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高息诱惑,保卫荷包攻略来了!

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检察院

LanShanJianCha

关注

2018年7月的一天,我接待了自己承办的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被害人,听被害人控诉自己的一生积蓄都被涉案公司骗走,连自己的养老钱都血本无归,在替被害人的损失心痛之余,也惋惜这些被害人在高息诱惑面前没有保持冷静。为了减少此类情况的出现,我想结合办案实际,向大家介绍下此类案件的特征,帮助大家打响荷包保卫战!

一、非法集资的定义

所谓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非法集资活动涉及内容广,表现形式多样,从目前案发情况看,主要包括债权、股权、商品营销、生产经营等四大类。

拒绝高息诱惑,保卫荷包攻略来了!

二、非法集资的特征

(一)

公司组织架构趋于完备

为了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资金的目的,非法集资人经常设法向投资者营造正规、资金实力雄厚的氛围,经常以设立公司、并以合法的金融公司团队的面目出现,并将办公地选在有影响力的商圈,内部大多设有总经理室、市场部、培训部、企划部、人事部等部门,冠名某某“基金管理”、“投资基金”、“理财咨询公司”,有的公司甚至在全国各地设置了诸多子公司和分支机构。

拒绝高息诱惑,保卫荷包攻略来了!
拒绝高息诱惑,保卫荷包攻略来了!

(二)

手段翻新,认定难度加大

近期,一些第三方平台打着“创业”、“创新”的旗号,层层包装涉及所谓的项目和产品,以“购物返本”、“消费等于赚钱”、“你消费我还钱”为噱头,承诺高额甚至全额返还消费款、加盟费等,以此吸引消费者、商家投入资金。

此外,非法集资与传销、诈骗等犯罪相互交织特征在一些领域和地区更加突出,农村地区非法集资“口口相传”“熟人拉熟人”现象明显,这些都给防范和打击工作带来更大困难。

三、非法集资案件多发原因

我国经济持续向好,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2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全年人均GDP为59660元,比上年增长6.3%,国民购买力持续提升。投资什么?买什么产品最安全?成为当代中国人烦恼的问题。一些不法分子层层包装设计所谓的项目和产品,以当下“热门名词”、“热点概念”炒作,诱惑社会公众投入资金。为了获得高额回报,不明真相的群众便纷纷将积蓄投入这些金融公司。

四、非法集资案件常见套路

1

营业执照、注册资本

公司说:“我们都是正规公司,有工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上亿元,公司正规合法,实力雄厚,您完全可以放心!”

检察官

“营业执照犹如一个人的身份证,有身份证并不代表不会犯罪。目前我国注册资本已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公司工商登记的注册资本,并不等同于注册资本已经足额缴纳

名人效应

公司说:“某某明星都给我们站台宣传了,某某组织作为业界权威,也给我们公司颁奖了,这样的公司您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只要给够代言费,明星就会为公司站台宣传。在不了解所谓业界权威的情况下,请记住很多组织和名人一样,都是商业性质的,甚至依靠颁奖赚钱,你要肯花钱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奖项。”

检察官

庞氏骗局

公司说:“我们公司一直运营的很好,投资我们公司的张大哥、李大爷已经获得红利和收益百万了,如何安全高收益的赚钱平台您还在等什么?”

检察官

“庞氏骗局是对金融领域投资诈骗的称呼,简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你现在拿的钱都是自己或别人本金的一部分而已,一旦没有了后续资金来源,你还能拿到利息吗?”

总理鼓励

公司说:“我们是互联网金融企业,李克强总理在各个场合都大力推动互联网+和创新呢!”

“李克强总理是鼓励创新,但创新必须要合规合法,而非法集资的公司只是打着互联网和创新的名义在实施非法集资的犯罪行为。”

检察官

人民大会堂宣传

公司说:“我们这个公司在钓鱼台宾馆、人民大会堂都开推介会了,国宾馆、人民大会堂那是什么地方,不是正规公司能让我们开会吗?能让我们公司开会代表什么?代表国家和政府对我们公司的认可!”

检察官

“国宾馆也是宾馆,商业机构提供场地,人民大会堂在人大不开会的时候也对外提供商业服务,它们并不代表监管机构的审查。非法集资的公司为了增加可信度和权威感,专门找这样的地方开会。”

返利消费

公司说:“满500返500,满1000返1000!”“消费=存钱=免费!”

“返利资金主要源于商品溢价收入、会员和加盟商缴纳的费用,几乎所有平台,均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与其承诺相匹配的如此高额回报的正当实体经济和收益,资金运转和高额返利难以长期维系。一旦资金链断裂,参与者将面临严重损失。”

检察官

拒绝高息诱惑,保卫荷包攻略来了!

五、如何识别非法集资

识别风险的最简单办法就是看公司和平台是不是信口开河报出天价回报率,比如20%以上的回报率等。不要被高息诱惑而投资,要明白的是:你是冲着高息而去的,而他是要吞掉你的本金,让你血本无归。

因此,投资者要擦亮眼睛,识别畸高收益背后的圈套,保持平和的投资心态,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博傻”,不要认为自己不会是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要始终坚定:拒绝高息诱惑,打响荷包保卫战!

文字 | 张文婧

拒绝高息诱惑,保卫荷包攻略来了!

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检察院

微信号 : LanShanJianCh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