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音乐性battle流行度,是时候重新解读《中国新说唱》了

当音乐性battle流行度,是时候重新解读《中国新说唱》了

导语:看似一场对实力和流量的争辩,实则正是说唱音乐性与流行度的博弈。说唱音乐想要更快打入流行市场,逃不开直面大众,降低收听和接受的门槛在所难免。如何在流行度与音乐性之间权衡,是《中国新说唱》留给所有说唱音乐人、制作人思考的问题。

前不久,全球最大的音乐流媒体平台Spotify发布了2018年度夏季播放量TOP20,全球版top榜有12首是说唱音乐,相比去年同期多了9首;而最新的尼尔森美国市场半年报告显示,继去年7月R&B/Hip-Hop在美国市场首次超过摇滚成为最畅销音乐类型之后,今年上半年市场R&B/Hip-Hop拉大了跟其他音乐品类的差距。

法国唱片出版业工会SNEP公布的法国2017年播放量TOP20全是说唱音乐,英国和德国的说唱音乐虽然没有像美国法国那样“屠榜”,却也在各自创造着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流行音乐说唱化的趋势已经到来。

当音乐性battle流行度,是时候重新解读《中国新说唱》了

而在中国,说唱才刚刚出圈。

请听!“中国新说唱”

去年《中国有嘻哈》问世之时,国内多数观众还不了解说唱,节目用一个夏天的时间带动了说唱音乐在中国的“出圈”,做到了对说唱音乐文化的推广。这是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中国有嘻哈》的成果和意义。

“今年的目标不是出圈与否,而是怎么样能让节目的大众传播和流行度有更大的提升,让说唱音乐、说唱歌手的多样性得到更大的展现。”《中国新说唱》总制片人陈伟在节目开播前如是说。

当音乐性battle流行度,是时候重新解读《中国新说唱》了

实际上去年《中国有嘻哈》使命完成功成身退之后,说唱也经历了一段阵痛和思考,作为尚处萌芽阶段的新生事物,说唱仍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扶植。新的发展环境之下,如何实现说唱音乐的发扬,让说唱变得更加主流成为《中国新说唱》的目标定位。

而截至目前,《中国新说唱》交出的成绩单也足够亮眼:4小时播放量破亿,播出过半便突破十亿;微博#中国新说唱#阅读56亿,讨论2964万;7月综艺节目传播热度指数中,《中国新说唱》多维度数据第一。即便在“不唯流量论英雄”的全新语境下,《中国新说唱》也完全不失热度。

当音乐性battle流行度,是时候重新解读《中国新说唱》了

通过播出的《中国新说唱》,我们惊喜的看到已经出现了很多被广为传唱的曲目和更加成熟的作品。节目首播,那吾克热的《儿子娃娃》便霸榜网易云音乐官方榜单,乐评已破2万+; 由艾热与李佳隆演绎的曲目《星球坠落》推出以来连续在各大音乐排行榜上多周卫冕冠军,在抖音上是用户最爱的BGM之一;《星球坠落》《悬崖华尔兹》一度登上网易云音乐飙升榜第一名、第三名,《目不转睛》一出也霸占各大音源榜单。

从节目意图的完成效果来看,让说唱出圈的《中国有嘻哈》是成功的,让说唱变成流行的《中国新说唱》正在努力达成自己的使命。只有好歌才能让说唱永流传,说唱音乐作品成名才是《中国新说唱》立意的成功迁移。

当音乐性battle流行度,是时候重新解读《中国新说唱》了

对于音乐节目而言,作品是核心竞争力,对“听觉”感官享受的注重一定先于对“观赏”体验的把控,这决定了《中国新说唱》是仅仅贴上一个说唱标签,还是会引领中国的说唱时代。

相比节目本身的话题度,让更多的说唱音乐作品被听见被传唱,似乎是陈伟和节目组更为看重的。无论是对说唱音乐人的发掘和培养,还是对说唱音乐作品曝光率的增加,《中国新说唱》的意义都不止于一档节目的短期效应。

中国的说唱:如何掀起你“小众”的头巾?

行至四强争夺赛,明星制作人暂时失去了“晋级评审权”,评审席依次列席来自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网易云音乐的四位平台高管。节目组决定由他们从音乐市场的角度评判并助力四强晋级。

经过重重比拼,六强选手的综合实力和说唱专业素养无疑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如何对选手进行多元化考量,对他们的音乐路线和作品风格做出全面评判是竞技节目保持权威性、公正性的必要环节。

上周六,随着《中国新说唱》第九集的上线,四强顺利选出,但这一“突变”的赛制引起的争论,从录制现场一直吵到屏幕外。

四强争夺战开场,ICE对战王以太环节,酷狗音乐首席娱乐官、酷狗音乐副总裁季声珊将票投给了ICE。在她看来,今天不是单纯选音乐,而是选谁能把《中国新说唱》带进大众市场。

当音乐性battle流行度,是时候重新解读《中国新说唱》了

在艾热与Lexie刘柏辛的对决中,酷我音乐代表李笋选择了Lexie,并表达出了作为平台方的出发点:“如果把两首歌放在平台上,谁可能产生更多的播放量,谁能得到更多的支持者是评选的重要逻辑。”

歌手的个人潜质、作品的流行度,是音乐多维度评审的选择标准,而这却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一贯坚持从说唱音乐本身出发的明星制作人的出发点和初心。

“四位评审今天讲的有一些我很同意,可有一些我是不同意的,就说唱音乐创作者来说,我们永远考虑的不是市场。”热狗的态度其实代表了身为音乐创作者的想法和坚持。

当音乐性battle流行度,是时候重新解读《中国新说唱》了

事实上,对于每一个说唱音乐人而言,他们的目的和情感更为纯粹和直接,做好自己喜欢的音乐就足矣。而来自四大音乐平台的评审则更多考量这个作品是否符合大多数听众的偏好,从衔接市场、衔接更广大用户的角度考量一首作品的价值。

这场争夺战可谓火药味十足,节目现场“呛声”不断,一场对实力和流量的争辩,更是说唱音乐性与流行度的博弈。无论是创作还是演唱,说唱对专业性的要求较高,说唱音乐要进入大众市场,作品的流行性和传唱度却也是重要权重。“小众”的头巾要如何掀起?

音乐平台评审的标准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听众的喜好,会从市场导向给选手建议,而明星制作人更多从说唱专业角度进行判断,两者之间的碰撞在所难免。

当音乐性battle流行度,是时候重新解读《中国新说唱》了

说唱音乐想要更快打入流行市场,逃不开直面大众,降低收听和接受的门槛在所难免。那说唱音乐人又如何继续“keep real”?如何在流行度与音乐性之间权衡,是关乎说唱命运延续的问题,是《中国新说唱》留给所有说唱音乐人、制作人思考的问题。

在全球说唱音乐流行化的当下,作为国内唯一一档说唱音乐综艺,已然是爆款的《中国新说唱》可以继续用“孤儿剪辑”“剧集式”的套路笑傲今夏网综,甚至独自享用说唱音乐娱乐产业的“奶酪”;但它却放下了手中的勺子,用自己的方式抛出了关乎中国说唱音乐命运的命题。

看来,炒火了skr的《中国新说唱》想做的远比捧红一个热词要多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