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不服?別讓「旅行者腹瀉」擾了你享受「詩與遠方」的雅興

水土不服?別讓“旅行者腹瀉”擾了你享受“詩與遠方”的雅興

很多人都喜歡“在路上”的生活,因為無論是外出旅遊還是出差,都能見識到與日常生活有所區別的景緻,是對千篇一律生活的一種調劑。然而,卻有一些人,在享受“詩與遠方”的旅行生活中常常遭遇一些隱痛,即是“旅行者腹瀉”。

所謂“旅行者腹瀉”,是指在旅行期間或旅行之後,每天有3次或3次以上未成形的大便,或者是未成形糞便次數不定,伴有發熱、腹痛或嘔吐的腹瀉症狀。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出現這樣腹瀉症狀的原因為“水土不服”。由於在不同地域長期生活的人會有不同的體質,相較而言適應了當地的氣候、溫度、空氣溼度、周圍環境的菌類族群等,而到了另外一個全新的環境之後,由於上述的諸多條件變化較大,人體一時還無法適應,因此才出現了腹瀉的症狀。

從腹瀉的發病機理來看,引起“旅行者腹瀉”的已知病原中絕大多數為細菌性致病菌,主要為致瀉性大腸桿菌、志賀菌、空腸彎曲菌、氣單胞菌、沙門菌及非霍亂弧菌等,其中以產腸毒素大腸桿菌感染較多。一般來說,這些導致腹瀉的病菌,主要是通過攝入攜菌食物,如生冷的食物、常溫下久置的熟食、加冰塊的飲料,以及用未經處理的“自然水”洗漱等。這些病菌侵入人體之後,由於旅行者經歷長途奔波、鞍馬勞頓以及環境劇變等導致免疫力下降,繼而感染“旅行者腹瀉”。

外出旅行之時,一定要做好預防腹瀉的準備:

1.注意飲食衛生,旅行者應避免食用除水果和蔬菜之外的其他生食,不要飲用非瓶裝飲料和未經消毒的奶製品。保證餐具充分消毒,勤洗手。

2.多休息,注意增強免疫力。旅遊時舟車勞頓、時差、飲食習慣與生活環境的改變、體力透支等,都可導致免疫力降低,也是腹瀉的重要發病誘因,旅遊時應儘量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

3.注意保暖。在乘車路上和夜間休息時要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注意避免腹部受涼。

4.可服用益生菌或益生元作為預防措施,以防感染。益生菌是活體微生物,有助於消化和提高感染防禦能力。益生菌自然存在於發酵食物中,比如酸奶、奶酪、麵包、酸菜以及味噌湯等。它們對身體無害,可抑制引起胃炎的微生物。

部分症狀較輕、無不適感的“旅行者腹瀉”不需特殊處理,過三五天即能自愈。若旅行者因腹瀉出現脫水情況,可口服補液鹽,每次大便後飲200毫升,分次小口飲入,是免用藥物又能儘快恢復的“妙法”。發生腹瀉後,不要採用所謂的“斷食療法”,而應保證充足的營養供應,一定要注意清淡飲食,避免油膩、高蛋白食物。腹瀉症狀較重時,如伴發熱、黏液膿血便或嚴重脫水等,或者持續時間較長如超過一週者,以及老年人、嬰幼兒、免疫功能低下者和罹患多種慢性疾病的患者,則需及時就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