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燙」起源於四川眉山還是四川成都?有什麼歷史淵源?

食客遊天下


提到川菜,大家腦海裡首先浮現的就是那些又麻又辣的菜品和串串。麻辣燙也是川菜的代表菜品之一,受到大眾的普遍喜愛。

古代川菜的特點的“尚滋味”、“好辛香”;後來以“物無定味,適口者珍”為其特色;到了近代,直到現在,川菜以“清鮮醇濃,麻辣辛香;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為其最大的特點。

麻辣燙起源於四川眉山還是四川成都?不妨先看看眉山菜和成都菜在川菜中的劃分:

川菜地方風味流派有一個“三派論”,即上河幫風味、下河幫風味和小河幫風味。成都、眉山等地均處川內岷江、金沙江等江河流域的上游,所以稱為上河幫,又稱蓉派川菜。其特點是調味豐富,以傳統菜品為主。

至於麻辣燙到底起源於眉山還是成都,至今尚無定論。我更傾向於起源於眉山。在這裡不如和大家分享一下麻辣燙的做法。

先熬骨頭湯,再煎辣椒油,放入辣椒麵與胡椒粉,加一些豬油更好。下鍋時,清湯與紅湯都先加骨頭湯,湯底做好,大功告成,直接可以燙串串了,是為“麻辣燙”。


您對這個問題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如果您覺得回答得還不錯,歡迎點贊和轉發~

一隻愛吃的小肥蝦,帶你領略美食背後的趣味與文化。^_^

蝦吃


不請自來,作為一個四川樂山人,我不得不挺身而出,大聲的說:“題主你問題都問拐了都嘛!”下面我就來談談麻辣燙的起源!


麻辣燙起源於四川樂山牛華鎮,最初是船工和縴夫創造了麻辣燙這種簡便又獨特的吃法。從樂山到三峽的長江流域,由於水流湍急,縴夫就成了一道必不可少的風景,他們在閒暇之餘,在江邊用石塊瓦罐壘起鍋灶,撿拾一些幹樹枝生火,舀幾瓢江水,再放入海椒、花椒等調料,放入蔬菜或摘一些野菜涮而食之,既可果腹,又可驅寒、袪溼。這種吃法因其簡便快捷很快便在江邊流傳開來。後來,碼頭上的小商販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便將配菜和炊具加以改造,放置於挑擔兩頭,一邊走一邊吆喝,江邊、橋頭工作的百姓便圍著擔子成了常客。這樣麻辣燙也漸漸從江邊走到了岸上。這就是麻辣燙的起源。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身體健康,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傳統麻辣燙製作粗糙,口味單一,就餐環境差等弊端就暴露出來了!於是新派的麻辣燙就應運而生,口味多樣化,就餐環境好,服務周到的麻辣燙連鎖店比比皆是!


麻辣燙起源於樂山,光大於成都,稱霸於全國!麻辣燙已經不屬於地方性的美食了,他已經融入到全國各地!每個地方的麻辣燙也有了自己的特色,比如我就愛吃蘇州的大骨湯麻辣燙!
【圖片均是網絡下載,如有侵權請聯繫立即刪除】


川味在線


麻辣燙最早是九眼橋頭的手提串串,當時只有兔腰子,一串大概五六個,賣一毛錢,時間大概在86/87年左右。當時賣它的人都是搭在自行車上賣的。後來慢慢的出現了其他品種,再後來因為品種多了,就不是買了蘸點幹辣椒拿起就走了,又開始在路邊搭起了摺疊桌凳,一步步的發展成了店鋪,進一步過度到了現在的串串香!現在成都幾乎已經沒人叫麻辣燙了,反倒是外地還在叫麻辣燙。


李理理1


應該是成都和眉山都差不多的時候,成都剛開始時是在春熙路附近的好幾個地方,用蜂窩煤爐子加上一個大鋁鍋,穿好簽簽的是兔腰子,後來品種才漸漸多起來,有了鳳尾有了筍子有了豆腐乾……那時候成都人把這種叫“手提式麻辣燙”,一般是看電影、逛街的女孩子吃的比較多。後來才登堂入室有了玉林串串、王梅串串……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