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案例分析:职业规划从认识自己开始!

Anna来找我做咨询的时候刚好新婚,在我发了整套咨询前的资料给她填写后她就消失了,中途我催过两次她都回复:老师,马上、马上,但这个马上却是足足半年的时间,这姑娘有多拖延啊!

职业规划案例分析:职业规划从认识自己开始!

Anna是在一家TOP很靠前的日资企业里面做采购主管,看起来像刚毕业三四年的小姑娘,结果人家已在职场快10年了。

Anna是2010年日语专业本科毕业,毕业后是进入一家日资企业的采购部做翻译(其实就是文员助理的工作,什么都做),好学的她工作上主动积极,领导交代的事情都非常尽心尽力去,领导十分喜欢她,也非常愿意给她机会让她多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并且给予培训的机会,就这样两年时间Anna就从一个翻译文员成为了一个采购专员。

然后Anna又跳槽去了现在这家公司(这家公司在中国没有自己的工厂,都是外包给供应商的,在深圳、上海各有一个供应链管理的office),经常出差。

Anna说自己其实蛮喜欢出差,每次出差她都会扛着自己的长镜头单反在工作之余去看世界。

Anna说:自己迟迟未交资料是因为资料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她好像从没有思考过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以及自己的身份、愿景等,所以不知道怎么写,就放在那里拖着。

但是,年后公司内部人员变动,一个资历比自己浅的男同事现在成了直接上司,这个同事比Anna还小一岁,并且加入公司也晚两年,这让Anna很受伤,因为她一直都是同级别主管中最优秀的,上司和大老板也一直都很器重她,并且直接上司(日本人)在一年前对Anna说等她回日本后,这个位置就是Anna的。

我问Anna:你知道公司为何没有选择你,而是选择了那位男同事呢?

Anna说:当听到自己没有选上的时候很生气,觉得很不公平,就直接去问了之前的领导和大老板,得到的回复是由于Anna结婚了随时都可以面临怀孕(当然领导是说这是为Anna着想,觉得她应该优先考虑怀孕这件事情),而她的男同事却不会存在这些问题。

Anna说:当自己听到这个回复觉得很憋屈,觉得自己受骗了,并且这是明摆着的性别歧视,很想辞职算了,但由于婚后刚买了大房子,她和爱人本来不想那么着急买房或者觉得要买就一个小小的,但双方父母都不同意,意思是说以后有了孩子他们要过来带,并且房子小了也没有面子,所以双方老人拿出养老的钱给他们付了首期,她和爱人每个月2/3的收入用来还房贷,压力非常大,现在有些时候还需要父母接济一下。

并且,双方父母都觉得他们应该马上要孩子,在他们看来,怀孕对30岁的Anna是当下的第一等大事。

我问:如果不看这次晋升失败,你如何看待这份工作?喜欢它吗?

Anna说:其实在去年有一家猎头公司推荐过一个比现在薪资高一倍的新兴机器人行业的项目经理的工作,当时想着直接上司的承诺,以及自己对新兴行业也不了解,就没敢跳槽,并且她来做职业规划的原因也就是对未来感到很迷茫,自己一直在日资电子行业工作,现在的公司是做智能数码产品的(日本TOP品牌,在国内还没有销售),公司的市场份额也不如之前那么好了,蛮担心前景的,但又不知道自己离开这个行业能干什么?对外面的环境不了解,好像自己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喜欢和擅长的工作。

Anna的声音越来越低,渗透出深深的沮丧和迷茫。

职业规划案例分析:职业规划从认识自己开始!

根据Anna的情况,在咨询中我们通过逻辑层次的梳理,首先对愿景、身份、价值观进行探索和确认,Anna对5年后、10年后的自己有什么样的憧憬,幸福的家庭?可爱的孩子?公司的高管?发挥自己的专长?财务自由?......这些在过去30年Anna从未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此时陷入了沉思,Anna开始明白这是自己的人生,她需要知道自己的期待和需求是什么,不是爸爸妈妈的期待和需求,不是爱人的,更不是某个公司或上司的。

Anna在一个很传统的家庭长大,爸爸妈妈都是老师,他们很爱Anna,但同时对Anna也很严格。特别是妈妈,从小Anna学什么兴趣,参加什么培训,考什么专业,都是妈妈拿主意,Anna也非常听话,觉得爸妈说的都对,也都是为她好,一直都是乖乖女,功课成绩好,顺利考上不错的大学、毕业工作、恋爱结婚,一路都很顺利。

这类的乖乖女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的期待和需求是什么,在她们心里通常是爸爸妈妈的期待,老师的期待,工作后自然是领导的期待,结婚后是老公的期待,甚至她们会以为这些期待和需求就是自己的期待和需求,她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往往兴趣也很匮乏。

小时候上的兴趣班往往也是因为爸爸喜欢,或者妈妈觉得好,而并不是她们喜欢,并且,当她们开始对某一样产生兴趣的时候,又往往受阻碍被迫放弃,因为那无法抗衡的以中考、高考为目标的应试教育。

完整的个案咨询都是需要进行多次的,无法想象单次咨询效果会有多大,因为一个人的改变和成长是需要时间的,需要咨询师的陪伴和守候。

当Anna来进行第二次咨询时,她对我说:“老师,我回去后思考了您跟我说的每一句话,认真去做了您布置的作业。关于未来,特别是我的小家庭,我想主要应该是我跟我爱人,而不是爸爸妈妈,关于我们买不买房子,买什么房子,什么时候生孩子,这些都应该是由我和爱人说了算的,而不是爸爸妈妈,并且我第一次跟爱人敞开沟通,发现原来我们之间好多误会呀,其实爱人跟我一样也不想马上要孩子,一是现在买了大房子压力太大(爱人一直都不同意买房子的,因为爱人想创业,但现在买了房,创业的念头只能打消);二是,两个人的事业都在上升期,应该好好拼搏一下,不甘心就这样安于现状。

并且爱人也不希望以后父母来带孩子,但这些话爱人一直憋在心里不敢说出来。

职业规划案例分析:职业规划从认识自己开始!

Anna说:“老师,虽然我30岁了,但现在35岁生孩子的都很多啊,其实自己不用着急,再缓两三年生孩子也是可以的。并且,自己跟爱人刚结婚,还有许多要磨合的地方,如果马上来个孩子肯定会增加两个人的压力和冲突。

我和爱人都还是孩子呢,根本不具备为人父母的能力,刚好拼搏事业这几年同时也可以提前从身心上做准备如何养育一个孩子。

自己和爱人也需要学习独立不再依赖父母,不可以再啃老了,并且也要懂得跟原生家庭的界限,有些时候需要明确拒绝爸妈对自己小家庭的越界。

当我们把这些上层问题梳理通畅后,我们再来看兴趣、知识、技能、资源,以及要不要跳槽,如何选择行业等等问题,似乎一切都变得容易了很多很多,之前缺的功课现在都需要一一补上,但这些都是在打通客户的任督二脉的前提之后再去进行的,否则始终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职业发展的问题。

往期好文推荐:

职业规划案例分享:空间狭窄,女性职业该何去何从?

职业规划案例解析:女人,职场和备孕

职业规划师解析:30岁后, 我遭遇了职场瓶颈

我遭遇了“中层管理者危机”

职业规划师解析:要不要听父母的话

王虹老师职业规划咨询团

职业规划案例分析:职业规划从认识自己开始!

苏婷

王虹老师咨询团咨询师、南丁班首期讲师

职业规划师、婚恋情商课程讲师

15年行业龙头企业市场营销和大客户管理经历,服务过的客户均为世界500强或行业前三;

2014--至今 婚恋情商&自我成长公益课程讲师;

服务过的客户包括:在校学生、职场小白、职场妈妈、全职妈妈、大龄单身白领、企业中层管理者、体制内人士、创业精英等;

擅长领域:职业规划、女性职业探索与决策、女性家庭事业平衡、测评工具分析解读、中学生涯规划、亲子关系、婚恋情商、自我成长咨询;

主讲课程:女性职业转型、亲密关系、生涯规划

(知乎,喜马拉雅,新浪微博,头条号)

职业规划师王虹

职业规划案例分析:职业规划从认识自己开始!
职业规划案例分析:职业规划从认识自己开始!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