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外資超市,來華24年,終被收購,只因“水土不服”?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去逛超市,因為超市商品種類全面,能夠滿足我們很多的日常需求。如今,超市也越來越多了,本土的超市也茁壯成長,並且逐漸崛起了,這對於外來超市也形成了一定“威脅”。

這一外資超市,來華24年,終被收購,只因“水土不服”?

在很多年前,中國的消費市場,還並沒有如此豐富,很多人還沒有見過超市。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外資超市紛紛來到中國市場“開荒”,給中國消費者帶來了新鮮感,購物形式也變得多樣化了,生活也更加便利。

家樂福,這一超市,應該很多人都熟悉吧,家樂福是早一批進入中國的超市,在北京站穩腳跟後,迅速在各大一二線城市鋪展開來。然而在瘋狂發展幾十年之後,家樂福還是沒有逃過“賣身”的厄運,蘇寧以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

然而,家樂福並非是唯一選擇將中國業務併購出去的外資超市,麥德龍也是其中之一。2019年10月11日,德國零售商麥德龍同意將其中國業務的多數股權出售給物美。根據麥德龍的公告稱,以149億人民幣估值將其中國業務賣身給本土零售品牌物美。如今,歷時半年,麥德龍這一外資超市“賣身”塵埃落定。

2020年4月23日,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80%股權正式交割完成。在新的股權結構下,物美集團持有麥德龍中國80%的股份,麥德龍集團持有20%的股份,並繼續使用“麥德龍”品牌。

這一外資超市,來華24年,終被收購,只因“水土不服”?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道,作為德國最大、一度成為歐洲第二大零售商的麥德龍近年來業績不佳,在中國市場尤其“水土不服”。麥德龍是一家外資超市企業,來自於德國,在1996年,麥德龍在上海開設了它在中國的第一家現購自運批發商場,給中國帶來了全新的商業理念。

麥德龍在中國市場,也有過高光時期,首先麥德龍的這一品牌的名氣還是比較高的。在很多城市都有麥德龍的身影,相信有很多人都曾逛過麥德龍超市吧,那麼,至今來華24年的麥當勞,終被收購,只因“水土不服”?或許背後原因並非如此簡單。

首先,就算外資超市“水土不服”,也不應該在發展二十多年之後,才出現這樣的情況,當然“水土不服”也不能忽視,但只能說是原因之一。這些年,由於本土電商以及零售業的發展,導致外資超市的市場份額被瓜分了。

另外,作為一麥德龍也飽受業績不佳的折磨。2008年,麥德龍的營業收入一度達到655.29億歐元的歷史峰值,但是2016年時,總營收僅為218.70億,相較於巔峰時期,麥德龍的營收已經整體縮水了63%以上。

這一外資超市,來華24年,終被收購,只因“水土不服”?

當然在出現一系列問題的同時,麥德龍也選擇採取了應對措施,不過,效果甚微,最終只能走上被收購的道路。麥德龍,在全球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但是中國市場廣闊,同時競爭也激烈,所以,很多外資企業無法適應的話,最終也只能草草收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