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隔代教养,容易教育出“熊孩子”

国家放开二胎政策了,越来越多的家庭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宝宝,可是现在生活压力这么大,养育两个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的家庭在有了小宝宝之后,都会请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来帮忙带孩子。有老人帮忙照顾小孩当然是好事,毕竟他们经验丰富,时间也很宽裕,并且带小孩能让他们体会含饴弄孙的乐趣!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把孩子丢给老人就万事大吉了,父母的完全放手加上老人的溺爱,孩子有很大几率会变成我们眼中的“熊孩子”。

为什么隔代教养,容易教育出“熊孩子”

爷爷奶奶最容易宠溺孩子

很多平时没有时间带小孩的父母,孩子从小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经常会出现有的小孩吃饭必须要奶奶一口一口喂才肯吃,下楼要爷爷背,孩子要什么,爷爷奶奶就买什么。为什么爷爷奶奶带小孩会这么宠溺呢?

爷爷奶奶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和坎坷,在年轻时对养育孩子的愧疚,使得他们在对待孙辈的教育上,或多或少带着某种弥补的心理,想利用对孙辈的抚养弥补一下自己失去的情感。

上一代更习惯以关系而不是社会规则解决问题,所以对于孩子的大吵大闹,公共场合大小便容忍度会更高,他们对于社会规则更淡漠,而现在社会对熊孩子的宽容度并没有那么高,动辄报道出熊孩子公共场合大小便事件,划车事件,但是社会并不会因为家里人对孩子的容忍而宽容你的熊孩子,孩子不守规则,会在社会上吃尽苦头。

为什么隔代教养,容易教育出“熊孩子”

教育方法不一致,父母没威信

我有个朋友经常和我抱怨孩子的爷爷奶奶太宠溺小孩子了,凡事都为小孩子撑腰,弄的她在孩子面前一点威信都没有,每次只要她教育孩子,婆婆总是护着孩子,她对孩子语气稍微重一点,婆婆就不高兴了,不同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觉得“一头雾水”,无所适从,不利于其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长此以往,孩子还会在感情上产生“和爷爷奶奶亲,爸爸妈妈不亲”的倾向,甚至会察言观色,钻空子,采取不同的态度对待父母和祖辈,这会为孩子长大以后的人格发展埋下阴影。

为什么隔代教养,容易教育出“熊孩子”

误把孩子“熊”当成聪明

长辈们总觉得孩子调皮一点,是聪明和可爱的表现,甚至有的长辈会说:“孩子坐着不动感觉傻傻的”。

孩子在车上大吵大闹,不是活泼,是没素质。孩子把水倒在别人的衣服上面不是在动脑,而是在搞破坏,孩子推倒别人辛辛苦苦搭了很多天的玩具,不是无心,是没教养。

其实这些看起来只是调皮的小动作,都不是聪明,都是背后有人撑腰的自私和有恃无恐,一个优秀的家长,会帮助孩子的灵气和聪明都用在该用的地方,而不是让孩子的聪明变成伤害别人的方式。

隔代教育反应的是亲子教育的缺位,很多人说我每天工作这么忙,我不可能守着自己的孩子吧,我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啊,是的,没有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需要处理,但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请你放下手机,放下游戏,放下麻将,放下许多无所谓的事,去进行亲子教育,这必不可少。

为什么隔代教养,容易教育出“熊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