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王爺鎮守邊疆,禁止入京,清朝王爺卻不准出京城,利弊何在?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共有42個子女,光兒子就有26個,這些孩子大多是朱元璋稱帝后所生,為了鞏固朱家的皇權地位,朱元璋從小對兒子們分封藩王,長大後各自帶兵鎮守邊疆,這些藩王手中各自都握有兵權,朱元璋給予兒子們最大的權利,甚至可以監督所管轄區的臣民。

明朝王爺鎮守邊疆,禁止入京,清朝王爺卻不準出京城,利弊何在?

朱元璋這種“讓兒子守邊疆”的做法一是出於對其他人的不信任,朱元璋是農民出生,只知道自家兒子不會出賣自己,二是兒子眾多,都留在身邊可能會引起“爭寵”兄弟反目,最終在朝廷之中拉幫結派,朱元璋晚年還曾下令“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也就是說,藩王不許進京,這或是擔心自己駕崩後會出現兒子們爭奪皇位而引起戰爭,所以乾脆讓他們安心在各自的邊疆鎮守。

明朝王爺鎮守邊疆,禁止入京,清朝王爺卻不準出京城,利弊何在?

此後“藩王不得進京”便成為明朝的祖訓,直到清朝建立,而清朝不但不沿用明朝這一制度,反而是將所有王爺、皇子、公主郡主全部“關”在京城,特別是愛新覺羅皇族更是半步不得離開京城,除非是以欽差大臣的身份。

明朝王爺鎮守邊疆,禁止入京,清朝王爺卻不準出京城,利弊何在?

在京城裡王爺皇子們只是獲得了特殊的身份待遇,並沒有兵權,有效防止王爺造反事件的發生,但這種做法的弊端是皇室之間都聚集在京城,勾心鬥角很明顯,甚至干涉朝政比如清朝的“九子奪嫡”、“辛酉政變”,都有王爺積極參與的身影。

對於皇室成員,明朝選擇派出去,清朝選擇留下來,你認為哪種做法較為高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