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有人認為家庭為主,有人推薦學校為主,你怎麼看?

朱文亮談家教


培養閱讀習慣,需要家校結合。

我個人認為閱讀是比較個性化的,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泛讀。學校給出一個大致的閱讀書目供參考是有必要的,這樣可以給孩子一個選擇空間。但是學校的閱讀書目,實際上還是有很大的侷限性,家長如果有精力的話,還是應該給孩子再次做出合適的選擇。


我個人的做法,是給孩子選擇合適的書目,很少跟著學校的步調走。但是自主選擇的話,真的非常個性化。有些書孩子願意讀,有些孩子會覺得毫無樂趣和意義。所以選書的過程其實需要家長的判斷。結合孩子的興趣,同時也不要過多的遷就孩子。何解?


在泛讀階段,照顧孩子的興趣是比較重要的。這個時期主要以積累詞彙,積累知識為主。孩子如果沒有興趣,那麼很難讀下去。同時,閱讀也是一種習慣,特別是我們如果希望孩子自主閱讀的話,更應該重視孩子的心理感受。

但是這種方式需要提防的一點是:有時候孩子會迷上一些不是那麼有營養的,甚至是有錯誤價值觀的書籍。其實很多流行的書不一定真的好,這一點家長必須要重視。具體我不想點名了,畢竟這些書流傳甚廣,而且很多孩子很喜歡。我主要提醒的是:家長需要甄別一下書籍裡面的內容,是否讓孩子能夠形成正確的行為方式,是否能夠讓孩子有正確的思想。


我給孩子選的書,一部分是故事書,照顧孩子的興趣。一部分是百科全書,讓孩子認識這個世界。最後一部分是歷史書籍,讀歷史需要家長的引導,畢竟歷史書籍的內容孩子是比較難消化的。

一方面有些事實比較殘酷,孩子難以接受;另外一方面,歷史事件涉及到很多因果,其中有不少是做人做事的方式。孩子除了要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還需要知道為什麼會這樣。這就需要有人一起討論。


目前有不少講歷史不錯的書或者音頻,但是主要還是以樂趣為主。這些內容孩子可以自己聽或者看,但是涉及到孩子思維的構建,則需要家長參與到引導當中。

因此在綜合考慮之下,課外閱讀家庭可能更佔主動一些的。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我小孩上小學之前並不怎麼喜歡看書,過了一年級,便開始熱愛看書。原因是同學之間的帶動。

上一年級後,有一天回來跟我說:“爸爸,你能給我買兩本書嗎?是米小圈,同學們都在看。”

我也不知道米小圈是什麼樣的書,但不管什麼,看總比不看好。我答應了,但做了一下限制,每週只能買一次,一次最多買兩本。事後反而覺得這個限制挺好,因為限制,才會使得他覺得珍惜,因為珍惜,所以愛看。好多書,他都會翻好幾遍,因為必須等週末才能去買。

我在反思,什麼樣的方式能更好的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靠家庭嗎?我自己平時也挺喜歡看書的,為何就不能很好的帶動他呢?至少在上小學之前,沒能成功。孩子還小的時候,識字量不大,要想帶動他習慣閱讀,必須先做大量的鋪墊,對於家庭父母來說,這個工作量非常之大,不是說沒有,不能普及,因此

我覺得要讓孩子在上小學一年級之前培養出良好的閱讀習慣,不能普及

哪個時間點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最容易普及

閱讀的普及需要有幾個前提條件:

1、需要有一定的識字量;

2、有一種樂趣在吸引他

我始終堅持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就好比說孩子學習打籃球,3歲可以打,5歲可以學,10歲也可以,但是獲得同樣的效果,所需的時間和努力卻大不相同;所以我個人覺得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應該是在開始學習漢字一段時間之後,至少有300-500個識字量,這個應該是基礎。而吸引他的樂趣,我覺得更多的應該是來自他們的小夥伴,小夥伴之間互相溝通討論,這是一種多麼愉悅的心情,而那些還不知道的,一定會像我孩子一樣,趕緊回家看,讓這種討論變成一種積極的交流。如果老師能做適當的引導,那就非常完美,至少可以使得全班大部分孩子開始喜歡上閱讀。畢竟大部分孩子這個時候都開始有點小叛逆,家長的權威不如老師,夥伴的吸引力也超越了家長。


小學1-3年級,老師的權威大過家長的權威

這個階段,識字量達到了,老師的權威遠遠超越家長的權威。老師說一句,錯的也是對的,必須執行;而家長說一句,孩子可以頂十句,甚至還會搬出其背後的超級軍團(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家長反而成為了弱勢群體。


老師促進同學之間閱讀分享的快樂,更有利於培養整個班級的快樂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的養成,源自於來自閱讀的快樂感覺。閱讀的快樂又分為兩種,自身閱讀的快樂,以及分享的快樂。如果老師能促進同學之間閱讀的快樂分享,也許大家一起討論亂的一團糟,只要能培養孩子閱讀的快樂,體會那種分享的快樂,我覺得核心目標就能達成,那就是好的。

我看到今年學校每週有一節閱讀課,心裡很高心,但也擔心會流於形式。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一方面需要有能閱讀的基礎(一年級剛好可以填補),另一方面需要讓孩子體會到閱讀帶來的快樂,那麼自然就能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所以我心目中的解決方案是:等孩子到1年級第二學期,由老師引導孩子進行有趣閱讀,把閱讀討論分享弄的更有氣氛一些。也許這樣,能夠讓更多的孩子喜歡上閱讀。


我是一位父親,為做好父親,十年來一直在思考和踐行如何做好一位父親,如何才能在家庭教育上儘量的不出大錯,希望可以和各位分享及交流。


朱文亮談家教


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要以學校為主,由老師來引導。


而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我主張以家庭為主。

我孩子作文一向只扣1到3分,我覺得跟我幫她培養起來的閱讀習慣有關。

她小時候我就注重給她買故事書、作文書,為什麼是這兩種,因為這兩種可讀性高,她讀了開頭,就想知道結局,讀一個故事覺得有趣,又會想著再讀一個,就會一直讀下去。

兩耳不聞窗外事。


還一個就是,家長做榜樣。

我經常會裝作在看書,實際上我沒看進去。

但我裝作在看,在思考。

孩子覺得很有範兒,於是她也會坐旁邊看書。久而久之,她就形成了愛閱讀的好習慣。

我覺得這個方法廣大家長可以試一試。

不能想著把孩子往學校裡一扔不管了,孩子是自己的孩子,家長多上點心,有益無害。


霜晨月修行錄


以我自己的孩子為例講講吧

我兒子今年八歲,二年級,語文數學基本上都是99,100,尤其是語文,基本上都是滿分

三歲開始,每天晚上都給他講故事,一直到現在,幾乎沒有斷過

講哪些內容呢,小學之前,唐詩,一千零一夜,迪士尼漫畫,各種各樣的,都講過

上了小學,老師有推薦閱讀手冊之類的,開始朗讀這個

其實要培養一個喜歡讀書的習慣,家庭環境更重要,畢竟,你沒辦法要求老師怎麼樣,學校怎麼樣,而家庭怎麼樣,確是你自己可以決定的!

家長養成閱讀的習慣,孩子就會跟著閱讀,畢竟,孩子的模仿能力最強!你一天到晚玩手機,玩遊戲,卻要求孩子讀書,這個難度,有點大!





星星草的年代


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啟蒙肯定是在家裡的,從家庭開始,從出生後第二個月就可以開始。剛開始看黑白卡,拿著卡片在孩子的面前晃,試圖吸引她的注意力。過一段時間後她的眼睛就會跟隨了。從四個月開始我就給她們讀繪本,每天一會兒。五個月能自己拿著紙板書了,六個月會坐了,我就抱在我面前拿著書跟她們一起看,讀給她們聽。慢慢地一歲後會自己去書架拿書看了。

閱讀啟蒙最主要的是要堅持,從一歲左右開始也行,每天拿著書在孩子面前混眼熟,怎麼誇張就怎麼讀,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等她開始關注了就成功一半了。剛開始的注意力很短,每次就十幾秒。後來慢慢變長了。現在能自己坐著看書十幾分鍾。14個月的娃。

所以,閱讀啟蒙首先肯定是家庭的事,培養好興趣,就成功一大半了。希望寶寶繼續保持。






歡樂雙胞胎日常


培養孩子閱讀習慣,一定是以堅持家庭為主,學校為輔的原則。凡是懂教育的家長,一定會從孩子幼兒期就開始培養閱讀興趣,最初是從讀繪本開始的,以色彩鮮豔的圖片為主,慢慢過度到教孩子識字,充分利用好5-7歲這個識字興趣敏感期,讓孩子識認大量的字。而閱讀興趣的培養非短期能完成,至少要充分利用好3-10歲這幾年。否則,在孩子四年級以後,如果還沒有著手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就很難讓一個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了。

下面我把培養自己孩子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做法,與大家分享一下,或許對你有所啟迪。

一、讓繪本成為打開孩子視野的一扇窗口,通過親子陪伴讓孩子產生早期閱讀興趣。

1、兩張掛圖,成了我與孩子經常看與讀的小天地。

兒子進入幼兒園後,我從書店裡買來兩張掛圖,一張是漢語拼音掛圖,一張是英文字母掛圖。兩張圖上面,每一個字母下面都有一張實物圖片。把圖片貼在孩子站在椅子就可以平視的高度。為什麼我要買這兩張掛圖呢?其實這就是早期啟蒙的一部分,孩子以後要學習漢語拼音,也要學習英語,正好利用親子閱讀來自然而然地識認了。兒子極喜歡看那些圖片,有時我指給他,有時他指給我讀,在掌握與喝彩中,孩子到幼兒園中班時,就把漢語拼音和英文字母全都認識了。

2、帶孩子去書店,讓他接觸那些喜歡閱讀的小朋友,讓孩子把閱讀當成關注的重點。

整個幼兒期,我只要有時間,就會帶兒子去新華書店。在那裡一到週末就會有很多家長帶著去孩子看書,或者買書。在幼兒類書籍區,我與兒子一起找他喜歡看的繪本,有時會坐在地板上共同閱讀一本書。在這種氛圍下,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都在靜靜地看書,他自然也受到影響,認為大家都應該這樣做。時間長了,孩子便養成安靜閱讀的意識和習慣。而在書店裡逗留的時間也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慢慢增加。

3、從單純的讀圖和說圖,在親子互動陪伴中,讓孩子學會了認真觀察、思考與提問。

在我兒子幼兒園期間,那時手機還不流行,家裡也沒有這東西,自然孩子就少受手機的干擾。電視也只是每天定時看央視的少兒節目。這就給孩子早期閱讀創造了非常好的環境,孩子極喜歡讓我陪伴著讀繪本,因為他可以隨時和我互動,而我則經常鼓勵他認真觀察,把看到的內容講給我聽。當孩子保持閱讀互動的順暢時,興趣會隨著好奇心不斷增強,我鼓勵孩子要發現問題,發現了可以自己先思考,沒有答案時再問我。就這樣,孩子養成邊讀繪本邊思考和發問的好習慣。

二、重視識字興趣培養,從讀圖逐漸過度到讀字,再到讀文章。

1、發現孩子識字興趣敏感期,及時抓住這個時機,並加以培養。

幼兒的觀察力早期很難觀察局部細節內容,因此,從上面我所講的讀繪本以讀圖為主,容易讓孩子產生情景聯想和認知。隨著孩子進入幼兒園大班時,他的觀察力發展的已經非常不錯,這時我開始關注他的識字興趣敏感期是否到來。有一天,給孩子買來一個盒裝積木玩具,他竟然指著包裝盒上的兩個字告訴我讀什麼,這時我就意識到孩子已經悄然間進入這個敏感期,再指著盒上其他字,試著讓孩子去識認,結果孩子大都不認識,於是我就問他,如果讓你自己去買玩具,你不認識字,你如何告訴導購給你買呢?你看識字重要不重要啊?孩子說重要,這便是最早引導孩子關注識字的開始。

2、在親子陪伴閱讀中,選擇少量圖多文字的閱讀書籍,開始進入識字興趣培養期。

當發現孩子進入識字興趣敏感期後,我便主動把孩子以前讀過的以圖片為主的繪本都收起來裝箱,再帶孩子去書店時,開始選擇圖片少而文字多的讀本。和孩子一起經常共同閱讀,我先領讀,讓孩子看著我手指的文中字。最讀的初速度很慢,一來是為了讓孩子對字的關注有時間,二來是為了給孩子主動理解的機會。這種閱讀方式我管他叫有指朗讀,在主動控制速度的情況下,孩子對字的關注敏感度越來越強。當我讀完一段話後,讓孩子去說說他聽到的內容,會發現孩子能說個一支半解,顯然說明孩子有意識在聽和理解。然後讓孩子從這一段話中找他認識的字,結果發現孩子竟然能認識多個字。

3、從識字興趣漸次進入半獨立閱讀興趣的培養,讓孩子主動去讀和問。

我平時給孩子佈置一個任務,如我告訴孩子,爸爸上班走後,等我回來時,你要給我讀故事喲。爸爸最喜歡聽你讀故事,那聲音特別特別好聽,你讀故事時的表情也特別帥呢。孩子為了完成我交給的任務,會從幼兒園放學回家後,自己主動找一本書去讀,等我到家後,他會開心地要求我馬上聽他讀故事。就這樣每天堅持,孩子便養成了閱讀的責任感。對於閱讀的責任感來講,這是非常難培養的,如果你不帶著欣喜,或者讚美的心態去面對孩子半獨立閱讀時的努力,很容易讓孩子感覺我讀了,也沒有人聽,還是算了,不讀了。

三、一步跨過帶拼音讀物,不讓拼音影響孩子對識字和閱讀的專注力,從而加快孩子走向獨立獨立的步伐。

1、不選擇帶拼音的讀物,讓孩子閱讀過程中更純粹,更專注。

我對兒子進行閱讀興趣培養的過程中,始終不讓他接觸帶拼音的讀物,因為我發現有拼音的讀物,從視覺上看特別雜亂,極容易影響孩子視覺觀察時的專注力。事實上果然如此,通過我對孩子和他的玩伴的對比觀察發現,同一本書,讀同頁內容,兒子的玩伴在閱讀時的速度明顯慢,這說明閱讀的純粹性易受拼音的影響。其實這本身並不難理解,就如同我們走一條大路和走和條荊棘小路的區別,當然是走大路更容易。

2、幫助孩子拓展閱讀的興趣領域,圍繞孩子最感興趣的童話、自然和科學書為主。

在兒子幼兒園大班到小學一年級上學期時,我把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重點放在他感興趣的事上面。如孩子特別喜歡戶外觀察,如看草叢中的螞蟻或者別的昆蟲,他會格外感興趣。於是我們就去書店買來昆蟲方面的書籍,既瞭解與昆蟲有關的更多知識,同步也拓展了識字量。就這樣,孩子的閱讀興趣始終與他感興趣的生活發現緊密相聯繫起來,到一年級下學期時,孩子已經達到了完全獨立閱讀的能力。這說明,孩子識字至少達不到了2000字。

3、圍繞學校老師佈置的課內和課外閱讀展示,配合好孩子做分享閱讀。

我兒子小學一二年級時的語文老師特別棒,他就要求家長們必須要重視孩子在家庭裡的閱讀興趣培養。但是很多家長根本不再乎老師的要求,於是很多孩子的閱讀興趣就很難培養起來。看到同齡孩子的閱讀能力差距,我就鼓勵孩子把家裡的課外閱讀書籍每天帶一本到班上去,有時主動找語文老師進行閱讀分享,有時會在老師的安排下帶領全班同學進行領讀,而這恰激發了孩子閱讀成就與自豪感。有時孩子回來對我講,語文老師借了他帶到學校的書,說要回家給孩子一起讀,我特別開心。聽兒子這麼講,我就告訴他,這就是真正的閱讀分享,好書不能光你一個人讀,還要與其他人共同分享。

結束語: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離不開家長的連續關注與配合,很多學業成績優秀的孩子,其父母都是特別重視早期閱讀興趣的培養,讓孩子從閱讀中吸納大量的知識。而知識量的加大,則對孩子的思維理解能力有極大的好處。就如我兒子的語文老師問我,你的孩子為什麼認識那麼多字,你是怎麼教的啊?你的孩子理解能力特別好,你是怎麼培養的啊?你孩子愛思考的好習慣是怎麼培養的啊?很多為什麼,我在上面的文章中都融入介紹了,有心的家長如果還沒有領悟透,不妨反覆去讀一讀。


寒石冷月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一定是以家庭為主,如果說家長想靠學校老師去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我覺得是很天真而不切實際的想法。

我們都知道孩子每天在學校裡學習的文化知識都是老師根據教學大綱來進行備課進行教學的,幾乎是沒有太多時間去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時間,就算每個學校有圖書角、有電子閱覽室,能起到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

老師只能是起到一個引導和點撥的作用,畢竟我們的老師每天要面對的是一個班上幾十名學生,精力非常有限。而作為我們的家庭來說,每天是面對我們自己的一個孩子,讓老師做到面面俱到去關心每個孩子的閱讀習慣培養,我覺得是有一點牽強的。

孩子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的培養,可以說是受益孩子一生的,非常重要。一般來說我們現在很多家庭的父母都非常重視孩子閱讀習慣培養,因為家長們都知道我們孩子的閱讀習慣如果沒有培養好,孩子整個的教育階段來說就落後於他人,不管是語文還是數學包括以後其它學科的學習都是非常吃力的。

整個的閱讀理解能力貫穿於我們孩子整個的學習教育階段,因此現在很多的家庭也非常重視孩子的閱讀。我覺得還是以家庭父母的陪伴閱讀為主,比如說孩子起先不喜歡閱讀,那麼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陪伴式的閱讀,特別是在書籍的選擇方面,可以先以一些主人公英雄人物為切入點,讓孩子產生興趣,然後家長陪著一起讀一起看,孩子讀家長進行點評,或是家長閱讀孩子進行聆聽這樣的一種互動式模式。

閱讀習慣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日積月累才行。如果說我們的教育一味的去強調學校老師去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有一點天方夜譚,這最終會害了孩子。

陪伴式閱讀從我們的家庭圖書一角開始吧!多些耐心,多些時間陪伴我們的孩子一起成長。


小雅老師課堂


孩子在哪裡閱讀比較好呢?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

我認為在家裡培養閱讀習慣比較好。

第一,因為家裡比學校安靜,讀書還是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在學校一天都在上課,孩子們無法安靜去閱讀。

第二,在家裡閱讀,孩子的閱讀姿勢比較隨便,閱讀的地方也比較隨便,在閱讀中可以隨著故事的情節發洩自己的喜怒哀樂。

在學校裡面呢,要遵守課堂紀律,坐正坐直,在閱讀過程中,孩子的喜怒哀樂也受到限制。

第三,在家裡閱讀,孩子選書比較隨便,想讀哪本書就讀哪本書,如果感覺這本沒有趣兒,放回去再換一本,在學校只能到圖書館裡,借什麼讀什麼。

另外想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幫助孩子選書很重要,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所選的書一定適合孩子的年齡,最好選擇一些名著。

第二,所選書一定要適合孩子的識字水平。

如果書中內容太膚淺了,孩子覺得沒有意思; 如果書裡生字太多了,可能會讓孩子感覺讀不下去,影響培養讀書興趣。

第三,所選書一定是孩子感興趣的。

有一些家長自己認為,這本書很有趣,就給孩子買回去讓孩子也讀。

在給孩子選書之前,一定要讓他們看看,是否感興趣。

第四,所選出的內容一定能夠給孩子提供方法論,幫助孩子解開平時的疑惑。

比如孩子平時對某一方面很感興趣,總是問家長,這方面的一些問題,家長解答不太好,就可以去買一本有關方面的書,讓孩子從書中去探索他的疑惑點。

最後我還要告訴您,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越早越好。


秋陽老師說心語


大家好!我是殷勇老師。歡迎光臨殷勇教育聊齋悟空問答。我會盡力而為,為你解惑。

這個問題,若可能,總體來說,我建議學校和家長雙管齊下,學校和家長相互配合。只不過,要分兩大階段,不同階段,各自己的任務或有所不同。

第一階段:1—6歲前,這個階段孩子尚未上學,當然以家長為主。

①1—3歲,創設環境,營造氛圍,培養興趣為主。

此階段是孩子最有好奇心的階段,家長應該利用好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買一些兒童書畫冊子,定時定量,陪孩子“讀書”。

培養目標不以學會什麼為目的,而在於培養孩子感知新鮮事物的思維習慣,以及對書本發生興趣,其次是創設一種環境,營造一種氛圍。環境往往會在譜移默化中影響人,造就人。

②3—6歲前,閱讀習慣養成,培養習慣為主。

此階段仍然以家長為主,學校(幼兒園)為輔,在繼續培養興趣的同時,漸漸養成習慣。這個階段,不但要“看讀”,還要“聽讀”。

“看讀”,依然是看有吸引力的書畫圖冊。“聽讀”,主要是聽故事書、聽朗誦,甚至是聽家長讀文章。聽讀時,還要注意引導孩子聽的注意力,並且讓孩子的大腦活躍起來,往學會簡單複述一兩句或幾句話的本事方面發展。

如此種種,方法可多種多樣,形式也可靈活。這樣慢慢養成讀書和聽書習慣。


第二階段:6歲後—12歲,此階段則先由以家長為主,再過度到家校配合,最後以學校為主。

有了6歲前的興趣和習慣養成,孩子對閱讀已有一定的感知、體驗和領悟。孩子六、七歲上一二年級時,除學習課文外,學校仍是沒有什麼讀書的要求和任務,加之學習任務尚未“很重”,家長仍然要堅持繼續之前的做法。目標不宜太功利,仍然以培養興趣和習慣為主,以掌握知識為輔。

孩子八、九歲上三四年級時,學校開始有課外閱讀任務了,家長配合老師落實閱讀要求即可。

這個時候應該逐漸佈置一些任務,提一些讀書要求,但也不宜過多過高。任務方面,一般完成語文教學大綱指定書目即可;要求方面,適當做些以摘抄好詞好句的讀書筆記即可。

孩子十、十一歲上五六年級時,在培養興趣、養成習慣的基礎上,應該增加讀書方法的指導了。這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自然是由老師指導為主,家長督促配合為輔。


結語:

有了以上兩大階段的培養,一般情況下,孩子自然會喜歡閱讀,愛上閱讀,初步學會讀書的一般方法,並養成習慣,一旦養成習慣,必然會形成強大的內在驅動力量。


以上回答,希望能夠為您解惑。我是殷勇老師。感謝閱讀與支持,期待關注與分享。謝謝!


殷勇教育聊齋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有人建議以家庭為主,有人認為以學校為主,你怎麼看?

我認為孩子閱讀習慣養成,最重要的是早期家庭教育,孩子在3~7歲時,習慣最容易養成,大腦容易塑造,這時候的行為習慣,很可能會陪伴她一生。


猶太人的普遍高智商和高成就,與早期閱讀脫不了干係。大多數家長由於自身教育水平限制,往往不能重視孩子的閱讀習慣,錯過了培養閱讀習慣的最佳時期,想要依靠學校教育,來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習慣,一般來講是比較困難的。

因為學校也有任務,初中時要聚焦中考;高中生又要聚焦高考,在校期間,不會抽出多少時間來讓孩子閱讀,所以孩子閱讀時間,都被推到了課後或者放學回家。

然而在這些時間段,學生不會有耐心安安靜靜地坐著讀一本書,他們總希望得到即時的快感,比如玩玩遊戲、看看電視,釋放學習的壓力。

家長必須在孩子有空餘時間時,給他安排閱讀任務,比如說今天必須看50頁書,在未完成讀書任務之前,不允許消遣娛樂。




當然,非常時期採用非常手段,孩子不願讀書,可以用這一招,最好還是讓孩子養成主動閱讀的習慣,否則只會讓孩子厭倦閱讀。

另外,給孩子挑選書籍時,不要挑選那種難度過大,或過於通俗易懂的讀物,正因為太難或太簡單,所以不適合閱讀。

在選擇書籍之前,要了解孩子的興趣,買適合他興趣的書,才有可能勾起他讀書的慾望。隨著讀書越來越多,再逐漸增加難度,讓他精益求精。


結語:

未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就是寫作,而要想寫出點東西,閱讀是關鍵,無源之水,遲早會思維斷層。

家長應該發揮自己的教育能力,由淺入深、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推開書本的大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