鼎大名的钱三强!

杜老兵补充说: 小王你好!谢谢你写了这么好的回忆录 ,把战友们带回到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仿佛回到老首长身边。你父亲的名字我听说过。因为我在三营当战士,去团部一般不到总工程师那里,所以和你父亲不熟悉。但是应该见过,好些个首长,有的不知道名字。所以我问唐参等老战友邵股长上不上微信,希望他看到你这篇回忆文章。邵股长那时是三营的工程师,常常去工地,肯定和王总熟。你文章说到王总坐上钱三强的车,他应该还见过更多的大首长。因为49团在北京参加的国防工程和清绿铁路一样,和导弹原子弹有关。记得有一天邵股长等工程师回营部说,聂荣臻来二分院,视察工程部,他们都见到了。

1964年,49团上了成昆线。我的父亲调到师里任师总工程师,至此离开了49团。

1965年,有一个地方建筑公司工改兵,改编成了基建工程兵,由铁道兵派出大批干部战士负责改编工作,罗团长调离铁道兵后曾任基建工程兵二支队(师级编制)支队长,他们去的第二年,1966年文革开始了,铁道兵派去的人倒霉了。那些刚穿上军装的工人就造反了,要揪斗走资派,哪儿有走资派呢?矛头就对准了刚刚来改编的铁道兵干部。罗支队长被他们秘密关押起来,造反派斗他,居然用钢筋焊了个40斤的高帽子给他戴上批斗,打断了他的腰。mmd,身经百战的罗团长没有倒在战场上,反而被这群龟孙打成这样!后来是成都军区下了命令,必须立即放人,否则以反革命论处!这么着才把罗支队长给放了,逃过一劫。后来罗支队长离休去了南京。

罗团长调走后,肖副团长就当了团长,后来成昆线上49团的硬仗就是肖团长领导的了,那还有许多的故事。本来这次和49团老兵聚会,是想听他们讲故事的,无奈,酒桌上,你一言我一语,故事就不完整了。等有机会再讲其他的故事吧!

天晚了,休息休息。

女兵故事:铁10师49团二三事

这篇文章发出去几个小时,就有1962年入伍的老兵们给我发来了许多补充资料,现整理如下:

这位是林云秀副团长,也是战士们尊敬的领导。

他是一个苦孩子出身。出生时是双胞胎,只活了他一个。从小要饭,1942年12岁时丢了要饭棍子参的军。学报务员。曾经是许世友司令部电台台长。

后来因为唱歌,一句歌词错唱了,一撸到底。别的战友中校了,他成了铁道兵的上等兵。

1962年我们参军到北京时候,他是我们九连副连长。连长和指导员军衔都是中尉,他却是上尉。他是从上等兵重新提干为上尉的。他送给我的一本书我现在还保存着。这里注意:重新提干!

此后,林副连长靠着苦干实干,一步一步又当上了副团长,从头又来了一遍。

那时候当个领导干部真是不容易,不但施工连队的战士工作很危险,就是干部也同样处境危险。

杜老兵说:团总工程师欧阳信,湖南衡阳人。大约1972年夏天,在襄渝线吕河车站工地,被起吊预制板砸伤,腰伤的很重,当即送往医院,险些牺牲!田维元老兵补充:在乐山共和,我曾陪欧总去乐山军分区解决咱部队的粮食供应问题。因欧总年长资历老,军分区非常重视,司令员亲自接待,親自处理。很快三天就解决了我团共和部队的粮食供应问题。我随同欧总前去主要是做欧总的公务员、警卫员和翻譯,欧总是湖南人,口音很重,谈判吋需要我从中用普通话重复或解释。 另在欧总受伤前,我曾随同欧总工作组下到吕河隧道工地,吃住办公都在工地的临时帳蓬里。我主要是负责工地部队施工做宣传鼓动工作,也有时陪着欧总下工地進隧道查看施工技术要求和進度情况。我记得我还用坐标纸搞了个折叠联络图,用图示标记施工日期.進度,安全情况,事故处理等事项,受到欧阳总的夸奖。回机关后欧阳总还亲自送给了我一套绘图用具,我至令还保留着。

那时候的领导干部,和战士们同甘共苦,身先士卒。他们不但在战场上是勇士,面对各种苦难,逆境,委屈,他们同样是勇士!

和他们相比,我们遇到的困难,委屈算得了什么?

女兵故事:铁10师49团二三事

杜老兵发来的照片,他说:这张照片是我亲自给肖团长照的。那是1973年一二月间,我在训练新兵,在西安钟楼巧遇老首长,给他照了一张。遗憾的是一直没有机会亲手交给他。

在淑芬战友的帮助下,联系上了肖团长的女儿曼丽。曼丽发来的补充资料,也正是我听我父亲和大哥都说过,但是还没有跟肖叔叔核对过的故事。在此,把这个故事补充一下吧。

成昆铁路1964年开工,到1966年文革开始的时候,成昆铁路的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

文革开始后,四川省以打倒李井泉还是支持李井泉分成了两大派,彼此打得不亦乐乎,交通中断,工人造反,成昆线后续工程不得不时断时停。

时任49团卫生所军医的马金昌补充:1968年5月13日所谓事件,当时我在团机关很清楚事因。是因打李分站造反派抢警卫排的枪支,朱全增排长是鸣枪警告误引起战士们的反击。群中当时在场的战友很多,杜干事,唐参谋、董管理员等等都在机关。这次事件闹得机关几个月不能正常工作。

第二年可苦了修理连的战士了,正在吃午饭遭到造反派的枪击,受伤了几位战友。

那时二营几个连队带着枪支被赶上了山,我们团机关也一起逃难上了山。多亏彝族兄弟为我们送吃的。回想起这也是患难知真情,少数民族对解放军的无比爱戴。

我根据其他战友回忆复原一下场景:当时,有一派叫做“打李分站”的群众组织被另一派打败了,流窜到西昌地区,就说自己没有粮食吃了管部队要粮食。49团起先不愿得罪她们就给了她们粮食。她们还说不够,还没有被褥衣物,就到连队战士帐篷里抢,啥都抢,甚至连战士私人物品,比如给家人买的毛线都给抢走了。炊事班给施工的战士做好的饭菜他们来抢走,重做好的饭菜又让那些人往锅里撤沙子泥巴,天天如此闹腾。

领头的是一个中年女性,很嚣张。那一天,她带领人分别冲击团机关和团部前方的两个连队,形成围攻之势。冲到团机关叫嚷抓肖团长,后面就是枪械库和机要室了。团机关干部和警卫排的朱全增排长带领战士们排成一溜阻止这帮人进入。下面那两个连队形势也很紧张,一个技术员举枪警告,那个女的一看,就伸手去抓技术员的手腕。技术员的手腕一弯,哟呵,子弹出来了正好打到那个女的,真是找死来了。上面团部警卫排听到下面的枪声,哟呵,下面动手了!那可不行,一定要保卫团机关的安全。于是朱排长鸣枪警告,几个成都兵误以为排长让他们动手,跟着也开枪,把冲击团部的人都控制起来了。

不知道是消息传的那么快还是全国其他地方也发生了类似事件,总之,也有那么巧,第二天广播里就传来了最高指示:“对人民群众是保护还是镇压,是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区别”。哇噻,这下子造反派不得了了,要抓凶手,要纠“军内一小撮”,矛头直指肖团长!

不过,共军的肖团长也是“狡猾狡猾的”,当晚肖团长感到大事不好,就给一师的战友去信让警卫排的几个兵投靠他去了铁一师,后来那几个兵从云南铁一师复员回家了。

但中央军委调查组让肖团长交出那几个兵,一旦上了军事法庭命可能命都保不住!肖团长说:他们跑了,不知道去哪了!

造反派气势汹汹要抓凶手,半夜里冲进那两个连队。有最高指示护着,连队也不敢咋着了,好多战士只穿着裤衩就撤退了。

往哪儿撤呢?只能往大凉山深处撤。没吃没穿,造反派还要搜山。幸亏山上的彝族同胞收留了战士们,给他们穿上彝族服装,脸上抹上黑泥巴,就像是真正的彝族同胞一样。这样在山上躲了一两个月,等风声过了,才找机会下山。

当年49团宣传股的田干事补充:5、13事件发生后,震动特别大,军内外,造反派,整个西昌城都乱了,甚至惊动了成都和北京!西昌城内外到处贴有悬赏千元捉拿肖继海、张景禧(团政委)的标语。当时的形势气氛相当紧张!师首长指示,坚决执行中央指示,部队各自坚守,各自为战。我们的团领导和随行人员临时组队绕经彝族山区去往西昌城内的师部。为保密首长们都编了号:肖团长301,张政委302,……当时是十分狼狈呀,气得肖团长边走边骂。再后来,肖团长曾在团民工大队八连(女子民工连,连长陆技术员,指导员王技术员)那儿躲了几天。后来在公路上截住了一辆三线物资运输车①字头北京车队的汽车,跟司机说明情况后搭乘该汽車安全到了成都,后去了北京。

文戈老兵回忆:5、13后,肖团长来到十二连。我们住马道,首长来后住在连部二楼。我在该连任二排长,我们排负責首长安全。全排人员都坐在楼梯上,以防造反派冲击。肖团长没烟抽,我跑到樟木公社去买了一斤烟叶,然后将烟叶切成烟絲,再用纸卷成香烟状送给他。首长高兴极了,连连抽了两支。

从这段回忆,可以体会出连队干部战士对首长的敬重。有这样的部队,肖团长的腰杆能不硬吗!

师机关也不太平,造反派也是冲击师机关,要抓“军内一小撮”。师里的军政领导惹不起都躲起来了。剩下我父亲这个“臭老九”抵挡一下。

那时候交通中断了,两派开枪打炮的,还到处都是两派的岗哨。部队领导机关都瘫痪了,工程就更没法干了。

父亲是主管工程的,工程停了也罢,下面各团机关失去了师机关的领导,上情不能下达,下情不能上传,那怎么行呢?于是,他就带着几个师机关参谋干事,冒着造反派的枪林弹雨的威胁,沿着铁路线徒步走着去了几个团。

去到48团的时候,团机关的干部们激动的说:终于看到组织了!

去到49团的时候,山上的战士们黑头土脑的从山上下来,委屈,激动的哭了。

肖团长被叫到北京接受调查了几个月,该事件的结局是49团党委写了一个《检讨》。在49团,是由张景喜政委在干部大会上全文宣读了这个《检讨》。这就画上了句号。

1969年全国开始收缴枪支,铁十师是由49团负责收缴西昌造反派的武器,派出不少干部和得力人员到地方各级当军代表(支左)。在师部,派出师副政委刘秉顺调任西昌军分区政委。

1970年肖团长调到成都铁西指营建办公室当主任,负责铁西指营建工作,他们家也跟着从山沟沟搬到成都。

1971年因为我的两个哥哥都牺牲了,我母亲受刺激很大,于是把我母亲也调到了成都铁二局医院。唉嗨,李阿姨和我母亲,这两个原本相聚千万里的贵州老乡,可以常来常往了。

那几个成都兵退伍回了成都,还经常到肖主任家去玩,还帮着干家务。

修青藏铁路一期工程的时候,肖主任回到铁十师,当了副参谋长,直到离休。

那个年代官爱兵,兵爱官,这样的军队怎能没有战斗力。

从史料上来说,好多人说成昆铁路文革中没有受到影响,一直在施工。其实是不全面的。成昆铁路在文革中是受到冲击的,只是说铁道兵部队在当时那种混乱的情况下,仍然努力的克服各种困难坚持施工。在那么混乱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坚持施工,是不是真英雄呢?。

为老铁点个大大的赞吧!(女兵故事美篇)

原铁49团宣传股股长林玉琈:我读了鉄道兵回忆(美篇),很受感动。不过有三个小地方要更正一下:

(一)孔凡贵主任老家山东省平阴县,不是河南省的,年轻时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屬二等兵。后经起义変为解放军。他爱人王翠莲,是我军医院护士长。两个真心相爱,同甘共苦,生下了长女孔玲,次女孔X,大儿子孔军,二儿子孔㐅,除孔军在上海外,其余三个孩子圴在西安。

(二)肖继海在靑海发生开车亊故时我己在刚察工作。当时,因精神紧张,驾技欠佳和车速太快而造成翻车事故一一没有死人,有几个伤的。肖团长紧张的坐不住了,于是跑到刚察找老人谈这个亊,我问他当下咋办?我们能幇上忙不?他说:没事,当时有些心慌,现在平静了你们不用操心,我回去亲自向姜师长汇报。肖在团当副团长时,姜是他的兵作训股长),靣对老首长的亊故上怎么样也得网开一面,手下留情。姜对肖说:"亊倒不大,但很吓人,很危险。今后请老领导多谨慎小心为好"。既没受处分,也没严历的批评,只是安慰和劝导。姜如此处理,上下都表示赞同。

(三)58年49团团长是李培澡,工农干部矮胖个头,很敢讲话。在戈壁沙滩给三营战士讲话说:"在这里拉屎要选好地方,不能到处拉野屎!"我当时在营当书记员。进驻北京后,罗景生和李平才是团的团长和政委。 以上三点是我亲身体验的,谢谢诸位。

永远的铁道兵!

女兵故事:铁10师49团二三事

 女兵故事(王民立)

永远的铁道兵!

女兵故事:铁10师49团二三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