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爲什麼不稱帝?真的是因爲孝莊嗎?

在大清朝的歷史上,多爾袞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他是清朝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個兒子,年紀輕輕就開始上戰場並且取得了彪炳的戰功。甚至在後來皇太極去世後已經手握重權的多爾袞仍舊沒有稱帝,反而是擁護了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位,即順治皇帝。至此,多爾袞就擔任了攝政王的位置,掌握著朝中一切的事務。即使權傾朝野,直到多爾袞三十九歲身死之時仍舊沒有登上帝位。

多爾袞為什麼不稱帝?真的是因為孝莊嗎?

至於多爾袞為什麼沒有稱帝,後世有許多說法。大多人認為是多爾袞愛美人而捨棄江山,為了孝莊放棄了稱帝的機會,轉而輔佐孝莊的兒子福臨。但是如果文韜武略的多爾袞是一個只會追求兒女情長的毛頭小子,那麼他也不會在家國天下的複雜背景中存活下來併成為一個政治家。

多爾袞為什麼不稱帝?真的是因為孝莊嗎?

其實多爾袞是有很多機會可以登上帝位的。努爾哈赤生前是很喜歡這個兒子的,甚至打算未來傳位於他,只是世事難料,還沒有為他準備好一切,努爾哈赤就離開了。於是第八子皇太極就在眾人的擁護下登上了那個位置,多爾袞也與帝位失之交臂。

多爾袞為什麼不稱帝?真的是因為孝莊嗎?

皇太極死時,多爾袞已經是一個手握重權的親王了,這時對於多爾袞而言,皇位只是自己想不想的問題。但是心思遠大的多爾袞目標並不僅僅侷限在一個國家的小小皇位之上,而是想攻下北京,統一整個中國。於是在李自成闖進北京、明朝覆滅之時,多爾袞帶著大清朝的八旗鐵騎浩浩蕩蕩的進了北京消滅了李自成的勢力,福臨得以坐上龍椅,然後多爾袞又滅了南明,降了四川等,拓寬了大清的版圖,也為日後創下了一個更加穩定強大的朝代打下了基礎,至此大清朝真正開啟了長達兩百多年的統治。

多爾袞為什麼不稱帝?真的是因為孝莊嗎?

多爾袞在政治上的貢獻是不可忽視的,但是後來權勢滔天的多爾袞越來越不把小皇帝放在眼裡,公然在朝中斥責皇帝和大臣;和孝莊有著說不清的曖昧關係,甚至有著太后下嫁的說法,另皇帝和大臣敢怒不敢言;私下裡生活更是放蕩不羈,貪圖美色;甚至為自己打造了龍袍和玉璽等。於是在多爾袞死後,早已不滿的順治皇帝奪了他的封號,挖墳鞭屍。而多爾袞除了世人的罵名似乎什麼都沒有留下,沒有兒子血脈,甚至沒有墓碑,往日的一切豐功偉績似乎隨著多爾袞的死亡也煙消雲散,變得不再重要。

多爾袞為什麼不稱帝?真的是因為孝莊嗎?

儘管多爾袞有很多的暴行,如圈地法和嘉定三屠等,但他在開啟大清朝百年曆史中所付出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雖然中間由於自己志存高遠或者兵力不足未能稱帝,但他所付出的完全不亞於一個皇帝該做的,甚至完成的更好,可以說,沒有多爾袞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大清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