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让困难群众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引用了杜甫的名诗。诗人杜甫落魄之时胸怀天下的这个畅想,如今在开阳县城关镇成了真。且看城关镇如何修得广厦千万间、庇得寒士俱欢颜。


开阳县:让困难群众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城关镇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现取名为景成小区



政策为媒介,构筑美丽搬迁房

沿开阳高铁站旁边新修的致富大道南行,一公里便到了这个开阳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蒋家寨安置点。

城关镇顶方村的蒋家寨,几年前还是茂林修竹、鸡犬相闻的小村寨,如今确是另一番现代化模样:橙色的崭新楼房鳞次栉比、配套的小学正筹备着明年春天开学、旁边2018年的安置房正如火如荼地施工、办事厅门头上“景成小区综合服务站”的大大的牌匾非常醒目,农贸市场、保安室、健身器材等应有尽有,俨然一“五脏俱全”的成熟居民小区。

这都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好政策!

2013年以来,该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整体规划、集中安置、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实施了温泉村街上组、顶方村蒋家寨和毛稗田共三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让全县“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山区贫困群众挪穷窝、换穷业,住进温暖的新家。目前街上组和茅稗田两个安置点都已成功搬迁入住,蒋家寨已搬迁入住500余户,目前正筹备搬入2018批次的990余户安置户,城关镇的三个安置点共为1200多户贫困群众提供了方便、温馨、平安、和谐的家园。

就业为抓手,打造安居乐业城



开阳县:让困难群众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蒋兴龙的新家里宽敞明亮,现代家具一应俱全




今年55岁的蒋兴龙是从高寨乡高寨村搬来的安置户,高寨是开阳最偏远的乡之一。在参加的厨师就业培训间隙,他赶回了自个儿开的便利店瞅瞅。

在搬来景成小区之后,蒋兴龙便琢磨起了营生的门路。

“还是得靠自己嘛,政策好是好,总不能处处都巴望着党和政府帮助呀!”蒋兴龙憨厚地笑道。

在小区党支部的帮助下,蒋兴龙张罗起了景成小区第二家便利店,又在农贸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向大家供应蔬菜。

“我家以前住在高寨乡高寨村,山高土层薄,天一下大雨,土都要着冲走,太阳一大起来,庄稼又会干死。”回想起以前的日子,蒋兴龙和大儿子都不胜唏嘘。

蒋兴龙的便利店和蔬菜摊目前月盈利1万余元,生活过的有滋有味,他参加的厨师培训班马上就要结业了,他正期望着找一份厨师的工作,便利店由大儿子来张罗。

在安置小区,像蒋兴龙这样搬到县城就近谋营生的不在少数。

城关镇党委、政府集思广益,创新举措,力争让“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理念成为现实,让安置点成功转型为安居乐业城。

就业扶持让搬迁户创收。该镇结合城镇的快速发展和安置点管理的规范化,新增了环卫工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保安、食堂员工等20多个岗位,优先将搬迁贫困户纳入就业计划,解决了20多户搬迁户的就业问题。


开阳县:让困难群众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一搬迁居民在家门口的纺织厂上班



技能培训让搬迁户“受渔”。城关镇积极开展对易地搬迁安置点开展培训工作,积极配合县人社部门,优先培训贫困户、低收入困难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劳动技能,城关镇对安置小区搬迁户逐户摸底登记其需求及培训意愿,然后因人制宜开展职业培训。截止目前,已开展厨师、护理、纺织等各类培训174人。

引进企业让搬迁户致富。城关镇积极引进贵州穿靓服饰有限公司,并配套开设缝纫培训课程,让搬迁户实现在家门口接受培训,再在家门口上班。该培训课程于今年八月中旬开课,截止目前已有第一期58人完成培训上岗,熟练工月薪逾3000元,第二期的60人尚在培训中。

除此之外,城关镇还准备开辟一块农耕地,满足搬迁户的农耕微田园需求。

党建为引领,助力小区华丽转身

开阳县:让困难群众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景成小区开展的厨师技能培训



梅雨天气,柳希贵起了个大早,洗漱、饭毕,便提起一袋子的《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出门了。

小区内新成立了党支部,柳希贵便是支部13个党员之一。这些天他正挨家挨户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在之前的3天时间里他已经发放了470余份垃圾分类宣传册。

上楼梯、敲门、讲解、下楼梯……遇到不识字的搬迁户,他便就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意义及分类后相关处理的问题给前来咨询的居民做详细讲解。

贫困户搬迁户入住后,如何把安置小区打造成和谐文明的温暖家园?

城关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了“突破口”,按照“强组织、兴产业、富百姓、重实效”的思路,积极探索党组织在扶贫搬迁工作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的途径,实现扶贫搬迁安置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该镇按照“网格化数据采集”的模式,对搬迁党员进行全面排查,摸清党员底数,掌握基础数据,选派4名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担任安置点“党建指导员”,并安排党建工作开展较好的党组织与安置点党支部“结对子”,让党支部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安居乐业的“主心骨”。

为把党员队伍建设成脱贫攻坚最精锐、最能战的先锋队,城关镇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以“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健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充分运用道德讲堂、讲习所等平台,激发搬迁群众自主发展、自主创业的激情,调动搬迁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景成小区开展各类党员活动共计30余次。

一篙松劲退千寻。“易地扶贫搬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意志,城关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多途径、多方式综合发力,让搬迁贫困群众脱真贫、真脱贫。”城关镇党委书记说。

来源/开阳县城关镇 图/文:周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