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街上的叶伯和,成都音乐史上的传奇人物

在清末民国初,政权交替、社会动荡、军阀混战的年代,既不学习列强们的先进枪炮技术,又不固守中国封建传统思想,这样的人往往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无论是在激进派还是保守派看来,这样的样人都是不务正业。

成都指挥街的叶伯和就是这样子的一个人。

指挥街上的叶伯和,成都音乐史上的传奇人物

在日本留学时的叶伯和

叶伯和聪颖过人,13岁就考中了秀才。祖父叶祖诚是清光绪年间的五品官员,父亲叶大封也做过清附贡生,还被纳入预备官员之列。但还没有等到做官的那天,父亲就感到清王朝不保了,1907年秋,便带着18岁的叶伯和,及12岁的弟弟东渡日本求学去了。

本来,父亲是准备让叶伯和与自己一样去学法政,谁知叶伯和却偷偷报考了日本音乐的最高学府——东京音乐学院,一度惹得父亲大为不满,因为在父亲看来,中国要建成一个现代国家,需要的是务实型人才,叶伯和的行为,似乎有种“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味道,简直是恨铁不成钢。

然而学成归来,叶伯和不仅用所学知识为中国社会生活注入了新鲜活力,还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天地,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革命贡献了力量。

先说说其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1915年,他出任四川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主任,主持开办了我国大学中第一个音乐专业“乐歌专修班”,并在成都的多所学校任教,是中国西南地区第一个教授西方音乐理论、五线谱、钢琴与小提琴演奏的音乐家,我国西南地区当之无愧的新音乐启蒙者与奠基人。

1924年,他出任成都通俗教育馆音乐室主任,便致力于开展各种群众性的音乐活动。除中西乐演奏外,还举办昆曲、京戏、川剧演唱会等,十分活跃。并开办了钢琴、风琴、提琴、胡琴、昆曲、唱歌六个补习班,组建了成都第一支中西乐混合乐队,举办了成都最早的声乐演出。

1927年在我国西南地区第一次举办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音乐会”,以纪念贝多芬逝世一百周年。

1932年他发起成立了成都第一家民间乐社“海灯乐社”(“海灯”二字系谐音音乐家“海顿”),每个周末在他家中排练,平时在学校与电台演奏贝多芬、海顿、柴可夫斯基等大师的名曲。

指挥街上的叶伯和,成都音乐史上的传奇人物

叶伯和与夫人廖赞和

而在中国文化的传承方面,叶伯和1915年前后就开始了新诗创作,早于胡适的1916年,是我国用白话文写诗的第一人。

此外,五四时期,在欧洲中心论的思想影响下,许多人不重视传统文化的民族特点,一切用西方的标准来衡量。怀着傲慢和偏见的西方学者们说:“欧洲的艺术是其他各族人民所努力追求而不能达到的最标准的艺术,欧洲的音乐才是真正的音乐。”在这样的思潮中,叶伯和毅然奋笔撰写出密切联系我国人文科学发展而又突出时代精神的《中国音乐史》,这是十分难能而可贵的,是具有真正的历史价值的。

而在四川高等师范学校教学期间,为了能够将音乐知识更“接地气”的传授下去,叶伯和创作了不少“乐歌”,他说“我在高等师范教音乐,坊间的唱歌集都不能用,我学的呢,又是西洋文的,高等师范生是要预备教中小学的,用原文固然不对,若是用些典故结晶体的诗来教,小孩子怎么懂呢?”

于是,叶伯和便做了“白描的歌”(大白话加上旋律),拿来试一试,没想竟受到了大家欢迎,被青年学子们广为传唱。据说,叶伯和把自己的诗歌创作分为“诗”和“歌”两类,他说:“没有制谱的和不能唱的在一起,暂且把它叫做诗。有了谱的和可以唱的在一起,叫做歌。”所幸的是,今天我们在叶氏的《诗歌集》中还能读到他创作的一部分歌词,乐谱却因年代久远无法寻觅,使人深抱遗珠之憾。

指挥街上的叶伯和,成都音乐史上的传奇人物

叶伯和长女叶胜男(前排拉大提琴者)与同仁合影

至于其对中国革命贡献,叶伯和的新诗经常在五四时期颇有影响的《星期日周报》、《人声报》、《直觉》等进步刊物上发表,在青年学生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激励了一大批有志之士。

而在成立成都第一家民间乐社“海灯乐社”后,乐社经常到大中学校演出,曾参加纪念鲁迅、王光祈逝世周年的隆重纪念活动。抗战开始后,也为募集寒衣、飞机款等多次举行义演。

但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艺术家,他的生活却是不幸的。抗战胜利后,叶氏城中住宅失盗,乡间房舍又遭火灾,中年丧妻的叶伯和心情极度抑郁,又感国事日非,扰怀难释,竟于1945年11月6日深夜投井自尽。时年56岁。

=========我是分隔线=========

新土著爱上老成都!关于成都街道故事和民间传闻,相信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一定都有自己的压箱干货,不妨分享出来,让大家一起感受现代化大都市背后的人文元素。欢迎大家直接留言提供更多关于成都的故事线索。

想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文章,欢迎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