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讓「農家書屋」成爲農民精神樂園

要辦好、管理好農家書屋,讓它真正成為農民的“精神樂園”“溫馨家園”,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為農家書屋的管理員,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和熱心,還需要有奉獻和創新精神。

桐城市呂亭鎮洪橋村農家書屋管理員何花的做法值得點贊。她曾榮獲“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作為農家書屋管理員多次獲市鎮表彰。她從群眾所借圖書的類型分析其閱讀傾向,從群眾的言談中瞭解大家的閱讀要求,用心管理書屋,用情服務群眾。每一次借書、還書都要登記歸檔,村民借閱的圖書及時整理上架,每本圖書始終保持在固定的架位上;不論什麼時間,只要有群眾來借閱書籍,也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她都熱心接待;她還對農家書屋所有書籍進行進行微機管理,制定了合理的借閱時間,滿足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學生的讀書需求;建立“讀者需求簿”,徵詢意見,及時調整圖書結構;通過組織讀者座談會、留守兒童讀書比賽、親子閱讀等活動,使農家書屋借閱量逐年攀升,解決了群眾“買書難、借書難、看書難”的問題。

筆者認為,農家書屋是一所滋潤鄉村文明的好學校,它為村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文化、科技、文明的窗戶。要讓農家書屋成為群眾學習文化的新學校、脫貧致富的加油站,通過辦好“農家書屋”,引導農民積極學習農業實用技術,成為農村種養“土專家”。為此,各地農家書屋的管理員都應樹立熱心服務、認真管理的意識,把農家書屋辦得紅紅火火;農家書屋要針對讀者需求不斷優化圖書結構,應有農林、科技、法律、經濟、衛生、文學教育、文化藝術、少兒等各類圖書,要引導和培育農村群眾熱愛讀書的習慣,讓清新書香在村裡縈繞。 何立春 聶高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