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圓人未央(十三)

楊柳依依

他說的另一件感興趣的事就是到樓下的江裡撒網撲魚。他不僅喜歡撲魚,而且還非常喜歡吃魚。他並不像峰。峰家又不吃魚,但又非常愛好撒網撲魚。每當把魚撲回的時候,還得樓上樓下的敲門問要不要魚。瘋瘋癲癲的也不嫌麻煩。記得有次大晚上的弄了魚回來已經差不多凌晨三點鐘了。那一次魚又弄得特別多。為了不讓魚死,也趁著魚還鮮活,他也不看時辰,仍然樓上樓下的“咣咣”敲門。嚇得整棟樓還以為來了強盜。誰還敢開門?一趟下來,魚沒有送出去,人倒走的筋疲力盡。那魚死翹翹的就挺在桶裡了。次日鄰居們還在問昨晚誰家丟了東西沒有呢。他也老說峰的,你又不喜歡吃魚,還撲魚乾嘛哦?峰說,好玩啊。確實的。這就是峰的性格。為了自己想種菜,他就在對河岸跟一家老百姓買了一塊地。然後大張旗鼓的買石頭,砌地埂啊,花費的人力財力,倘若是拿來買青菜能吃上個一輩子。把他們四個人倒累死了。偌大的石頭幫著他抬來抬去的。他們都說峰瞎折騰。可峰呢則說他要的就是種菜的樂趣。一個瘋子。他們都這樣叫他。

月圓人未央(十三)

說幹就幹。星期天,他把放在儲物間裡的漁網拿出來,逐個仔細的檢查,看有沒有被老鼠咬了洞,如果咬了就把它補好。幸而沒有。他興沖沖的來到江裡。只見一江春水,波光粼粼。隱約可見魚兒蹤跡。這一條江於他而言在熟悉不過。哪裡魚多,該在哪裡撒網,他心中有數得很。按慣例,他仍然是找往日魚多的地方去撒網。把魚弄回來後,一下吃不了那麼多,他就把小魚處理好,然後用姜、醋、生抽、酒把小魚醃好。差不多個把兩個小時左右,然後就用專門用來烤乾魚的鐵絲架,把魚烤乾。一般他都喜歡在用炭來烤,覺得炭烤的小魚乾特別的好吃。也有一股火的那種香味。

轉眼又到了春擦。村民們都忙活了起來。但是,去年有一家的貧困戶特難說話。甚至到如今都沒有搞定。這一次,他們組也下了決心,一定要把他拿下來。他們開著車到他家以後,他家已是鐵將軍把門。那鄰家倒有人在家,是一個婦女正在家裡殺雞。他們走過去問知不知道她鄰居在哪裡插田。那婦女說:“知道。就在前面不遠的田裡。我去幫你們叫他。”他們說著謝謝,各自在屋簷旁邊的枇杷樹下坐了,等著他回來簽字填表。那村民晃晃悠悠的回來了。褲腳卷在膝蓋上,膝蓋的灰白的褲腿上還補了兩個藍色的補丁。非常顯眼。雙腿的泥巴也不曾洗掉。他一到家,一屁股坐在青石板上就捲起了旱菸,悶聲悶氣的問:“你們又叫我回來做什麼?”劍說:“我們來幫你脫貧啊。你是不是今天簽了字把表填了?”他說:“一天到晚都填表格,簽字,開會,又沒有實際行動。我為什麼要填表?不填!”鄧美女聽他還是這麼固執,也站起來語重心長的勸:“你聽我們講給你聽,你耐心的聽我們講完。你要知道,叫你填表簽字都是為你好……”沒等鄧美女說完,他急忙接過話茬,說:“是為我好?!是為你們好吧?簽了字填了表,你們就完成任務了,就領獎金了,哼!為我好。”鄧美女又說:“你別傻,真的是為你好。你要相信我們。”“相信你們?我相信任何一個我都不相信你們。”他說,“你們叫我填表,有錢沒有?有錢我就填。”這時候,老頑童也來勸說:“你別固執。現在是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東西,以後慢慢的就會有好的待遇。比方說小孩子上學啊什麼的,實惠就來了的。”“我兩個孩子又沒讀書了,再多的實惠與我有甚關係。”他說。見他如此,鄧美女又勸:“比方說你萬一修房子了呢?那建檔立卡後的貧困戶就可能比一般的村民待遇好。”“別說啦,那些危房改造哪個又沒車沒錢?我看不是貧困戶的又不是一個樣。我要插田了,你們莫耽誤我的時間了,沒工夫跟你們磨嘴皮子。”他站起來就走了。老劉討好的說:“那行,那行,你先忙。我們就在你家裡等你。等你中午回家的時候我們再說。”那村民並不理會,瞟過來一個不屑的眼光,大搖大擺的就走了。就這樣,明明是為了他們好,他就是不領情。甭管你如何的解釋,還是會遇著這樣的村民。沒辦法,只好一直坐等在他家的枇杷樹下。他拿出手機,發信息問她,在幹嘛呢,你好嗎?她回,放心,還好。你呢?他氣沖沖的回道,別說啦,此刻氣都氣飽了。上次跟你說的那個人油鹽不進的,怎樣勸說都不配合。我們正坐在他家的枇杷樹下生悶氣呢。她說,村民們都這樣。對於沒有實質性的東西都覺得沒多大用。你們耐心點,站到村民們那個角度去勸說。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不要大道理小道理的說,誰個人聽了都會厭煩的。他說,我也知道,也能理解他們的苦衷。一而再再而三的叫他們簽字啊填表什麼的,確實厭煩。可我們也沒有辦法啊。她說,我也知道你們的難處,除了耐心還要耐心。不然你們怎麼跟村民交流呢?這必定是你們的工作啊。他說,是的。我只是心裡煩,跟你吐一吐苦水,說出來心裡就舒服一點。她回,嗯,知道的。知道你的不容易。他說,是啊,任務重,壓力大,基層工作不好做。好煩。她說,理解。哪一樣事都不是容易的。你說是不是?他回,嗯。說出來心裡就痛快了。我們也絞盡腦汁的在想著辦法,應該怎樣才能打開他的心結,讓他明白我們的心意,確實是為他好,明白了把表填好就OK了。然後又問你吃飯不曾?咦,那個村民他回來了。暫不說行。他收好手機,一組人仍耐心的做作村民的工作。

月圓人未央(十三)

誰知道這一年的五月末天公又不作美,那傾盆大雨一直下,一直下,氾濫成災。各村的水稻,果樹都遭到天災,損失慘重。田地果園一片狼藉。特別是上游有水庫的地方,這更讓他們不敢掉以輕心。他們頻繁的往返在各個村鎮,在大雨中奔忙,生怕住在山上的居民發生泥石流,也怕水庫坍塌給下游的居民帶來災難。為了應急,他們給各村村幹部發了手機,那是一個特定的抗汛工具。手機必須要保持二十四小時在通機狀態。哪裡出現險情,哪裡就第一時間告知當地的鄉鎮。他們還問,如果在村中確實發生災情,問村幹部用什麼來通知村民效果更好。他說的另一件感興趣的事就是到樓下的江裡撒網撲魚。他不僅喜歡撲魚,而且還非常喜歡吃魚。他並不像峰。峰家又不吃魚,但又非常愛好撒網撲魚。每當把魚撲回的時候,還得樓上樓下的敲門問要不要魚。瘋瘋癲癲的也不嫌麻煩。記得有次大晚上的弄了魚回來已經差不多凌晨三點鐘了。那一次魚又弄得特別多。為了不讓魚死,也趁著魚還鮮活,他也不看時辰,仍然樓上樓下的“咣咣”敲門。嚇得整棟樓還以為來了強盜。誰還敢開門?一趟下來,魚沒有送出去,人倒走的筋疲力盡。那魚死翹翹的就挺在桶裡了。次日鄰居們還在問昨晚誰家丟了東西沒有呢。他也老說峰的,你又不喜歡吃魚,還撲魚乾嘛哦?峰說,好玩啊。確實的。這就是峰的性格。為了自己想種菜,他就在對河岸跟一家老百姓買了一塊地。然後大張旗鼓的買石頭,砌地埂啊,花費的人力財力,倘若是拿來買青菜能吃上個一輩子。把他們四個人倒累死了。偌大的石頭幫著他抬來抬去的。他們都說峰瞎折騰。可峰呢則說他要的就是種菜的樂趣。一個瘋子。他們都這樣叫他。

說幹就幹。星期天,他把放在儲物間裡的漁網拿出來,逐個仔細的檢查,看有沒有被老鼠咬了洞,如果咬了就把它補好。幸而沒有。他興沖沖的來到江裡。只見一江春水,波光粼粼。隱約可見魚兒蹤跡。這一條江於他而言在熟悉不過。哪裡魚多,該在哪裡撒網,他心中有數得很。按慣例,他仍然是找往日魚多的地方去撒網。把魚弄回來後,一下吃不了那麼多,他就把小魚處理好,然後用姜、醋、生抽、酒把小魚醃好。差不多個把兩個小時左右,然後就用專門用來烤乾魚的鐵絲架,把魚烤乾。一般他都喜歡在用炭來烤,覺得炭烤的小魚乾特別的好吃。也有一股火的那種香味。

轉眼又到了春擦。村民們都忙活了起來。但是,去年有一家的貧困戶特難說話。甚至到如今都沒有搞定。這一次,他們組也下了決心,一定要把他拿下來。他們開著車到他家以後,他家已是鐵將軍把門。那鄰家倒有人在家,是一個婦女正在家裡殺雞。他們走過去問知不知道她鄰居在哪裡插田。那婦女說:“知道。就在前面不遠的田裡。我去幫你們叫他。”他們說著謝謝,各自在屋簷旁邊的枇杷樹下坐了,等著他回來簽字填表。那村民晃晃悠悠的回來了。褲腳卷在膝蓋上,膝蓋的灰白的褲腿上還補了兩個藍色的補丁。非常顯眼。雙腿的泥巴也不曾洗掉。他一到家,一屁股坐在青石板上就捲起了旱菸,悶聲悶氣的問:“你們又叫我回來做什麼?”劍說:“我們來幫你脫貧啊。你是不是今天簽了字把表填了?”他說:“一天到晚都填表格,簽字,開會,又沒有實際行動。我為什麼要填表?不填!”鄧美女聽他還是這麼固執,也站起來語重心長的勸:“你聽我們講給你聽,你耐心的聽我們講完。你要知道,叫你填表簽字都是為你好……”沒等鄧美女說完,他急忙接過話茬,說:“是為我好?!是為你們好吧?簽了字填了表,你們就完成任務了,就領獎金了,哼!為我好。”鄧美女又說:“你別傻,真的是為你好。你要相信我們。”“相信你們?我相信任何一個我都不相信你們。”他說,“你們叫我填表,有錢沒有?有錢我就填。”這時候,老頑童也來勸說:“你別固執。現在是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東西,以後慢慢的就會有好的待遇。比方說小孩子上學啊什麼的,實惠就來了的。”“我兩個孩子又沒讀書了,再多的實惠與我有甚關係。”他說。見他如此,鄧美女又勸:“比方說你萬一修房子了呢?那建檔立卡後的貧困戶就可能比一般的村民待遇好。”“別說啦,那些危房改造哪個又沒車沒錢?我看不是貧困戶的又不是一個樣。我要插田了,你們莫耽誤我的時間了,沒工夫跟你們磨嘴皮子。”他站起來就走了。老劉討好的說:“那行,那行,你先忙。我們就在你家裡等你。等你中午回家的時候我們再說。”那村民並不理會,瞟過來一個不屑的眼光,大搖大擺的就走了。就這樣,明明是為了他們好,他就是不領情。甭管你如何的解釋,還是會遇著這樣的村民。沒辦法,只好一直坐等在他家的枇杷樹下。他拿出手機,發信息問她,在幹嘛呢,你好嗎?她回,放心,還好。你呢?他氣沖沖的回道,別說啦,此刻氣都氣飽了。上次跟你說的那個人油鹽不進的,怎樣勸說都不配合。我們正坐在他家的枇杷樹下生悶氣呢。她說,村民們都這樣。對於沒有實質性的東西都覺得沒多大用。你們耐心點,站到村民們那個角度去勸說。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不要大道理小道理的說,誰個人聽了都會厭煩的。他說,我也知道,也能理解他們的苦衷。一而再再而三的叫他們簽字啊填表什麼的,確實厭煩。可我們也沒有辦法啊。她說,我也知道你們的難處,除了耐心還要耐心。不然你們怎麼跟村民交流呢?這必定是你們的工作啊。他說,是的。我只是心裡煩,跟你吐一吐苦水,說出來心裡就舒服一點。她回,嗯,知道的。知道你的不容易。他說,是啊,任務重,壓力大,基層工作不好做。好煩。她說,理解。哪一樣事都不是容易的。你說是不是?他回,嗯。說出來心裡就痛快了。我們也絞盡腦汁的在想著辦法,應該怎樣才能打開他的心結,讓他明白我們的心意,確實是為他好,明白了把表填好就OK了。然後又問你吃飯不曾?咦,那個村民他回來了。暫不說行。他收好手機,一組人仍耐心的做作村民的工作。

誰知道這一年的五月末天公又不作美,那傾盆大雨一直下,一直下,氾濫成災。各村的水稻,果樹都遭到天災,損失慘重。田地果園一片狼藉。特別是上游有水庫的地方,這更讓他們不敢掉以輕心。他們頻繁的往返在各個村鎮,在大雨中奔忙,生怕住在山上的居民發生泥石流,也怕水庫坍塌給下游的居民帶來災難。為了應急,他們給各村村幹部發了手機,那是一個特定的抗汛工具。手機必須要保持二十四小時在通機狀態。哪裡出現險情,哪裡就第一時間告知當地的鄉鎮。他們還問,如果在村中確實發生災情,問村幹部用什麼來通知村民效果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