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華傳統文化已經走向了世界,孔子學院遍及100多個國家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經濟、國防、科技等領域快速的發展,人們生活物質條件日漸提高,物質文明是進步了,綜合國力也增強了,國際地位也相繼提升了,但是精神文明落在了後面,當有些人看到易經、論語、三字經、弟子歸等這些書籍後,總覺得這些思想太老套了太陳舊了,總喜歡崇洋媚外,對國外的節日、影視、名星、極盡讚美之詞。

其實我們到今天看到國外有哪麼多孔子學院,連日本、韓國他們都在學習和研究中國的傳統文化,大家也可以上百度搜一下,就連日本首相安倍和樸謹惠寫的漢字書法,都有較高的功底,據官網統計: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球146個國家(地區)建立525所孔子學院和1113個孔子課堂。

今天的中華傳統文化已經走向了世界,孔子學院遍及100多個國家

孔子學院138國(地區)共525所,其中,亞洲33國(地區)118所,非洲39國54所,歐洲41國173所,美洲21國161所,大洋洲4國19所。

孔子課堂79國(地區)共1113個,其中,亞洲21國101個,非洲15國30個,歐洲30國307個,美洲9國574個,大洋洲4國101個。

今天的中華傳統文化已經走向了世界,孔子學院遍及100多個國家

當我們看到上面這組數據,是不是該反思了,中國孔子學院已經成為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重大項目,是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的一種手段,為樹立我國良好形象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時到今日我們再去看看西方文明吧,它們的思想是什麼?一個字就是“爭”,以爭鬥為本,竟爭-鬥爭-戰爭,可喜的是,時至今日我們覺醒了,中華民族的復興夢已經不遠了,因為今天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給了我們信仰和內心的追求,故此理清中華傳統文化與社會主核心價值觀的關係,對中國文化發展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今天的中華傳統文化已經走向了世界,孔子學院遍及100多個國家

首先要明白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最重要的核心就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觀。這經是中華民族千年萬世以來的源頭,它告訴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未來要去向哪裡。

它所倡導的是一個以倫理為核心的文化體系。遵循人與自然的和諧之道,中國人崇奉以儒家“仁愛”思想為核心的道德規範體系,講求和諧有序,倡導仁義禮智信,以道家的天人合人,以及釋家的與人為善,追求修身、齊家、治國才能平天下相對比較全面的,道德修養和人生境界。

今天的中華傳統文化已經走向了世界,孔子學院遍及100多個國家

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產生了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和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學說,後來出現的百家爭鳴,文化盛世。儒家文化可以說是東方文明的源頭,它不僅在歷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即使在今天仍發揮著作用。

早在1982年全世界7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聯合國舉行會議,共同商討二十一世紀,化解人類種種災難的最好方法,他們給出的結論是:人類必須要回歸到兩千五百年前的中國。

今天的中華傳統文化已經走向了世界,孔子學院遍及100多個國家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尤其值得我們不斷深挖,準確把握,汲取營養,古為今用。

儒家文明重新復興是大勢所趨!中華文明是要復興,但並非要復興儒家文化,而是要建立科學、民主、崇高人的尊嚴和價值的新中華文化。整個世界文化角度來學習,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長短,應該互相學習,才能共同進步。

今天的中華傳統文化已經走向了世界,孔子學院遍及100多個國家

總而言之,對於中華民族的每個公民來說就是,“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需要做到:有一定的文化積累。要與社會發展趨勢相一致,與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的價值觀相一致。舊的文化是過去社會前進的動力,新的社會也需要新的文化持之不懈地奮鬥,並尊重事物發展規律,最終必然能取得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