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軍17師,王近山帶出的一野頭等主力,從中走出124位將軍


6軍17師,王近山帶出的一野頭等主力,從中走出124位將軍

《亮劍》是近年來收視率和重播率最高的電視連續劇之一,其基本素材多來自於第一野戰軍步兵第17師的戰鬥歷程,主人公李雲龍的生活原型被認為是17師前身新4旅首任旅長王近山,性格突出,有奇謀、敢冒險、善打硬仗。

鐵流徵程

1943年夏,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中央軍委從各大軍區抗日前線抽調了部分部隊西進保衛黨中央,保衛陝甘寧邊區。1944年2月,八路軍總部決定,將來自冀南的771團、太嶽的16團和太行的25團在陝北甘泉合編組建新的新4旅,歸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建制,旅長王近山、政委徐立清,旅機關由中央黨校和抗大第7分校抽調部分幹部組成。早在1940年5月,八路軍129師就曾以青年抗日遊擊縱隊整編為新4旅,是當時該師9個新編旅之一,歸冀南軍區建制。1942年11月,新4旅撤消番號,併入冀南4分區。因為771團這個主力團一直在新4旅和冀南4分區建制內,打了許多勝仗,威名遠揚,為繼承老部隊的傳統和作風,特恢復新4旅番號。

1945年9月,張賢約任旅長。1946年5月,撤消25團,拆散補入771團和16團。7月,黃振棠任旅政委。1947年2月,新4旅劃歸陝甘寧野戰集團軍,3月又歸西北野戰兵團建制,10月調入新組建的西北野戰軍第6縱隊,旅長程悅長、政委黃振棠。1948年2月,增編第3團。1949年1月,6縱新4旅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軍第17師,師長程悅長、政委黃振棠,原轄第771、16、3團依次改稱步兵第49、50、51團。

6軍17師,王近山帶出的一野頭等主力,從中走出124位將軍

◆首任新4旅旅長王近山、政委徐立清。

49團具有光榮的歷史,其前身可追溯至1927年11月參加黃(安)麻(城)起義的農民自衛軍,後沿革為工農革命軍第7軍、紅11軍31師、紅4軍10師、紅四方面軍25軍73師、紅31軍91師、八路軍129師386旅771團。該團是紅四方面軍的源頭之一,資格很老,久經戰陣,作風過硬,戰力強悍,為6軍主力團和一野戰鬥力最強的步兵團之一。

50團前身為1938年8月由129師東進抗日遊擊縱隊第1、3團合編組建的386旅新1團,1940年6月改番號為第16團。該團基礎很好,作風硬朗,富有突擊精神,攻守頑強,抗戰期間參加過著名的香城固戰鬥和韓略村伏擊戰,曾被八路軍總部授予“模範青年團”稱號,也是一野戰鬥力最強的步兵團之一。

51團歷史較短,戰鬥力與49團和50團相比有較大差距。1947年10月,以山西曲沃參軍的新戰士2000餘人組成晉綏軍區補訓團。1948年2月新4旅抽調幹部接收該團改為第3團。同年5月,該團在隴東戰役中損失極大,後赴晉南河津地區休整補充。

作為具有相當紅軍基礎的老部隊,17師(新4旅)經歷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全過程。黃麻起義點燃革命火種,四次反“圍剿”,創建鄂豫皖和川陝革命根據地,參加長征,兩翻雪山,三過草地;抗戰烽火中成長壯大,開闢晉東南、冀南、太嶽抗日根據地,創造“麻雀戰”,參加“百團大戰”,轉戰晉冀魯豫,令日偽聞風喪膽;解放大西北千錘百煉,保衛延安保衛黨中央,轉戰陝北三戰三捷,浴血隴東英勇悲壯,強渡渭河解放西安,扶郿追擊決戰蘭州,高歌猛進揮師新疆,立下赫赫戰功,榮列一野頭等主力師。

6軍17師,王近山帶出的一野頭等主力,從中走出124位將軍

◆香城固戰鬥中繳獲的日軍武器。

17師驍勇善戰,戰鬥經驗豐富,執行命令堅決,敢打硬仗惡仗,攻守俱佳,戰鬥力很強,尤其具有不怕犧牲、敢挑重擔、捨己為人、死拼強敵的英雄豪情和“亮劍”精神,贏得了黨中央和高級將帥的一致讚譽。1947年轉戰陝北期間,毛澤東主席曾對新4旅領導說:“新4旅在延安跟了我好多年,打了很多勝仗,是你們保衛了延安,保衛了黨中央。”周恩來當時表揚我軍陝北作戰表現突出的4個旅,新4旅為其一。隴東戰役時,新4旅浴血奮戰,堅持到最後突圍,彭德懷稱讚該旅為“壓不倒、打不垮的英雄部隊”。此外,17師整體文化素質很高,創作了大量寫在槍托上的作品——槍桿詩,蜚聲軍內外。

在鐵流徵程中,這支英雄的部隊為我黨我軍培養了一大批高級軍事指揮員,建國後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的就有124位,是名副其實的“百將之師”。他們之中有徐向前元帥,王樹聲大將,許世友、陳再道等上將12位,王近山、徐立清等中將21位,程悅長、黃振棠、袁學凱等少將89位。

蟠龍攻堅戰

1947年4月下旬,國民黨軍胡宗南集團集結9個旅向北進犯綏德,我西北野戰兵團主力則南下與敵對進,直撲蟠龍。蟠龍是敵在陝北的前進補給基地,防禦設施堅固。守軍為整1師167旅(欠500團),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加上陝西人民自衛軍3總隊,總兵力近7000人。主陣地為蟠龍鎮東的集玉峁,由敵499團2營及3營7連扼守。

4月29日,彭德懷、習仲勳發佈圍攻蟠龍作戰命令,新4旅由臥虎溝、劉家坪自東北及北面向西南及南面,配合2縱獨4旅攻擊集玉峁,爾後與1縱等攻擊部隊協同聚殲蟠龍之敵。30日下午,彭德懷冒雨到蟠龍東面和北面觀察地形和敵情。他一面觀察,一面將主攻集玉峁方向的新4旅771團團長、營長找來談話,問他們準備如何攻擊。團長吳宗先說:“一個方案是夜晚摸到前沿,做好工事再攻擊;另一方案是拂曉前強佔前沿。”彭德懷肯定了其第一個方案,認為該方案出其不意,傷亡小。

6軍17師,王近山帶出的一野頭等主力,從中走出124位將軍

◆蟠龍戰鬥經過要圖。

5月2日黃昏,蟠龍攻堅戰正式打響。新4旅負責攻擊集玉峁主陣地東北高地,旅長張賢約令16團以7連摸佔了紙坊坪以北山樑的三個碉群。同時,771團3營也攻佔了鎮東的山神廟梁,在對付敵軍的反撲中,8連連長楊洪吉英勇犧牲。

3日上午和中午,771團第1、3營與獨4旅部隊協同,兩次猛攻敵主陣地集玉峁,因地形險要、守敵頑抗而未得手。16團也以2營一個連配合獨4旅14團攻擊,衝鋒數次,也未奏效。午後,771團3營在陣地上召集7、9兩連幹部開會,研究攻擊失利原因和解決辦法。團令3營後撤至安全地帶休整,準備翌日繼續攻擊。但營長夏其雨考慮部隊後撤須通過敵火封鎖地帶,將遭致傷亡,向團建議不後撤。團長吳宗先、政委張世功予以認可,3營緊貼在敵人陣地前沿,遍挖掩體,為再次進攻壓縮了衝鋒距離。

部隊暫停攻擊後,獨4旅展開對壕作業,向敵逼近。下午15時,該旅13團突擊分隊率先攻上集玉峁。14團、新4旅部隊亦相繼突入,各自消滅了集玉峁西側和北側之敵,迫使殘敵向西南第二主陣地苦菜梁逃竄。當晚,新4旅在獨4旅14團的配合下,於23時向苦菜梁發起攻擊,將敵鐵絲網破壞。之後,攻擊部隊連夜挖好交通壕,進行總攻準備。

6軍17師,王近山帶出的一野頭等主力,從中走出124位將軍

◆1947年,陝北蟠龍戰役中繳獲的山炮。

5月4日12時,隨著掩護的山炮轟擊,攻擊部隊向苦菜梁和北山同時發起衝擊。新4旅771團與獨4旅14團1營在20分鐘之內向敵連續衝鋒4次,終於攻入敵第二主陣地並將其佔領。至此,敵防禦體系基本瓦解,蟠龍完全在我火力控制之下。黃昏後,新4旅及兄弟部隊居高臨下,向敵猛攻,突入蟠龍市街,771團3營營長夏其雨和2營4連指導員鄧良臣在激戰中光榮犧牲。至當晚24時,鎮內之敵全部被殲。此戰是西北我軍首次攻堅作戰,共殲敵6700餘人,繳獲大量物資,給我軍以很大補充。新4旅英勇拼殺,積極配合2縱奪取敵核心陣地集玉峁制高點,為戰役全勝發揮了重要作用,共斃傷敵數百人,俘敵1500餘人。

戰鬥結束後,彭德懷帶領團以上幹部視察集玉峁陣地,對新4旅部隊在山頭下敵手榴彈投擲不到處遍挖掩體的做法,大加讚揚,稱之為“膏藥戰術”。當他得知771團團長虛心採納營長正確建議的事,也很高興,並報告了軍委。毛澤東在1948年1月30日為中央軍委起草的對黨內的指示中倡導要發揚軍事民主,指出:“此項軍事民主,在陝北蟠龍戰役和晉察冀石家莊戰役中都實行了,收到了極大效果。”

浴血隴東

1948年5月4日,西野6縱司令員羅元發率領教導旅越過涇河向隴東前進,抵達鎮原縣屯字鎮。野司命該旅鞏固屯字鎮,新4旅監視鎮原守敵。次日,駐隴東敵青馬整編82師主力分由西峰、鎮原、蕭金等地向屯字鎮撲來,於當日中午將教導旅合圍。該旅猝不及防,雖頑強抗擊,但青馬部隊源源而來,形勢非常嚴峻。下午,因電臺故障,6縱副司令員張賢約帶兩名警衛鑽隙向西突圍,尋找新4旅前來支援,同時聯繫野司請示作戰方針。

張賢約出鎮西行不遠,即遇到同樣焦急萬分等待命令的新4旅。此時,正在屯字鎮以南50裡左右行軍中的西野總部也得悉教導旅正在屯字鎮苦戰。當即電令新4旅迅速增援。旅長程悅長接到命令後,致電西野總部、6縱縱直及教導旅,表示:“只要有新4旅在,就有教導旅在!”這讓教導旅的同志們深受鼓舞和感動。程悅長馬上指揮771團向北切斷鎮原至屯字鎮的交通,又令16團從西北向東南直插屯字鎮,3團為預備隊。

16團當即以1、2兩營一字排開,政委常祥考與各級指揮員親自到火線帶領戰士衝鋒,一個猛打猛衝,幾乎衝進屯字鎮。圍鎮的青馬騎兵迅速調集兵力反撲,激戰中常祥考和兩個營的教導員英勇犧牲,部隊損失嚴重,增援被迫停止。6日下午,新4旅與趕到屯字鎮西南的西野1縱獨1旅密切協同,再次向青馬部隊發起進攻,吸引了敵人的注意力。當夜,教導旅按照野司下達的自行突圍的命令,在新4旅和獨1旅的積極策應下,順利突圍。西野即令新4旅掩護野戰軍主力迅速向東轉移。

6軍17師,王近山帶出的一野頭等主力,從中走出124位將軍

◆彭德懷司令員號召部隊向西府進軍。

7日晨,青馬整編第82師師長馬繼援令整100旅沿鎮原至蕭金公路追擊,整騎8旅繞道屯字鎮南側擊正向東轉移的西野後衛,自己親率留守在西峰的特務團、衛士大隊等直屬部隊南下,準備配合兼程趕來的裴昌會第5兵團,合圍西野主力。

上午9時,新4旅沿屯字鎮至蕭金的公路一路東去,他們經南莊李家抵達馬頭坡,翻過了馬頭坡向東就將進入蒲河河谷,河谷對面就是蕭金。前衛771團剛行到馬頭坡山頂,尖兵赫然發現蒲河河谷內大隊的青馬騎兵正從蕭金方向沿公路迎頭奔來。這支突然出現的青馬部隊正是從西峰南下的青馬整82師師長馬繼援親自帶領的師直屬隊,共有4000餘人,恰在馬頭坡與東撤的新4旅狹路相逢。兩軍遭遇時,青馬騎兵剛登上馬頭坡的半山腰,而771團則搶先一步居高臨下,佔據有利地形,迎頭痛擊,青馬第一線攻擊部隊死傷慘重。敵正面攻擊受阻,遂調集預備隊從馬頭坡北側迂迴到東西杜家,企圖包抄新4旅的側翼。

戰鬥打響不久,新4旅旅長程悅長就命令16團立即在公路北側的東西杜家一帶展開,憑藉村內房舍構築工事,準備抗擊青馬騎兵可能出現的迂迴,同時令3團掩護旅後勤機關及分隊轉移。正當16團緊急修築工事時,青馬騎兵就在猛烈炮火支援下迅猛殺來。眼見敵人越來越多,一部分騎兵甚至衝入村內的道路上來回奔馳。16團團長袁學凱指揮2營組織起敢死隊,徒步扛起全營的輕重機槍,在湧滿青馬騎兵的村道上來回掃射衝殺。這支火力兇猛的敢死隊逆著青馬騎兵衝擊方向殺去,一連攻克幾個村莊,予敵重大殺傷。戰鬥中,16團也付出了很大代價,2營教導員張榮德帶隊衝鋒時當場陣亡。

當日中午,在新4旅拼死掩護下,西野主力放棄了南莊李家,沿公路掉頭向西經翟家轉東南奔向荔鎮,與2縱靠攏,然後繞道向蕭金撤退。在主力安全突圍後,留在後面的新4旅和獨1旅1個營被青馬騎兵阻斷,情勢愈加危急。下午16時,新4旅才接到命令向荔鎮方向轉移,此時通向荔鎮的各條道路均已被追擊來的青馬部隊佔據。新4旅行不多遠,即在畔家溝東南發現有青馬部隊,16團迅速向右,771團向左,一陣勇猛衝鋒,終於殺出一條血路。部隊再前進時遇到了掉隊的1縱358旅傷員和從翟家、蘆家嶺一路撤來的獨1旅部分部隊。此時天已昏暗,新4旅指戰員擁擠在三面都是深溝的狹小地帶,大批青馬騎兵聞聽槍聲尋蹤而來,一股股輪番向部隊衝擊,新4旅陷入苦戰中。旅長程悅長、政委黃振棠組織部隊數次衝鋒,均未奏效。771團政委張世功在亂軍中大聲喊道:“不怕死的共產黨員、共青團員跟我來!”他集合了黨團員,扛起輕重機槍拼死向外打,但因地勢狹窄,部隊擁擠,施展不開且建制已經混亂,雖殺傷了大批敵兵,卻始終打不開突破口。

當天晚上,在多次突圍無望的情況下,各部隊在一片混亂中各自選路摸下深溝,利用黑夜,班自為戰,人自為戰,分散奪路突圍。經過英勇拼殺,大部分指戰員遭敵密集火力殺傷,只有千餘人突出重圍。突圍出來的官兵一路向西北經太平、曲子轉入邊區,另一部分則經寧縣的平子撤退。

西府隴東戰役,西野主力能夠順利突圍的重要原因是2縱牢牢守住了荔鎮這個咽喉要道,而新4旅連續惡戰、血戰,尤其是馬頭坡的頑強抗擊,為主力轉移贏得了寶貴時間,同樣功不可沒。此役,新4旅損失高達數千人,特別是剛組建不久的3團,因缺乏作戰經驗,全團2000餘人基本覆沒。戰後,6縱黨委會上,政委徐立清講:“新4旅支援屯字鎮,打得很英勇,有新4旅就有教導旅,沒有新4旅的流血犧牲,就沒有主力部隊的安全轉移。”

打開蘭州南大門

1949年8月,第6軍奉命奪取蘭州外圍皋蘭山營盤嶺,該陣地為蘭州南大門,攻上山,蘭州就在腳下。由於地勢重要,青馬以82軍主力248師5個營駐守。山上遍佈明碉暗堡,交通溝環來繞去;山腳削成了陡立的峭壁,上下山全憑環山公路;山前有一兩公里寬的開闊地,對攻擊部隊很不利。6軍決定,以17師擔任主攻,16師擔任助攻。

17師領導察看地形後,決心以49團掃清外圍,監視敵人,以50團1營配屬3營7連主攻,2營為預備隊。8月21日拂曉,17師對營盤嶺展開試探性攻擊。50團1營初始還算順利,但剛剛衝到山腰,就遭到敵猛烈反撲。3連站不住腳,撤了回來。7連1個排採取“貼膏藥”戰術,在敵陣地側面的半山腰部挖了幾個窯洞蹲了下來。22日晚,50團3連再次發起攻擊,又遭失敗,一時士氣受挫。

一野司令員彭德懷給17師師長程悅長打來電話,肯定了17師連續作戰的精神,囑其克服輕敵情緒,發揚軍事民主,研究打反撲戰術,重新看地形、配火力,作好攻擊前的一切準備。23日,17師召開營以上幹部大會,傳達了彭總的指示,總結了兩次攻擊失敗的經驗教訓。大家積極思考,踴躍發言,提出了許多意見和辦法。此時,野司也支援給該師一個榴彈炮營,讓17師深受鼓舞。

6軍17師,王近山帶出的一野頭等主力,從中走出124位將軍

◆支援17師奪取營盤嶺陣地的炮兵。

經過調整部署和戰鬥動員,25日晨,17師向營盤嶺主陣地發起總攻。50團7連貼在山腰的那個排,用爆破手段艱難炸開了第一道陡壁,打開了突破口,湧現出董存瑞式捨身炸峭壁的戰鬥英雄曹德榮。守敵企圖以強烈的火力封鎖住突破口,支援17師的炮兵照著敵人暴露的火力點就是一頓猛打。50團2營接替攻擊,敵人從交通溝中蜂擁而出,向我反撲。2營英勇迎擊,打退敵人3次反衝鋒,鞏固了突破口並佔領了敵人第一道防線。敵人不斷組織瘋狂反撲,與我反覆爭奪每一寸陣地。50團向縱深發展的同時,51團和16師46團也奉命從營盤嶺的西面、東面加入戰鬥,向敵主陣地三營子猛攻,一舉攻下了第二道防線。狡猾兇殘的敵人,趁51團立足未穩之際,突然反撲過來,奪回已失的陣地。該團立即組織反衝擊,戰至午時,又將陣地搶回。營盤嶺守敵受我三面圍攻,傷亡慘重,一時無力組織較大規模的反撲,妄想依靠堅固工事頑抗到底。

下午13時,在強大炮火掩護下,17師50團、51團和16師46團向敵發起總攻。戰鬥在激烈地進行著,49團和16師48團適時調了上來,加強了進攻的力量。血戰進行了一個多小時,50團首先攻入營盤嶺主陣地集群工事,與守敵展開肉搏。剛剛插上敵人陣地的紅旗,一次次倒下又一次次豎起。15時許,我軍終於佔領了營盤嶺主陣地。敵人並不甘心失敗,248師師長韓有祿拼湊了一個營的兵力,親自督戰,從二營子方向反撲上來。剛剛佔領陣地的戰士們把敵人放得很近,突然輕重機槍一齊開火,手榴彈如落雨般在敵群中爆炸,後方炮兵及時提供火力支援,攔截敵之退路。反撲之敵死傷大半,一片混亂。50團的勇士們猶如猛虎撲羊,躍出戰壕,高聲呼喊著衝入敵群,與敵人展開了最後的廝殺。敵人再也抵擋不住,慌忙退下二營子,龜縮在工事裡,無力反撲。當晚,營盤嶺殘敵潰逃奔入蘭州城,該陣地全部被我佔領。

營盤嶺攻堅戰,17師從清晨發起攻擊,一直激戰至下午17時,殲滅三營子主陣地守敵1725人,自身傷亡1235人,擔任主攻的50團犧牲668人,突擊隊7連幾乎無人生還,真是一場殘酷而悲壯的激戰。戰後,6軍授予50團2營、3營“英勇頑強攻佔皋蘭山”錦旗各一面,7連被命名為“曹德榮連”。

紮根五家渠

蘭州戰役後,17師挺進河西走廊。1949年10月,奉中央軍委命令,17師與兄弟部隊一起向新疆進軍,並隨6軍由2兵團轉歸1兵團建制。從當月至1950年1月,該師指戰員9000餘人,從酒泉出發,乘飛機和汽車,先後進駐北疆迪化、惠遠、綏來等地。與其他部隊不同,17師主力是通過蘇聯飛機空運進疆的,堪稱人民解放軍空運第一師。

北疆解放後,17師幫助迪化、伊犁地區建黨建政,實行民主改革;平息騎7師叛軍叛亂,剿滅烏斯滿、烏拉孜拜等匪幫,穩定北疆形勢;節衣縮食,興辦工商業,平抑物價,穩定市場;興修水利,開展大生產運動,創辦軍墾農場,為以後的屯墾戍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51年12月,17師抽調1280名指戰員參與組建西北空軍。1953年2月,駐疆部隊根據中央軍委命令,開始整編為國防部隊和生產部隊。至當年6月,以17師師直一部和49團團直一部為基礎,組成迪化軍分區,另從3個團中抽調部分幹部戰士組成塔城軍分區。師司令部一部參與組建新疆軍區生產管理部。以50團司、政機關組成國防軍第4師12團團部,從49、50、51團分別抽調幹部戰士組成12團第1、2、3營,該團是17師的精華,一直保留至今。17師更名為新疆軍區農業建設第6師,師長鄭雲彪、政委苟成富,51團改為農16團,49團和50團部分人員分別組成四九農場和五○農場,全師8705名指戰員從此成為軍墾戰士。

6軍17師,王近山帶出的一野頭等主力,從中走出124位將軍

◆1950年初,17師49團在迪化拉石頭修和平渠。

1953年冬,農6師師部從迪化北門遷駐五家渠,下轄農16團、八一農場、猛進農場、五○農場(四九農場併入)、工程支隊等。新中國成立時的五家渠,位於迪化以北30多公里,雜草叢生,野狼出沒,楊、馮、杜等五戶人家守著一條從老龍河引出的水渠艱難度日。1950年4月,王震陪同彭德懷到此考察,親手劃定了五家渠墾區範圍。1951年7月,17師先遣隊進駐,成為第一批拓荒者。1952年3月,師長程稅長率隊勘察修築水庫,五家渠開始被作為地名使用。自1953年以來,農6師紮根五家渠,建設五家渠,往日閉塞貧瘠的葦湖鹼灘逐漸發展成為一座繁榮美麗充滿濃郁現代氣息的綠洲新城。

1954年10月,農6師歸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建制。1975年6月,農6師撤消,改稱昌吉州農墾局。1982年4月,恢復建制。2002年9月,國務院批准設立縣級五家渠市,2004年1月正式掛牌,實行師市合一管理體制。2012年12月,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6師。目前,6師擁有十幾個農牧團場和上百個工業企業,總人口30多萬,成為兵團第二大師。原農16團現沿革為第6師103團,五○農場於1956年劃歸農4師,現為該師66團。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黨史博採微信公眾號:dangshiboca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