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中的四大專職保鏢將軍,曹操獨占兩人,劉備的趙雲未上榜

第一位、劉備的貼身護衛陳到

趙雲跟隨劉備很早這事不假,早在劉備解徐州之圍向公孫瓚借兵,借到的就是趙雲。此後,公孫瓚敗亡,趙雲從此就死心塌地跟隨劉備。劉備也是一直把趙雲當作心腹看待。相比之下,在汝南就一直追隨劉備的陳到,地位卻始終都在趙雲之下。而陳到的功績、勇武程度與趙雲其實不相上下。

三國曆史中的四大專職保鏢將軍,曹操獨佔兩人,劉備的趙雲未上榜

這個問題只能怪老羅了,羅貫中為了神化趙雲,完全無視陳到的存在,演義裡對他隻字未提。為了塑造趙雲的形象,演義裡把他與趙雲合為一體了。其實陳到的武力不在趙雲之下,是劉備的左右保鏢,和曹操的典韋許褚差不多。是劉備禦林軍“白耳兵”統領,所以他的地位高就不足為奇了。

對於陳到身份的絕密“冷藏”,我們可以在蜀漢舊臣陳壽撰寫的《三國志》中讀出幾分端倪,這位身價不菲的中央軍司令員在該書中沒有列傳,在他追隨劉備的二十六年中,沒有任何關於他的信息,陳到被徹徹底底的打造成了“幕後英雄”。當然,陳壽或許已經察覺到不給陳到專門列傳的不當之處,他對此事的解釋是因為陳到的事蹟已經無從考證。其實這只是陳壽冠冕堂皇的託辭,人們無法相信堂堂的一位中央軍司令員竟然象人間蒸發一樣在人世間只留其名,難覓其蹤。當然,即使沒有史書的濃墨重彩,也無法掩埋陳到的文治戰功。眾所周知,劉備一生極其坎坷,在長坂、荊南、益州、猇亭等戰中經常被殺的丟盔棄甲。長坂一役,劉備丟妻棄子,只顧一人逃命。陳到身為劉備的白毦統領,擔當保衛劉備的重任,定然會拼死奮戰。

三國曆史中的四大專職保鏢將軍,曹操獨佔兩人,劉備的趙雲未上榜

第二位、為救曹操而死的典韋

陳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寧陵縣己吾城村)人。東漢末年曹操部將,相貌魁梧,膂力過人。本屬張邈,後歸曹操。曹操征討呂布時被募為陷陣,表現英勇,被拜為校尉,宿衛曹操。建安二年(197年),張繡背叛曹操,典韋為保護曹操而獨擋叛軍,擊殺多人,但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死。

三國曆史中的四大專職保鏢將軍,曹操獨佔兩人,劉備的趙雲未上榜

曹操退住舞陰,聞典韋已死,為之痛哭,招募間諜取回他的屍體,親自臨哭,遣其歸葬襄邑,拜其子典滿為郎中。曹操的車架每次經過襄邑,常用中牢的禮儀來祭奠他。曹操追思典韋,拜典滿為司馬,引為近侍。曹丕即王位後,以典滿為都尉,賜爵關內侯。

第三位、典韋的接班人許褚

年輕時在家鄉聚集了數千戶人家,共同抵禦賊寇。曾有一次因缺糧與賊寇用牛交換糧食,牛到了對方手中後又跑了回來,結果許褚單手倒拖牛尾走了百步,賊寇大驚,不敢要牛就走了。從此淮、汝、陳、梁之地,聽到許褚之名都感到畏懼。

三國曆史中的四大專職保鏢將軍,曹操獨佔兩人,劉備的趙雲未上榜

後追隨曹操,自典韋戰死之後,主要負責曹操的護衛工作。官渡之戰時發現欲謀害曹操者,將刺客全部殺掉。渭南之戰時在身披重甲的情況下左手掩面,右手控船漿令曹操安然成功渡河,上岸才發現早已身中數箭,在與馬超、韓遂會面時只讓許褚相隨,期間馬超欲襲曹操,但聽聞許褚之名兼懷疑從騎就是許褚,便問曹操虎侯安在,曹操指著許褚,許褚怒視馬超以令他放棄。

當曹操去世時許褚哭至吐血,曹丕其遷作武衛將軍,負責宮中安全。曹睿繼位時封其為牟鄉侯,不久去世,諡曰壯侯。

三國曆史中的四大專職保鏢將軍,曹操獨佔兩人,劉備的趙雲未上榜

第四位、孫權的貼身保鏢周泰

曹操說完了接下來我們看下孫權的保鏢——周泰,原本是孫策的保鏢,孫權在一次的偶然的機會見識到了周泰的厲害之處,於是就起了愛才之心,就跟孫策要了周泰,也多虧了孫策同意,不然孫權就危險了,據說孫權在宣城時,遭到了山賊,孫權帶的兵力又比較少,而山賊又比較多,孫權的士兵出現了恐慌,在這危急關頭,周泰站了出來,他一人奮力殺敵,身上多處刀傷,依然拼死保護孫權,最終護著孫權殺出了重圍。

三國曆史中的四大專職保鏢將軍,曹操獨佔兩人,劉備的趙雲未上榜

不過近來重閱《三國志*吳書*周泰傳》,發現有關周泰救主事也被羅貫中摻進了水份,其中值得爭議的便是濡須那一戰,按《周泰傳》所述,僅“曹公出濡須,泰復赴擊”寥寥數字,並無演義中兩番出入重圍之險。至於戰後孫權給予其指傷賜酒,又授御蓋,等等諸多榮耀,這些情節雖然演義所陳同史書記載沒有多少偏差,但此處孫權對周泰的特別嘉獎,本意不是為彰顯他救駕之功,而是留他以平虜將軍職位督濡須的意思,再說周泰身上那些傷疤應是宣城一戰時所遺,否則以濡須戰況之烈,創傷之重甚宣城多矣,屆時又需勞動華陀來醫方能保性命無虞。 孫權之所以要對周泰如此厚待,按理來說遣一將鎮守濡須似無突出隆重必要,這內中當然事出有因。“時朱然、徐盛等皆在所部,並不伏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