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舊事重提」 警惕信任危機

近日,三鹿前董事長再獲減刑一事引發熱議。據悉,三鹿前董事長田文華共獲三次減刑,而此次備受關注的則是2016年年底的第三次減刑,減刑期限為一年半。最早關注媒體在報道中稱“在此前,媒體並未有過相關報道”。

三鹿“舊事重提” 警惕信任危機

2008年,三鹿毒奶粉事件被曝光,隨後相關責任人陸續被懲處。2009年1月22日,時任三鹿董事長的田文華被判處無期徒刑。2011年,田文華因服刑期間表現積極,從無期減為有期徒刑十九年。2014年,其再獲減刑一年9個月。2016年,獲得第三次減刑,減刑期限為一年6個月。三次減刑後,田文華預計將於8年後出獄。同時,有網友指出“按照董事長現在的刑期,她還可能有一次到兩次的減刑機會,總的服刑不少於13年”,“這些都是法律所允許的”。

三鹿“舊事重提” 警惕信任危機

1、三次減刑均被質疑

對於田文華減刑輿論多有質疑,有聲音指出田文華三次減刑均有異議之處。其第一次減刑發生在2011年,被指秘密減刑,但當時並無必須公開的規範;2014年5月的減刑雖有規範,但其正好在規範下個月才生效前裁定了減刑,有打擦邊球嫌疑;而2016年的減刑是否開庭、公示等程序問題,則備受關注。

2、減刑關鍵信息不能缺失

據資料顯示,田文華的三次減刑理由分別為,2011年“三次立功記錄,一次被評為獄級改造積極分子,悔改表現明顯”。2014年“陸續獲得多次記功等獎勵,且無違規違紀行為”。2016年的減刑裁定書寫道“受到考核記功獎勵2次,考核表揚獎勵5次,2014、2015年度被評為獄改造積極分子”。

三鹿“舊事重提” 警惕信任危機

新京報評論指出這些“頗為關鍵”的信息,“留下了諸多猜疑空間”。顯然,田文華的多次立功與輿論對監獄立功難的認知有著巨大差距,而這些關鍵信息的“缺失”,則被輿論廣泛質疑,並於坊間“無期改判有期,再過兩三年就保外就醫”不謀而合,更堅定了輿論對減刑過程中的腐敗質疑。但也有網友指出,一些高學歷、高社會地位及官員因自身的學歷等優勢,普遍能在規則內更容易的獲得立功表現。但正如新京報評論所述,如果伴隨著減刑過程,及時將“關鍵信息”廣而告之,讓公眾知曉動態,“能更好地緩解民眾的焦慮心態”。

3、必須接受全社會最嚴厲的審視

公眾號@長安劍 指出讓老百姓對減刑放心,不能只求“問心無愧”,認為像田文華這樣有著惡劣社會影響的服刑人員,如果要減刑,就必須接受全社會最嚴厲的審視。公開從來是最好的“防腐劑”,減刑程序也不例外。越是具有重大影響的案件,就越要應當考慮採取必要而充分的公示方式,真正實現法律賦予輿論與每個受害家庭的知情權、監督權。“因醜聞垮掉的信任,應當通過法治保障的公平正義重建”。

4、三鹿事件中相關官員頻繁被提及

長生生物問題疫苗事件發生後,因其重大公共事件的屬性,讓網友普遍聯想到發生於2008年的三鹿毒奶粉事件。而令網友關注的是,對於長生生物相關責任人的處理。而此時三鹿事件中的相關人員的處理被放到聚光燈下,特別是當時的政府方面責任人,如今很多已復出,或已升職,或在問題疫苗事件中也有身影。此後2016年的田文華減刑信息被再次關注。

綜合來看,輿論對長生生物的處理表現出極不信任的態度,特別是三鹿事件中相關責任人的現狀,讓輿論不滿情緒持續積聚。這也讓輿論認為,三鹿事件“懲罰力度不夠”,為長生生物的發生埋下伏筆,“當年如槍斃了幾個三鹿人,怎麼還會有現在長生案”,雖然當年三鹿案確有死刑,但對案件相關人員懲處並不及輿論預期。而長生問題疫苗事件,促使輿論對公共安全的焦慮越來越大,特別是三鹿事件中責任人的現下情況再被關注,整個現行法制體系可能正處於信任考驗中。目前來看,輿論不信任正在持續走強,政府公信力的侵損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