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中東|記者失蹤案引發沙特王儲形象危機,川普也尷尬了

观中东|记者失踪案引发沙特王储形象危机,特朗普也尴尬了

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 視覺中國 圖

投資5000億美元打造未來城市NEOM、帶領沙特重返“溫和伊斯蘭”國家……去年10月末,在利雅得五星級利茲卡爾頓酒店中舉行的首屆“未來投資倡議”(Future Investment Initiative)國際會議上,意氣奮發的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積極勾勒著他為這個古老王國設計的宏偉藍圖。

彼時,這位上位僅4個月,常常將“改革”、“發展”、“未來”掛在嘴邊的“2030願景”總設計師、王國事務實際決策者高調地將自己與這個國家的全新國際形象緊緊地捆綁在一起。

但如今,屢受挫折的王儲或許迫切地想要鬆綁這樣的關係——當沙特記者賈邁勒·卡舒吉(Jamal Khashoggi)失蹤案的矛頭直指沙特政府甚至王儲本人,其苦心打造的“改革者”形象被來自西方的指責聲浪所淹沒,他宣傳國家經濟願景的努力也遭遇挑戰。

經濟——“沙漠達沃斯”面臨折戟

作為去年備受矚目的“未來投資倡議”國際會議的延續,第二屆“未來投資倡議”大會定於本月23-25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

這場被稱為“沙漠達沃斯”的國際會議的規格之高,或許可以從它的“抵制名單”上窺見一斑——谷歌、優步、摩根大通、維亞康姆、福特、維珍、黑石、貝萊德、《紐約時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金融時報》、彭博社、CNBC……

這些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企業高管和媒體機構在卡舒吉失蹤案爆發後陸續宣佈拒絕出席沙特王儲組織的盛會,而且名單還在不斷拉長。

10月2日,沙特記者、《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賈邁勒·卡舒吉(Jamal Khashoggi)踏入沙特駐伊斯坦布爾領館後消失無蹤,土耳其調查人員懷疑卡舒吉在領館內受到嚴刑審問,隨後被殺害並被肢解。

一時間,沙特政府和該國掌權者王儲本人都受到了嚴厲聲討。拒絕出席即將舉行的這場投資大會,成為西方商人和媒體表達態度的最直接方式。

儘管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16日宣稱,將有150名發言者、數千名參與者出席這場以“投資轉型”、“技術機遇”和“深化人類潛能”為關鍵詞的投資大會,但諸多國際巨頭的高調退出,使之失色不少。

這無疑是對沙特王儲的又一重大打擊。今年早些時候,被視作“2030願景”標誌性項目的沙特阿美IPO被迫暫停,年輕王儲宏偉經濟願景的可行性再度受到質疑。而作為沙特王儲面向全球投資者宣傳其改革願景的最大展覽,這場原本可以為其今年慘淡的經濟成績單增色的“未來投資倡議”大會又面臨折戟,可謂禍不單行。

目前,原計劃代表特朗普政府出席會議的美國財政部長史蒂芬·努欽(Steven Mnuchin)尚未公開表態是否仍將赴約。特朗普當地時間15日向記者表示,努欽將在本週五前作出決定。

外交——特朗普政府的尷尬

與去年一樣,今年的“未來投資倡議”大會仍將在利雅得的利茲卡爾頓酒店舉行。這一五星級酒店因去年11月關押了包括王室成員在內的數百名沙特政、商高層而名揚國際。

然而,這場以“反腐”為名的突然抓捕和審訊,並未受到特朗普政府的過多關注。不僅如此,過去一年間,對於沙特阿拉伯扣留黎巴嫩總理、與卡塔爾斷交、抓捕女權活動家、空襲也門平民等行為,以及不久前與加拿大因人權問題而產生的外交爭端,美國官方皆未置一詞。

《華盛頓郵報》稱,去年,當總統特朗普選擇在利雅得開啟其在世界舞臺上的首次亮相時,就已把賭注押在了沙特身上。那次訪問期間簽署的1100億美元軍售協議,無疑是特朗普最為重視的外交成果之一。

因而在此次卡舒吉失蹤案發生後,國際輿論一度分析認為,美國仍會呈現出“事不關己”的姿態。美國總統特朗普9日首次就此事發聲印證了這樣的分析。彼時,特朗普僅表示“擔心卡舒吉發聲了不好的事情”。隨後,儘管兩黨參議員聯名致函白宮,要求特朗普對卡舒吉失蹤案件進行調查,並評估是否針對涉案的國家或個人施加制裁,特朗普堅持為美沙關係及價值1100億美元的軍售協議辯護。

不過,隨著事態的逐漸發展,風暴迅速從沙特與土耳其之間的地中海開始向外蔓延,席捲歐洲,越過大西洋,讓白宮再也坐不住了。

在14日發佈的採訪中,特朗普表示,如果沙特確實謀殺了卡舒吉,將會受到“嚴懲”。被認為與沙特王儲保持著特殊友好關係的白宮“第一女婿”賈裡德·庫什納在9日與穆罕默德通話後,也拒絕與媒體討論兩人關係的近況。

同時,沙特在華盛頓錯綜複雜的“遊說者關係網”似乎也開始瓦解。據《華盛頓郵報》12日消息,長期為沙特“公關”的“哈布爾集團”(Harbour Group)終止了與該國每月8萬美元的諮詢服務。《紐約時報》此前報道稱,沙特與阿聯酋去年在華盛頓花費了約百萬美元“公關費”開展宣傳攻勢。

“雖然從遠處看,美國和沙特的關係看起來堅如磐石,但其根本上仍有裂縫。”前白宮中東事務協調員羅伯特·馬利(Robert Malley)告訴《紐約時報》,如果關於卡舒吉失蹤案的一些“故事”被證實為真,可以想見這將對美沙關係造成深遠影響。

“特朗普和特朗普政府現在都在走鋼絲,我們將拭目以待後續的演出。”美國前駐沙特大使詹姆斯·奧伯韋特說。

統治——還未登基就遇諸多不順

比走鋼絲的特朗普政府更為焦慮的,似乎還有年輕的沙特王儲。與去年的意氣風發相比,這一年,王儲顯得有些諸事不順。

儘管達成了開設電影院、允許女性開車等一系歷史性改革,但圍繞抓捕女權活動家的爭議以及由此與加拿大產生的外交爭端,使得沙特王儲的改革成就被蒙上了一層陰影。與此同時,其在經濟、外交、軍事領域大力推行的政策似乎都並不那麼奏效。

如今,卡舒吉失蹤激起的的國際輿論壓力,再度湧向這位“85後”當權者。

因而,儘管此前沙特政府上下一致堅稱卡舒吉在進入領館後不久便離開了,但隨著特朗普政府態度的轉變,沙特方面似乎也開始鬆動了。

當地時間15日晚些時候,CNN率先報道稱,沙特阿拉伯正準備發表一份聲明,承認失蹤近兩週的沙特記者卡舒吉死於審訊意外。

隨後,《紐約時報》補充了一些細節,稱沙特預計公佈的聲明中將承認王儲批准了對卡舒吉的審訊或將其引渡回沙特的決定,但急切想要證明自己的情報官員卻無能地導致了卡舒吉的悲劇。事後,情報官員還試圖掩蓋對局勢的拙劣處理。

上述兩份報道都援引了熟悉沙特計劃的匿名人士。

似乎,沙特政府正準備建立起一道“防火牆”,將穆罕默德王儲隔離在國際輿論的劇烈怒火之外。

不僅如此,在指責卡塔爾和穆斯林兄弟會幕後操縱國際輿論對沙特的不公指責但未能激起國際反響後,沙特還意圖運用“人海戰術”拉盟友站隊。15日,該國首份英文報紙《阿拉伯新聞》歷數了站隊發聲聲援沙特的地區國家:阿聯酋、巴林、埃及、黎巴嫩、阿曼、約旦、巴勒斯坦、也門,以及阿拉伯國家聯盟、伊斯蘭合作組織、穆斯林世界聯盟三個國際組織。

“阿拉伯世界確認了他們對沙特阿拉伯的完全支持。”報道稱。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提前兩天率先表示支持的鐵桿盟友阿聯酋,上述站隊沙特的聲明大多是在十多天的沉默後於14日密集發出。

顯而易見的是,在以卡舒吉的供稿媒體——《華盛頓郵報》為首的國際媒體的輪番輿論攻勢下,沙特的宣傳手段成效有限。

“除非沙特政府迅速而誠實地就這一可怕事件發表言論並採取行動,否則其聲譽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曾任小布什政府副國家安全顧問的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中東問題研究員埃利奧特·艾布拉姆斯(Elliott Abrams)撰文稱。

自稱為沙特新政權辯護者的艾布拉姆斯為穆罕默德的行為給出了一種解釋——他必須將改革的步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任由民眾施壓來加快或減緩這一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