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瓊專欄」之三:痛苦是內心覺醒的必經之路|渡過

「周琼专栏」之三:痛苦是内心觉醒的必经之路|渡过

有人曾經問我,去禪修的是不是都是心理有點問題、內心痛苦的人?

我不知道別的禪修者是怎樣的,對我而言,是的。我的確是一個有很多心理問題,常感覺痛苦的人。

經過多年的自我探索,如今我不再羞於承認這一點——我其實很怕痛苦,又怕又恨。多少次被侵蝕其中,感覺命懸一線,常常幻想著要把它們一網打盡。直到禪修了一段時間,真正看到,對抗無效——不但無效,還非常有害——這才死了心,不與痛苦作對。

臣服後,慢慢獲得了一些面對困難的能力,開始對痛苦升起感激之情。知道一切痛苦的感受都是指示燈、是信使,是道路,牽引著我去探索內在世界,去看到那些傷痛、堵塞及被背離之處,與自己的力量和本性相連。

佛陀教導世人走向覺悟之道,其最基本的教義是《四聖諦》:苦聖諦,苦因聖諦,苦滅聖諦,通向苦滅之道聖諦。

如果人一生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任務是內心的覺醒,是認識自己、迴歸本源,那麼對我等業障深重的凡俗之人而言,感受和承受痛苦就非常重要。沒有對痛苦的覺察,就不會想要尋求解脫,亦無緣被喚醒。

81天的禪修中,我是那個每天都在默默流淚的修行人(一天數次)。對我來說,每一次淚水,都是心靈的沐浴,痛苦的放逐。

失連之痛

(1)

依然記得13歲那年,站在離家不遠的一個路口,感到迷失和痛苦的情境。那時才剛結束8年的留守兒童生活,回到父母身邊不久。到了該回家的時候,卻不想回家,又無處可去。一個人站在路口傷心流淚,想了很多,不知道人活在世間的目的是什麼?還要活多久?到底要怎麼活才能被接受?想要快快長大,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別人是怎麼活的。

這情境也許只持續了20分鐘,但當時孤獨、無助又迷失的感覺,在此後二十多年裡,成為我生命中熟悉的味道。

長大後,遠離家鄉,來到小時候嚮往的“外面的世界”,做記者、編輯、媒體工作,一做就是16年。見證了很多人的故事,過上了在物質上相對舒適的生活,不斷學習怎麼去獲得“社會和他人的認可”,成了父母眼中“有出息”的孩子,但那迷失感,只增不減。

(2)

成年後常常做同一個場景的夢,夢見自己走進一個很大的商場,很多層,每一層都琳琅滿目擺滿不同的商品,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有。我一層層走下去,似乎在尋找什麼,卻什麼也沒買。最後走出商場,似乎要去哪裡,但完全迷失,忘了目的地是什麼,也不記得家到底在哪裡。

接受精神分析兩年多以後,這個主題的夢才逐漸消失。

我後來意識到,那個大商場,既映照著我對自身的感受,亦相當於一個“外面的世界”。因為與自身的力量失聯,無論向內還是向外(內外原本一體),我似乎都找不到有價值的東西;這個夢想要我看到,我的心,完完全全地迷失了。好在,我從沒有放棄過尋找。

當然這個夢還有很多值得分析的地方,但因與本文無關,此處不再展開。

(3)

對我而言,人生是蠻苦的。

幼年時父母面臨物質與精神雙重匱乏,自身難保,無力照顧孩子的需求。作為孩子,不得不切斷與自我情感的連接,一切看大人的臉色和意願行事,得以存活。長大後,這種生存模式不由自主被帶到一切與他人的關係中——所有打壓、忽略自已真實感受,追求“社會與他人的認可”的行為都是幼年時候與父母關係的翻版。這就是精神分析所稱的“強迫性重複”。

與自我的失連,是孤獨感與迷失感產生的根源。而與自我的失連,也導致在更大範圍內與文化的失連。(*這裡所稱的“自我”,指的是身心在每一個當下時刻的真實感受)

曾經讀到一篇微信貼子,講一位外國教授來中國大學講學,發現中國的師生普遍沒接觸過《易經》《道德經》《莊子》等中國古文化經典。讀著讀著,一股巨大的悲傷湧上心頭,那情緒來勢洶湧,我在家中放聲痛哭了半個多小時。

我在悲痛中看到一條暗黑的河流,它經由我的祖輩,流到我這裡。那是我世世代代的生命之河。我看到,在我之上,無數個世代都在苦難中尋找光明,尋找自己的根與家園。而我們,不光與自己失連,也與中國文化中極珍貴的部分失連。

而中國文化中最珍貴的部分,與道相連,與本性的圓滿相連、與人類最高的智慧相連。

這是我體會到的第一層痛。

(4)

失連,所以迷茫。迷茫,就是一種無明的狀態。無明,滋生恐懼;心有恐懼,就會拚命向外抓取,欲求無度。欲求不得,又生嗔恨,嗔恨則使人陷入更深的無明……佛家說的貪嗔痴(無明),以及隨之派生的一系列痛苦感受,就我的體驗中,皆源於與本性的失連。

佛陀在《苦聖諦》裡說,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愁、悲、苦、憂、惱是苦,怨憎是苦,愛別離是苦,求不得也是苦……只有當人能深切地感受到這些痛苦時,才會停下來,去理解自己和周圍的環境,尋求連接,尋求超越。

幸運的是,心含天之所斌。無論我們的文化經歷過多少浩劫,個人在成長中經歷過多少的迷失,人的心不會忘卻自己的根。不管要承受多少苦痛,依然會不惜代價去尋找自己的歸途。

連接之痛

接受心理治療後,開始與內在真實感受連接。這是一個重回自我、從“外求”模式艱難地轉向“內求”模式的過程……上述的夢因完成了作為“信使”的任務,退出心理舞臺。

然而,夢消失了,內心的痛苦並不因此減緩。相反,與自我的連接,有時會產生比失連狀態下更難承受的痛苦。

(1)

一則,跟所有人一樣,我想要的是療愈,是美好的結果,不想要受傷。可心理療愈的過程,偏偏就是一個不斷打開傷口、面對創傷的過程——這個過程會漸次激活過往所有的創傷,以實現修復和連接。這個過程會湧現出太多讓人難以承受的傷痛,讓人走得艱難困苦——苦得呀,常常讓我想要放棄。

在這些時候,才知道,原來我是這麼害怕面對自己,也害怕實現自己。那些讓我痛苦的東西,原來也是我賴以為生的東西。而那些我所追求的東西,療愈啊,成長啊,竟會帶來那麼多的喪失、失控,恐懼。

(2)

二則,當我意識到“外求”無益,轉而“內求”時,看到的卻是自己極脆弱無能的一面。發現自己其實習慣了被外力推動。習慣在外界尋找認可、依附他人,自己無力承擔。起始階段尤其如此。

不僅無力承擔“做自己”的責任,也無力承擔因對自己失望所帶來的破碎感。鄙視自己、恨自己、想把自己毀掉重來……經歷了很多激烈的內戰,而最終,不得不面對她,與她相處。直到有一天,面具層層碎去,慈悲之心升起,眼中不再看到脆弱無能這些概念,而是能感受到人性本身的侷限,切身體會到自己承受的苦……開始接納自己每一個當下的真實狀態。這個過程,是極為痛苦的經歷。

(3)

其三,一次次體會到那“強迫性重複”機制的強大。哪怕已經看清自己的模式,並處在觀照之中,依然會看到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跌到“坑”裡——即繼續在過去的模式下行事。你會一遍遍體會到“舊我”與“新我”之間的衝突。關於這一點,我將在下一篇文章《凝視人性的枷鎖》中展開描述。

(4)

其四,與自我的連接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人在完成自性化之前,仍會在迷失與無明的狀態中經歷一段漫長的探索之旅。整個旅程都會伴隨著上文所述的失聯之痛。

這是我所體驗到的第二層痛:連接之痛。

無我之痛

(1)

而我所經歷過的最強烈的痛,還不是上述二者。而是在禪修中,因看到生滅無常、身心無我所帶來的毀滅感。

看到一切身心現象在生起的當下,即滅去。一個呼吸,一個腳步,一次舉手抬足,一個感受、一個念頭,一個情緒,一個畫面,一段聲音,一口食物的味道,一個氣味……無不如此。

過去的,早已過去,當下的,正在逝去;未來的,也必將如此迅速地消逝。而“我“,無法抓取和停駐在任何一個片刻,只剩下一團混亂又恐懼的感受。

(2)

“我”,到底是什麼呢?那不過是一堆身心現象的集合體,當身心現象在剎那剎那間地消逝時,作為概念的“我”也在剎那剎那間地更新。“我”不是固定不變的。

而所有的生滅,都由各自的因緣促就,有自己的運行軌跡,不受“我”的控制,不受任何人的控制。

看到這些,會讓人產生一種難以承受的崩潰感。曾經那牢固、穩定的外部世界和自以為可控的內部世界崩塌了,我在一切事物中看到梵高的畫,看到一切都在快速地運動,聚攏又離散,離散又聚攏,中間沒有人,沒有“我”,只有現象的生滅、流動。

(3)

最初看到身生現象的生滅時,每天都要無聲地大哭幾場。無法接受自我並不存在,一切都如閃電般生滅的實相。一路“觀”下去,又見到在無常無我之後的好東西,知道一切皆有道理,悲傷才得以緩解。

無我之樂

而我所體驗到的,最深的快樂,也出現在內觀禪修中。

(1)

有時在禪修中進入到一種嬰幼兒狀態。眼前出現意象,看到自己變成一個孩子,在柔軟的草地、在花園裡、溫暖的陽光下,或站,或坐,或爬行,或踉踉蹌蹌地走動。他笑著,那快樂從他的全身向外流淌。世界在他眼中是一體的。沒有內外之分,你我之別。他對一切都感到滿足、自在,似乎他明白世上一切事物存在的道理。

有時,沒有非常明晰的意象。只是感知到一片不斷在延伸、無邊無際的朦朧世界,彷彿是宇宙形成最初的狀態;或者,感覺自己置身於大海深處,感受著海浪的起伏。

(2)

這些時刻,我會進入一種純然的喜樂之中。沒有情結、創傷,沒有痛苦、心靈的飢餓,沒有任何堵塞,只是存在著——不,甚至連“存在”與否也變得無足輕重。在禪坐中,身體的感覺消失了,沒有我,也沒有非我;沒有連,沒有失連;沒有生,也沒有滅……任何概念都難以描述這一刻的狀態,只是感到一種深厚的平靜和滿足感。

禪畢,想到六祖慧能的偈子: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

(3)

這些禪修體驗告訴我,撥開一切迷霧,人在根本上是本自俱足,清淨自在的。沒有自我,因此也不存在自我的迷失;無所謂連接,因此也沒有失連之痛——這就是我上文所說的無常無我之外的“好東西”。

可嘆,這些體驗也是無常的,最多停駐一兩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心又重新跌入煩惱之中。

(4)

佛家把人分為“鈍根”和“利根”兩種。

內心塵垢少,聞道後能很快頓悟、明心見性者為利根。如我等心中塵垢厚,痴心重、煩惱盛者為鈍根。

鈍根,要想獲得覺性,就得慢慢修,積累智慧。這是累世因緣註定,不受個人意願控制。

身為鈍根,只好接受現實,繼續面對痛苦,並在對痛苦的觀照中尋求內心的覺醒。

周瓊:心的探索者|禪修者|瑜珈習練者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廣州覺知與表達工坊發起人

英國牛津大學正念認知療法種子教師

◀掃描關注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本公號圖片除註明外皆由張進所攝。文字、圖片版權均為作者和公號所有,未經同意禁止商業應用。本公號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