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情绪行为,看专家如何给您解答

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情绪行为,看专家如何给您解答

皮皮从出生开始就不安分,状况频出,让妈妈十分头疼。好不容易到皮皮可以上幼儿园了,妈妈以为可以松口气,过一段安静日子了。不料老师反映说,皮皮整天动个不停,又常常破坏东西;学习时间非常短暂,一件事往往尝试不到一分钟他就放弃了,不肯再继续。老师对皮皮的好动,蛋和拒绝学习用尽各种方法,却成效不佳。实际上,妈妈平常也不太敢带他出门,深怕他惹祸,让大人颜面尽失。至于爸爸,同样无法忍受儿子的脱轨行为,经常斥责和打骂,使得父子关系恶劣到极点。

既然老师对皮皮没办法,妈妈只好带他去看医生。得到的答案却是:“不要着急,等孩子再长大些,自然就开窍了。”妈妈决定耐心等待,同时听从朋友的建议,将皮皮转到一所著名的幼儿园,希望名校的教导能加速皮皮的发展,以赶上同龄的小朋友。

皮皮平安无事地读完幼儿园。但在皮皮进入小学不到一个月,妈妈就意外地接到老师的通知,建议把皮皮转入启智班。因为他自习时不写字,上课时毫无顾忌地站起来走动,还招惹他人,严重破坏上课秩序。老师认为皮皮的智力可能有问题,不适合在普通班上课。这份通知令爸爸和妈妈深感不解,打听之下才知道,原来皮皮在第二家幼几园依然调皮捣蛋、拒绝学习,老师来手无策,只好放牛吃草,任其自然发展,却也从未对家长主动提及。显然皮皮在这家幼儿园并未获得任何帮助,说得更正确一点,倒是荒废了调整发展的关键期。经过这一番折腾,妈妈才警觉到,以守株待兔的心态静待皮皮自己开窍办法,还是积极请教专家,赶紧学会引导孩子听话合作,进而学规矩、练耐性、提高受教性,才是正途

先找出问题症结

孩子在行为、情绪和学习上的反常现象,由于表现在外,较易受到父母、老师的注意。但是,这些现象究竟是心理还是生理上的问题,通常就不是父母、老师容易判断的了。此时需要请教专家,经过详尽的评量,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到目前为止,脑波图及先进的大脑断层摄影(CT)、脑部核磁共振影像(MRI)等的主要功能,仅在判断脑部严重受伤的部位,尚无法据以鉴别如感觉统合失调等轻微脑功能失调的问题。

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情绪行为,看专家如何给您解答

有鉴于此,美国职能治疗师爱尔丝博士(Dr. Jean Ayers,1920-1989)设计出一套客观而标准化的测验工具,定名为“南加州感觉统合测验”。该测验具有四种特质

1.它是一套专门用于评量儿童神经心理成熟度的测验工具。2.可精确侦测4岁至10岁儿童软性神经症状( soft neurological sign),且可与同龄儿童的常模比较,以标准差显示失调程度。3.测验内容几乎不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故在尚未建立本土儿童的常模前,可暂时采用美国所建立的常模,作为诊断功能失常与否的依据。4.此套测验由相关的18项分测验组成,再配合爱尔丝所编的有关眼、舌、手、脚使用原始神经反射的15项临床观察一起使用,可精确测出脑干部位感觉统合失常的类别及严重程度,并可鉴定左、右大脑半球的机能。1989年,感觉统合国际组织( Sensory 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的研究团队将爱尔丝博士前套测验中的11项保留,另外增加6项有关动作计划能力的测验,定名为“感觉统合与动作计划测验”( Sensory Integration and Praxis Tests)。此套测验以电脑计分方式分析结果,所有测验需寄回设在美国的感觉统合国际组织做资料整理。因此,除了北美以外,其他国家在推广上大都受到时空限制,所以仍沿用“南加州感觉统合测验”。

孩子的问题如经检查证实属于生理发展问题,则解决之道当然是从治疗生理障碍着手,也就是根据孩子感觉统合失调的类型,采取对策予以诊治。另一方面,父母也要调整教养的态度与方法,利用行为辅导及情绪疏导的技巧,从旁耐心地协助孩子,这样才能收到矫治的效果。

运用同理心,四两拨千斤

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手脚操作能力比脑的推理能力差,常有力不从心的窘境,久而久之,产生痛恨自己笨拙的心理。为了藏拙,就以拒绝学习、拒绝尝试新事物的方式来逃避,自然就不再主动学习了

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情绪行为,看专家如何给您解答

行为矫正5大妙招

面对困难是件痛苦的事。父母除了留意教导的态度和方法之外,如果孩子主动学习的动机仍然不足,还可配合奖惩的方法来帮助孩子。

1.口头鼓励。最好先用口头的鼓励给孩子戴高帽子,如:“我相信你做得到。推崇及肯定让孩子内心愿意督促自己要好好表现,父母只要轻松验收成果即可。

2.实质奖励。如果第一招无效,可用实质的奖励进行鼓励,如给他爱吃的食物(海苔、葡萄千、饼千、果冻、果汁等),喜爱的文具(贴纸、铅笔、色纸等),喜欢的经验被拥抱、荡秋干、抱玩偶等)。

3.取消既有权利。如果第二招效果仍不彰,就取消一些他原本已有的权利,如不准看卡通、不准玩电视游乐器、没收心爱的玩具、取消黄昏散步等。

4.口头警告。要是第三招还不奏效,就给他口头警告。督促孩子在缓冲时间内(如10秒、5秒)要赶快听话配合,否则将使出第五招的杀手锏。

5.处罚:请先考虑用那些孩子在乎且可行的惩罚,如禁足、面壁、打手心等。绝对不要说“把你丢出去”、“打断你的腿"、“3天不给你饭吃”等不可能做到的适。父母说到就要做到,请确实执行处罚。只要父母是出于爱心而不是泄惯,同时也让孩子知道被体罚的原因,它仍是一种可以偶尔采用的娇治方法,让孩子丢弃任性,学习理性面对问题。教导这类孩子时切忌操之过急,同时也不要脱口而出“笨蛋”之类的话,刺伤他的心灵。他们需要周围人理解其处境,以更大的耐心帮助他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肯定自己、建立信心,然后,再以渐进的缓和方式逐渐提高他的能力,培养他乐于学习的勇气。

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情绪行为,看专家如何给您解答

先安定情绪,再说理

部分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由于神经抑制功能较差,忍受挫折和刺激的能力也较低,所以常因一点小小的事故就反应过于激动。他们对自己这种情形,也感到十分尴尬。因此,在他们情绪激动时,父母不要以为他们老爱莫名其妙地乱发脾气而加以责骂。如此不但无法解决问题,反而更加重孩子的慌乱和困窘。孩子激动时,最好的处理方式是

1.马上把他带离现场,到安静的房间去,使环境中的刺激立刻减少或终止,以减轻他神经上的负荷。

2.同时,抚揉他的背部、紧握他的手,或是给他抱柔软的玩偶、枕头,这样可以帮助孩子神经的抑制功能恢复运作,产生安定情绪的效果。3.等孩子平静之后,再和他讲道理,纠正他不当的行为,让孩子明白那样的情绪反应是不对的,也学习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

给父母的话

家里有个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的确需要父母花费许多心思。但是也只有父母的爱心耐心和慧心(正确的处理方法).才能协助孩子克服层层障碍,在走过一段时光之后,再回头审视孩子进步的足迹,相信曾经付出的辛劳,都会化为欣慰和满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