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哎呀!宝宝又尿床了!

“哎呀!又尿床了!”

起床后,发现宝宝屁屁下面又是湿漉漉的一滩,

想到又要换床单、洗被褥,妈妈们瞬间没了好心情。

宝宝为什么总是“画地图”呢?

爸爸妈妈们怎么防止宝宝尿床?

今天我们总结了一些内容,

希望能够帮助爸爸妈妈们有效应对这件烦心事。

科普:哎呀!宝宝又尿床了!

宝宝尿床正常吗?

  3岁以上的宝宝,若在夜间睡眠中不自主排尿,轻者数夜1次,重者一夜多次被称作遗尿。

  与遗尿相关的各种原因包括:神经调节、膀胱功能发育延迟、尿道关闭不全、睡眠觉醒功能发育迟缓或觉醒障碍、激素分泌异常、精神、心理及行为异常,以及多系统器质性病变等因素。

  不过,有数据显示,大约70%~80%的遗尿是功能性的,特别是3岁以内的宝宝,因为大脑发育不全、脑炎后遗症、尿路畸形等所发生的遗尿,不属于病理性的。此外,宝宝因白天游戏过度,精神疲劳,睡前多饮等原因而偶然发生遗尿,也不属病态。所以,爸爸妈妈不必太担心,大多数孩子通过适当的训练和一定的药物辅助都可以改善。

科普:哎呀!宝宝又尿床了!

宝宝尿床,爸妈“四不做”

  NO.1责骂宝宝爱尿床,妈妈忙昏头。当宝宝尿床后,千万不要责骂TA。除了给宝宝增加心理负担外,责骂对帮助减少尿床毫无用处。要知道,尿床这件事,对每个宝宝来说都是无可避免的。这是宝宝成长中的必然,不会因为责骂而省略。

  NO.2过早排尿训练有些妈妈为了让宝宝形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在宝宝才几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刻意地进行排尿训练了。但这么小的宝宝对认知和语言理解能力尚不成熟,不能承受复杂的排尿训练,刻意而为反而会让宝宝因为排尿紊乱而尿床。

  NO.3让宝宝长时间坐便盆有些粗心的妈妈晚上把宝宝唤醒后,让宝宝坐在便盆上,边玩边撒尿。其实有时宝宝只是坐在便盆上玩,并没有用心尿尿,这样做就不容易让宝宝把排尿与坐便盆联系起来,形成条件反射。

  NO.4刻意起夜有些妈妈担心宝宝尿床,会在夜里反复叫醒宝宝排尿。这时候,宝宝的膀胱往往不能充分扩张,很难产生明显尿意。长期强迫宝宝排尿还会让TA对尿尿这件事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对于宝宝心理和生理健康都是不利的。

爸爸妈妈的正确反应:淡定

对宝宝保持冷静和耐心,保护宝宝的自尊;

明白尿床这并不是宝宝的错,并安慰TA;

迅速帮宝宝更换衣服和床单,并且让TA尽快入睡;

跟往常一样照顾宝宝起床穿衣服,就当没发生尿床一样。

科普:哎呀!宝宝又尿床了!

防止宝宝“画地图”的五大技能

  NO.1睡觉前一定要让宝宝上厕所,睡前一个小时尽量不要给TA吃水果或喝太多的水,晚饭不宜过甜、过咸。

  NO.2每隔一段时间叫醒宝宝上厕所,一定要叫醒,让TA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正确的地方上厕所,而不是迷迷糊糊在床上。妈妈可以用心观察一段时间,看看宝宝在哪个时段最容易尿床,掌握规律后,每天夜里就在这个时间范围里叫醒宝宝让TA尿尿。次数为一夜1~2次,不可过多,否则就会影响宝宝睡眠。

  NO.3为尿床宝宝设置日程表,以便每天进行记录。当尿床时,努力寻找可以导致尿床的因素,并记录在日程表上,当宝宝无尿床时,便把1颗星画在日程表上,并对宝宝进行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

  NO.4有条件的家庭,尽可能在临睡前给宝宝洗个澡,或者也可以在临睡前用热水给宝宝泡脚,这样能减少尿床的产生。

  NO.5宝宝的被褥要干净、暖和,尿湿之后及时更换,潮湿的被褥会使宝宝更易尿床。

宝宝尿床,爸爸妈妈不必大惊小怪,应该鼓励和帮助宝宝,找到一种更适合应对自家宝宝尿床的小妙招,让TA更健康的生活,同时轻松化解日日给宝宝“晒地图”的尴尬。

科普:哎呀!宝宝又尿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