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心理发展阶段之五:青春期

根据埃里克森所提出的心理社会发展八段论,第五个阶段是青少年期,是指12岁到20岁,跨过了从初中到大学的转换阶段。结合国内教育的特点,我们在这一阶段重点讨论12~18岁这个范围。

孩子的成长心理发展阶段之五:青春期

发展特征

在前四个阶段中,儿童懂得了他是什么,能干什么,逐渐懂得自己所能担任的各种角色:

在0~1.5岁的婴儿阶段,是基本信任的建立阶段,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形成;

在1.5~3岁的幼儿阶段,孩子形成了意志品质,影响孩子自主性的形成;

在3~6岁的学龄前期,孩子形成目的品质,影响孩子的主动性的形成;

在6~12岁阶段,孩子形成勤奋的品质,影响孩子对能力的追求。

而到了青春期,是身体和心理,从儿童向成人转化过渡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他们必须仔细思考全部积累起来的有关他们自己及社会的知识,最后致力于某一人生决策或生活策略。他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性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独立,形成了真正的自我,发展出人生方向、内在动力、社会性、自我定位、世界观和价值观等。

外部冲突:青春期与未来

在这一阶段青少年往往感到内心有很多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

  • 过去经验中的那些自我形象在新的冲击下开始四分五裂,他们更重视自己,但更弄不清自己,所以青春期男女会更经常地照镜子来观察自己。
  • 他们的自我观念正在发生转变,这一时期自己做出的选择符合一部分过去的自己,又背叛另一部分自己。
  • 他们感到要做的决定太多、太快,而每作一种决定就减少了未来生活的可能性。因此,他们感到选择困难,有的人干脆进入一种“心理的暂停”期,即延缓作决定。在这一时期容易感到孤独,往往不愿立刻作决定,又感到时间流逝,事事无成。
  • 这是一个心理闭锁期,想找人谈又觉得无人理解。这种闭锁是阶段性和暂时性的,是为了更好地整合自我,就像化蛹为蝶,需要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和时期。

需要注意的是,青春期与叛逆期不是同一个概念。青春期并不一定就是叛逆期;叛逆期不取决于年龄,而是取决于自我意识和外界控制的冲突与博弈。

大家认为青春期更容易叛逆,是因为大多数父母一直是威权式家长的思想,没有给孩子基本的自主权,缺乏对孩子意愿和情绪的基本尊重,而青春期的孩子已经希望自己是个被平等对待的家庭成员、社会成员,需要建立和维护自己的行为准则,而不是处处听指令的“小孩子”了。父母的无所不至的威权式干预,或者会引起剧烈的反抗,或者会破坏孩子整合自我的过程。

内部冲突:自我同一与角色混乱

这个阶段,孩子对外部世界有了新的观察和思考方法,经常思考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并且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自己。特别是周围的人的态度和评价更容易在他们心理上形成“自我感”,但这要和他期望中的“自我感”慢慢统一起来,以确定自己是谁,以及自己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

孩子在这个阶段逐渐疏远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与同伴们建立亲密的友谊,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感,也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对原有的自我进行检验和整理,试图形成一种新的、同一的自我,这就是同一性,即心理社会同一感。

“同一性”指的是一种对自己的感受,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在说明未来时有一种内在的自信,即全盘了解自己和接受自己。

  • 可以理解为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个体的主我与客我的统一,个体的历史性任务的认识与其主观愿望的统一;
  • 也可理解为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全面认识到意识与行动的主体是自己,或者说能抓住自己,亦即是“真正的自我”,也可称为“核心的自我”。
  • 它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人生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重要他人那里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即有个人目标或对自己未来的期待,以及达成目标的的自我效能感。

主我与客我

青春期的自我分成了两个:主我,被自觉意识的我;客我,被他人看见的我。青少年恰巧处于主我和客我分裂之中。

  • 当主我占优势时,就是自我扩大,表现为虚荣心强,自满、自我陶醉,喜欢炫耀、哗众取宠、突出自己、奇装异服等;
  • 当客我占优势时,就是自我萎缩,表现为没有志气、自卑,主观上不努力克服缺点,反而找借口不做事情,强调条件不具备,自怜自艾等;

如果这一时期主我和客我都强,就会表现为忽左忽右。

同一性和早期经验的关系

生长和发展中的青少年面临着摆在他们前面的成年人的使命,现在主要关心的是把别人的评价与自己的感觉相比较,如何把各种角色及早期培养的技能和当今职业的标准相联系。这种以自我同一性的形式发生的整合,在数量上超过了童年期的各种自居作用。自我同一性的感觉是一种不断增长的信念,一种一个人在过去经历中形成的内在的恒常性和心理上的自我同一感 ,一旦这种自我感觉与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匹配时,那么,就表明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生涯是大有前途的。

这个阶段自身应当看作是一个寻找同一性的时期,而不是具有同一性的时期。前面四个阶段为儿童提供了形成同一性的“材料”。在这个阶段,个人必须同化这些材料。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未成年期的结束与成年期的开始。从这时起,生活是对自我同一性的彻底表现。既然个人“知道他或她是什么人”,生活的任务就是引导“那个人”完满地度过人生的其余阶段。——埃里克森

积极的同一性

儿童到了青年期,生理上已趋成熟,人格的各方面需要重新加以整合。这时的青少年已能把先前各阶段的自居作用的同一性核心加以综合,从而产生了自我同一性。这是一个重新整合了的新的个体的完形,包括着意识和潜意识两方面,既为先前各阶段遗留下来的问题寻求最终的解决,又要自觉地与成人处于平等地位,在心理上积极准备着走向未来。

青少年一旦确立或统一了自我,他们就获得了一种同一性,长大成人了,获得个人的同一性就标志着这个发展阶段取得了满意的结局,他们就会形成忠诚的品德。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有效地忠于发自内心誓言的能力,尽管价值体系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

孩子的成长心理发展阶段之五:青春期

角色混乱或消极的同一性

如果青少年不以同一性来离开这个阶段,那他们就会以角色混乱或者也许会以消极的同一性来离开这个阶段。

角色混乱

角色混乱的特征是不能选择适应生活的角色,是一种个体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比如:

  • 不加选择地把自己认同于某一类的人(如依恋关系未被满足者认同关心自己的人);
  • 盲目陷入某一社会团体(如归属感缺乏者认同赏识自己的人,沉迷游戏也可归为此类,追求虚幻的满足);
  • “延缓决定”,选择即意味着放弃了其它可能,所以有一部分人不做决定,也不付诸于任何积极行动,一直没有实现同一性,导致成年后仍固着在这一阶段,让自己无限制地延续着心理社会青春期,成为“心理上的巨婴”。

角色混乱在生活上的表现:如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很容易受外界暗示;时常变换角色,在人际交往中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等等。

角色混乱在工作中的表现:做事马虎,看不到努力工作与获得成就之间的关系;对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看不清,要么持对立情绪,要么盲目顺从等。

角色混乱在关系中的表现:不能正确认识两性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无法建立正常的亲密关系。一种是对关系抱有不应有的幻想和要求,寻找恋父恋母式的不对等关系;另一种是对对方不正常的过度付出,在被“渣男渣女”的伤害中无法自拔或反复轮回。

消极同一性

是重要他人对孩子施加影响,经常告诫他不要学习不良行为,然而这种过度担忧,是一种“负面标签”,可能导致孩子反而可能向最不希望的方向发展。

埃里克森对这种消极同一性的解释:“是一种违背意愿地建立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并向个人呈现出所有最厌恶的,最危险的,然而也许是最真实的各种自居作用和角色之上的同一性” 。例如,一位母亲对堕落成酒精依赖症的弟弟恨铁不成钢,导致她对弟弟的儿子也有一些担心,因为她关注到侄子身上有一些可能重复他父亲命运的特征。这种关注是有选择性的,这种“消极的”同一性对这个孩子来说,比他内心要成为好孩子的愿望更现实,他也许会下意识地努力成为一名酒鬼。

角色混乱和消极的同一性导致青少年许多破坏和攻击行为。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生存的感觉,如果青少年感到他所处的环境试图剥夺他把下一阶段整合在他个人的自我同一性内的所有表现形式,那么,他就会以野兽被迫捍卫其生命般地进发出惊人的力量进行抵抗。

青少年会痛恨地排斥那些不适合于他们的同一性。所以,当他们自己决定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且为成为这样的人而努力时,如果周围的人或者舆论不允许他这样做,而给他施以种种压力和限制,要求他按照父母或社会的愿望选择未来。这时,他可能会以惊人的力量抵抗环境,或者选择做一个反社会的“坏人”,或者干脆彻底妥协如死人般的活着。对于他来讲,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同一性自我感,却面临着被周围环境所毁灭的境地,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感,是不伦不类的人,抗争或者彻底妥协成为了他的选择。

同一性意识的丧失常常表现为以一种讽刺和敌意对待家庭或未来社会所提供的所谓合适或理想的角色。作为被要求的角色中的某个部分,某个方面或全部各个部分,都会成为他加以犀利讽刺的主要焦点。

养育要点

从权威到民主

这个阶段大多数家长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愿意接受孩子已经长大,习惯性地延续之前的权威式管教方式,而这种方式已经不适合了。对待孩子要过渡到民主的方式,避免管教、控制、唠叨,避免一切正常成年人不喜欢的方式,哪怕孩子现在还不够成熟,也不能指望这个时候再来通过威权控制来弥补之前的教育。

意义与责任

意义、责任、权限、利益要逐渐交给孩子,对这些,要给予足够的信任,必要时以朋友的方式沟通谈心,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潜移默化

环境、伙伴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大,引导孩子阅读历史、名人传记,接触各行业有作为的人,了解他们的经历与付出(哪怕是故事的形式),与有最追求、有素质、品格优秀的人多交往,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会找到自己的榜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