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起義時口號是專門算出來的,不是誰都能隨便拿出來的

古代起義時口號是專門算出來的,不是誰都能隨便拿出來的

瞭解過歷史的同學肯定都知道,歷史上所有的朝代的更換全都是圍繞著起義,造反,這兩個來進行的,要麼是皇帝太懦弱了,被強勢的臣子造反,殺掉了皇帝,自立為王,但是這樣來的帝位很不安穩,更是有隨時被推翻的可能性,還有一個就是朝代更替的方法是起義,起義一般就是皇帝太過於暴虐,導致天下民不聊生,這個時候就會有人站出來,帶頭起義,討伐暴虐的皇帝,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每個朝代起義的時候總會,起義軍總會有一個口號,而其他的人就是聽到了口號的內容才參加到起義軍的。

古代起義時口號是專門算出來的,不是誰都能隨便拿出來的

首先口號的作用咱們來了解一下,就像是咱們現在軍訓跑步要喊口號是一樣的,一二三四整齊劃一,便是用來鼓舞人心的,增加人與人之間的團結能力,一群人都喊這個口號能讓大家產生惺惺相惜的感覺,畢竟大家口號都一樣,做的事情也是一樣的,更能找到同感,還有就是為了分清“派別”,天下民不聊生的時候,各地都會出現起義的軍隊,但是因為信息傳輸的不及時,雖然都是起義軍,目的雖然一樣,但是管理上卻有差距,這個時候口號就相當於一個很粗略的身份證明,這樣就不會“誤傷”了。

古代起義時口號是專門算出來的,不是誰都能隨便拿出來的

但是口號能喊,卻是不能亂喊一套,要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為什麼這樣說哪,就拿朱元璋起義時候的口號來說,朱元璋起義的時候口號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而朱元璋這個口號就很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當時元軍迫害摧殘的人中便是漢人居多,而這句口號正好符合當時的情況,所以才有人附和朱元璋的起義,要是朱元璋隨便想一個“推翻元軍,讓大家過上好日子”這就很搞笑了,雖然最開始可能會有人附和,但是絕對半路打幾場勝仗就不行了,畢竟元軍都被打敗了幾次了,自己搶奪的財寶也足夠自己一家過上好日子了,為什麼還要去打仗哪?

古代起義時口號是專門算出來的,不是誰都能隨便拿出來的

可見口號可不能隨心所欲的去喊,而喊的口號更是要順應人心,順應當時的實際情況才行,不然了最後肯定就不行了,徒增笑料罷了,而只有適合的口號才行,像朱元璋這樣的,或者說像陳勝吳廣那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樣振奮人心的口號,只要口號符合當時的實際環境,起義就能成功一半了。

看過上面的介紹,大家應該都知道古代起義喊什麼口號合適了嗎?如果你穿越到亂世,又會用什麼樣的口號哪?千萬不要隨心所欲得亂喊口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