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對唐朝21位皇帝的評價匯總(中篇)

(由於篇幅過長,文章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為五位皇帝,中篇為七位皇帝,下篇為九位皇帝。本篇1816字,閱讀需要3分鐘。)

《新唐書》對唐朝21位皇帝的評價彙總(中篇)

唐睿宗李旦

《新唐書》對唐朝21位皇帝的評價彙總(中篇)

唐玄宗李隆基

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李旦;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李隆基(父子同傳)

睿宗因其子之功,而在位不久,固無可稱者。嗚呼,女子之禍於人者甚矣!自高祖至於中宗,數十年間,再罹女禍,唐祚既絕而復續,中宗不免其身,韋氏遂以滅族。玄宗親平其亂,可以鑑矣,而又敗以女子。方其勵精政事,開元之際,幾致太平,何其盛也!及侈心一動,窮天下之慾不足為其樂,而溺其所甚愛,忘其所可戒,至於竄身失國而不悔。考其始終之異,其性習之相遠也至於如此。可不慎哉!可不慎哉!

譯文:睿宗依靠其子玄宗之功登基,而在位又不久,因而沒有可評述的事。可嘆哪,女子對人的禍害太厲害了!自高祖到中宗,數十年間,一再遭受女子干政之禍,李唐皇位斷而復續,中宗身不免禍,韋氏因此滅族。玄宗親自平靖韋氏之亂,實在值得以其為鑑了,卻又毀於女子。當他振作精神治理國政,開元之際,近於太平治世,那是何等興盛呵!到他放縱之心一動,竭盡天下之所好也不能滿足其享樂,又沉溺於寵愛的人,忘了值得警戒的教訓,乃至於逃命失國而不改。考察他從開始到最後的差異,其稟性因習染而相距之遠竟達到了如此地步。能不謹慎嗎!能不謹慎嗎!

《新唐書》對唐朝21位皇帝的評價彙總(中篇)

唐肅宗李亨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李亨;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父子同傳)

天寶之亂,大盜遽起,天子出奔。方是時,肅宗以皇太子治兵討賊,真得其職矣!然以僖宗之時,唐之威德在人,紀綱未壞,孰與天寶之際?而僖宗在蜀,諸鎮之兵糾合戮力,遂破黃巢而復京師。由是言之,肅宗雖不即尊位,亦可以破賊矣。蓋自高祖以來,三遜於位以授其子,而獨睿宗上畏天戒,發於誠心,若高祖、玄宗,豈其志哉!代宗之時,餘孽猶在,平亂守成,蓋亦中材之主也!

譯文:天寶年間,安史之亂驟起,天子逃出國都。正當此時,肅宗以皇太子身分總掌軍旅,討伐逆賊,真太適合他的職份了!然而,就僖宗時的情況而論,這時李唐王朝的聲威恩惠仍存世間,國家的綱常法紀尚未毀壞,哪比得上天寶之際?但僖宗身在蜀地,各鎮軍旅集結協力,終於打敗黃巢收復京都。以此而言,肅宗即使不登帝位,也可憑此打敗逆賊了。自高祖李淵以來,有三代皇帝讓位其子,其中僅睿宗李旦是上畏天戒,出自誠心,而高祖、玄宗,哪是他們本心呢!代宗之時,安史餘孽仍在,他靖亂守成,亦屬中等才能的君主了。

《新唐書》對唐朝21位皇帝的評價彙總(中篇)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李適;順宗至德弘道大聖大安孝皇帝:李誦;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李純(祖孫三人同傳)

德宗猜忌刻薄,以強明自任,恥見屈於正論,而忘受欺於奸諛。故其疑蕭復之輕己,謂姜公輔為賣直,而不能容;用盧杞、趙贊,則至於敗亂,而終不悔。及奉天之難,深自懲艾,遂行姑息之政。由是朝廷益弱,而方鎮愈強,至於唐亡,其患以此。憲宗剛明果斷,自初即位,慨然發慎,志平僣叛,能用忠謀,不惑群議,卒收成功。自吳元濟誅,強藩悍將皆欲悔過而效順。當此之時,唐之威令,幾於復振,則其為優劣,不待較而可知也。及其晚節,信用非人,不終其業,而身罹不測之禍,則尤甚於德宗。嗚呼!小人之能敗國也,不必愚君暗主,雖聰明聖智,苟有惑焉,未有不為患者也。昔韓愈言,順宗在東宮二十年,天下陰受其賜。然享國日淺,不幸疾病,莫克有為,亦可以悲夫!

譯文:德宗為人好猜疑妒忌、待人冷酷寡情,以見識高明自負,以順從正確合理的言論為羞恥,卻胡亂地受奸詐邪惡的諂媚之辭欺騙。他疑心蕭復輕視自己,認為姜公輔是故作正直,因而不能相容;信用盧杞、趙贊,則達到毀政亂國的地步,卻始終不改。及至奉天之難,他遭受懲創、深自戒懼,於是又推行無原則寬容的政策。由此朝廷權威更虛弱,而方鎮勢力更強悍,直至唐朝滅亡,其禍害自此發端。憲宗剛明果斷,自一登基,便激昂發憤,立志平息僭位逆賊,能取用忠誠的計謀,不受各種議論的惑亂,終於收得成功之效。自從吳元濟伏法,強蕃悍將大都想悔改過錯,恭敬聽從朝廷命令。當此之時,唐朝的朝綱刑法、軍令政紀,將近恢復振興,德宗、憲宗誰優誰劣,就不須比較而可區別了。到憲宗晚年,信用行為不端之人,使其事業未得善終,而身遭意外災禍,則更甚於德宗的結局。可嘆哪!奸佞小人之能夠敗毀國家,不一定是君主愚昧昏暗,即使是聰明聖智的君主,如果偶有迷惑,亦未有不造成禍患的。當年韓愈說:順宗身處東宮為太子二十年,天下人不知不覺中受其賜予的恩惠。然而在位時日短暫,不幸染病,未能有所作為,確實令人悲哀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