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統合失調兒童的情緒行爲,看專家如何給您解答

感覺統合失調兒童的情緒行為,看專家如何給您解答

皮皮從出生開始就不安分,狀況頻出,讓媽媽十分頭疼。好不容易到皮皮可以上幼兒園了,媽媽以為可以鬆口氣,過一段安靜日子了。不料老師反映說,皮皮整天動個不停,又常常破壞東西;學習時間非常短暫,一件事往往嘗試不到一分鐘他就放棄了,不肯再繼續。老師對皮皮的好動,蛋和拒絕學習用盡各種方法,卻成效不佳。實際上,媽媽平常也不太敢帶他出門,深怕他惹禍,讓大人顏面盡失。至於爸爸,同樣無法忍受兒子的脫軌行為,經常斥責和打罵,使得父子關係惡劣到極點。

既然老師對皮皮沒辦法,媽媽只好帶他去看醫生。得到的答案卻是:“不要著急,等孩子再長大些,自然就開竅了。”媽媽決定耐心等待,同時聽從朋友的建議,將皮皮轉到一所著名的幼兒園,希望名校的教導能加速皮皮的發展,以趕上同齡的小朋友。

皮皮平安無事地讀完幼兒園。但在皮皮進入小學不到一個月,媽媽就意外地接到老師的通知,建議把皮皮轉入啟智班。因為他自習時不寫字,上課時毫無顧忌地站起來走動,還招惹他人,嚴重破壞上課秩序。老師認為皮皮的智力可能有問題,不適合在普通班上課。這份通知令爸爸和媽媽深感不解,打聽之下才知道,原來皮皮在第二家幼幾園依然調皮搗蛋、拒絕學習,老師來手無策,只好放牛吃草,任其自然發展,卻也從未對家長主動提及。顯然皮皮在這家幼兒園並未獲得任何幫助,說得更正確一點,倒是荒廢了調整發展的關鍵期。經過這一番折騰,媽媽才警覺到,以守株待兔的心態靜待皮皮自己開竅辦法,還是積極請教專家,趕緊學會引導孩子聽話合作,進而學規矩、練耐性、提高受教性,才是正途

先找出問題癥結

孩子在行為、情緒和學習上的反常現象,由於表現在外,較易受到父母、老師的注意。但是,這些現象究竟是心理還是生理上的問題,通常就不是父母、老師容易判斷的了。此時需要請教專家,經過詳盡的評量,才能找到問題的癥結。到目前為止,腦波圖及先進的大腦斷層攝影(CT)、腦部核磁共振影像(MRI)等的主要功能,僅在判斷腦部嚴重受傷的部位,尚無法據以鑑別如感覺統合失調等輕微腦功能失調的問題。

感覺統合失調兒童的情緒行為,看專家如何給您解答

有鑑於此,美國職能治療師愛爾絲博士(Dr. Jean Ayers,1920-1989)設計出一套客觀而標準化的測驗工具,定名為“南加州感覺統合測驗”。該測驗具有四種特質

1.它是一套專門用於評量兒童神經心理成熟度的測驗工具。2.可精確偵測4歲至10歲兒童軟性神經症狀( soft neurological sign),且可與同齡兒童的常模比較,以標準差顯示失調程度。3.測驗內容幾乎不受社會文化的影響,故在尚未建立本土兒童的常模前,可暫時採用美國所建立的常模,作為診斷功能失常與否的依據。4.此套測驗由相關的18項分測驗組成,再配合愛爾絲所編的有關眼、舌、手、腳使用原始神經反射的15項臨床觀察一起使用,可精確測出腦幹部位感覺統合失常的類別及嚴重程度,並可鑑定左、右大腦半球的機能。1989年,感覺統合國際組織( Sensory 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的研究團隊將愛爾絲博士前套測驗中的11項保留,另外增加6項有關動作計劃能力的測驗,定名為“感覺統合與動作計劃測驗”( Sensory Integration and Praxis Tests)。此套測驗以電腦計分方式分析結果,所有測驗需寄回設在美國的感覺統合國際組織做資料整理。因此,除了北美以外,其他國家在推廣上大都受到時空限制,所以仍沿用“南加州感覺統合測驗”。

孩子的問題如經檢查證實屬於生理發展問題,則解決之道當然是從治療生理障礙著手,也就是根據孩子感覺統合失調的類型,採取對策予以診治。另一方面,父母也要調整教養的態度與方法,利用行為輔導及情緒疏導的技巧,從旁耐心地協助孩子,這樣才能收到矯治的效果。

運用同理心,四兩撥千斤

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手腳操作能力比腦的推理能力差,常有力不從心的窘境,久而久之,產生痛恨自己笨拙的心理。為了藏拙,就以拒絕學習、拒絕嘗試新事物的方式來逃避,自然就不再主動學習了

感覺統合失調兒童的情緒行為,看專家如何給您解答

行為矯正5大妙招

面對困難是件痛苦的事。父母除了留意教導的態度和方法之外,如果孩子主動學習的動機仍然不足,還可配合獎懲的方法來幫助孩子。

1.口頭鼓勵。最好先用口頭的鼓勵給孩子戴高帽子,如:“我相信你做得到。推崇及肯定讓孩子內心願意督促自己要好好表現,父母只要輕鬆驗收成果即可。

2.實質獎勵。如果第一招無效,可用實質的獎勵進行鼓勵,如給他愛吃的食物(海苔、葡萄千、餅千、果凍、果汁等),喜愛的文具(貼紙、鉛筆、色紙等),喜歡的經驗被擁抱、蕩秋幹、抱玩偶等)。

3.取消既有權利。如果第二招效果仍不彰,就取消一些他原本已有的權利,如不準看卡通、不準玩電視遊樂器、沒收心愛的玩具、取消黃昏散步等。

4.口頭警告。要是第三招還不奏效,就給他口頭警告。督促孩子在緩衝時間內(如10秒、5秒)要趕快聽話配合,否則將使出第五招的殺手鐧。

5.處罰:請先考慮用那些孩子在乎且可行的懲罰,如禁足、面壁、打手心等。絕對不要說“把你丟出去”、“打斷你的腿"、“3天不給你飯吃”等不可能做到的適。父母說到就要做到,請確實執行處罰。只要父母是出於愛心而不是洩慣,同時也讓孩子知道被體罰的原因,它仍是一種可以偶爾採用的嬌治方法,讓孩子丟棄任性,學習理性面對問題。教導這類孩子時切忌操之過急,同時也不要脫口而出“笨蛋”之類的話,刺傷他的心靈。他們需要周圍人理解其處境,以更大的耐心幫助他看到自己的能力,從而肯定自己、建立信心,然後,再以漸進的緩和方式逐漸提高他的能力,培養他樂於學習的勇氣。

感覺統合失調兒童的情緒行為,看專家如何給您解答

先安定情緒,再說理

部分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由於神經抑制功能較差,忍受挫折和刺激的能力也較低,所以常因一點小小的事故就反應過於激動。他們對自己這種情形,也感到十分尷尬。因此,在他們情緒激動時,父母不要以為他們老愛莫名其妙地亂髮脾氣而加以責罵。如此不但無法解決問題,反而更加重孩子的慌亂和困窘。孩子激動時,最好的處理方式是

1.馬上把他帶離現場,到安靜的房間去,使環境中的刺激立刻減少或終止,以減輕他神經上的負荷。

2.同時,撫揉他的背部、緊握他的手,或是給他抱柔軟的玩偶、枕頭,這樣可以幫助孩子神經的抑制功能恢復運作,產生安定情緒的效果。3.等孩子平靜之後,再和他講道理,糾正他不當的行為,讓孩子明白那樣的情緒反應是不對的,也學習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

給父母的話

家裡有個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的確需要父母花費許多心思。但是也只有父母的愛心耐心和慧心(正確的處理方法).才能協助孩子克服層層障礙,在走過一段時光之後,再回頭審視孩子進步的足跡,相信曾經付出的辛勞,都會化為欣慰和滿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