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毕加索等大师认为:中国的艺术理论远高于西方?

乐活光阴


1.没有切实的证据证明毕加索讲了这些谈话,更别说“等”了。正如多位楼主所言,这要么是我们选择性倾听的结果,要么是对毕加索言论断章取义甚至附会编造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可能我们一部分人在臆淫。

2.即使毕加索说过类似的语言,也许只是私下的聊天,不能作为证明“中国艺术理论远高于西方”的论据。毕加索晚年有强烈的东方倾向,从中国、日本美术作品中汲取了很多创作灵感,融入了一些东方元素,但这代表不了他个人就认为中国画高于西方绘画,更代表不了这是整个西方绘画界的观点,而且可能恰恰相反。

3.儒客非儒客认为,西方绘画源于为宗教服务,但后来形成独立的绘画行业以及十分完整的绘画理论体系,并且其创作理论和实践不断突破,在整个西方文艺体系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文艺复兴到写实主义、学院派、前后印象主义以及现代主义绘画,其创作技巧、实践创作和相应的文艺理论体系,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美术。

4.而相比而言,中国绘画主要是带有强烈的本地哲学思想浸染和文人画特点,追求意韵、写意、笔墨,强调“似与不似之间”是美学的最高境界。这是中国画的特色和优势,也是自身的局限性,同时中国画关注现实不足、写实能力较弱、思维框框多等问题是中国画学习世界的距离所在。

5.事实上,中西绘画思想融合,相互借鉴是大势所趋。一代代近现代中国画家都在进行着努力实践,无论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潘天寿,还是徐悲鸿、刘海粟、吴冠中、林风眠、李可染、傅抱石等等,他们在继承光大中国画传统,并与世界绘画接轨方面做出了贡献。


儒客非儒客


我以为,毕加索是一位最会炒作,最势利的艺术家了。他的投机心态,使他在不断的画风转变中,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来唬弄着人的审美,并在人的思想还来不及转变之中,刚接受了他的一种绘画形式,刚自以为是的以为学会欣赏他的某种绘画形式之时,他又抛弃了这种,转入到另一种绘画形式之中。这对画家来说,虽是一种不可多见的天赋,也是他不断创新的动力。但一个画家不断的如变脸般创造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自然就彰显出画家创作意志的不定与信仰的缺失,从而不能坚守自己的坚守,而呈现着亢奋的想博取名望的利欲之心。


毕加索《化妆》


而毕加索总是言不惊人死不休,也有着独立特行、难以让人接受的怪癖。从张大千与他接触的过程,就可以看出他极会利用每一个机会进行炒作的心态。当时张大千听到毕加索的名字出现在他的画展中,而后让多位有影响的人介绍他与毕加索认识,但人都明白毕加索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个性,因此婉拒了张大千的请求。而后张大千不服,亲自出马,受到了毕加索的接见,两人会面,毕加索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最弄不懂的,就是你们许多中国人,为什么都要跑到巴黎来学艺术?”

毕加索《沙滩上奔跑的两个女人》

张大千以为翻译搞错了,经证实原话如此。可巴黎是西方艺术文化中心,是西方人的“敦煌”,这还能有什么错吗?他请毕加索解释一下,毕加索不假思索道:不要说法国巴黎没有艺术,就是整个西方包括白种人都没有艺术。这简直是张大千听到的最为离经叛道和惊世骇俗的谬论,如果此言出自年轻艺术家之口,他一定会被认为是个口出狂言故作惊人之态的文艺愤青。可是对方却是世界绘画大师毕加索。毕加索顺着自己思路滔滔不绝地说下去:这个世界上有资格谈论艺术的,第一是你们中国人,第二是日本人,当然日本人的艺术也来源中国。第三就是非洲黑人。除此之外,白种人有什么艺术?所以我最莫名其妙的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和东方人非要跑到巴黎学艺术不可呢?言下之意,你们东方人为什么那么不自信,你们对自己的传统艺术弄懂了么?张大千无言以对。这段原话被记录在台湾征信新闻报出版的画家自述《张大千的世界》一书中,出版时间为民国57年即公元1968年。

毕加索《珍妮》

从这段话,就可看出毕加索功成名就之后的狂傲,也可看出他就像徐悲鸿、林风眠、赵无极等见识到西方艺术之恢弘后的震惊与把自己的艺术转向西方的心理嬗变观念。而这既源于他们内心对陌生国度艺术的神秘感,更源于毕加索们心灵深处隐秘的东方情结。因之,毕加索认为中国理论高于西方,就如中国画家认为西方绘画高于东方绘画一样,没有什么可以夸耀的。毕竟这是他对中国绘画接触甚少和神秘的认知。也或许是想通过这样的表述,来让媒介及受众明白,西方绘画在“我毕加索的眼中,不叫艺术,而我就是艺术的化身”的狂妄。所以,我总以为,他在法国加入法国g产党,也就是邪灵附身的一种生命体现,就如常人看妲己是美女,而神仙看妲己就是狐狸精一样。


毕加索《亚威农少女》


毕加索与张大千

张大千作品


昊愚堂夜画


毕加索(1881——1973年)可以说是西方现代画家中最成功的一位。在他92年的艺术人生中,他该有的都有了,名利、地位、金钱,当然,还交往了不少红颜知己。世上没有一个艺术家能像他那样,在生前就获得巨大财富和广泛关注。

毕加索《沙滩上奔跑的两个女人》

法国卢浮宫是艺术圣殿,里边收藏的都是历代在历史上留名的大师的作品,如果艺术家的分量不够,作品根本进不了卢浮宫的大门。

而毕加索在活着时,就被卢浮宫收藏了作品,他享受到的这个殊荣在全世界来说,独一无二。

并且,在一次全民调查中,毕加索的选票遥遥领先,当选整个人类20世纪最伟大画家,排名第一。

毕加索《珍妮》

毕加索在欧洲的知名度,就像齐白石在中国的知名度,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不可一世的艺术大师,在晚年却对中国画产生浓烈兴趣,他甚至学会了使用毛笔,一次又一次津津有味地临摹中国画。

毕加索在晚年,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来到中国,曾拜访过张大千,两人就艺术问题展开幽默风趣的对话。

毕加索《化妆》

毕加索说:西方艺术消亡了,当代艺术在中国。

毕加索这样说,是因为西方把写实坚守了几百年,画面逼真饱满,越来越实,已经无法装下更多的文化理念,找不到发展出路了。

当他看到中国大写意画笔墨简练,有虚有实,用寥寥数笔就能传达出丰富内涵和意境,画面非常生动,能很好地抒发情感和思想趣味,是西方古典风格的写实油画比不了的。

毕加索《亚威农少女》

尤其当毕加索看到齐白石画册里的鱼虾时,他惊呆了。

他大概这样说:齐白石画中的鱼周围,虽然看着没有水,但给我感觉全是水,他的鱼是活的,中国画太神奇了!

毕加索临摹中国画《鱼

于是,毕加索回国时,特意带了齐白石和张大千的画册,准备回西班牙好好学习。

几年后,张大千来到西班牙回访毕加索。刚踏入毕加索画室,张大千惊呆了。

毕加索临摹的中国画《两只公鸡》

他看到毕加索竟然画了许多中国画,贴满自己画室,并且画得像模像样,无论是用笔线条还是笔墨的变化,都像那么回事。

张大千就在心里感叹:艺术是想通的,毕加索真是绘画天才,对中国画可以无师自通。


鸿鹄迎罡


不应该这样评价东西方艺术。艺术是包含绘画、雕塑、建筑、戏剧等的各类表现形式的总称,是文明的一部分。艺术理念不存在谁优谁劣,都是基于各自文明的基础上诞生的。西方文明受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影响极深,是两河流域文明的延续,也就是说西方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巴比伦时期,在自然科学哲学历史雕塑建筑等方面受其影响极深。西方油画这种艺术形式仅诞生于15世纪比较年轻,以它代表整个西方艺术并不贴切。

毕加索是西方人是生下来就受西方文明的熏陶,而对东方文化不甚了解。从西方艺术发展史来看,西方的油画是基于写实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艺术是离不开文明的根的,我们知道西方文明的特点就是追求真理真实,无论哲学,自然科学,历史,建筑,艺术等无不指向一个理念就是~寻求事物的本质或本来面目。

在这样的文明体系熏陶下在15世纪才诞生的艺术门类~油画,沿袭了西方文明追求真实真理的精神~写实主义是这种探索的产物


凡艾克(荷兰)《阿诺芬尼的婚礼》~1434年

和东方人具有同样的两只眼睛,看到的事物在西方人的笔下就完全真实的再现了事物的视感形象~就是我们眼睛自然成像出来的东西,被西方艺术家用画笔真实的再现出来。

自油画诞生以来在西方古典主义最鼎盛时期~文艺复兴时期15-17世纪诞生了巨量的绘画艺术大师~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裴尔、提香、鲁本斯、委拉斯开兹、伦勃朗等等。这些文艺复兴的艺术大师主要诞生在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翻看艺术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绘画大师诞生最多其次是西班牙和荷兰。


拉裴尔(意大利)《西斯庭圣母》

意大利的代表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裴尔、波提切利、提香、卡拉瓦乔、乔尔乔内等;西班牙的代表有~15世纪的委拉斯开兹、20世纪的毕加索、达利;荷兰的代表有~15世纪凡.艾克兄弟(油画发明者)、16-17世纪伦勃朗、鲁本斯、勃鲁盖尔、19世纪的梵高;

波提切利(意大利)《维纳斯的诞生》

文艺复兴代表西方文明结束了极端宗教统治的黑暗的1000年,恢复古希腊古罗马人文主义艺术思想的开始。所以被称为~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绘画,主要以古典写实为根本。描绘古希腊神话传说,也描绘基督教的圣子圣母与圣灵。虽然文艺复兴时期是绘画主题大爆发时期,但是依然受到罗马教会的控制和影响。

许多的艺术作品不符合教会要求而被毁掉,其中有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被当时支持文艺复兴的美第奇家族所收藏~如波提切利的经典作品《春》《维纳斯的诞生》,所描绘的都是希腊神话人物在当时属于异教绘画;还有提香的作品《巴库斯与阿里阿德捏》《裸体的维纳斯》等也是描绘的希腊神话人物;鲁本斯的作品多数也以古希腊众神故事为题材,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性~具备很浓的人文主义色彩,人物轻盈、柔美、灵动富有感情,色彩丰富非常吸引人,一扫中世纪时期宗教绘画的呆板沉闷的风格。


提香(意大利)《巴库斯与阿里阿德捏》

文艺复兴三甲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裴尔都是为罗马教廷的教堂服务的,他们的代表作都是和基督教题材有关的。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拉裴尔的《西斯廷圣母》等等

达芬奇至今最富盛名的《蒙娜丽莎》作品是非宗教题材,而是第一个深入刻画普通上层妇女形象的作品,我想她的价值是在此。达芬奇描绘蒙娜丽莎以前几乎所有的绘画大师都在描绘神话故事或圣母圣子圣灵。西属尼德兰(后来叫荷兰)的画家们却走在前面率先描绘普通人物生活的场景,如凡艾克的《阿诺芬尼的婚礼》,勃鲁盖尔的乡村风情画系列。究其原因为何一个小小的低洼国家荷兰竟然是最早摆脱


勃鲁盖尔(荷兰)《雪中猎人》1565年

罗马教廷控制最早的地方,是因为当时小小的荷兰最早脱离罗马教廷信仰新教由于政治和宗教开明,当时欧洲宗教势力在大量迫害新兴贵族商人政治家艺术家时低洼小国荷兰成为了这些人逃难的理想庇护所,因为这些新兴人物的聚拢才使得荷兰有孕育新兴艺术家的良好环境,诞生了比肩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的艺术大师~凡艾克兄弟、鲁本斯、伦勃朗、勃鲁盖尔、维米尔以及影响后世绘画的巨匠~梵高。

鲁本斯(荷兰)《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洛可可风格


西方油画艺术发展史就是由宗教绘画~到写实主义~再到后期的众多流派,各个时期的发展都有过渡期的画家存在着。西属尼德兰的画家对后世西方绘画都有重大影响,凡艾克兄弟发明了油画,开启写实油画的先河如《阿诺芬尼的婚礼》;鲁本斯的洛可可风格绘画恢宏的场景;维米尔的光影艺术《倒牛奶的女人》;勃鲁盖尔的乡村风俗系列很具有现代绘画的影子;伦勃朗的剧场式光照风格人物绘画;这些具有各自独特风格的荷兰画家为其它艺术家们提供了巨大的参考样本。荷兰画家影响全世界的最厉害的要数19世纪的梵高了。


伦勃朗(荷兰)《夜巡》~剧场式光照感 1642年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开启的是立体派绘画先河,以几何图形解构人物动物场景,这是对西方绘画新的探索和尝试。我们知道照相机诞生于19世纪中后期,照相技术的发明给西方古典主义写实绘画造成极大的冲击,是审美标准开始转变的一个标志,写实主义不再是画家笔下独有的专利了,照相机能完整的留存真实事物的影像,甚至有很多摄影师能通过场景布置拍摄出类似油画作品的照相作品。

毕加索作品~立体主义

在这样的技术发展状况下,画家们极为需要新的绘画方向做指引才能不沦为边缘艺术。这一时期的探索者很多,主要以法国画家为主导,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

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8世纪到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这段时间诞生出了西班牙画家~戈雅;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等,他们的作品中都带有表现主义色彩,描绘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是属于古典主义过渡到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属于过渡时期的画家。影响了后期的现代派。


德拉克洛瓦(法国)《自由引导人民》~描绘法国大革命

戈雅(西班牙)《1804年的屠杀》~描绘拿破仑入侵西班牙

法国是引领现代画派的主要根据地,连梵高这样的荷兰画家也来到法国的乡村~阿尔,进行创作。可见19世纪画家主要以法国为代表:马奈、莫奈、高更、雷诺阿、梵高(荷兰)、蒙克(捷克)、莫迪里阿尼(意大利)、卢梭等都是新画派的探索者。


莫奈(法国)《打阳伞的女人》~印象派的开启者

梵高(荷兰)《鸢尾花》~后印象派代表人物

发展到20世纪诞生的最著
名两个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和达利,一个是立体主义一个是超现实主义。


达利(西班牙)作品~《内战的预感》超现实主义

毕加索这样说,是基于对东西方文明发展的哲学理念完全不同而导致的艺术理念的差异而有感而发,并不是说东方绘画艺术就是西方绘画最终达到的境界和方向。毕竟两种绘画艺术基于的文明基础不一样,所运用的绘画媒介物也是完全不同的。

西方绘画在没有照相机技术的时代是属于奢侈品,几乎属于教会和上层贵族的专属。王宫贵族们希望留住自己青春美貌的一瞬间时,只有请来画师来为自己绘制肖像。所以通常西方油画都是作为研究历史人物风俗样貌或还原历史真相时起到研究价值的作用。

我们说中国绘画多以描绘花鸟鱼虫等自然事物,即便是人物形象也是以写意为主。中国绘画是基于中国的哲学理念和世俗审美而诞生的~写意为主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理念

西方绘画是基于西方的哲学理念而诞生的~注重真理真实具有探究的色彩~通过绘画揭示历史人物、事件、内心复杂的情感、人性的本质等。

总体来说东西方绘画~一个起源于写实另一个起源于写意。要说哪个更高级,就是在说东西方文明哪个更优异一样~是不可能比出高低的,各有优缺点是最适合的回答。


用户53354143184


像毕加索这样,真正的认识到问题,并敢于承认的艺术家真的不多。

西方的油画,作为西方起源的画种,主要就两种主题。一种就是跟宗教相关;一种就是女人。

这跟西方长期生活在教会的影响之下有很大的关系,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才真正的开始关注到人本身。

先看一下西方人文艺复兴之前的作品
画上带个小圈圈,让我想起了,画个圈圈诅咒你。

带有这样的光圈这是文艺复兴之前的典型作品,当然,文艺复兴之后,也会有人这么画,这里就不多说了。

文艺复兴以后,大家开始不画圈圈了,开始关注人,也就是画人。

开始以人为本,这不得不说是西方绘画的伟大进步。

但文艺复兴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我想这也是西方一贯存在的问题。

油画,被西方称为写实的艺术,同时艺术要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那就会发现一个非常可怕的问题。

一群男人跟女人,还有小孩子,细思极恐啊。

这些绘画是西方人混乱生活的最好的注脚,这是他们文化的展现。

这种文化土壤中长出来的艺术之花,只能说,不敢恭维啊!


珍爱君


(阿维尼翁的少女们)


毕加索的智商和情商,不仅表现在他那令人目瞪口呆的画作里,也表现在他“不择手段”的自我炒作上!


毕加索画了一堆画,可卖不出去几张,这让他犯了愁,中国有句古话: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于是,他好说歹说拽了几个大学生,让他们天天到巴黎各画店转悠,离开画店时,必须问画店老板:

A“劳驾,难道你们这里也没有毕加索的画吗?”

B“哪里能买到毕加索的画?”

C“请问,毕加索到巴黎来了吗?”

几个学生来来回回转,不到一个月,全巴黎大大小小的画店老板的耳朵里都知道了“毕加索”,大伙儿召开碰头会,纳闷毕加索是哪位大神,甚至发出英雄贴,渴望一见,毕加索见时机到了,满肚子诡笑现身了!如饥似渴的画店老板,竟拍异常激烈。




完美!

名利双收。

可惜,毕加索的后代为了争夺他的财产,手足相残,大动干戈,无数次闹上法庭,真的也是醉了。

前面其实我也有过回答,中国传统艺术,很多是值得大力提倡的,既有高深的理论,又有珍贵的作品,是什么让人忽然没了底气?总盯着外国的洋玩意儿,却蔑视自己的“传家宝”,太可惜了!


一路鸣鸿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但我认为毕加索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中国绘画艺术其实是高过西方的而这里的超过,主要是指这个艺术广阔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想象力,而中国的艺术理论,其实西方和东方各有千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想象的王国

我们都知道,中国艺术的发展道路和西方艺术的发展道路是截然相反的路径。中国人的艺术,一开始就不是写实的艺术,中国的艺术是想象的艺术。而西方的艺术,从始至终,都是写实的艺术。

比如我们说中国的绘画,分为写意派绘画和工笔绘画。写意就是只求神似,不求形似。而工笔则力求表现描摹的细腻真实。但是无论这两种艺术流派表现的形式是怎么样的,中国绘画一个大的特点就是他们全部都是我们想象的产物。

二、没有写生的艺术世界

换句话说,我们压根就不会去到野外写生。写生这件事,还是在近代学习西方的前提下产生的。当然这里引进写生这种走法是好是坏,我们不去评判。我们只会看到,中国的艺术家们,几千年来,一直表现的,都是他们头脑中想象的产物。而头脑中的想象,也往往是最容易与其他艺术发生碰撞、联姻的所在。

这一点在我们中国传统绘画的学习方式上也体现的非常明显。中国人学习绘画,首先一开始就是临摹,临摹各种各样的画册,《芥子园画谱》就是这么一个性质的书籍,帮助初学者学习绘画。

三、绘画与诗歌的邂逅

但是有了这样一个临摹画册,只能帮助我们对事物有基本的认识和框架,还不能帮助我们画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如果只会临摹,那么你笔下的事物就会显得很没有精神,像一堆没有精神支柱的野草,没有生机。这个时候,绘画就开始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联姻,比如——诗歌。

长期以来,诗书画印成为中国绘画最高代表的文人画,所必须具备的四种基本元素。而在这四种元素之中,诗歌成为其中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诗魂书骨是对一幅绘画作品最中肯的评价,也就是说,他要有书法的骨肉、诗歌的灵魂,这幅绘画作品才算成功。

所以诗歌在绘画中常常以营造气氛、表达意境、烘托情绪主题、传达作者人生理想的作用呈现在画中。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就被誉为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见中国绘画艺术与诗歌的艺术的联姻。

四、严谨的西方艺术

与中国绘画艺术混沌融合、包容万象的气度不同,西方绘画相比之下,就显得十分严谨和科学了。或者说西方的艺术,实际上是和科学联姻的产物。

比如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他为世人所熟知的艺术大作——《蒙娜丽莎》就暗含了很多人体学、光影学、透视法等多种科学技巧,从而使得蒙娜丽莎的微笑始终保持一种神秘的色彩。

而达芬奇其他绘画杰作也是这样,基本上对于人体精准的把握来自于他对人体解剖学的研究,让他的绘画更加写实、科学、严谨。而通过透视法等方式,让空间的立体感层次感更强,也让艺术更加严谨,从而表现的更生动准确。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的艺术,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包括后来印象派的诞生,也与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光影等科学研究的成果有关,种种技术以及科技的因素,推动西方艺术一路向前。

到了现代派艺术,他们更加注重艺术的表现力,尤其是对于人们内心潜意识的发掘,由此诞生了毕加索等抽象派、野兽派等西方流派。

五、充满艺术的世界

西方艺术与东方艺术,就在毕加索的一次访问下,在他小小的脑袋里产生了奇妙的反应,以至于它发出了惊叹。我认为毕加索所惊叹的,不是我们的艺术有多么高妙,而是他发现,在中国,这个神奇的国度,艺术原来可以这样包罗万象,艺术可以这样容纳万物,在中国,这里简直是艺术的世界。因此他才会说“连中国字都是艺术!”

所以,他真正赞叹的,是中国艺术广阔无边的包容力和表现力,它的表现面积之广,实际上已经超过了西方人的想象。我想,大概在西方,还没有一位文学家,能够将它写的十四行诗所表达的意境,与绘画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而在中国,像王维这样的大诗人、艺术家,写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样清新美妙,让人心向往之的诗句,简直多如牛毛。

六、艺术理论各有千秋

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创建者,自始至终,都是艺术家,可以说中国从来也没有真正的艺术理论家。也就是说,中国的艺术理论,基本上都是由艺术家们来创建的,这在西方完全不一样,西方是有完整的艺术理论体系和专业的艺术评论家、理论家。他们分的很清楚。

这就好像毕飞宇先生自己本身就是个作家,同时他还进行文学理论的批评工作一样,写出了《小说课》这样的书籍。可能他没有专业的文艺理论家有专业的理论素养,但是他从一个作家的角度来审视文学作品,其本身就已经很吸引人了。相比于理论家枯燥的理论,严谨的推理,作家更容易用形象化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比喻来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传递出来。

所以,西方艺术理论,更像是严谨的理论知识的堆砌,虽然枯燥,但是人家自成体系,严谨性和学术型更强。但是极不讨艺术家的欢心。中国古典的艺术理论,都是艺术家再谈艺术家的事情,更生动而且更有艺术气息,所以艺术家也就更喜欢。


松风阁书法日讲


中国的艺术理论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西方的艺术理论是建立在文艺复兴时代的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的,很多基于科学的美术理论本身就是很朴素的,很直白的,其实就是说艺术品就是现实世界所能见到的事物艺术地重现,这就是西方科学的美术理论基础,这种理论一直主导着西方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几百年,直到当代艺术观形成之后,才退到了二线,当代艺术理论的基础其实是艺术家主观对世界的认识,上升到多层次之后形成的,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对科学艺术观的打破和提升,对东方艺术和原始土著艺术的借鉴,表现主义和印象派的诞生,彻底改变了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也改变了西方美术家的审美观,直到这个阶段,西方艺术才体现出多元化的结构,西方现代艺术观才形成。毕加索等现代艺术家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用自己的作品和艺术理论告诉世界,艺术不只是僵化地对世界重复的描绘,艺术家要有超出旁人的思想的艺术语言,作品要有视觉的冲击力,要有个人的艺术特点,在这种全新的艺术理论的基础上,陆续出现了西方的各种绘画流派,诸如立体派,野兽派,抽象派,想象派,后印象派,让西方现代艺术变得琳琅满目,千奇百怪,气象万千。


其实西方现代艺术理论的基础就是个性的发挥,这在中国古代的艺术理论中早就提出了。南北朝谢赫《古画品录》提出了六法,所谓气韵生动,骨法用笔,随类赋彩,应物象形,经营位置,传移摹写,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提出了中国画的五个标准,就是“自然”“神”“妙”“能”“谨细”五品,对中国画的理论奠定了基础,后世的中国画家们大多是遵循他们的理论来进行艺术创作的,在这些理论中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艺术家自我对世界的感知和升华,特别是宋元以后,文人画的形成和发展更体现了每一个艺术家自身的修养和世界观,体现在绘画作品上,就是淋漓的笔墨,生动的造型,深远的意境,这些东西是西方绘画做不到的,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家追求的东西,所以毕加索说中国的艺术理论高于西方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国画发展到明清时,已经形成了十分成熟绘画体系,特别是大写意画更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表现事物的各种各样的形态,注重的是一种感觉和意境,对造型则不用太讲究,特别是海上画派和岭南画派形成之后,这种艺术意识更加流行,就是齐白石所说的“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在这样的艺术理论基础上的中国画,自然是有生气的,有活力的。

现在很多人对中国画不自信,什么东西都要借鉴西方绘画,什么东西都有看西方的脸色,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中国画的生命力在传统里,也在创新中,中国艺术在世界艺术的大家庭里是占有很高地位的,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鄞粤强


关于西方的艺术理论历史上西方的艺术家都是服务型的,类似我们的院体画家(唐寅,仇英)他们也都是混口饭,不像我们从王安石、大小李将军、到赵孟頫、元四家这些文人画家没法比的,他们很多本身就是文人,画的格调自然高。而西方的在近代哲学兴起,心理学产生之后他们才出现了一些很系统的东西。


茶叶默


我是宇航,张大千晚年拜访毕加索的时候,见毕加索临摹中国画,然后给老毕讲解了那几本画册。

毕加索说的话可能是比较“偏激”,试想,一个狂傲自大的人,不可一世,而且世界出名,碰到了一个能让他折服的艺术形式,怎么会不夸赞?

毕加索晚年,因水平之高,可能看不起全世界的艺术形式,晚年唯独沉迷中国画,所以对中国艺术推崇备至
毕加索临

这是可以理解的,毕加索是一位极具个性的画家。

恰好中国画的魅力在于,以人格和情操为创作源泉,借以水墨来求发内心情感和表达思想。

技巧,情趣,思维,内涵,个性是中国画的基本要素。

一幅作品如果具备了“行,意,气,韵,神”就是有了灵魂。

画于形而内有意。

这跟毕加索的创作思想,不是有很大的相似处吗?



毕加索1957年创作的斗牛,很大的中国艺术成分。


我觉得

毕加索之所以对中国艺术推崇备至,是因为本质上,他的艺术追求,是符合中国艺术内涵的。

只不过他以前没有深入了解过,直到晚年被折服时,才如此感叹。


毕加索

我是宇航

艺术,有形式之别。艺术追求,或可不分地域。

点个赞呗~~然后评论一下你们心目中的艺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