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全的感統小遊戲,孩子在家就能提升腦能力

如果孩子感覺統合失調,一般3歲左右就會有所表現

。經常細心觀察孩子,是及時發現問題的關鍵。對感覺統合失調的矯正,最有效的時機是小學三年級以前,而且年齡越小越有效。感統失調幹預的關鍵在於後天的教育和訓練,這些家長在家也可以做到。

感覺統合訓練一般都要堅持3個月以上,才會取得較好的效果。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個孩子都可以玩這些遊戲,它們同樣會對他的成長髮育產生積極的作用。以下,就從感統失調的幾個方面,總結適合在家裡做的感統遊戲。

非常全的感統小遊戲,孩子在家就能提升腦能力

1、前庭功能失調

主要症狀: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聽而不見、久轉不暈,平衡能力差。雖然已經看到了桌椅、門牆等“障礙物”,卻仍然會撞到。

推薦遊戲療法:搖擺毛巾遊戲用一塊大毛巾把孩子包在裡面,由你和你的伴侶各拉一頭,左右或上下拉動毛巾,使孩子隨著毛巾擺動。同時可以讓孩子拿著小球,一邊擺動一邊向固定目標投球。

非常全的感統小遊戲,孩子在家就能提升腦能力

2、觸覺過分敏感

主要症狀:偏食、挑食,不愛吃菜,喜歡吃手或咬指甲,情緒不穩定,愛發脾氣,膽小、怕黑。特別粘人或容易緊張、退縮,不敢表現自己。對小傷小痛特別敏感,不合群或不會和別人玩,愛招惹別人。

推薦遊戲療法:麻布刷身遊戲

用麻布以中等力度刷孩子的手臂、前胸、後背、足部。一邊刷,你可以一邊講故事或唱歌給孩子聽,營造輕鬆愉快的氛圍,避免讓孩子緊張。如果沒有麻布,你也可以用毛巾、海綿、軟刷子等代替。

推薦遊戲療法:毛巾卷遊戲

找一條略微粗糙的大毛巾,將孩子整個捲起來。然後輕輕滾動或下壓毛巾卷,或者用雙手輕輕抱緊孩子,強化他身體各部位的觸覺感受。

推薦遊戲療法:

墊上游戲讓孩子躺在地毯上,雙手抱頭,然後向左右兩個方向滾動,還可以練習前滾翻和後滾翻,這對發展孩子的觸覺、動作平衡、協調性都很有幫助。

非常全的感統小遊戲,孩子在家就能提升腦能力

3、本體感失調

主要症狀:動作協調能力差,笨手笨腳。做事拖拉、磨蹭。語言表達能力差。缺乏自信、消極退縮,不敢表現自己。

推薦遊戲療法:花式拍球遊戲

給孩子一個皮球,讓他練習各種拍球方法。比如,對3歲左右的孩子,你可以訓練他分別用左手和右手拍球,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則可以讓他用左右手交替拍球。此外,當孩子再大一點,也可以從簡單的分解動作開始,訓練他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球類遊戲能增強孩子小肌肉、大肌肉的協調性、靈活性以及反應速度,訓練他的注意力和手眼協調能力。

推薦遊戲療法:“主人翁”遊戲

每隔一段時間,你可以教孩子做一樣家務,在學習生活技能的過程中,讓孩子的眼、手、腳、腦等各部位得到全方位的鍛鍊。同時,讓孩子長期承擔一項他力所能及的家務,如取報紙、摘菜或者給花澆水等等,這不僅是鍛鍊的過程,也是培養孩子的意志力、責任心和自信心,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有效途徑。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遊戲外,玩滑梯、跳繩、踢毽子、游泳、跳房子、滾鐵環和捉迷藏等遊戲,都對孩子感覺統合發育非常有益。你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參考上面的方法,自行制定一套訓練.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粗心馬虎、拖拖拉拉、沒有時間觀念是很普遍的現象,需要家長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耐心的陪伴和引導,可以讓孩子在遊戲中養成好的習慣,提高和延長他們的注意力時間。

非常全的感統小遊戲,孩子在家就能提升腦能力

4、視覺感不良

主要症狀:孩子喜歡長時間地看動畫片、玩電腦或電動玩具,卻無法流利地閱讀,朗讀時經常多字少字。寫字時偏旁部首常顛倒,甚至不願認字,學了就忘,不會做計算,常抄錯題等。

視覺感訓練:首先要控制孩子看電視和玩電腦的時間,避免干擾視覺發展。家長可以和孩子玩一玩吹泡泡、放風箏、遊戲棒等遊戲,讓孩子多一些訓練,幫助加強眼部肌肉的控制,提供視覺和前庭覺的整合練習。

非常全的感統小遊戲,孩子在家就能提升腦能力

5.聽覺感不良:

主要症狀:經常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見,或者聽了就忘,經常忘記老師說的話和佈置的作業。在學習中記憶力差,生活中容易丟三落四。

聽覺感訓練:孩子的聽覺太弱,受不了太大的聲音。如果家長經常大聲責備孩子,會造成孩子形成自我保護,養成拒絕聽別人說話的習慣。因此,家長首先要注意自己說話的語氣音調。另外,經常和孩子開展聽覺專注力的訓練,如玩一玩聽聲音找動物、聽聲音找樂器的遊戲。


結束語:感覺統合訓練不僅能刺激兒童的全腦發育,還能夠讓孩子感受到集體氣氛,培養正常情緒 , 使孩子的能力情感能夠協調發展,所以爸爸媽媽多和孩子做遊戲吧,孩子需要輕鬆愉快又好處多多的玩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