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檢監察報發文《說相聲》,出洋相相聲與小劇場相聲被看衰

10月19日,中國紀檢監察報文化版面發佈署名文章《說相聲》,對近期的一些相聲綜藝和與之而來的爭議進行了思考。

中國紀檢監察報發文《說相聲》,出洋相相聲與小劇場相聲被看衰


《說相聲》文中,首先肯定了《首屆中國相聲小品大賽》取得諸多成績。第一,是收視率上,再次躥紅,保障了相聲小品的觀看用戶數量,讓大家重新看到了相聲小品的希望。第二,是節目內容閃光點不斷,有著深厚的文化積累,沒有忘記中國的傳統文化。

繼而,這篇文章也對某些相聲綜藝節目新瓶舊酒的問題提出批評,認為這些電視綜藝節目不過是捧紅一個又一個的相聲小明星罷了。在沒有文化積澱的前提下,通過某些出洋相的相聲內容來獲取觀眾,終究無法長遠。

中國紀檢監察報發文《說相聲》,出洋相相聲與小劇場相聲被看衰


而紀檢監察報《說相聲》一文更是指出,某些被認為所謂的相聲迴歸本源的小劇場相聲,已經開始走入沒落,很多相聲小劇場已經是慘淡經營。不過,此文並未給出具體的小劇場經營數據,尤其是某些所謂的經營規模尚可的相聲小劇場,它們在納稅等方面的直觀表現如何等等。

同時,這篇文章還指出,很多業內人士與業餘愛好者出於對一門藝術的責任心,不得不思考一個根本的問題:今天,相聲又該如何發展?值得注意的是,相聲博士李宏燁在某檔相聲綜藝節目當中便不無惋惜地指出,現在的相聲已經趨於沒落,只能說一些網絡段子了,長此以往,靠抄襲維繫,肯定不是辦法。但是,李宏燁博士的這種慨嘆並未引起某些相聲從業人員的注意,反而對其個人給予各類互聯網水軍式的踩踏。

中國紀檢監察報發文《說相聲》,出洋相相聲與小劇場相聲被看衰


《說相聲》一文對目前的相聲問題,給予的批評,恰好如李宏燁博士的認知相似。此文認為,目前互聯網上已經可以有很多一分鐘之內讓觀眾爆笑的粗淺視頻存在,很多依靠出洋相來拉攏觀眾的相聲,還沒有這批視頻好看,長此以往,小劇場經營自然出現問題。

關於出洋相的相聲到底長什麼樣子,中國紀檢監察報並未給出明確界定。不過,互聯網上某些小劇場的演出視頻當中,確實存在不少的男扮女裝、甚至於在內容上極盡低俗的相聲,表演者更是某些電視綜藝捧出來的“小明星”。而這些小明星的觀眾,更是一種趨之若鶩的觀感,缺少對相聲的基本認知,只知道自己在追星,不知道應該追優秀的作品。

中國紀檢監察報發文《說相聲》,出洋相相聲與小劇場相聲被看衰


中國紀檢監察報通過《說相聲》一文,談出另一個有價值的觀點。文中寫到,過去人們習慣把相聲分為諷刺相聲、歌頌相聲等,這種劃分僅僅在於不瞭解相聲發展的形而上學者盲目地對“諷刺”的褒揚和對“歌頌”的批評。這種劃分無法說明《戲劇雜談》《戲劇與方言》這類相聲存在的意義,也無法說明像《友誼頌》《郝市長》這樣的相聲為何還能得到當時觀眾的喜愛。

《戲劇雜談》、《戲劇與方言》、《友誼頌》等相聲,確實無法區分是歌頌相聲還是諷刺相聲,只能說,這是有藝術功底的相聲。目前,相聲圈也確實存在這個問題,通過標榜自己踩踏同行來實現觀眾心中的自我美化。尤其是某些指摘歌頌相聲的演員,試圖通過這種指摘來完成對自我的美化。可是,當這些演員正式走向電視舞臺的時候,自己的相聲,比指摘的人的作品還不如。

中國紀檢監察報發文《說相聲》,出洋相相聲與小劇場相聲被看衰


關於這種指摘歌頌相聲的行為,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主席馮鞏先生也十分無奈,不得不在首屆相聲小品大賽的舞臺上說了幾句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歌頌相聲的代表人物姜昆老師,當年的諷刺相聲力度也是無人能及 的。姜昆先生79年的《如此照相》,至今也沒看哪個指摘歌頌相聲的人能創作出超越此作品的相聲段子來。

個人認為,過分指摘相聲同行的演員,不過是力圖通過揶揄別人的作品,來試圖打造自己多好的觀眾印象。但這樣的演員自己走上電視舞臺之後,拿出來的相聲作品,很多時候尚且不如他指摘的人。而某些標榜諷刺相聲的演員,又不知他最近做了什麼諷刺相聲?難道諷刺搭檔的父母,也算是諷刺的一種了?這或許正是中國紀檢監察報《說相聲》一文認為的“出洋相”相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