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晚是語言發育遲緩嗎?

白奕田


孩子說話晚不一定是語言發育遲緩。說話晚的孩子通常口頭語言的表達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水平。通常與生理因素、環境因素和性格因素有關。

有部分孩子的腦組織某些感知覺功能損傷,聽覺記憶、聽覺整合等腦功能發育缺陷,導致語言發育遲緩。這一類的孩子需要積極的治療原發疾病。

有的孩子家長性情孤僻,與孩子缺乏必要的溝通和交流。或者將孩子進行封閉式管理,使之不與外界接觸,使得孩子缺乏語言教育和訓練的機會,從而影響孩子的語言發育。

另外一部分孩子屬於內向性格,性情較為文靜,不願意多與他人交談。需要積極的引導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兒科恩銘


不一定,看情況。

如果聽力沒有問題,舌頭下面的筋也不長,孩子理解能力也沒有問題,就是說能聽得懂話,就是不會說而已。這種一般沒問題,就跟走路有早有晚一樣。這種情況一旦開口說話,語言的發展速度就會非常快。

叮噹是在2歲以後才開始說一些簡單的詞,過了一兩個月就正常的說句子了。之前都快把我急死了,也覺得是不是有問題。現在3歲半,他和同齡的孩子相比,說話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媽媽一定要堅持多和寶寶說話,尤其是多跟寶寶念簡單易懂的兒歌,每天堅持給他讀故事。讓寶寶一直處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這樣寶寶一旦會說話, 詞彙量就非常豐富。叮噹開口會說話的時候,就會把我之前經常給他念的兒歌背出來。

說話晚的一般都是男孩,女孩語言發育本來就比男孩早,所以男孩媽媽看到別人家的小女孩能說會到的,就會很著急,所以,如果沒有其他問題,媽媽們不要著急。


bobo育兒


我認為,語言發育遲緩和說話晚,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

導致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主要有智力低下、聽力障礙、構音器官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語言環境不良等因素。

也就是說,語言發育遲緩,是一種由於身體功能障礙導致語言障礙。這個問題就非常嚴重了,必須進行語言康復訓練,要不孩子將來就是語言殘疾。

而說話比較晚,一般就是孩子的說話比同齡孩子晚了一點。一般如果不是特別晚,孩子生理上也沒有什麼功能性障礙,就沒有什麼問題,就是正常孩子。孩子年齡大一點,慢慢就好了。

總之,語言發育遲緩是一種言語障礙,如果不及時進行語言康復訓練,將來就是語言殘疾。而說話晚,只是一種語言現象,完全是正常孩子,孩子大一點就好了。






口吃大舌頭語言矯正


一般來說,3歲以內的寶寶如有下列一項以上異常表現的話,爸爸媽媽要高度注意了,這可能提示著寶寶有智力發育遲緩的可能性。

智力發育遲緩的寶寶就是與同齡兒童相比在某方面或多方面發育水平明顯滯後的孩子,通常滯後同齡兒4-6個月。如果可以在寶寶智力發育遲緩的早期發現並及早進行干預訓練,這樣對寶寶今後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1、9個月時不能伸手拿東西

如果你有跟其他寶寶對比的話,一旦發現寶寶到了9個月時仍不能主動伸手去拿東西,同時在有大人攙扶時也不能用自己的雙腿支撐體重。這就表明寶寶有些異常,應該及早帶寶寶去檢查一下。

2、哭聲異常

有的寶寶會因為受刺激到而起啼哭的時間長,但有的時候卻需要反覆刺激或持續刺激才能引起啼哭;也有的寶寶哭聲尖銳,有的或哭聲細小無力;還有部分寶寶不愛哭鬧,顯得異常“乖巧”。如果爸爸媽媽學會聽懂寶寶的哭聲,就知道箇中隱含的健康信號了。

如果寶寶突然高聲地尖叫、無回聲、起聲急而消聲快。這樣的哭聲結合其他症狀如搖頭、眼神發直、凝視、嗜睡、煩躁、發熱、抽搐等,可能是有顱腦疾病如化膿性腦膜炎。

如果寶寶突然不哭也不響,過分安靜,也屬異常現象。因為有的新生兒病重而哭不動,更應重視去細心觀察,耐心找出原因。

3、吸吮能力差

智力障礙的寶寶最早表現出來的症狀往往是吃奶困難,不會吸吮,特別容易吐奶,這樣就表示神經系統有損傷,日後智力會受影響。到寶寶半歲時添加輔食以後,咀嚼晚餵養困難,吃固體食物不易嚥下並且致使嘔吐。

4、豎頭不起轉頭困難

有些寶寶滿百天的時候豎頭不起或轉頭困難,單眼或雙眼持續向裡或向外。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做一些抬頭的訓練,如果沒有效果,要立即帶去醫院檢查,詢問醫生原因,儘早發現問題,及時治療。

5、睡眠過多且不易喚醒

有的寶寶會一直處於睡眠的狀態,而且不容易被喚醒。

一般說來,1個月以內的新生兒,一晝夜內所需的睡眠時間大約為18-20小時。每天肯能大約只有3-4小時處於清醒狀態,正可謂是“吃飽了就睡”的狀態。當寶寶到了2-3個月大的時候,每天需要睡16-18小時;而到了5-9個月寶寶寶仍然需要睡15-16小時;滿週歲的時候大概需睡14-15小時。

如果寶寶長期超過合理的時間最好就讓寶寶到醫院去檢查一下,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6、表情呆滯

寶寶一直表情都比較的呆滯,滿百天後才有笑的表情,且表情呆滯,到6個月時仍不能表現出自然的笑容。

據瞭解,有些先天性智力障礙的寶寶在面容體態上就有異常表現。比如先天愚型患兒就有眼距過寬、雙眼斜吊、塌鼻樑、舌頭常拖在嘴外邊、流口水等表現,就是人們常說的“國際臉”。而患腦積水的孩子頭圍特別大,小頭畸形兒頭顱又特別小等。如果發現寶寶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就要及時詢問醫生。

7、運動發育比正常寶寶落後3個月

寶寶的運動發育,如俯臥抬頭、坐、站、走等動作如果發生得比較正常兒童落後3個月或以上的話,有的寶寶甚至還有走不穩的情況出現,這都表明寶寶的發育有可能出現異常。

8、半歲後注視手和玩手動作仍存在

有的寶寶會半歲後注視手和玩手的動作仍持續存在。他們的精神只集中於一種事物,表現得很呆,對外界的事物不感興趣,就只知道自己玩手,這是不正常的,好像只明白自己的世界一樣,爸爸媽媽發現這個情況就要特別注意了。

9、對外界反應遲鈍

有的寶寶對外界刺激反應比較遲鈍,在他6個月時候仍不能注視臉面上方緩慢移動的物體,不能朝發出聲響的方向轉頭,不能自己翻身,在沒有爸爸媽媽等成人幫助下自己不能坐穩,這也是寶寶智力遲鈍的一個表現之一。

10、7-9月還流口水

小寶寶會有流口水的習慣,媽媽都會給寶寶戴上口水肩。這是因為在寶寶4-5個月時,由於輔食的添加對寶寶成長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寶寶飲食中逐漸開始補充了含澱粉等營養成分的食物,唾液腺受到這些食物的刺激後,唾液分泌明顯增加。

此時的寶寶,口腔小而淺,吞嚥反射功能還不健全,不會用吞嚥動作來調節口水,所以只要口水多了就會流出口外。另外,不少寶寶喜歡吮吸指頭、橡皮奶嘴等,這也刺激了唾液腺的分泌,也會使口水增多。

但在寶寶7-9個月仍常流口水,清醒時有磨牙動作的時候,爸爸媽媽就要注意了,這可能是由腦炎後遺症、呆小病、面部神經麻痺而導致調節唾液的功能失調,儘管這樣的幾率很少,但是都應該去醫院確診並治療。

11、語言發育落後

有些聰明的寶寶,在9個月的時候,都會依依呀呀的模仿著大人說話,但是有的寶寶語言發育落比較落後,到10個月時不能咿呀學語,發音也不清晰。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就要多學習一些教寶寶開口說話的小技巧,多鍛鍊寶寶學說話。

12、對周圍環境缺乏興趣

有的寶寶會對周圍人物和環境都缺乏興趣,不喜歡與人交往,缺乏情感依戀。這種情況,爸爸媽媽不要掉以輕心,要多關愛寶寶,多和寶寶說話,讓寶寶變得開朗一些,同時也要詢問一些專家,確診一下寶寶是否存有什麼問題,讓寶寶得到及時的治療。


心連心好月嫂


語言發育遲緩除了開口說話比較晚,還可以表現為遲遲說不清楚,另外,除了發音上的問題,還可能伴隨語言認知上的問題,所以語言發育遲緩可以有語言認知能力差、開口說話晚、遲遲說不清楚這三種表現,他們可能不是同時存在,也可能會同時存在,下面分別說明一下。

語言認知能力差。

什麼是語言認知能力,其實主要就是能不能聽懂,當然聽懂首先是聽,如果聽力有問題,就可能會對聽懂造成障礙,對於正常的孩子來說,其實聽懂的過程就是解讀母語的過程,我們剛一出生一般都是聽不懂語言的,因為大腦發育還處於初級階段,還不足以解讀語音信息,其實一般情況下在六個月之後孩子剛開始模仿發音時,一般並不理解語音所承載的意義,但發育中的大腦已發現了語音和其他聲音的不同,並對其產生興趣,從而開始模仿發音,而要真正解讀出語音所承載的語義,還有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實際上發音本身也會對大腦的發育有促進作用,而語言環境則尤為重要,無論是開始模仿發音之前還是之後,大腦語音的過程需要大量的信息的輸入,所以如果沒有良好的語言環境,無疑會對解讀(聽懂)母語產生很大的障礙。

遲遲不開口說話

發育中的一些異常,如早產、滯產、新生兒缺氧、新生兒疾病、智力或認知障礙等,都可能造成孩子遲遲不開口說話,同時語言環境的異常也可能造成孩子遲遲不開口說話,有些孩子只是開始發音時說了幾個稱呼就再也不怎麼說了,有的可能是到達了某一階段就沒有進步了,有的孩子是能聽懂,但就是不說,這主要是某些原因導致的孩子沒有說話願望或條件,有的孩子則是由於語言認知能力得不到發展,所以只留停在模仿階段或進展緩慢。

遲遲說不清楚

如果較輕微可能會對發音的造成影響,其他方面也可能沒有異常,另外發音也是一種動作,有些原因阻礙了發音練習,發音器官的肌肉功能就達不到做出正確發音動作的標準,如語言環境缺失,智力或認知障礙……這些原因主要影響的是語言認知能力,同時可能很大程度上影響發音的練習,造成孩子遲遲說不清楚。

可見,這幾個語言發育遲緩的表現是互相影響的,如果孩子語言情況有明顯的落後,建議及時進行語言訓練。


陽光語言矯正學校


圖片來自於網絡


孩子的第一聲“爸爸”、“媽媽”相信對於很多父母來說,無疑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語言

可是,如果跟同齡的孩子對比,別人家的孩子已經妙語連珠了,咱家孩子卻遲遲不開口。雖說有句俗話叫“貴人語遲”,但內心還是免不了焦慮和不安。

圖片來自於網絡

那麼,寶寶說話晚究竟是順其自然,還是應該儘早進行干預呢


寶寶說話晚的原因,語言發育遲緩,主要有遺傳因素,除此之外,通常還有生理因素:

1.聽力障礙

寶寶不說話,也許是聽不到周圍的聲音,不具備學習發音的生理條件,簡單的說就是沒有輸入,當然沒有輸出。,就更不可能理解我們發音所代表的的意思,所以會看起來呆呆的,或者沒反應。如果聽力異常,會對寶寶的智商,情緒能力的發展造成阻礙,所以儘可能儘早就醫診斷。

2.智力障礙

智力發展有障礙會影響寶寶更方面發展,當然包括語言發展

3.器官障礙

如果確定寶寶智力,聽力都沒問題,就需要檢查寶寶發音器官是否發育正常。比如我們日常聽到的“大聲頭”,吐字不清,都是發音器官發育障礙,及時發現,對之進行專門的發音訓練。

圖片來自於網絡

除了生理原理,還有心理和環境方面的原因。

1.性格差異

有的孩子先天心理包袱輕,勇於嘗試,並不擔心做的不好或說的不好,萬事做了再說;而有的小朋友則更傾向“等我準備好了再開始”,希望一擊即中。兩種性格各有利弊,不過後者的語言積累期會更長,語言發育多半會慢於前者。

2.家庭包辦過多,家人太勤快

隔代撫養包辦一切的無微不至,長輩們過於及時地領會了孩子的意圖,實際上剝奪了孩子的話語權。孩子在還沒發出需求信號時,就已經被滿足了,學說話的動機自然會受到抑制,從而失去了很多主動表達的機會。

3.家庭鼓勵的少

父母對寶寶發音的準確性要求過高,急於糾正錯誤發音,或者不經意地嘲笑孩子的發音等,也會在無形中打擊孩子的自尊心,抑制孩子的表達慾望,久而久之孩子便不敢再開口。因此,讓孩子說話要多以鼓勵為主。

4.家庭語言環境複雜

如果家裡有普通話、方言、外語等多種語言,孩子在聽說方面就容易產生混淆。因此,家庭語言環境複雜的孩子通常會說話晚。

5.父母不善於交流,少言寡語,寶寶缺乏模仿學習的語言環境,就像我們學英語一樣

圖片來自於網絡


那麼,這些說話晚的孩子不進行語言干預指導,日後其語言水平能趕上同齡孩子嗎?

研究數據顯示:

1.大約一半的說話晚的孩子,在學齡前自己追趕上了語言發育正常的兒童。

2.在4歲以後,追趕上語言發育正常的兒童的可能性急劇減小,而且隨著兒童年齡增加,語言障礙還會影響到學校學習。

怎麼解決呢?

1.為寶寶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說外語不行,說母語沒問題吧。寶寶是憑感覺學習的,父母的表情,情緒,肢體,聲音,都是在不斷模仿中領會期中含義。交流越多,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越強。

2.激發寶寶說話的慾望

遊戲!哪個孩子不喜歡玩遊戲?!在遊戲的過程中,描述遊戲過程,讓寶寶表達自己的需求,鍛鍊語言表達能力

3.更多的陪伴

不是你看手機,他自己玩的陪伴。而是和寶寶一起參與某項活動,或者某個對話的陪伴,用心的陪伴。在和寶寶對話的過程中,爸爸媽媽要多些耐心和鼓勵,隨時隨地記錄下孩子的日常互動,指著照片跟孩子分享度過的時光,比如這是哪裡,我們在這裡做了什麼,孩子就能夠藉助照片認識時間、地點、人名和各種物品了;讓孩子看看父母在同樣成長階段的照片,父母可以分享自己在這個年齡段喜歡的故事,喜歡玩的遊戲,或者最害怕什麼東西;教孩子辨認情緒:看到孩子的表情,不妨說出來,教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比如可以說:“你看起來很生氣噢”、“寶寶你臉上有著幸福的笑容”等等;陪孩子閱讀:每天陪孩子閱讀是很重要的親子時光,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和寶寶一起模仿故事的情節片段,和寶寶討論做喜歡的人物或者片段,為什麼,來鍛鍊寶寶的表達能力。

圖片來自於網絡



總之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用心呵護


小優英語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發育階段沒有盡到應有的撫育責任,導致孩子在嬰幼兒階段出現各種發育遲緩,例如語言發育遲緩,很多老一輩爺爺奶奶還用“貴人語遲,惜字如金”當搪塞藉口,很多人都認為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就會正常了。最近接到很多家長的諮詢也有類似的問題出現,某位家長諮詢中提道,“我家孩子得了語言發育遲緩,現在看著也不是很嚴重,隨著年齡的增長,發育遲緩能自愈嗎?”

什麼是語言發育遲緩呢?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在語言發育時期的兒童因各種原因所致在預期的時期內,不能夠與正常兒童同樣用語言符號進行語言理解與表達,與他人的日常生活語言交流了也不能與正常兒童同樣進行,稱之為兒童語言發育遲緩。

一、疾病因素: 孩子不開口說話,可能是因為一些其他一些病理原因造成的。目前常見的包括智力原因、聽力障礙原因、發音器官病變、腦神經或發音器官肌肉病變、孤獨症等。對於這些原因造成障礙疾病的孩子,要儘快諮詢專家,併到醫院求助,早發現,早治療。

二、發育因素: 有些孩子在語言發育過程中,某階段會出現暫時的落後,醫學上稱為“發育性語言發育遲緩”。這樣的孩子大多表現出能聽懂大人說的話或部分話,比如能聽懂家長的一些簡單的指令性話語,如,走,坐,吃。等一些基本生活需求詞語。孩子能聽得懂並可以照著做。但說話較少或較晚,而且詞彙量的掌握也不及同齡兒的水平,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較理解能力明顯滯後。

在實際生活中,確實有些孩子說話晚,有一部分孩子的表現屬於正常範疇,不需要特殊干預治療,但這種情況畢竟是個別案例。專家指出,1-2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高峰時期,家長切不可大意,而應提高警惕,如果發現孩子存在說話晚的情形,及時尋找專業醫生和專家對孩子的語言發育狀況做出全面、系統的正確評估。但現實中不少家長卻依然抱著孩子可以自愈的心理安慰,放任自由,置之不理。等孩子到了兩三歲還不會說話,或者五六歲說話不清楚,這才急於求醫,往往延誤了矯正康復的最佳階段,最終承受痛苦的依然是孩子。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常見病因

  1、視覺障礙兒童語言發育遲緩

  2、聽覺障礙兒童語言發育遲緩

  3、交往障礙兒童語言發育遲緩

  4、智力發育遲緩兒童語言發育遲緩

  5、其它原因所致語言發育遲緩問題

根據專家解釋,一般由疾病原因,特別是涉及到智力、腦神經等病因引起的語言發育遲緩,是不會自愈的,而且不及時治療,會進一步危及孩子的智力發育、學習能力、生長髮育以及生活能力等。


陽光語言矯正師


孩子由於個體的差異,表現在語言能力方面也是開口有早有晚、表達清晰不清晰的區別。一般來說,嬰兒在7-8個月會模仿發聲,1歲左右就能說“爸爸、媽媽”等極簡單的詞。一歲半能出4—6個字的句子,聽懂簡單的指令;等孩子到了2-3歲左右,就能表達自己的意願,可靈活的與人交流。如果孩子的語言發育與上述規律有出入的話,可能會出現語言發育遲緩。而造成語言發育遲緩是有多方面的:

1.生理原因

(1)聽力障礙:孩子無法聽到外界的聲音,導致了孩子缺乏學習說話的條件,孩子就根本不能懂得聲音所表達的意思,從而不能說話。這時候父母需要儘快帶孩子去治療,不能耽誤治療的最佳時間。

(2)智力發育障礙:有智力發育障礙的孩子也比正常的孩子在語言方面發展差。父母也需要儘快帶孩子去治療,不能耽誤治療的最佳時間。

(3)說話的器官發育障礙:如果小朋友經過檢查後,聽力器官沒有問題,但是還是無法講話,那麼可能是發音系統有毛病,父母還需帶孩子去醫療機構檢查與諮詢,然後做相關的訓練。

(4)孤獨症(自閉症):如果孩子得了孤獨症,行為障礙等心理疾病,也可能致使孩子不會說話。

2.語言環境

(1)平時在家,父母說話很少,孩子缺少語言的薰陶,無法形成學習說話的氛圍。

(2)父母對孩子的要求與期望過高,過於心急地在孩子出錯時立馬糾正,這樣非但不能馬上改正錯誤,還會嚇到孩子,導致孩子以後不敢表達。

(3)由於地區的不同,會有不同的口音和方言,孩子會受家人方言的影響,導致孩子不知如何開口是好。

3.心理原因

當孩子對於父母教說話,表現出厭惡,煩躁,不想學時,說明父母教導的方法有問題。不能太過心急,應一步一步來,要平行地交流,而不是逼迫,否則久而久之,孩子會減少交流,甚至放棄,這對心理發展十分不利。

而當父母教孩子說話時,如果孩子表現出很強烈的學習慾望,說明他們願意說話,在心理上沒有抗拒,就表示沒有心理方面的問題。

4.交流方式

(1)養成了孩子說話的惰性:當孩子發出需求的信號時,應誘導孩子用語言表達出來,而不是已經猜到孩子想要什麼,然後馬上去做,這樣孩子就沒有了說話的機會。

(2)交流的形式太難:父母與孩子交流時,語速太快,話語太長,孩子不能模仿與理解,還容易給孩子帶來壓力,應接近這個年紀孩子的表達能力。

如果孩子比正常孩子說話晚,建議做一些康復訓練,比如按摩療法、音樂療法,心理行為療法等。


健爸爸李雲健


小孩說話和走路一樣,有早有晚的,跟每個寶寶自身有影響的,我家兒子2歲才說話,一說話語言能力非常棒,3歲就能說很長的句子表達能力也沒有什麼問題!也有自身有問題的就是上面說的真的是語言發育遲緩,說話不清楚,理解能力不清楚!


楊萍66142852


說話和語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語言主要指對語言的理解和應用方面,而說話只是語言中的一部分,是指調用各個發聲器官發出正確的字詞。所以說話晚並不一定意味著語言發育遲緩,但是語言發育遲緩一般來說會導致說話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