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給宋朝正名了!還原「虛弱」的宋朝,揭密其強大之處

一提起宋朝,就會讓人揪心。宋王朝被遼打被金欺被元滅,是世人眼裡這是一個虛弱的王朝。但大宋王朝是歷史無法迴避的一個朝代,金戈鐵馬,我們只看到宋朝頻頻向金遼求和,雖有軍事閃光一面,但給人印象多是衰弱。難道宋朝真的很弱嗎?

宋朝壽命:北宋加上南宋,該王朝歷時319年。但卻是一個延續的王朝,與西漢和東東不能比,此朝沒有斷層。

是時候給宋朝正名了!還原“虛弱”的宋朝,揭密其強大之處

都說宋朝軍事弱的原因是沒有良馬。這只是在找客觀理由,宋朝也不乏能臣良將,只是宋朝軍事體制有弊端。趙匡胤“陳橋兵變”後“黃袍加身”,作為一個政變而上位的開國皇帝,他意識到皇帝必須牢牢抓住軍權。所以“杯酒釋兵權”後,宋朝軍事體制就變成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狀態,以至於軍事出現短板。而且宋朝重文治輕武官也是原因,這也是趙匡胤留下的“遺產”。但仔細梳理宋朝歷史,其實大宋王朝對外戰爭居然勝多負少,比唐朝還要厲害。

在看待宋朝歷史,很多人總喜歡把宋朝與漢唐兩個王朝對比,但不同的歷史環境沒有可比性。其實,宋朝有許多我們想象不到的“強大”,關於宋朝“強大”的“密碼”就在於其“文化”。因為世界上任何力量都無法與文化融合力相對抗,再強大軍事力量,如果文化融合力不強大,也不會長久。軍事征服的只是土地,卻征服不了“人心”。而強大的文化力卻佔領大片“土地”,征服任何野蠻民族。遼金夏元無論多強大,最終敗在宋朝文化力之下。文化是一個大客題,但穿越到宋朝,它的文化有多強大呢?

一、遼欺宋,還是宋欺遼?

1

契丹人興起於唐朝,崛起於五代十國。這個北方遊牧部落崛起後,為何向南拓展,因為中原文化的吸引,使他們逐鹿中原。耶律阿保機建立的遼國要比趙匡胤建立的宋朝還要早,但遼國文化卻無法與宋朝相“抗衡”,但趙匡胤“黃袍加身”後,必然要與遼國發生衝突。

是時候給宋朝正名了!還原“虛弱”的宋朝,揭密其強大之處

俗話說:“一山不能容二虎”,宋朝眼界太小,只想著燕雲十六州,但這並不是宋朝領土。想從遼國那裡奪來,宋朝發動的戰爭沒有成功。戰爭結局以“澶淵之盟”結束,宋遼以“兄弟國”相稱。從盟約內容上看,這是一個平等條約,宋朝每年給契丹遼國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這點錢對於宋朝來說是九牛一毛。為什麼這樣說呢?

是時候給宋朝正名了!還原“虛弱”的宋朝,揭密其強大之處

因為遼國貿易對象主要是宋朝,而且兩個王朝以“兄弟國”相稱之後,貿易額非常大。還有一點很重要,遼國鑄造的錢幣沒人用,只得使用宋朝錢幣,於是就出現了“一家造幣兩家用”的現象。要知道連錢幣都不使的國家,能不吃虧?大宋這招夠狠!

從遼國體制上看,耶律阿保機建立遼國後,他也仿造中原王朝建立了一套嚴格的皇家體系,大力推行宋朝體制。因為遼國用了大批漢人治國,早就拋棄了遊牧那套“推薦制”。但遼國也有自己的獨特的“一國兩制”,實行南北兩套管理制度。無論幾套制度,只要啟用漢人治國,就會有中原君臣那套傳統。

是時候給宋朝正名了!還原“虛弱”的宋朝,揭密其強大之處

2

說完了貿易與體制,再來看看宋朝文化。宋朝的文化滲透力太強了,別小看宋朝那些舞文弄墨的皇帝。翻開遼國曆史我們會發現契丹文字無論從結構上還是拼法與漢字很接近,其實就是仿照漢字創造的一種文字。史料上契丹人屬阿爾泰語系,這點值得商榷,畢竟史學家也沒聽過契丹人說話。

但契丹文化並沒有在遼國推開,而漢字成為普遍使用的文字。唐詩宋詞在遼國皇室中通用,比如阿保機的長字東丹王耶律倍,他創造了契丹文,但他卻精通中原文化,寫詩作畫是其長項。皇長子都這樣了,可以想象遼國其他人。恐怕不會寫詩作畫,都不好意思說是遼國人。

是時候給宋朝正名了!還原“虛弱”的宋朝,揭密其強大之處

3

宋朝文化影響了遼國的文化,那宋朝是什麼樣呢?宋朝是歷史上除了唐朝之外“文藝復興”王朝,應該說宋朝的文化力承前啟後,比任何一個王朝都發達。唐宋八大家有六位出自宋朝,民間的文人墨客更是數不勝數。

宋朝文化發達了,也側面促進信仰的發達,既把佛教中原化,而儒道兩家早已滲透到遼國。現在遼國留下的遼寺、遼塔能找到宋朝的影子。

二、金滅宋,還是宋滅金?

1

當契丹大遼歷經200年後,遼國已然被中原傳統所同化。遼國也躲不過王朝規律衰弱了,皇帝雖能上馬征戰,但血性漸失。當遼國附屬部落完顏阿骨打崛起時,遼祚帝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女真人能夠崛起。還是那句話: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當女真人無所顧及的橫衝直撞後,遼國敗了亡了。

遼國求助兄弟國宋朝,宋朝居然背棄信心,幫女真人滅掉遼國,以為這樣就能得到燕雲十六屆,宋朝又犯了“眼界窄”的毛病,最後得到一片“焦土”。

是時候給宋朝正名了!還原“虛弱”的宋朝,揭密其強大之處

2

金國滅掉遼國後,他們心裡同樣有著強烈中原意識,於是宋金戰爭不斷,最後金國俘虜了兩個宋朝皇帝而走,趙構只得到南方繼續給宋朝續命。

此時宋朝被後人“詬病”,認為宋朝敗的一塌糊塗。同樣,金國也興奮了,他們沒想到抓了兩個皇帝,而且佔領了中原。但女真人更沒有想到,其實金國大敗局已經形成。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子侄子們一腳踏進中原後,他們就被中原文化魅力所折服。同樣也啟用漢官,廢除了勃極烈制度按照中原王朝體制治理。但金國要找到一個“正統”,於是就找到孔子的後人封官,此時趙構早就把孔子的嫡傳帶到南方。但儒家文化金國照單全收!

那時在金朝,皇家和貴族掀起中原文化熱,吟詩作畫、品茗彈唱成為時尚。就如現在追求時尚一族差不多。此時趙構還不知道,中原文化已深入金朝上層社會。

是時候給宋朝正名了!還原“虛弱”的宋朝,揭密其強大之處

3

金國還不滿足,金海陵王完顏亮篡權繼位後,他決定遷都到北京,進一步融入中原文化。其實完顏亮是一箇中原文化通,他不僅遷都,還把大量女真人遷入中原,實現民族融合。那時改漢名、穿漢服也是時尚。金朝完顏亮、金章宗以及趙秉文、楊雲翼、李純甫與元好問等人文化地位很高,他們崇尚北宋理學。

金元時期醫學四大家劉完素、張從正、李東垣和朱丹溪,基本都是金朝時期漢人。中原文化在金朝早已無處不在,已經全盤同化了,無法再回到山林中當女真人了。

三、蒙古鐵騎踏遍大宋江山是敗了還是勝了?

1

蒙古鐵騎與宋朝聯合滅掉金國時,宋朝又犯了同樣戰略失誤,宋朝皇帝沒想到這股遊牧部落更加兇猛。但蒙古滅金用了22年,滅宋朝用了45年,如果宋朝不堪一擊,應該早就滅亡了。蒙古也與遼金一樣嚮往中原文化,一邊打一邊被中原文化所吸引。但成吉思汗有生之年沒有見到中原繁華,他的子孫領略到了。

是時候給宋朝正名了!還原“虛弱”的宋朝,揭密其強大之處

2

元朝滅掉宋朝只是滅掉趙家的統治,但宋朝文化卻依然生存著,而且蓬勃發展之勢席捲元朝。從享國壽命看,元朝只有98年曆史,98年中表面看是元朝統治,實際是中原文化來統治。元朝雖然刻意想保留其北方的元素,把漢人劃為最低等,但元朝照樣被同化,以儒佛治國。這樣看,宋朝滅亡了,宋朝文化卻沒滅亡。

3

宋朝文化不僅僅是融合佔領,在元朝發展勢頭不可小視。元朝不僅僅是宗教蓬勃發展,而受中原文化影響的元曲和小說在歷代王朝中佔有一席之地。《三國演義》、《水滸傳》等長篇小說也就元末明初出現,以另一種形式傳播著中原文化。這要得益於大宋強大的印刷能力延續。

縱觀宋朝歷史,被遼欺,被金打,被元滅,讓人感覺來氣。但實際上大宋有我們看不見的強大的文化力量,誰進入宋朝文化圈中,必敗無疑!誰能否認宋朝軟弱呢?

是時候給宋朝正名了!還原“虛弱”的宋朝,揭密其強大之處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